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村雜誌社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在北京揭曉。我縣天堂鎮天堂村依託秀麗的自然田園風光,底蘊濃厚的宗教人文景觀和純樸的民俗風情,榮獲「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榮譽稱號。
天堂鎮天堂村坐落於甘青兩省之交的大通河北岸,因千年古剎、藏傳佛教寺院—天堂寺而得名,全村耕地面積840畝,有3個村民小組,243戶986人,是一個以藏族、土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56%。
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天堂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方針,以規劃為引領,把鄉村旅遊作為全村發展的突破口,全面向旅遊產業轉型,提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分「三步走」的發展思路,分步建設,逐步推進,全力打造吃在農家、住在農家、娛在農家的鄉村旅遊新模式。結合全域生態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旅遊產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圍繞村民俗文化中心,大力實施「民宿體驗、鄉村飲食、休閒度假」,突出藏土民俗文化,主打「雪域藏鄉,避暑天堂」旅遊品牌,引導鼓勵群眾興辦集住宿、餐飲、休閒於一體的精品民宿和農家樂。2018年全村近50%的村民從事旅遊接待及相關產業,年遊客接待量突破3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000多萬元。
此前,天堂村已先後榮獲「全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榮譽稱號。
如今的天堂村路相通、樹相連、景如畫,走出了一條發展之美、生態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展現了一幅最美鄉村的新畫卷。
記者:蘇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