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墨爾本東部的丹頓農山脈素有「墨爾本的後花園」之美譽。這裡花楸樹開滿山坡,蕨樹葉覆蓋山間,桉樹高大挺直,林間鳥鳴聲聲,小動物歡蹦亂跳。登山健身,賞景休閒,回歸大自然讓人樂而忘返。最為奇妙的是,你可以乘坐古老的蒸汽小火車穿行在鬱郁山林間,那是回到過去歲月的懷舊之旅,更是釋放童心的快樂之旅。
7月,正是墨爾本的秋冬季節。我們隨著當地的一日遊旅行團,在約定的時間到達丹頓農山裡的貝爾格雷夫火車站。這是一個幽靜而古樸的小站,保持著19世紀歐洲鄉村小站的風格。一看到停靠在站臺前的小火車,人們就一個個腳步加速,奔跑了過去,左看看,右摸摸,興奮地擺pose,爭搶著跟火車頭合影。黑色的機車,車輪間的長軸,高大直立的煙囪,簡陋質樸的木頭車廂,讓人瞬間回到了黑白電影裡的舊時光。
頭戴大簷帽、身穿藍色制服的工作人員搖著鈴鐺,在站臺上走來走去,催促人們上車。「嗚——」火車緩緩開動,車上的人與站臺上的人相互揮手致意。車廂是敞開式的,人們坐在窗邊的護欄上,手抓欄杆,腿搭在車外,晃晃悠悠地上路了。如此原始而獨特的「外掛式」乘車讓人不能不「嗨」起來。
「嗚——」「哐當——哐當——」……小火車呼嘯著前行。火車頭噴出的白色蒸汽,一團一團飄散在茂密的樹林裡,嫋嫋上升。藍天很低,白雲很近,讓人恍然間分不清哪兒是雲,哪兒是蒸汽。小火車穿行在密密的山林間,有時,樹木會擦著人們的腳邊,向後移動。清澈湛藍的湖泊,青翠微黃的草地,悠閒散步的羊群,山間隱現的鄉村小屋……景隨車移,轉瞬即過的一切景物都是那麼美。風呼呼吹著,卻不覺得冷,只感到一股股清新的氣息沁人心脾。人們探出頭,舉起手機、相機,拍個不停。轉彎的時候,小火車優美的曲線完整地呈現在眼前,前面車廂的人和後面車廂的人便歡快地相互招招手。火車經過時,無論是修路的工人、勞作的農民,還是行走的路人,所有的人都會駐足微笑,友好而熱情地向車上的人打招呼,大家便熱烈地歡呼著,回應著。坐在小火車上,不同年齡、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仿佛都成了童話裡的人物, 讓酣暢而純粹的快樂隨風飛舞。
半小時之後,到了導遊約定好的曼賽斯格雷克站,我們依依不捨地下車,感覺自己猛然間從童話世界回到現實中來。站臺上,大家紛紛與工作人員合影,想要留下更多美好的記憶。一位年逾古稀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擁抱每一個與他合影的人,當同樣是古稀之年的火車司機走到身邊時,他倆來了個熱烈的擁抱,看來,這對老朋友好久沒見了。
我這才注意到,這條鐵路線上的工作人員中,老年人居多,我對此頗為好奇。導遊的一番介紹引出了普芬比利鐵路及蒸汽小火車的歷史。
蒸汽小火車運行的這條鐵路名為普芬比利鐵路,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上世紀初,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為開發偏遠地區,修通了四條低成本的窄軌鐵路線,普芬比利鐵路就是其中之一。這條鐵路於1900年12月通車,全長29公裡,主要運送乘客、木材和農作物等,給山區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改變。然而,到了1953年,由於山體塌方造成阻礙,再加上營運虧損,這條鐵路不得不停運。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不甘心那段美好的記憶被湮沒,於是行動起來,普芬比利保護協會成立了。在州政府的支持和公民軍事服務隊的協助下,他們繞過塌方處重新修通了鐵路,讓蒸汽小火車回到了人們身邊。1975年,普芬比利鐵路上運行的蒸汽小火車被正式改為觀光遊覽列車,古老的小火車重獲新生。如今的普芬比利火車是澳大利亞最受人們喜愛的蒸汽火車,普芬比利鐵路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蒸汽鐵路之一。
普芬比利火車由保護組織負責管理運營,經費來源於門票和政府撥款,而每天的日常工作卻是由數百志願者輪流擔當。他們中,男女老少都有,其中最多的是發揮餘熱的老年人。他們會根據需要安排自己的時間,在火車上、車站裡或鐵路線上義務工作。注視著那些熱情洋溢的志願者,我感到,他們燦爛的笑容裡,藏著一種濃濃的懷舊情結以及一種讓人敬佩的莊嚴和無私。
古老的蒸汽小火車穿行在風光旖旎的山林間,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引人遐想。作為百年歷史的見證者,蒸汽小火車滿載歡聲笑語,穿越時光隧道奔馳而來。小火車之旅是人文與自然的融合。野趣盎然的山林因古老的小火車而更具魅力,人們心底的人文情懷則因大自然的烘託而更加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