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有一種浪漫,只有芸知道

2020-12-25 Alina霖子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去年就開始期待馮小剛在紐西蘭拍的這部愛情片上映,沒捨得花錢去電影院,我和陳先生終於在昨天等到了網上更新的高清版,兩個人窩在沙發上看得淚如雨下。

《只有芸知道》這部低調的愛情片,在豆瓣上評分只有6.5,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它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動人心弦的懸疑,沒有狗血現實的愛恨,整部電影只是平淡又緊湊地敘述了一個真實普通的愛情故事。

這是一個在許多人看起來非常普通、毫無新意的故事,但又是一個讓生活在紐西蘭的華人移民感動流淚的故事。我一點也不奇怪這部電影在國內被許多人吐槽,因為它所敘述的故事情節和浪漫,是一種只有海外移民才懂的辛苦和感動。

從電影評價的兩個極端,可以看出中國和紐西蘭這兩個社會的巨大反差。

一、只有新移民才懂的惺惺相惜

《只有芸知道》講述了一對80年代移民紐西蘭的夫妻的愛情故事,然而在他們的身上,依然可以看到現在許多新移民的影子。

男主角隋東風是一個考上了紐西蘭的音樂學院,可是交不起學費的窮小子。於是他來紐西蘭讀語言,靠送外賣維繫生活。女主角羅芸在紐西蘭的海鮮市場打工,她是一個先天性心臟缺陷的早產兒,醫生預言她活不過20歲。

兩個人因為租了同一個房子而成了室友,一來二去便心生情愫。羅芸因為自己先天性的心臟缺陷,拒絕了隋東風的求婚,可是卻又心懷著對美好愛情的希望,於是把決定權交給了賭場。沒想到,在機率很低的賭場遊戲中,隋東風卻贏了賭局,羅芸也下定決心嫁給了隋東風。

隋東風和羅芸的相識相愛,在紐西蘭的移民中非常常見。在餐廳打工、送外賣、做苦力、跟別人合租、打工換宿……這些事情,幾乎是每一個初到紐西蘭的華人的必經之路。

只有經歷過將夢想藏在心底,用苦力換取生存的那種一無所有的日子,才會懂得隋東風和羅芸在異國他鄉相遇的一見如故和惺惺相惜。

沒有身世背景,沒有職業貴賤,沒有門當戶對,隋東風和羅芸的婚事,就是一個交給老天爺決定的賭局。對一無所有的隋東風來說,遇見自己喜歡的人,就努力把她娶回去。對於命在旦夕的羅芸來說,遇見兩情相悅的人,就爭取用力去愛一次。

愛情,本來就應該如此簡單才是。

我看見一些影評說這場婚事太草率太荒誕,可是這樣純粹的愛情,對於一無所有、獨自漂泊、白手起家海外新移民們來說,卻無比真實。

隋東風看見羅芸因為打工洗魚而粗糙的手,沒有說「別幹了,我養你」,而是送了她一支護手霜。在我看來,這就是在紐西蘭普通移民裡最真實的生活和最真實的愛情。我沒有能力養你,但我可以盡我所能去愛護你。沒有體會過生活窘迫的情侶,自然不懂得電影裡的惺惺相惜。

二、只有老夫妻才懂的生死別離

兩個人的婚禮,就是在合租的房子裡和房東一起吃了頓飯。房東林太是一個獨居的寡婦,她為羅芸梳頭的時候跟她說:「不要相信那些白雪公主的神話,其實所有長久的夫妻,一定都起過離開的念頭。

林太說,林先生是一個只會畫畫的書生,家裡所有事情都是林太一個人操心,有一次,林太出遠門以後回到家,看見廚房水池的髒碗上螞蟻都堆成了山,想死的心都有了,但她還是沒有離開林先生。因為這些是她能忍的事情,如果換一個男人,遇到一些她不能忍受的事情,豈不是更糟糕。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上一輩的人,東西壞了就修一修,我們這一代人,東西壞了就換新的。對待婚姻,亦是如此。

婚姻不幸的人,總以為換一個人一切都會好起來。可事實上,哪兒有什麼完美的夫妻,長久的婚姻和愛情,都是靠忍耐、磨合、理解和包容。

在為隋東風和羅芸慶祝新婚的酒桌上,林太因為想念亡夫而醉酒流淚。她哭著說:「如今你為什麼要丟下我一個人……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在羅芸手術前的那晚,她也對隋東風說了這句話。不知道這一句話,戳痛了多少夫妻的心。

我不忍先離開,因為我不捨得留你一個人在這世上,孤苦伶仃。

我害怕你先離開,因為沒有你的世界,我將寂寞難挨。

這是只有相濡以沫的夫妻,才懂的痛。

手術的前一晚,隋東風在醫院陪羅芸。羅芸依偎在隋東風的懷裡,平靜地交代了自己的後事。沒有痛哭流涕,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矯情煽情。一對相濡以沫十幾年的夫妻,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足以有互相支撐和接受現實的勇氣。

羅芸去世以後,隋東風按照她的遺願,把她的骨灰分成了四份。一份埋在了他們曾經居住的小山坡上,陪伴著他們曾經視為家人的狗狗;一份撒到了凱庫拉的大海裡,隨著羅芸最愛的鯨魚暢遊大海;一份交給了羅芸的父母,讓她回歸故鄉;一份留給了隋東風。

他走了一萬五千公裡的路,把妻子的骨灰,安放在了她喜歡的地方。

世上沒有那麼多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卻有許許多多經歷過生離死別的婚姻家庭。病床前的守候,手術室外的煎熬,醫生談話時的冷靜克制,面對今後生死未卜的陪伴和支持,都是婚姻裡最平凡的愛情。

許多人在吵吵鬧鬧中過著徒有虛名的婚姻生活,不交心,無交流,亦或者婚姻被柴米油鹽和歲月磨滅了浪漫和心動,只剩下搭夥過日子的心態。當對方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婚姻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等不到死亡來將他們分離,利益和財產就足以讓雙方露出醜惡的嘴臉,撕碎一個形同虛設的婚姻。身在這樣的婚姻裡,自然體會不到電影裡孤守一生的心碎。

愈是經歷過生離死別的夫妻,愈是能明白電影中的冷靜和悲傷。

我不想沒有你,但我也會為了你,好好活下去。

三、只有紐西蘭人才懂的鄉村生活

兩個年輕人,漂泊在異國他鄉,隋東風為了給羅芸更多的安全感,帶著她離開了奧克蘭,去了一個叫克萊德的小鎮上。他們用所有的積蓄付了首付,買了一棟山上的房子,開了一家叫做「芸」的中餐廳,收養了一條叫布魯的流浪狗。兩個人過上了安穩的婚後生活。

每天的日子,就是買菜、做飯、打掃、遛狗、曬太陽、發呆。堪稱神仙眷侶。

然而,這樣平凡的日子,在國內的觀眾看起來卻十分地「不接地氣」,根本沒有共鳴。

馮小剛用很多車子開在鄉間小路的鏡頭,一覽無遺地展現了紐西蘭的美。沒錯,紐西蘭最美的風景,就是在這樣無數個不知名的鄉間小路上。而紐西蘭最普通的生活,就是電影裡這樣的「一座房子,一棵樹,一間餐廳,一條狗」,亦或者,是這種慢悠悠地沉醉在自然風光裡發呆曬太陽。

我和陳先生看著電影裡熟悉的自然風光,熟悉的地點場景,恍如隔世。仿佛電影裡面的故事,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自己的身邊。但我也能理解,對於生活在國內的人來說,這樣「無所事事、不思進取」的生活,就像做夢一樣遙不可及。

隋東風和羅芸在小鎮上的生活,是只有生活在紐西蘭的華人才懂的辛苦和幸福。

逃離奧克蘭高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去小鎮上安居樂業,是許多紐西蘭新移民的選擇。陳先生和我,也曾有過這樣的念頭。

相對於國內快節奏的生活、高壓的工作環境、複雜的人情往來,紐西蘭這種慢悠悠的節奏、無聊的日子、簡單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是一個在國內無法實現的夢。國內的觀眾自然不懂也不明白,原來日子還可以這樣過,原來這樣的日子在紐西蘭只是最平常的鄉村生活。

還有,有的人也不會明白,原來不生孩子,婚姻也可以很幸福。

羅芸因為子宮肌瘤而流產,失去了懷孕的能力。隋東風說:「我有你就夠了。」 他們在紐西蘭,沒有人會在乎生不生孩子這件事。可是如果在國內,無形的社會壓力會讓不孕不育成為扼殺婚姻兇手。

許多人根本沒有想過,活著是為了什麼?工作是為了什麼?結婚又是為了什麼?沒有好好想過的人,就會覺得電影裡描繪的故事不切實際,因為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男女主角要過這樣的人生。

四、只有身在海外的人才懂的自由嚮往

隋東風和羅芸在小鎮上的餐廳招了一個當地的服務員Melinda,她是一個典型的kiwi女孩,熱情大方、充滿活力。她過著羅芸所嚮往的自由生活。

Melinda通過在餐廳打工還清了助學貸款,去了印度尋找佛教的奧秘;七個月後她回到小鎮繼續打工攢錢,又去肯亞看動物大遷徙,在當地教英文;一年後,她從印度領養了一個孩子,帶回了紐西蘭;五年以後,Melinda走過了聖地牙哥的朝聖之路,回到鄉村教書,給羅芸和隋東風寄去了明信片。

羅芸羨慕Melinda,因為她是那麼自由,可以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曾經我覺得,像環遊世界這樣的事情,只有屈指可數的有錢人才能做到吧。可是來紐西蘭以後我發現,好多國外的年輕人,他們早已習慣了背起行囊滿世界窮遊,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

我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樣:「靠什麼掙錢呢?怎麼養活自己?不用結婚生子嘛?爸媽同意嗎?總在外面漂,沒有穩定的事業怎麼行?以後老了怎麼辦?……」 無數個問題,橫在夢想和現實之間,讓我們不得不接受,他們過的自由生活,是我們永遠也無法企及的。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們有太多無形的牽絆和無法跨越的條條框框。即便身在國外,即便不用去在乎別人的眼光,可我們終究還是逃不掉自己給自己畫的牢籠。

就像羅芸問隋東風:「咱們就在這兒開一輩子餐館啊?」 隋東風說:「掙幾年錢再說吧。」 這是多少中國人的想法啊!先掙錢,先攢錢,等到時候再說吧。可是,我們真的能等到那一天嗎?

「人生無常,想做的事情,就大膽去做。每一次天災人禍之後,我們都會這樣對自己說。可是,我們始終在掙錢這條路上,走不到盡頭。

羅芸為了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在極光下許願,希望餐廳毀掉,這樣他們就可以換一種活法兒了。在小鎮上開了15年的餐廳,真的因為一場意外失火而被毀了。於是,隋東風和羅芸賣了小鎮的房子,回到了奧克蘭。可是不久後,就得知了羅芸的噩耗。

羅芸沒有機會去看鯨魚了,隋東風把她的骨灰撒進了凱庫拉的大海裡。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遺憾,我沒能陪你白首到老,是無法改變的遺憾,而我沒能去完成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是我原本可以避免的遺憾。

自由,是我們畢生的嚮往。對於海外華人來說,它離我們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只有芸知道》,或許是一部只有紐西蘭華人才能看懂的愛情故事。它講述了新移民在底層打工的艱辛,貧賤夫妻相濡以沫的愛情,海外簡單又寂寞的鄉村生活,異國他鄉相互扶持陪伴的婚姻,脫離國內傳統價值觀之後對更多自由的嚮往。

對在國內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很「假」的電影;但對於生活在紐西蘭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很寫實的作品。

我也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才明白一個道理,有時候我們覺得一個事情很「不切實際」,不是因為它是假的,而是因為我們見識的太少。

有一種浪漫,只有芸知道;有一種愛情,只有你我才懂。

真實體驗:移民澳洲和紐西蘭的區別裸辭出國,只為了這三個字——不加班薦劇 |《坡道上的家》只有六集,婚前必看從銀行辭職兩年半,賺了100萬,成功移民紐西蘭影評:爸爸死後,把錢都留給了他男朋友

相關焦點

  • 《只有芸知道》黃軒式執著的「愛」捆綁了所有女人的浪漫情懷
    雖然上次寫《只有芸知道》用看過的一篇文章去拆解這部電影,閱讀量比較差,但是還是想要說一下這部電影,改變了我對楊採鈺的看法,也更加推崇了黃軒在心目中的分量,看來一個演員的好人緣真的和角色有很大的關係。再說會《只有芸知道》這部讓人潸然淚下的影片,導演馮小剛是個非常有情懷的男人,他執導的多部作品都給人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的感受,近幾年我們所熟知的《風華》《老炮兒》等等,都是讓人在平凡的人物身上看到點滴感動,堆積起來刺激到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 《只有芸知道》|最好的愛情莫過如此
    《只有芸知道》這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一部影片,不僅是因為其愛情文藝片的題材,不止是喜歡的男演員黃軒、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加持,更因為它是一部基於現實改編的影片。有人認為這部時長兩個多小時的影片注水不少,但也有人同我一樣感悟到這故事的浪漫情深。從看完這部影片,到寫下這些文字,我依然久久無法自拔。
  • 同被嘲旅行宣傳片,《只有芸知道》與《有一個地方》誰更冤?
    在肖央與陳衝主演《誤殺》破8億,《葉問4:完結篇》連續蟬聯11天的單日票房冠軍的對比下,苦熬了13天才最終收下1.52億的馮小剛導演作品《只有芸知道》就票房來看實在有些難以匹敵。票房上未能取得足夠亮眼的成績之外,《只有芸知道》在影片評價上也未能再現《芳華》的盛景,被批為「紐西蘭旅遊宣傳片」。
  • 《只有芸知道》到底是不是爛片,為何口碑差距如此大?
    可惜的是《只有芸知道》上映後,口碑兩極分化,有觀眾將之奉為經典,有觀眾認為電影太平淡,沒勁。這也直接導致電影票房成績不佳,無奈之下,馮小剛終於坐不住了,開始四處宣傳造勢,甚至攜徐帆登上小S與蔡康永主持的《花花萬物》。
  • 《只有芸知道》票房破億卻被評,觀眾們覺得這部片怎麼樣
    時隔兩年重返賀歲檔,導演馮小剛如此推薦自己的新片《只有芸知道》。".與以往馮小剛電影上映前的熱鬧相比,《只有芸知道》顯得低調。但符合電影本身的基調。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年紀大了,心軟,想拍一些簡單的故事。比如,他最好的朋友的真愛經歷。由馮小剛執導,黃軒、楊採鈺、徐帆、莉迪亞·佩克漢等主演的電影《只有芸知道》,於2019年12月23日正式在全國上映。
  • 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看純愛電影,不要在意它的票房!
    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看純愛電影,不要在意它的票房!上映21天,電影《只有芸知道》的票房成績已經漲不動了,單日票房不足50萬,排片場次也低於5000場,上座率更是慘不忍睹。在競爭壓力並不算大的春節檔前夕,馮小剛執導的新片總票房不到兩億,實屬罕見,要知道,馮小剛上一部電影《芳華》也還拿到了14億的票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這部愛情片,吐槽聲、罵聲、讚美聲交織在一起,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有芸知道》有它的過人之處。
  • 只有芸知道有彩蛋嗎 馮小剛執導的電影
    暌違公眾視野一年多以後,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只有芸知道》公映,用一部作品宣告自己某種意義上的回歸,這是一位成熟藝術家該幹的事兒,恐怕也是他本人目前最好的選擇。 可那畢竟還帶著賀歲命題或者說喜劇因子,這部《只有芸知道》卻是地道的愛情片。於前人到中年,而今老之將至,心境大抵在一個「空」字。所以這一次,隋東風身上沒有王啟明那般完整的人物設定,更沒有後者所背負意識形態和國族身份上竭力正名、掙命的「使命必達」。
  • 《只有芸知道》講述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浪漫,61歲的馮小剛也感性了
    看完《只有芸知道》,我知道你想問:61歲的馮小剛到底怎麼了?電影2個小時,講的全是「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浪漫。與其只關注「浪漫」本身,不如先聚焦在兩位「馮女郎」的身上。徐帆和楊採鈺同框,不是為了鬥豔,而是借著徐帆之口,給楊採鈺上了堂婚姻課。
  • 《只有芸知道》你藏在哪一朵雲的背後,望著我
    只有芸知道這部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愛情故事,西式的外殼,憂鬱的中國心,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格局。伴隨戒指落地的擲地有聲,青花瓷旁的玻璃門外,小芸一席紅裙的倩影斑駁陸離,入骨的思念讓東風產生一種恍惚已經陰陽相隔的妻子小芸還在身邊,未曾走遠的錯覺,風與芸情意綿綿,深情相擁,愛如空氣,而此時的現實,風與芸早已飄散在歲月的風聲。
  • 看完《只有芸知道》,遇到對的人,包你不再恐婚
    在看到《只有芸知道》的點映消息時,我「偷偷」買了一張票,畢竟一個男人大張旗鼓地去看愛情片,總歸不好。可到了影院放映廳卻發現:為點映而來的大老爺們真不少啊,這是衝著馮小剛來的?還是奔著愛情戲來的?其實,為誰而來並不重要,因為只要你坐在大銀幕前,一定會被這個娓娓道來、美輪美奐、情真意切的走心愛情故事所打動。
  • 電影《只有芸知道》中,主人對狗狗的愛令人感動,我也有隻小土狗
    【作者 / 樂評人、影評人:青煙嶺】抱著對於愛情、純愛的期待,走進影院觀看了《只有芸知道》,意外的,卻被劇中的狗狗感動。電影前半段,將近一小時的時間,幾乎都和狗狗有著密切的關係。養屁屁的過程,於我而言,也仿佛療傷,我似乎開始可以和童年的諸多記憶揮別,就像電影《只有芸知道》中,男女主角要接受的,不只是狗狗的離開,還有對方的離世。歲月無常、人生(狗生)輪迴,這大概是所有事物的最終歸屬吧。雖然最終都要告別,但美好的記憶卻會一直存在。
  • 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原來是部恐怖片
    電影上映前,馮小剛就說:「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裡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裡》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這句話讓我想起去年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張藝謀以還未定檔的《一秒鐘》開班講時的一句坦言。
  • 《只有芸知道》:動人的愛情,不一定是動人的電影
    繼2017年賀歲檔的《芳華》,時隔兩年,馮小剛攜新片《只有芸知道》重回賀歲檔。《只有芸知道》由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等人聯合主演。《只有芸知道》海報與《芳華》一樣,《只有芸知道》是一部「回頭看」的電影。它與馮小剛之前的那些充滿京味幽默和平民色彩的馮氏喜劇不同,《芳華》與《只有芸知道》是年過花甲的馮小剛對青春的回溯。
  • 原來「只有芸知道」的拍攝地在這裡
    ——Weibo丨@馮小剛電影 《只有芸知道》 追隨馮小剛導演的步伐 第一時間探索新電影《只有芸知道》的拍攝地 世外桃源--Clyde克萊德
  • 《只有芸知道》:全劇貫穿鯨魚,到底為何?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只有芸知道》讓情感返璞歸真,認清了愛情原有的模樣。馮小剛這次拍攝地選擇了紐西蘭,之所以選擇這裡,用他的話說就是安靜。演員黃軒和楊採鈺在這種純淨的環境中,更多的是即興發揮,用心演繹這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
  • 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是什麼?答案是:雲什麼都不知道!
    馮小剛除了《芳華》的影響力,馮小剛的票房號召力,以及觀眾對文藝片也會大受歡迎的期待,還有一個無形的賣點只有雲知道。它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就像文藝片中的真實愛情一樣,許多人害怕五個字的嚮往會激起普通觀眾潛在的自私慾望。人們很八卦。《只有芸知道》上映已經整整一個月了。當我們回顧票房數字時,《只有芸知道》」並沒有延續《芳華》的輝煌。
  • 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黃軒楊採鈺飾演熒幕情侶,只有芸知道
    《只有芸知道》楊採鈺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叫羅芸,黃軒飾演的角色叫隋東風,這個電影故事是根據馮小剛導演的摯友張述的真實情感經歷來改編的,所以這部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都非常令人感動,電影中有對生死的離別,對那種逝去的無奈,對深情的緬懷,這樣的感覺看電影的時候能很直接就能感受到
  • 看完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後,你會明白
    可《芳華》有著濃鬱的時代背景,愛情也夾雜著極重的社會因素,這次《只有芸知道》沒有這些,它更加純粹。 這種極為「去戲劇化」的電影敘事,也使得影片得以專注於情感表達,再加上對電影原型張述經歷的真實秉承,電影從始至終都呈現出一種舒服感。 不過,這種缺失衝突的電影,想要拍好其實很難。
  • 從電影《只有芸知道》看紐西蘭小眾玩法
    有一種電影叫「旅行種草機」,當前正在上映的《只有芸知道》便是這樣的電影,看完電影的人幾乎都有這樣的共識,那就是馮小剛把紐西蘭拍的太美了,每一幀都令人心動嚮往。《只有芸知道》在紐西蘭的多個地方取景,帶我們重新認識了紐西蘭純淨的小鎮風光,從碧海藍天到雪山極光,從田園景色到白雲草地,將紐西蘭風景的每個細節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 中國式愛情《只有芸知道》,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剛開始聽說馮導的新電影叫《只有芸知道》,從片的名字來看可能是部文藝片,就是名字有點土,然後放鬆心態去看這部不太看好的電影,結果淚目…1,故事的男主角叫隋東風,女主角叫羅芸。芸很矛盾,她從小身體就不好,而且,她有子宮肌瘤,很有可能過幾年就死了,她不想耽誤別人。不過她脾氣倔,這件事情她不和任何人說。她想了一個辦法讓隋死心,她把隋約到賭場,買了一千元的賭注,和隋說,如果能贏,說明他倆個有緣,她就嫁給他。如果輸了,她倆就一刀兩斷。隋說,「你不知道十賭九輸啊,這樣算怎麼回事」。芸當然知道,就像她的生命,也是十賭九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