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開源節流午餐只吃窩頭,7天後內務府送來帳單,康熙沉默了

2020-12-10 三旬讀文化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

中國古代有很多以節儉清廉著稱的臣子,但是很少有以節儉清廉著稱的皇帝,雖然他們都懂得自己吃穿用度靠著民脂民膏,但也還是保留了皇帝的規格。當然,也會有些皇帝提倡節儉,但那也只佔少數,而這些曾經提倡過節儉的人就有康熙。

與剛建立不同的是,清朝到了康熙手上已經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因而作為皇帝的他也沒有像以前的皇帝那樣在乎節儉,宮中的用度已經奢華至極。有一天,康熙正在和臣子們談論大事,一看時間到飯點了,便將他們留下來吃飯。

席中大魚大肉,一應區全。康熙為了了解百姓和臣子的生活,隨口一問:「你們平時吃的都是些什麼菜呢,大概要花多少錢?」其他臣子還在沉默時,一人率先出聲,他說:「每天就吃兩個窩窩頭,再配合家中醃製的鹹菜就可以了,至於價格,幾乎是一餐一兩個銅板。」

康熙聽罷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在民間竟然還有兩個銅板做成的一頓飯,於是打算有樣學樣,吩咐御膳房下次給自己準備窩窩頭。等到第二天,康熙一吃窩窩頭,發現它還真的挺美味的,於是大手一揮,安排下去,接連七天吃了窩窩頭。

等到第七天的時候,康熙心想,自己理應省下來很多錢,於是叫內務府拿來帳單看看,誰知道看完帳單的他再也提不起勁,沉默了很久,才質問內務府為何花了這麼多銀子難道是有人趁著這次機會中飽私囊?

而內務府的回答可謂是給康熙當頭棒喝。原來,為了給康熙準備一頓午飯,他們需要提前訂好食材,而康熙突然改變主意,只能將原來的食物都捨棄。而要給皇帝做窩窩頭,自然不可能隨便弄一個,必須得挑選最精細的麥子,使用最甘甜的水。雖然康熙每天都只吃兩個窩窩頭,但是也需要先做好幾千個,再從中挑選最精緻豔麗的。

康熙帝一看,原來吃個窩窩頭也這麼費錢,於是決定恢復原來的制度,再也不提什麼節省開支的事情了。其實不管康熙吃什麼,他作為皇帝的規格都不會改變,所以他們所說的節省都不能算作真正的節省,基本上也沒有皇帝會願意改變規格和用度,不然怎麼體現皇帝的尊貴。

至於皇帝的吃飯用度,溥儀說得清清楚楚。在清朝,皇帝要吃飯與否,根本不在乎點,只要他想吃了就可以傳膳。一般來說,用膳需要7張桌子,幾十個飯盒,而其中的糕點更是數不勝數,基本上一頓皇上要吃三十多道菜。除此之外,有些妃子也會用自己的小廚房來做飯給皇帝吃。據統計,溥儀每個月幾乎需要600多斤肉,其中還不包括其他除了豬肉外的其他肉類。而這還是皇室凋零時的用度,皇室興盛時就更不用提了。

由此來看,在中國古代,人們之間的貧富差距非常大,有些食不果腹,有人鋪張浪費。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叫《清朝全史》,作為經常讀歷史寫歷史的我來說,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讀半個小時,原因無他,相比其他枯燥無味的歷史書籍。這本書非常有意思,裡面介紹了清朝各朝各代的故事,當然也不是枯燥無味,而是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

我很多寫作的靈感思路,都是來自這本書。上次這本書在我的推薦之下賣脫銷了,後面又緊急讓印刷廠上了幾千套,目前正在搞活動,現在只需要48.8塊錢,真的非常便宜,絕對良心推薦。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康熙帝為開源節流,連吃一個禮拜窩頭,看到帳單後,康熙沉默了
    清朝初期,康熙年間(1661年—1722年)民間還有一些疾苦之聲,有很多黎明百姓還吃不飽飯。康熙為了治理國家,讓國家儘快復甦起來,想了很多辦法。《朱子家訓》中有一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宮中的皇帝和嬪妃們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甚至浪費了許多吃不完的食物。
  • 康熙讓內務府找30個宮女,一個月死亡4個,學者:康熙在做人體實驗
    清軍入關後,順治帝只做了18年皇帝,除了「任性」以外,並沒有給清朝留下太多的歷史貢獻,而他的繼承者康熙,在61年的帝王生涯中,外拓疆域,內修政治,是清軍入關後最有成就的君主。然而,眾人只知道康熙的歷史成就,但卻不知道,康熙還是科技領域的天才,康熙曾密召30個宮女做實驗,效果還不錯。
  •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900多字的「說明書」,只說了3個字!
    赫世亨雖然是個內務府的監造,但辦事心細,深得康熙信任。康熙讓他私下和多羅接觸,並且索要上述兩樣東西。 在當時,巧克力非常苦,並不是吃的,而是一種飲品。
  • 他是康熙寵臣,《康熙王朝》中魏東亭原型,曹雪芹的祖父
    魏東亭是康熙的伴童、帶刀侍衛,後來就任南京,成為江南一帶的封疆大吏。魏東亭的一生可謂是極盡恩寵,但事實上,歷史上並沒有魏東亭此人,他只是二月河在書中虛構的人物。不過,魏東亭的出現並非作者憑空捏造,而是有歷史原型。魏東亭的原型叫做曹寅,是康熙年間的封疆大吏,曾任職江淮鹽漕監察御史,為康熙管理江寧織造,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
  • 康熙即位後為何怒斬太監吳良輔?傳聞是太監和康熙的生母有染
    康熙即位後,為何怒斬吳良輔,真是為了遮掩生母被其染指嗎?這其實是電視劇《少年天子》中的奇葩劇情。玄燁登基成康熙皇帝後,立馬下令處死吳良輔。但是這都是虛構的,吳良輔被處死的時候小康熙才8歲,他其實是被孝莊太后處死的。吳良輔是順治寵信的太監:吳良輔原本是前明的宦官,但是他比較幸運,清朝入關後,他不僅被大清留下來了,還成了順治皇帝寵信的太監頭子,被提拔為總管太監。
  •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看到侍衛屍體,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1661年,康熙在太和殿登基,順治帝臨終前,為他留下了四大顧命大臣,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其中鰲拜資質最淺,但因其驍勇善戰,多次立下戰功而受到順治帝的賞識,所以這才臨終託孤,將他也算了進去,但沒想到的是,當康熙帝上位後,鰲拜的野心也暴露了出來,他利用自己的手段,將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拉倒自己的陣營,然後開始霸權。
  • 康熙出巡時,一婦人下跪準備行禮,康熙立馬攙扶不敢怠慢!
    不對都不對,怎麼能把咱清朝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忘記了呢。康熙8歲繼位,14歲親政,在位62年,真可謂少年天子英勇無雙。他在位期間,擒鰲拜、削三藩、統一臺灣、驅逐沙俄、西徵漠北……講清朝推到了空前的盛世,對待這位天子,小鵬真的是滿心的敬佩啊!前面花費了那麼多篇幅,自然而然的,本文的主角就是咱們的康熙大帝了。
  • 康熙自稱一日吃兩餐 嬪妃晚上為其開小灶
    [導讀]最離奇的是康熙皇帝,據他自己說:「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平常一天吃兩頓,出兵打仗的時候只吃一頓,連他兒子十四阿哥都繼承了這個習慣。假如大夥想回到北宋吃頓大餐,千萬不要趕在中午去,因為北宋好多飯店是不賣午餐的。《東京夢華錄》第八卷有這麼一句話:「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午未」就是從午時到未時,也就是上午11:00到下午2:00。「望子」就是飯店門口挑著的旗子,把這杆旗子拽下來,表示飯店打烊,不再營業。
  • 王夢麟女兒王煒宣《康熙來了》爆陳勢安"天后"自居耍大牌 (圖)
    王煒宣唱紅《天后》的歌手陳勢安日前被爆對工作人員頤指氣使,前晚播出的《康熙來了》再次揭發「天后另一面」。媒體日前披露歌手陳勢安私下自以為「天后」欺壓工作人員,當時唱片公司急撇護主,認定他是彬彬有禮的「天后」,陳勢安本人也在臉書表示心情受影響。曾任陳勢安助理的王煒宣,在《康熙來了》中以「他」代稱,細數罪狀:「幫他提水煎包滑倒痛得要死,還拐到腳,他沒安慰,卻喊說:「你把我的水煎包摔掉了」。還說明明趕時間,卻非得開到門口才肯上車,並指定要喝星巴克,我氣回:「乾脆喝通樂算了」。」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也正是如此才讓康熙在感情上覺得對赫舍裡氏虧欠太多,所以當周培公暗示出赫舍裡氏的心願是立胤礽為太子後,康熙權衡一番,當即就下了決定立胤礽為太子。除去康熙對赫舍裡氏在感情上的虧欠,還有就是赫舍裡氏家族顯赫,是索尼的孫女,而且還是原配的皇后,在這種身份的影響下,也讓康熙最終決意立胤礽為太子。
  • 雍正王朝:康熙召見隆科多,下旨一道死罪一道恩旨,幫老八必死
    康熙在暢春園臨終前這是雍正登基前最兇險的時刻,康熙已經油盡燈枯只等他一閉眼,兒子們立刻就會廝殺起來,而此時的決定性因素一方面是遺詔的內容,另一方面就是看誰掌握著兵權,這種情況下九門提督——北京衛戍區司令部司令隆科多就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將成為決定繼承人的一股關鍵力量,隆科多也是第一次捲入如此巨大的漩渦當中
  • 康熙王朝反映的歷史背景是否屬實
    康熙晚年倦勤,導致官吏貪汙,吏治敗壞。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參劾戶部堂官希福納等侵貪戶部內倉銀六十四萬餘兩,牽連的官吏多達一百一十二人。康熙說「朕反覆思之,終夜不寐,若將伊等審問,獲罪之人甚多矣」。最後只把希福納革職,其餘官吏則勒限賠款。
  • 她被康熙視為玩物,為年老的康熙生下兒子,康熙卻不給她任何名分
    」根據《玉碟》記載,其生父多爾濟為員外郎,品級不高,和其他妃嬪比起來,色赫圖氏的背景著實和顯赫二字完全搭不上關係。不過她勝在有一副美好的皮囊,康熙人到晚年也沒改掉看臉的習慣,特別喜歡納些年輕漂亮的女子入宮為妃,色赫圖氏和康熙相差了43歲,歷史上沒有記載色赫圖氏參加選秀的時間,但根據清宮規定,她應該在13-16歲之間,所以當時康熙最年輕也56歲了。
  • 陳道明的康熙真的不如焦晃的康熙?
    《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都是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豆瓣評分不低,可以稱得上叫好又叫座。劇中的康熙扮演者演得非常精彩,但也時時被人拿出來點評。有人認為焦晃的康熙好,有人比較喜歡陳道明演的康熙,兩者到底誰演得更像康熙了?
  • 他是順治最信任的太監,為何康熙一繼位,孝莊便要將他處死?
    管理皇家事務的機構是內務府。在滿人入關以後,開始學習漢人的習慣,挑選太監入宮。但是,理事機構仍然是內務府。 但是,順治皇帝卻怕株連了太多人,只對陳之霖等人施加了流放刑罰。吳良輔則受到順治皇帝的保護,免受了刑罰。  民間的說法 孝莊太后以這兩項主要罪行為名,以康熙皇帝的名義處決了吳良輔。與此同時,吳良輔提議的13個政府機關被廢止,並再次改為內務府。
  • 大胃王去泰國吃海鮮,挑戰30隻螃蟹50隻大蝦,看到帳單沉默了!
    大胃王去泰國吃海鮮,挑戰30隻螃蟹50隻大蝦,看到帳單沉默了!隨著網速越來越快,很多人都做起了直播,因為很多人都發現了直播這塊大蛋糕,覺得做直播能賺不少錢,而很多素人也通過直播成為網紅,當然門檻最低的就要屬吃播主播了,但是在中國,因為有密子君和王朵一這些大胃王,很多人自認為吃不過他們,畢竟不是誰都有天生大胃,所以他們會選擇吃一些普通人不敢吃或者沒吃過的東西來吸引人的眼球,吃海鮮就特別的受人歡迎,畢竟海鮮價格很高,普通人吃不起
  • 康熙的哥哥福全,為何能受到康熙的重視
    福全比康熙只大一歲,兩人年紀相仿,小時候就很要好。康熙小時候就深受順治喜愛,很早就確定了康熙繼承人的地位,而年幼的福全也不是傻子,知道皇位不是自己的,也不想爭取。有一次順治皇帝問福全長大了想做什麼?年幼的福全想都沒想回答說:「我以後想做一個賢王。」順治聽到這個回答有一點驚訝,想了一下之後,誇獎了福全。
  • 《一代名相陳廷敬》康熙為何不殺掉明珠?明珠最後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明珠也如劇中的明珠一般,只落得被罷官的下場嗎?康熙之所以會放過明珠,一方面是顧及明珠的出身,另一方面是想到了明珠輔佐他多年,立下過許多大功。後來,金臺吉的妹妹孟古哲哲嫁給了努爾哈赤做妃子,還生下了清朝的開國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因此納蘭家族與清朝皇室是親戚關係,按照輩分來算,康熙還得叫納蘭明珠一聲堂姑父呢!納蘭明珠歷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要職,深受康熙寵信。
  • 康熙的景陵:康熙皇帝的景陵裡,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康熙的景陵,從空中俯瞰,整體呈半圓形,地位高者靠前居中,地位低下者居後。這座康熙皇帝的景陵,裡面埋葬著康熙皇帝和他的眾多皇后妃子們。但是,整座陵墓,皇帝竟然不是埋葬的唯一男性,這是怎麼回事呢?景陵地宮埋葬了康熙和元後赫舍裡,繼後鈕祜祿氏,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和後來被追封的雍正生母烏雅氏,景陵妃園寢則埋葬了康熙的48位妃子,48位妃子裡包括貴妃,嬪妃,常在,答應等人。在景陵的妃園寢裡卻還葬著一個男性。按理說,景陵妃園寢,顧名思義,就是妃嬪的墓地,妃嬪死後,葬入秦誒,名正言順,理所應當。
  • 明珠和索額圖,他們與康熙是什麼關係,各自的結局如何
    看過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們都知道,康熙皇帝身邊有兩位知名的權臣,那就是明珠和索額圖,在電視劇中,明珠被贊為「萬花筒」,索額圖則被稱為「三眼索相」;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明珠和索額圖,他們與康熙都是什麼關係,誰的權勢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