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是臺灣玩具廠商建立品牌的最好地方

2020-12-16 中外玩具網

新華網香港1月11日電 (記者 白冰)東莞廣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玩具的臺資企業,雖然在大陸設廠較晚,今年4月才會投產,但公司董事長林鴻文卻十分看好公司的前景.

正在此間參加「2006香港玩具展」的林鴻文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近年來,玩具業在臺灣經營十分艱難,廣營去年業績衰退30%,還有不少業者去年營利大幅下跌超過50%,在大陸投資是必然的選擇.唯有在大陸設廠,才能全面擴充提升產量,迎接大批訂單.

東莞廣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林鴻文投資150萬美元在東莞謝崗建設的大陸第一家玩具廠.目前,工廠已經建設完成,預計今年4月可全面投產運作.「未來海峽兩岸配合,公司臺灣方面負責接單、研發,大陸工廠負責生產.」他希望今年內能把去年流失的訂單補回來,對於大陸工廠發展他充滿著期待.

「2006香港玩具展」是世界第二大玩具展覽,共有204家臺灣玩具廠商參展.臺灣「外貿協會」與臺灣區玩具暨兒童用品同業公會特別規劃了臺灣玩具形象區,展示臺灣玩具的優良設計、自創品牌以及獲得國際知名設計獎的玩具.

雷虎公司是臺灣規模最大、全球第三的遙控模型飛機工廠.董事長賴春霖說,他們公司早在1994年就在大陸投資設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去年更成功在臺灣上市,成為唯一一家在臺灣股票市場上市的玩具廠商.

賴春霖說,過去雷虎公司只在大陸設廠生產,利用大陸龐大的勞動力資源,提升公司的生產規模.但是隨著大陸經濟急速起飛和發展,該公司認為目前已是進入大陸市場的好時機.該公司計劃今年年中全面進入大陸市場,第一期計劃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設5個直銷點,未來還有第二期、第三期的發展計劃.

「目前臺灣玩具廠商中最少八成已在大陸設廠生產,兩岸實施產業分工,對臺灣玩具業最為有利.」率團來港參展的臺灣區玩具暨兒童用品同業公會總幹事簡淑超說.

簡淑超說,臺灣玩具業目前已走出過去純加工的生產階段,未來將向設計、營銷及自有品牌方向發展,大陸龐大市場正是臺灣玩具廠商建立品牌的最好地方.這是未來臺灣玩具業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藉大陸市場建立名牌,再進軍國際市場.

她還希望「兩岸未來能夠儘快三通直航,這對降低生產成本,對臺灣經濟以及玩具業絕對有好處.」

相關焦點

  • 臺灣本土手機品牌衰退 大陸手機廠商積極搶佔臺灣市場
    從智慧型手機發展史來看,臺灣無疑要比大陸早一些,尤其是在PC領域更是如此,但是近些年來,大陸手機品牌的快速崛起,已經不僅僅只是在大陸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同時已經向全球市場拓展,在這種趨勢之下,臺灣本土的手機品牌則節節衰退,如HTC、華碩以及宏基等,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大陸手機品牌崛起的影響之下,供應鏈端也在快速崛起,按照這種趨勢,臺灣手機供應鏈,則很有可能會如手機品牌一樣
  • 臺灣品牌自稱在大陸很成功
    「臺灣」二字在大陸的流行,讓島內看到了巨大商機。最新一期臺灣《商業周刊》稱,上海世博會吃臺灣粽,北京要蓋臺灣街,「吃的、喝的、穿的,只要是臺灣來的,就是不一樣」,呼籲臺灣廠商要抓住兩岸籤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大好機會,「二次西進打造臺灣品牌」。
  • 從生產基地到目標市場 臺灣品牌的「大陸攻略」
    臺灣廠商不願一直躲在幕後為他人作嫁衣,不僅大力強化曲線一端的科技研發,而且近年大力發展曲線另一端的品牌行銷,只有兩端上來了,他們才會「微笑」得輕鬆而迷人。  7月底,臺灣首次評選出百大品牌,臺外貿協會又舉辦了兩岸臺商品牌論壇。
  • 大陸5G有機遇 臺灣廠商有「錢」景
    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廣闊的市場空間,成為世界各地的香餑餑,尤其是大陸的5G市場,不僅研發能力和市場需求,都成為全球矚目的領頭羊,更成為全球相關企業的加油站,紛紛以不同形式的尋求與大陸5G產業展開合作,進而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和發展權益。大陸巨大的市場空間,也為臺灣廠商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兩岸是一家親,一家人,親兄弟。大陸5G的蛋糕,臺灣廠商不會成為旁觀者,只會成為受益者。
  • 印度廠商指控聯發科歧視:把大部分晶片都給了中國大陸廠商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聯發科將大部分晶片都供應給了富有的中國大陸手機廠商,印度廠商幾乎沒有任何供應。」一位印度手機行業的高管控訴稱。當地時間12月2日,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政府已與中國臺灣晶片廠商聯發科進行接觸,希望能增加對印度手機廠商的晶片供應。
  • 大陸遊戲廠商佔臺灣地區手遊市場24%
    其中表現最好的就是盛大的《龍之谷手遊》,在 App Store 排名第三,Google Play 排名第 12,同時也是近期大陸遊戲在臺灣排名最高的。  《龍之谷》今年 2 月登陸臺灣市場,很快拿到了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首頁推薦,其中 App Store 還給了應用熱門橫幅推薦。
  • 臺灣玩具市場概況:授權玩具及遊戲舉足輕重
    【中外玩具網9月9日訊】隨著經濟復甦,更多的臺灣消費者願意花大價錢為自己的孩子購買昂貴的玩具。零售商們也開始進行門店擴張,並增加推廣活動來促進銷售。這對國際玩具品牌來說也是個好機會,因為臺灣玩具消費者一直都對創新和授權產品情有獨鍾。
  • 玩具廠商介紹:壽屋
    這次空玩研要給大家介紹的品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壽屋。雖然說是模型愛好者之間非常熟悉的一家廠商,但其實無論從其發展歷史以及商品構成來說,有趣以及不為人知的情報其實相當多哦!
  • 臺灣高科技業者青睞大陸市場
    2002年1月18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李峰:據臺北市電腦公會對島內411家廠商進行「赴大陸投資意願調查」顯示,有高達三成的高科技廠商已經赴大陸投資;剩餘的大多數企業今年將赴大陸投資。其中有高達32.4%的廠商打算,未來企業的研發設計工作都由大陸的研發設計部門來取代。那麼大陸高科技領域有哪些誘人的因素?
  • 零關稅商機 臺灣自行車品牌搶進大陸市場
    零關稅商機 臺灣自行車品牌搶進大陸市場 2013年05月06日 23: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進入臺灣,大陸手機品牌能在容量有限市場中突圍嗎?
    臺灣地區市場雖然還有華碩與HTC兩家手機廠商,但是由於HTC日暮西山,華碩雖然近期表現不錯,但是無法自行扛起整個市場。所以,對於大陸地區的手機廠商來說,臺灣地區市場依然有著不錯的機會。其實臺灣地區市場能夠成為手機廠商眼中的「香饃饃」,也是由於其成熟的市場基礎,以及潛在的發展空間,畢竟如果連索尼這樣的小眾廠商都能在當地混的這麼開,那麼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廠商更加機會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大陸手機品牌能否在高端市場突圍?
  • IPC主要品牌有哪些(大陸/臺灣/國外)
    (1)臺灣工控機廠商:主要有研華、威達、艾訊、磐儀、大眾、博文等,產品富有特色,市場定位高低不同。主要都是通過經銷代理渠道,對最終用戶的關懷不夠,服務上由於備品、人員等因素,不是非常理想,但也在改進。
  • 未來三年蘋果產業鏈大陸廠商之間誰會勝出?_鳳凰網
    我們判斷臺灣EMS市場會逐漸被大陸廠商蠶食,由於1) 00年開始臺灣電子產業遭遇瓶頸,體現為自主品牌衰弱、上遊核心技術依然落後、依然以組裝廠和晶圓代工廠商為主導; 2)投資Capex較為謹慎, 貨幣資金存量較高; 3) 激勵制度缺乏,人才流失; 4) 大陸技術追趕;5) 管理層年紀大,缺少經營發展動力; 6) 臺灣撤出大陸轉產東南亞等地,大陸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7) 偉創力(FLEX.US)等撤出國內廠商
  • 卡大陸訪客 吃虧的還是臺灣
    由於國際金融風暴的緣故,國際貿易肯定受影響,這次參展接觸到近百位有興趣購買公司產品的客戶,其中以國際買家為主,還有許多客戶來自東亞、阿根廷、巴西等地區,臺灣的潛在客戶也不少。臺灣提供全球70%計算機各種硬體,與世界各地的品牌廠商、客戶、建立了長遠友好的關係。
  • 拿出最好的臺灣水果到大陸來(圖)
    劉東華 攝  本報訊(記者盧士陽)今天上午,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一行來到位於中埔的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參觀。江丙坤表示,一定要拿出最好品質的臺灣水果到大陸來。將來兩岸間實現直接「三通」後,進入大陸市場的臺灣水果品質還可以大大提升。
  • 聚焦臺灣 寶島五大"顯示器"廠商簡介
    聚焦臺灣 寶島五大"顯示器"廠商簡介 2009年06月10日 16:59作者:廠商投稿編輯:李麗琴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世界級液晶專家--
  • 2019臺北自行車展開幕 大陸廠商踴躍參加
    2019臺北自行車展開幕 大陸廠商踴躍參加 2019年04月01日 16: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李榮民主任一行與大陸參展商交流。(機電商會臺北辦事處供圖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4月1日訊  「2019臺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3月27日在臺北登場,今年展出結合「智慧騎乘」,聚焦於包括智能裝置與系統服務應用的電動自行車產業生態鏈,島內自行車大廠如巨大、美利達、愛地雅、達方等都積極參與,全球知名品牌代表匯集一堂。
  • 臺灣產品在大陸建永久銷售通道已達共識
    臺灣產品在大陸建永久銷售通道已達共識 2010-10-29 09:12     來源:中新社     編輯:張蕾  中新社濟南10月28日電(王超)正在此間出席「魯臺經貿文化交流周暨2010山東臺灣名品博覽會」的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今天表示,自去年在南京首次舉辦臺灣名品博覽會後
  • 臺灣第一甜品品牌「鮮芋仙」的新大陸夢想
    無論做服裝的,還是做咖啡的,鮮芋仙創始人傅信欽和他的團隊已經拜訪了能找到的所有臺商;過去半年內,他頻繁往返上海和臺灣,加起來的天數足有兩個月。  目的只有一個,把臺灣的第一甜品品牌「鮮芋仙」落地上海。  在臺灣,鮮芋仙花了兩年的時光,開設了127家門店。2008年鮮芋仙總收入3億元,2012年鮮芋仙要開到250家。
  • 王志剛:臺灣產品在大陸建永久銷售通道已達共識
    正在濟南出席「魯臺經貿文化交流周暨2010山東臺灣名品博覽會」的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28日表示,自去年在南京首次舉辦臺灣名品博覽會後,兩岸已就臺灣產品在大陸建立永久銷售通道達成共識。   王志剛表示,名品的展覽只是增加品牌的印象,而建立永久銷售通道,不僅對臺灣廠商來講很好,對大陸也能起到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