2019年,我們國家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實施了一個重大改變,原先的工資薪金單項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改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及工資薪金所得四項,合併為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統一申報個人所得稅。
這一合併計算以後,不少自由職業者或者自媒體的從業人員,可以享受到政府退稅了。過去的時候,這些人員的收入主要以勞務收入為主,800元以內免稅,800元以上稅率20%。4000元以上2萬元以內的稅率雖然是20%,不過可以減除20%的費用,以後再行納稅。2萬元到5萬元的部分稅率30%,5萬元以上的部分稅率40%。
新的居民綜合收入所得,應該如何納稅呢?
首先,我們要求得一個應納稅所得額的值。應納稅所得額是居民每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收入額,並不是把所有的收入相加。工資薪金不特殊,就是按照100%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另外,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比如說,勞務報酬所得2019年是12萬元,工資薪金所得是5萬元,其他收入沒有。那麼收入額是12萬元乘以80%加5萬元,結果是14.6萬元。
假設工資薪金所得需要扣除的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是一年6000元,這一部分就是專項扣除的金額。
另一部分是專項附加扣除的金額,這也是2019年新實行的辦法。專項附加扣除主要包括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繼續教育、房租支出、貸款利息支出、贍養老人支出。除了大病醫療是據實扣除以外,剩餘的是定額扣除。比如說我兩個孩子,一個孩子還小沒有上學,另一個孩子上小學,那麼可以享受每月1000元的子女教育定額扣除;另外,我還是獨生子女可以享受每月2000元的贍養老人定額扣除;如果我需要償還房貸,還可以享受貸款利息支出定額扣除每月1000元。
假設按照我的實際情況,一年還可以享受4.8萬元的專項附加扣除。
最終,應稅所得額是14.6萬元-6萬元-0.6萬元-4.8萬元,結果只有3.2萬元。
第二,個人所得稅稅率的確定。我們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超額累計稅率,從3%~45%不等。應稅所得額在0~3.6萬元之間的,稅率為3%;3.6~14.4萬元,稅率10%;14.4萬元到30萬元,稅率20%;30萬元到42萬元,稅率25%;42萬元到66萬元,稅率30%;66萬元到96萬元,稅率35%,96萬元以上的,稅率45%。
因此,最終適用的稅率只有3%,需要納稅的金額只有3.2萬元乘以3%,結果是960元。
第三,個人所得稅退稅。為了避免稅收的流失,減少大家來回補稅的麻煩。我們個人所得稅採取的是預扣預繳。提前在發工資、勞務費的一端把稅扣了,然後等著勞動者去申請退稅。
假設勞務收入一年收入12萬元,平均每月1萬元的話,按照預扣預繳的方式,每月至少需要繳納1600元的個人所得稅,12個月是19,200元。
等到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我們去居住地的稅務部門申請辦理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就可以申請退稅19,200元減960元,可以退回18,240元。個人稅負降低了95%。
這就是2020年自由職業者和自媒體從業人員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的計算方式,真的是大大降低了大家的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