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城中司法所收穫了一面鮮紅的錦旗。為了讓遠在成都打工的曹建中能夠及時獲得拆遷補償,該所迅速為其開通情暖民工「綠色通道」,採用遠程視頻調解的方式促使其當天與親屬達成協議,順利拿到徵收獎勵金。
海陵區司法局積極響應省廳「法潤江蘇情暖民工」專項活動,多措並舉解決農民工法律問題,切實做好農民工權益保障工作。一是普法「入腦」,宣傳上門。開展法律政策「宣講」行動,依託12.4憲法宣傳日開展「法潤江蘇情暖民工」宣傳活動,組織司法所工作人員、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深入鎮街、村居、建築工地等農民工聚集地,以宣傳《民法典》《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內容,配套講解《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告知法律援助申請途徑,發放維權手冊,幫助農民工群體及時了解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二是便民「盡心」,應援盡援。把建設工程、加工製造等農民工集中的傳統領域「綠色通道」,拓寬到家裝物流、快遞外賣、家政保潔等領域農民工就業較多的新興行業。對集體性勞動維權案件中僅有部分職工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儘可能擴大案件的受理範圍和條件,將所有同案職工一併開通「綠色通道」,全部免於經濟審查、簡化審批手續,做到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指派辦理,確保農民工及時得到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三是調解「用情」,高效化解。儘可能採用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鼓勵雙方換位思考,法理並濟,努力做好薪酬雙方說服工作,防止糾紛激化,提高案件辦理效率。結合矛盾糾紛研判分析、重大事件報告、聯席會議等制度,及時發現糾紛隱患,跟進欠薪討薪工作情況,有效預防突發性、群體性討薪事件發生。四是司法「惠民」,精準救助。認真貫徹落實泰州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關於對法律援助討薪特困職工給予國家司法救助的實施細則》,對農民工討薪維權案件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對於農民工討薪案件無法執行到位、具有特別困難情形的農民工家庭,指派專人全程幫助申請國家救助資金,確保農民工當事人生活有保障、訴求有解決。
【來源:江蘇省司法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