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借鑑「川酒營銷經驗」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2020-12-24 中國營銷傳播網
  ■數據關鍵

  領導者: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郎酒、全興、沱牌

  挑戰者:金六福、水井坊、國窖1573、捨得酒、金劍南、豐谷酒等等

  五糧液:據資料顯示,2004年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38億元,創稅利38億元,比2003年分別增長15%和11.5%;品牌價值達到306.8億元,同比增加36.18億元;2005年1-6月份共銷售6.64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3.1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07億元,同比增長了10.12%;實現淨利潤5.88億元,同比增長了9.58%。  

  沱牌集團:2005年1-6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0餘個百分點,沱牌中、高檔產品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40%,特別是高端產品「捨得酒」銷售收入較2004年同期增長超過60%,產品結構調整效果明顯。  

  瀘州老窖:2005年1-6月份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了12.18%、17.6%和25.76%,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同比分別下降11.72%和30.90%。  

  ■為什麼是「四川酒」?

  近日,當人們打開旅遊衛視時,會聽見一句廣告語:「這個標誌,代表高檔酒的品質-----」,緊接著便會出現消費者熟悉的「品牌臉」——「劍南春」!這是「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識認證的「第一品牌」。說句實在話,不管「純糧固態發酵標識認證」今後會「花落多少家」,但有一個必然的結果:「劍南春」會是消費者認為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這是「品牌傳播的先知先覺效應」,這是「品牌傳播」的「先入為主效應」------不管您承認與否,「劍南春」是搶先獲得了「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識」的「優先話語權」。如果從市場競爭原理出發,任何一個品牌或者說與「劍南春」處在同一競爭線上的品牌,不應該成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識」的「追捧者」,因為那樣您只能是「綠葉作陪」!

  這正是「劍南春」的「聰慧」和「高招」所在!

  7月22日,金六福企業華致酒業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陳年五糧液酒新聞發布會」,標誌著「金六福企業」與「五糧液」的合作更進一步,同時也預示著「金六福企業」致力於打造「中國第一酒商」的步伐加快,它不僅僅「賣」金六福,還賣「陳年五糧液」,這是「營銷思維的創新」!

  五糧液,始終走在「營銷」視線的「創新啟點」!

  不管您承認與否,「五糧液效應」和「金六福現象」始終是業界探究的核心之一。

  為什麼這樣說?

  第一、「五糧液效應」不僅僅是四川酒的「標杆」,更是整個中國白酒業的「標杆」。不管是率先掀起的「白酒OEM模式」,還是依靠規模效應成就品牌實力,都堪稱中國傳統行業的「領袖旗幟品牌」,這也難怪幾乎所有的「排行榜」,都有「五糧液」的「份」。

  第二、「金六福現象」乃中國白酒OEM成功典型。就算是在五糧液集團內部,「金六福」不是OEM的「始作甬者」,但它是「最成功者」。分析「金六福」的成功經驗,發現「金六福」比起眾多OEM品牌商,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首先,「金六福」具有「超前的營銷思維」。這主要體現在它基於「短期利益」與「長遠品牌規劃」、「短期投資」與「長遠獲利」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讓品牌建立持續獲利能力。相比「金六福」,很多OEM商之所以難以成為「金六福」這樣的OEM商,關鍵在於絕大部分OEM商有著「急功近利的逐利心理」,錯誤認為「系出名門」就能「叫賣」,於是一些「短視行為」層出不窮,包括惡意招商、透支品牌價值----等等,而缺乏培育和建立品牌的「思想」;其次,「金六福企業」在「資本」與「實體」之間,建立產業核心。「金六福」品牌的建立,絕對離不開強大資本的支持。也許在「金六福」上市之時,乃至於市場成長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知道「金六福」背後,有著「新華聯」這支「資本巨鄂」在作後盾。這正好反映了「金六福」以及「新華聯」的「穩健作風」和「低調風格」,正如一位業內著名酒業集團總裁對「金六福」的評價:「做了,以及做好了再說,我看是金六福最大的優點」。相對而言,白酒業尤其是一些試圖通過OEM淘金的業外資本,則明顯地表現出更多「浮燥」和「虛張聲勢」,一亮相就「高噓」攜多少億資本重拳出擊白酒業;再次,「金六福」很好地把握住了「資源優勢整合與發揮」的「恰當好處」。

  不可否認,「金六福」的成功有一定「五糧液」的「影響力」。近來,「五糧液」可謂春風得意,尤其是在高端白酒市場的成功表現,讓愈來愈多的資本追逐五糧液集團。它不斷喚醒了低沉的白酒市場,而喚起了消費者的「一邊倒」(即,消費者對五糧液品牌的偏好,呈極至增長)。但是,僅有這一點點「公地資源」(指「五糧液整體資源」,相對於旗下眾多子品牌、OEM品牌商而言)不足以支撐「金六福」,而必須在有效整合與利用「五糧液」相對資源的基礎上,發揮好自身的資源優勢。「金六福」做到了,它把自己定位在「中國第一酒商」,並充分將自身在市場運營、營銷團隊建立和激勵、品牌傳播等眾多自身優勢,建立在「五糧液」在酒品質量、釀酒規模和技術以及品牌號召力等資源優勢上,互動共享、發揮優勢,才得以今天的「金六福」。我以為,「金六福」才是國內學習「耐克」最成功的品牌。

  

  四川酒,強在什麼地方?

  也許放眼整個白酒市場,任何人都無法朵過「四川酒」的「視覺」和「營銷」包圍;在四川,除了有貴州茅臺等少許身影外,幾乎成了「川酒炮轟蜀都」的「縮影」;在貴州,儘管貴州酒軍團沒有給四川酒太多的市場空間,但只要每天晚上11:00打開貴陽電視臺,五糧液的廣告專題片不斷地「炮轟觀眾的大腦」,「郎酒」從貴州酒包圍貴州白酒市場的「合圍」中成功地「撕開一個口子」,成功地在貴州市場分得一杯羹,2005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長100%;廣東,幾乎成了「四川酒的練武場」,水井坊依靠「顛覆式的營銷」,成功從廣東走向全國高端白酒市場;「古綿純」的「奇蹟」至今成為業內效仿的對象;「諸葛釀」現象引發人們對廣東區域市場的深度追究-----2005年,又將是「四川酒」的「圓舞年」:「紅太陽」、「諸葛釀」、「金六福」、「瀏陽河」、「國窖·1573」、「郎酒·中國郎」-----正揮舞著「營銷的魔棒」,各自找尋自己的「位置」------!在江蘇,五糧液的領導地位為四川酒成功領軍江蘇白酒市場奠定了基礎,面對「安徽酒的強勢終端突破」,愈來愈多酒廠望而卻步時,惟有「四川酒勇氣高漲」,竟然與一貫善於「營銷」的安徽酒比武起來------!

  如此,這些無不說明「四川酒的市場效應是最大」。從競爭力上看,四川酒同樣是「領導者」!

  筆者以為,「四川酒」強在「規模效應」與「品牌效應」。

  ■「四川酒」之「規模效應」

  據資料顯示,目前四川有登記的酒廠4000多家,已發生產許可證1000家,這1000家的產量已達全省總產量90%以上。其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26家,股份制企業29家,私營企業73家;126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企業,年產量50.51萬噸,佔全國的15.24%;產品銷售收入207.72億元,佔全國同行業的38.10%;全年實現利潤23.40億元,佔全國同行業的55.37%;

  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表明,2004年,四川白酒企業儘管產量略有下降,但銷售收入、稅金、利潤等各項指標仍保持優勢地位,其中實現利潤佔全國白酒利潤總額的54.2%。中國白酒前十名品牌中,四川就佔了五糧液、劍南春、國窖·1573、水井坊、沱牌等五個品牌,而單是上市的白酒企業,四川就有五糧液、瀘州老窖、沱牌和全興股份等多家企業;

  2005年1-6月份,四川白酒保持全國白酒行業領先優勢地位。據四川省商務廳統計資料顯示,規模以上(年銷售收入達500萬元以上)白酒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41億元,佔全國白酒利潤總額58.97%。規模以上酒類企業生產白酒26.38萬千升,同比增長16.9%,佔全國總產量的17.1%;實現銷售收入145.55億元,同比增長17.49%,佔全國白酒銷售收入41.81%;實現稅金總額17.95億元,同比增長12.38%,佔全國白酒稅金總額33.01%;其中,代表四川白酒的「六朵金花」,2005年1~7月實現銷售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13%,預計四川白酒「六朵金花」2005年銷售額將首次突破200億元。

  這或許就是「四川酒」的「規模效應」。

  四川白酒業的規模經營效應,一是體現在產能和銷售額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規模型釀酒企業集中度上,即全國領先品牌眾多。據世界品牌實驗室日前推出的2005'中國最具價值500品牌榜數據顯示,五糧液(品牌價值302.51億元)、瀘州老窖(69.61億元)、劍南春(65.32億元)、沱牌麯酒(45.05億元)、郎酒(41.52億元)、全興大曲(14.33億元)這「六朵金花」均榜上有名,而且相比2004年,它們都有著較大的價值提升。

  研究四川酒的「規模效應」,不難看出它的成功在於很好地利用好了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機會。第一是20世紀90年代的「扶優限劣政策」;另一次是適於90年代中期的「上市融資機遇」。前者的最大作用在於直接推動四川酒向規模化企業發展,後者解決了規模化經營需要的「融資平臺」。這期間,成就了像「五糧液」、「全興」、「瀘州老窖」、「沱牌」、「郎酒」----等酒業集團軍。

  其次,四川酒整體規模優勢還得益於四川省白酒企業進一步發揮品牌優勢,積極開拓市場,並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壓縮了低檔酒產量,擴大中高檔酒銷售,同時還積極實施了以酒為主的多元發展戰略。這其中,最為突出的有「劍南春酒廠集團」、「五糧液集團」、「全興集團」、「瀘州老窖集團」、「郎酒集團」-----全國大型釀酒集團的「領航計劃」。「劍南春」依託體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引導白酒消費變革,進一步提高和突出「劍南春」品牌效應,逐漸向中高檔酒市場發力;「五糧液」則依託於「1+9+8品牌工程」,著力培養超高端和中高端白酒品牌,並配合積極多元化戰略,培育和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全興集團」的戰略變革效果最為顯著,在經歷中低檔產品過分集中,而遭遇稅賦過重之痛後,主動出擊市場,將目標鎖定在中高檔白酒市場,先後成功運作「水井坊」以及中高檔「全興「系列酒品牌,不但發掘了新的市場主體,還培育了全興集團新的利潤支柱。

  再次,四川酒在建立整體規模競爭優勢的戰略布局下,優先發展和培育了「規模龍頭釀酒企業」,其中最為核心的保住了「六朵金花」的品牌競爭優勢,並以此為核心,確立規模經營思想和戰略。

  1984年,五糧液提出建設中國第一流的現代化企業目標,經過20餘年的艱苦發展,將最初生產能力只有3000多噸的五糧液,發展為今天生產能力達45萬噸,佔地7平方公裡的十裡酒城,成為世界最大的釀酒生產基地,也是其他白酒廠家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據相關資料顯示:2004年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在發揮「六大獨特優勢」,實施「1+9+8」品牌戰略和多元化發展戰略的思想主導下,實現銷售收入138.1億元,實現利稅38.2億元,出口創匯1.24億美元,分別增長13.9%、12.04%、39.73%,取得連續11年酒類規模效益之冠。

相關焦點

  • 電信市場競爭新動態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電信公司高校用戶爭奪戰 (2003-08-26,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鄭鵬飛)中國電信三強演義 (2002-08-01,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儲珠獻)中國電信新標識:老掉牙的設計遊戲 (2002-06-10,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劉偉雄)
  • 彩妝營銷:「大促」之我見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彩妝營銷:「大促」之我見 中國營銷傳播網, 2013-06-04, 作者: 段繼剛, 訪問人數: 580   「大促」的由來  「大促」,就是化妝品行業俗稱的大型促銷活動,是相對於一個人和幾個人組成的貼櫃促銷來說的。
  • 安利系「內戰」調查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安利(中國)營業守則總監費勝昔這樣解釋說。  本來在地域上和安利互不侵犯的捷星,現在開始不斷滲透中國市場,姜京源認為「不合邏輯」。捷星一位從業者呂先生這樣向記者透露捷星此時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目的:「我們都是拿護照和國際信用卡來註冊的,這是稍微變通的做法,我們的想法是先行一步,若有一天捷星正式進入中國,我們也已經取得了幾年的電子商務的經驗,到時候迅速佔領市場也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 打假,也能提高品牌知名度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打假,也能提高品牌知名度 中國營銷傳播網, 2002-05-10, 作者: 朱鏡湖、劉孝榮, 訪問人數: 2222 引言  中國的假貨確實不少,牌子出來了,假貨也就有人跟上。
  • 告別50萬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第一個推銷對象是一家根本不賣化妝品的個體食雜店;第一份成交的合同是完全按照對方的要求籤訂的三箱「霞飛」特效增白粉蜜;第一回從大巴士下面轉住到星級賓館是為了在客戶面前掩飾身份;第一次「行賄」物品是兩大袋蔬菜和兩瓶「四特」酒;第一次讓銷售科的同仁們意識到我的存在是因為我在麻將桌上贏了他們800元……  就這樣,我瞪著一雙迷茫的眼睛,跌跌撞撞地踏上了推銷之路。
  • 進口葡萄酒情醉專賣店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由於中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進口葡萄酒和烈酒的消費量在中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隨著消費群的擴大、消費場所的增加、消費地域的開拓、傳播途徑的延伸,進口酒在中國的潛力市場正在被不斷開掘出來。   隨著進口酒品類的豐富、總量的增加,國內的進口葡萄酒專賣店也不斷湧現,而且其規模頗大,多以連鎖形式為主。
  • 差異化策略打造民族藥品牌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2006年,在桑迪營銷機構的大力策劃下,奇康維藥攜七劍下天山,以維醫藥文化招商開拓市場,在國內醫藥領域創造諸多熱點傳奇,但僅僅是亮劍!  2007年,隨著醫藥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廣告營銷、終端營銷、第三終端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目前政策環境日益嚴峻的形勢下,藥品營銷陷入了空前的困境。與此相反的是,維藥作為一種民族藥品營銷開始逐漸受到青睞。
  • 雙匯泡麵拍檔香腸推廣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產品力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企業的營銷From EMKT.com.cn力和盈利力,而打造強大的產品力的根本法則在於打磨出絕勝市場的熱產品,並讓這種熱度可延續和持續。  六、推廣策略  在雙匯「泡麵拍檔」新品上市中,我們按照整合營銷傳播的廣告策略,對電視廣告、平面廣告、DM廣告、POP廣告等傳播媒體進行一元化整合,從而達成了消費者最大程度的認知。  1、廣告宣傳  ● 拍攝泡麵拍檔香腸電視廣告,通過「泡麵加香腸,美味不可擋」的廣告訴求,鎖定目標消費群體,引起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 新華發行與川力企劃達成深度合作,將攜手構築體驗營銷生態圈
    上海新華發行集團總裁李爽表示,新華發行集團作為一家國有多元化、生態型文化企業,期冀合作各方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資源,聯合開啟體驗營銷的整體升級,打通體驗營銷產業鏈,協同共建體驗營銷生態圈,為品牌賦能,為行業賦能,為城市賦能。
  • 蝴蝶傳播微信朋友圈營銷平臺爆紅網絡 帶動微信營銷軟體VV秒賺
    蝴蝶傳播微信朋友圈營銷平臺爆紅網絡,帶動微信營銷軟體VV秒賺  隨著越來越多懷揣著創業夢想的人不斷投身電子商務和移動網際網路行業,使得市場進一步細分也就順理成章,蝴蝶傳播網(www.hdcbw.com)就此應運而生。
  • 解讀「古漢養生精」湖南市場的口碑營銷
    中國企業需要「樸實營銷」 (2004-11-24,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聶士強)(2004-05-27,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達明)概念戰在保健品營銷中的運用 (2002-09-02,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王群)
  • 中國營銷傳播網 > 網上調查:2004年中國十大營銷事件/人物評選
    新雅閣的廣告口號是「激活新力量」,作為一款備受矚目和期待的車型,新雅閣在中國推出與全球同步更新換代的新車型,在設計理念上汲取了美洲豹造型。此外,增加了自動除霜後視鏡等選裝配置,提高了新雅閣的性價比。從營銷的角度看,新雅閣的成功與廣州本田卓越的成本控制力及保持市場供給的「適度緊張」密不可分。
  • 《營銷的力量》深度解讀英伽成為商業奇蹟的背後
    近日,由《銷售與市場》雜誌編著的中國營銷原創大典《營銷的力量》正式出版,營銷界泰鬥盧泰宏傾情作序,著名財經觀察家秦朔先生大力推薦,書中匯集50位中國企業界、營銷界巨擘的營銷實戰智慧,是一部集中國原創營銷理論與實踐的大成之作,更是中國營銷史的裡程碑事件。該書以最豐富翔實的案例深度解讀,還原中國最新最真實的營銷戰場,是企業營銷人和品牌策劃人不可多得的指路明燈。
  • 深度好文:網際網路企業營銷的所有絕招全在這裡了……
    近年來,李科成研究了大量網際網路企業崛起的經典案例,歸納出如下四種有普遍性和借鑑價值的營銷思路,供廣大企業家,尤其是中小企業家學習和借鑑。01顛覆傳統認知的營銷第一種溼營銷模式是「顛覆傳統認知的營銷」。03有情懷、有深度的營銷還說黃太吉煎餅,其創始人赫暢曾經搞過一個叫「世界的背面」主題演講,演講的內容不是煎餅果子,也不是營銷和創業,而是赫暢對世界的另類思考。他從史前文明講到了現代科技,從宗教傳說講到了天文奧秘,全都是極其燒腦、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
  • 香港迪斯尼樂園的成功之道 _ 文庫 _ 中國營銷傳播網
    在香港迪斯尼樂園的建設中,迪斯尼公司充分考慮中國和亞洲文化的影響,增設許多香港迪斯尼樂園的獨有項目和產品,通過因地制宜和本土化經營,把香港迪斯尼樂園打造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魅力和帶有中國及亞洲特色的遊樂天堂。  1、融合中國文化。
  • 川力企劃搶灘貴州海內外營銷市場 加強業務版圖
    中國網1月17日訊 1月16日,APAX川力企劃與貴州世紀銀河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聯合舉辦「潮流新貴·風尚神州」活動,宣布成立APAX中國貴州分部及米蘭國際分部,進一步加強APAX集團在國內外的業務版圖。
  • 分享營銷創新經驗 聽聽臺兒莊古城怎麼說
    全國各省(區、市)文旅部門分管領導,重點旅遊城市、臺兒莊古城、圓明園、龍門石窟等眾多知名旅遊景區及品橙、字節跳動、快手等旅遊營銷企業負責人,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旅遊報、鳳凰網等媒體負責人參加培訓班。宋奇慧副司長在開班儀式上表示,此次培訓班是文化和旅遊部成立以後,資源開發司第一次組織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開班學習、討論旅遊宣傳工作。
  • 物流營銷十大線上工具和典型案例大盤點
    在物流行業來說,使用線上營銷工具的企業並不多見,使用多種線上營銷工具組合推廣並收到銷售轉化的,可以說更加少,今天,羅戈品牌介紹十大最常用的線上營銷工具,幫助物流與供應鏈企業的市場部更好的了解如何全方面的進行線上B2B營銷。
  • 「九個營銷」, 締造茅臺傳奇:回顧茅臺20年營銷之路
    1998年,茅臺組建了歷史上第一支營銷隊伍,真正參與市場博弈。如今,茅臺步入了市場化建設之路20年,置身中國經濟跨越和變革歷程中,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站到市場經濟的舞臺中央。這也是茅臺步入市場化建設之路20年,置身中國經濟跨越和變革歷程中,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站到市場經濟的舞臺中央。袁仁國用一組數據和實例,回顧了茅臺營銷工作20年來,與各位經銷商風雨同舟、同舟共濟、肝膽相照,讓茅臺營銷提升了新水平、步入了新境界、彰顯了新魅力,取得了輝煌成就。二十年中,營銷業績大增長。
  • 京東西南在川開啟無界營銷
    借今年年貨節契機,京東無界營銷聯盟在西南正式落地,聯盟成員涵蓋33個著名品牌,首次嘗試跨界合作的無界營銷。期間,京東聯動百大品牌商和百名網紅造勢,並在成都各大地標和車站「包」下廣告,與出行軟體開展異業福利,共同為年貨節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