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達電子邳州COF項目正式投產 大陸廠商破壟斷躋身世界前五

2020-12-14 泡泡網

上達電子邳州COF項目正式投產 大陸廠商破壟斷躋身世界前五

2020年09月24日 21:04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國產半導體顯示面板產業鏈再迎重磅消息。9月11日,上達電子江蘇邳州COF項目正式開工投產,在經過兩年的等待後,中國大陸第一條高端COF基板生產線終於瓜熟蒂落。上達電子也躋身世界五大COF基板生產廠商之一,成為日韓臺企業以外唯一掌握該技術並成功投產的大陸廠商。

  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表示,邳州COF項目的正式投產,意味著COF基板技術和產品長期為日韓臺企業壟斷的局面徹底終結,對於全球顯示面板行業的格局和國內產業的國產替代化進程都具有重大意義。

  高端COF破局

  COF封裝基板目前是大尺寸面板顯示驅動和窄邊框化的主要解決方案,也是手機全屏化較為成熟的解決方案。

  「這個行業原來在國內是空白的,市場90%的產量產能都源於臺灣、韓國,這就導致國內COF百分之百依賴於進口。一旦供應鏈被切斷,顯示面板公司則面臨極大的風險。」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如是說道,上達電子上馬COF項目,一方面是為了完善公司在柔性線路方面的布局和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補齊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短板。

  據介紹,江蘇上達電子COF項目一期總投資20億元,設計產能年產3.6億片高精密超薄柔性封裝基板(COF),按照工業4.0的標準高起點規劃,並採用業內最先進的製程工藝生產8微米等級的單面帶COF產品。

  量產線於9月初順利投產,預計今年10月以後後段製程產能可達750萬片/月,2021年3月全製程產能可達1500萬片/月,2021年年底全製程產能可達3000萬片/月。

  李曉華表示,「該項目投產以後,國內高端COF封裝技術和產品將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我們此前已經順利完成對日本FLEXCEED株式會社先進技術的整合,加上在顯示模組線路板領域近年來不斷的研發創新和技術積累,上達電子將有效緩解國內顯示面板關鍵環節被卡脖子的局面,產業上下遊國產化替代進程將會加快。」

  業內人士則指出,上達電子高端COF項目的正式投產,不僅解決的是我們在相關產業環節的卡脖子問題,還將直接刺激國內面板顯示行業技術和產品創新進程的加快。此外,隨著上達電子COF產能的增加,國產化替代的潛在成本優勢也將顯現。

  躋身全球前五

  「COF技術本身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市場,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和門檻,設備和研發的投入極大。因此,企業要進入這一領域相當困難。」上達電子江蘇公司總經理沈洪介紹。

  據了解,COF封裝技術發展多年,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形成規模化生產的只有韓國的Stemco和LGIT、臺灣的欣邦和易華以及日本的FLEXCEED(前身為日本新藤電子)。而上達電子通過收購日本FLEXCEED並快速整合,成功躋身全球五大廠商。

  事實上,這也是上達電子戰略布局的一枚早早舉定的棋子。

  李曉華透露,「我們十多年來始終將核心技術看作重中之重,無論在柔性電路板領域還是顯示面板產業內,上達電子不僅將自身定位為產品生產者,更是技術驅動者。我們對COF技術的關注和引進也早有布局,因此邳州COF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技術引進融合再到正式投產的整個進程都十分順利。」

  據介紹,現已投產的COF項目,上達電子在整合日本FLEXCEED技術的同時,更多結合自身的產學研融入了諸多自主研發技術,包括最先進的減成法蝕刻技術、黑色油墨印刷技術、二次化錫技術對應的高彎折性能、全製程設計開發製造技術等,這樣使上達電子在投產前已經具備國際領先的COF封裝基板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並可實現全流程「卷對卷」的自動化生產。

  上達電子投產一期採用業內最先進的製程工藝生產8微米等級的單面帶COF產品,線路相當於7.5微米,線寬10.05微米。與當前國內線路的線心距80微米相比,上達電子COF產品已經做到了極致。而上達電子也是目前大陸唯一實現COF產品量產的廠商。

  千億級「大」市場

  目前主流的屏幕封裝工藝主要分為COG、COF和COP。COG技術是將IC晶片、FPC排線放置在屏幕背板玻璃上,擠壓了相當大的屏幕空間。COF技術則將顯示驅動IC晶片置入柔性的FPC排線中,再利用FPC本身的特性翻折至屏幕下方,大幅縮短了顯示邊框。COP技術只適用於OLED 屏幕,利用OLED 本身的彎曲特性將排線和IC全部彎折至屏幕下方。

  自2018年以來,隨著TV全球大尺寸化和4K高畫質電視以及無邊框和全面屏手機的快速滲透,顯示屏逐漸從18:9向19:9和20:9演進。在這一演進過程中,COF與COP封裝技術更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沈洪表示,顯示面板行業確實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但無論哪種屏幕,都需要顯示驅動晶片。COF封裝技術的優勢在於大尺寸面板,雖然COP封裝技術佔比更小,但它將顯示驅動IC固定在屏幕上,已經超出線板領域,不僅成本高而且有技術壁壘。兩者相比,COF是當前面板行業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亦成為屏幕轉型的關鍵。

  據了解,目前COF封裝技術90%的出貨量和銷售市場都集中在大尺寸面板。而大尺寸面板在未來擁有8K大尺寸電視、5G和AIoT萬物互聯、汽車屏幕等,智能化時代下人機互動單元還有望賦予大尺寸屏幕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突破性成長。

  李曉華表示,COF市場規模體量目前不是非常龐大,但一直在在穩步成長,這也與相關產品的產能相關。預計未來幾年,隨著產能的提升和新的需求不斷湧現,我們有望看到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中國製造的產品也將在高端市場中佔據更重要地位。


相關焦點

  • FPC有望成支柱產業 上達電子展露制霸野心
    野心一:打通柔性電子全產業鏈縱觀全球顯示市場,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加入OLED陣營。美日韓等國早已戰略布局柔性電子項目,如美國利用石墨烯傳感器探索大腦神經活動、滾動資助可列印的空間飛行器,日本成立先進印刷電子技術研發聯盟,以印刷與薄膜技術主導印刷電子產業等。
  • 工業戰場,邳州馬不停蹄!
    工業戰場,邳州馬不停蹄!不久前,江蘇上達電子有限公司落戶經濟開發區並投資建設國內首條高端高精密超薄柔性集成電路封裝基板生產線。為了保障今年11月份公司產線全部投入生產,節日期間20多名工程師堅守崗位,加緊調試設備。
  • 士蘭微12英寸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打破國際大廠的壟斷
    打開APP 士蘭微12英寸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打破國際大廠的壟斷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0-12-23 10:03:57 一、士蘭微12英寸特色工藝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12月21日,士蘭微電子12英寸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 邳州又一重大項目開機投產!
    項目建設是「牛鼻子」發展才是硬道理經過11個月的晝夜兼程完成10萬平方米廠房建設、設備安裝和產線投產5月20日邳州又一重大產業項目江蘇金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項目正式投產市委副書記、市長曹智出席開機投產儀式金髮科技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小編帶你一探究竟~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新材料行業龍頭企業,總部位於廣東省,產品聚焦改性塑料
  • 寧波躋身祖國大陸吸引臺商「第一方陣」
    7月4日,兩岸周末包機直航正式實施;7月18日,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也將正式實施。一系列利好消息,將使寧波與臺灣經貿聯繫更為緊密,臺商對寧波的投資熱情更為高漲。   臺商極力推薦的投資城市   2007年9月,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電電公會」)公布了《2007年祖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寧波市區入選臺商年度極力推薦城市。
  • 邳州又一個神奇項目投產!一天可吃掉80噸餐廚垃圾!
    餐廚垃圾在腐敗過程中不僅汙染環境、水體還是孳生蚊蠅的「溫床」為了讓餐廚垃圾的流通得到全方位的監管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建設我市首個餐廚垃圾處置項目正式投產一起去看看吧~12月18日上午,隨著第一輛滿載餐廚垃圾的運輸車駛入卸料車間,我市首個餐廚垃圾處置項目正式投產。
  • AMOLED產能持續攀升,中國大陸AMOLED面板廠商產線情況怎麼樣了?
    AMOLED產能持續攀升,中國大陸AMOLED面板廠商產線情況怎麼樣了?摺疊式 AMOLED 手機除了有機會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創造新的變革與應用外,由於手機屏幕較傳統智慧型手機大上一倍,也有機會成為廠商去產能的一大利器。 中國大陸AMOLED面板廠商產線情況 由於中國品牌廠商對 AMOLED 面板需求若渴,加上政府補貼政策誘因的激勵,中國面板廠在 AMOLED 面板新產能的投資仍方興未艾。
  • 我國首個電子束輻照處理醫療廢水示範項目在湖北十堰正式投產
    西苑醫院電子束加速器設備 姬雲起 攝中新網十堰11月23日電 (姬雲起)日前,我國首個電子束輻照處理醫療廢水示範項目在湖北十堰正式投產,該項目能夠有效滅殺醫療廢水廢物中的致命細菌和病毒,日處理汙水量達400噸。
  • 國際三大液晶材料巨頭日本DIC青島子公司投產
    他指出,擁有世界綜合家電廠商Haier總部的嶗山區正在積極推進藍色矽谷計劃,今後還將在電子產業的發展上有更大的投入,這是DIC選址當地的重要原因。  隨後,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發表講話。
  • 大陸是臺灣玩具廠商建立品牌的最好地方
    新華網香港1月11日電 (記者 白冰)東莞廣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玩具的臺資企業,雖然在大陸設廠較晚,今年4月才會投產,但公司董事長林鴻文卻十分看好公司的前景. 東莞廣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林鴻文投資150萬美元在東莞謝崗建設的大陸第一家玩具廠.目前,工廠已經建設完成,預計今年4月可全面投產運作.「未來海峽兩岸配合,公司臺灣方面負責接單、研發,大陸工廠負責生產.」他希望今年內能把去年流失的訂單補回來,對於大陸工廠發展他充滿著期待.
  • 投資463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6項目投產
    投資463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6項目投產 作者:51Touch時間:2018-11-14 來源:顯示世界     北京時間
  • 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打破日韓壟斷液晶面板境況!
    導語:如果沒有王東升與李東生,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業或許還會處在日韓與臺灣企業的壟斷之下,那麼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將會在屏幕這個最重要的上遊元器件領域長期受制於人。從這個角度看,京東方與華星光電雖然燒掉了無數納稅人的錢,但結果算是值得的。
  • 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打破日韓壟斷液晶面板境況
    導語:如果沒有王東升與李東生,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業或許還會處在日韓與臺灣企業的壟斷之下,那麼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將會在屏幕這個最重要的上遊元器件領域長期受制於人。從這個角度看,京東方與華星光電雖然燒掉了無數納稅人的錢,但結果算是值得的。
  • 中國載人潛水器破3700米深度 躋身世界五強
    中國載人潛水器破3700米深度 躋身世界五強
  • 大陸集團長春第二工廠投產
    大陸集團長春第二工廠投產   12月6日,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在吉林省淨月園區新建的第二個汽車零部件工廠正式投產。 長春第二個製造廠正式投產令我感到十分激動,它對於我們實現本地化戰略和發展,為中國和全球客戶提供高質量產品發揮重要的作用。」   新工廠的主要是優化並提高大陸集團底盤與安全系統部和車身電子系統部的產量,現有工廠將專門生產動力總成系統部的發動機系統和傳感器及執行器產品,而底盤與安全系統部和車身電子系統部的生產線將由第一個生產廠轉移到新工廠。
  • 臺灣面板五虎之一--奇美電子在大陸緊急擴產
    友達光電併購廣輝後續  臺灣「面板五虎」無間道:奇美電子大陸緊急擴產     本報記者 顧建兵 上海報導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劉倩向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寧波奇美)投了一份簡歷,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面試機會並被錄取了。即將從長沙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畢業的她,得到了一份設備工程師的工作。
  • 【今日關注】邳州黨政代表團赴沭陽、新沂、睢寧三地學習考察
    以下文章來源於邳州銀杏甲天下 ,作者銀杏融媒 邳州銀杏甲天下邳州新聞,在這裡讀懂邳州!看了啥項目?快跟小編一起去了解 沭陽近年來,沭陽加快培育1000億級紡織服裝產業、300億級裝備製造產業、200億級電子通訊產業,經濟社會呈現活力迸發、持續攀升的強勁態勢。
  • 環旭電子越南廠動土 東南亞首個生產據點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投產
    環旭電子越南廠動土   越南廠投資項目於2019年12月12日經環旭電子董事會審議通過,並設立全資子公司環旭電子(越南)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運營公司,第一期計劃投資總額為2億美元,該項目是越南海防市2020年規模重大投資項目之一。
  • 大陸集團長春淨月工廠擴建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大陸集團今日宣布其長春淨月工廠擴建項目正式投入運營。擴建項目在原有員工更衣室、倉儲室、員工食堂的基礎上,為長春淨月工廠新增3000平的車間面積,進一步豐富了淨月工廠的產品線,以滿足客戶對於更高的質量以及更多元化產品的需求。
  • 國內有哪些晶片公司處於世界前10?一起看看!
    2.華大半導體:全球第十大MCU供應商、全球第五大安全晶片供應商 IC設計出身的華大半導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集團公司。2014年成立至今,始終名列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