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人文地理紀錄符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演變。據史料記載,唐武德年間(618年—626年),出漲於長江口水面的西沙、東沙,為崇明最早的地名。之後,沙洲續漲,連片成島,開荒墾殖的移民逐漸增多,地名也隨之增多。在長期的自然變遷和社會發展中,許多具有沙洲特色的地域名、河流名、集鎮名、道路名等延續了下來。
今天,小編帶您了解崇明城橋鎮80條道路名,看看它們的起迄地和名稱由來。
人民路,起迄地:東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曾用名府東街、東街、人民東路、府西街、西街、人民西路。寓「勞動人民當家作主」之意而命名。
八一路,起迄地:南門路—中津橋路,名稱由來:曾用名南街、北街、西泯溝、國慶路、八一南路、八一北路。為紀念「八一」建軍節而得名。
新崇東路,起迄地:人民路—新崇南路,名稱由來:曾用名東轉河沿,因位於東城廂而得名。
新崇南路,起迄地:東門路—西門路,名稱由來:曾用名南轉河沿,因位於南城廂而得名。
新崇西路,起迄地:新崇南路—北門路,名稱由來:曾用名西轉河沿,因位於西城廂而得名。
新崇北路,起迄地:東門路—八一路,名稱由來:曾用名北轉河沿,因位於北城廂而得名。
新崇中路,起迄地:新崇東路—新崇西路,名稱由來:曾用名中轉河沿,因位於城廂中部而得名。
東門路,起迄地:中津橋路—長江江堤,名稱由來:因位於東門地區而得名。
南門路,起迄地:東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因位於南門地區而得名。
西門路,起迄地:南門路—利民路,名稱由來:因位於西門地區而得名。
北門路,起迄地:東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因位於北門地區而得名。
新閘路,起迄地:南門拆船廠—三沙洪閘,名稱由來:因近施翹河新水閘而得名。
青年路,起迄地:八一路—小西泯溝,名稱由來:因鄰近城橋中學而得名。
新民路,起迄地:川心街—小西泯溝,名稱由來:取「新社會新居民」之意而得名。
康民路,起迄地:東門路—湄洲路,名稱由來:因鄰近婦幼保健醫院,取「人民健康」之意而得名。
學宮路,起迄地:東門路—東引路,名稱由來:因位於崇明學宮附近而得名。
寒山寺路,起迄地:東門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因路口西對寒山寺而得名。
育麟橋路,起迄地:東門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因位於育麟橋而得名。
中津橋路,起迄地:東門路—西門路,名稱由來:因位於中津橋而得名。
星火路,起迄地:八一路—川心街,名稱由來:因路口原有星火家用電器廠而得名。
利民路,起迄地:育麟橋路—南雙港,名稱由來:曾用名橋灣路,因途經利民村而得名。
一江山路,起迄地:東門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玉環路,起迄地:東門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鼓浪嶼路,起迄地:鰲山路—育麟橋路,名稱由來:以福建省島嶼名稱命名。
東引路,起迄地:鰲山路—高島路,名稱由來:以福建省島嶼名稱命名。
西引路,起迄地:南門路—利民路,名稱由來:以福建省島嶼名稱命名。
大陳路,起迄地:湄洲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湄洲路,起迄地:鰲山路—西門路延伸段,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三沙洪路,起迄地:南門路—利民路,名稱由來:因傍三沙洪而得名。
桃花路,起迄地:曹家河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花鳥路,起迄地:東門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靈崑路,起迄地:曹家河路—鼓浪嶼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中街山路,起迄地:西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嵊山路,起迄地:西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秀山路,起迄地:西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官山路,起迄地:西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岱山路,起迄地:西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魚山路,起迄地:利民路—西門路,名稱由來:以浙江省島嶼名稱命名。
西園路,起迄地:北門路—人民路,名稱由來:原意不詳。曾用名小閘河路。
東聯路,起迄地:東門路—玉環路,名稱由來:「東」指東門新村,新村中原有聯建住房,因此得名。
東建路,起迄地:原精益紙盒廠—玉環路,名稱由來:「東」指東門新村,「建」指聯建住房,因此得名。
金門路,起迄地:學宮路—寒山寺路,名稱由來:以福建省島嶼名稱命名。
金明路,起迄地:學宮路—寒山寺路,名稱由來:因位於湄洲新村東側、與金門路相對應而得名。
西城路,起迄地:北門路—人民路,名稱由來:因位於縣城西門新村而得名。
西潮路,起迄地:南門路—人民路,名稱由來:因位於西門新村和觀潮新村而得名。
玉環支路,起迄地:玉環路—桃花路,名稱由來:因是玉環路之支路而得名。
桃花支路,起迄地:玉環支路—桃花路,名稱由來:因連接桃花路而得名。
江平路,起迄地:一江山路—育才路,名稱由來:取一江山路的「江」字並寓「平安快樂」之意而得名。
江樂路,起迄地:一江山路—玉環路,名稱由來:取一江山路的「江」字並寓「平安快樂」之意而得名。
朝陽門路,起迄地:南門路—新崇南路,名稱由來:因位於原朝陽門而得名。
崇安路,起迄地:南門路—南門江堤,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寓「崇明安泰」之意。
南門港街,起迄地:東門路—崇安路,名稱由來:曾用名青龍港河沿,因位於南門港而得名。
體育路,起迄地:東門路—八一路,名稱由來:因南鄰體育場而得名。
萬安倉街,起迄地:東門路—管弄,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系原「萬安倉」所在街道。
育才路,起迄地:東門路—東門13隊,名稱由來:取「培育人才」之意而得名。
川心街,起迄地:北門路—東小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貫通「城鎮」和「橋鎮」中心區而得名。
管弄,起迄地:人民路—北門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原意不詳。
醬園弄,起迄地:人民路—北門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以原弄內釀造醬油著稱而得名。
富民街,起迄地:人民路—新崇南路,名稱由來:原名福民街,取「使百姓幸福、富裕」之意。
吳家弄,起迄地:人民路—廟弄,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以清初進士吳標而得名。
興賢街,起迄地:人民路—新崇南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意為「舉用賢才」。
元寶弄,起迄地:人民路—嘉樂弄,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原弄彎曲如「元寶」形狀而得名。
陳倉門弄,起迄地:八一路—新崇南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位於原「陳倉(舊糧倉)」而得名。
廟弄,起迄地:八一路—新崇西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位於原城廂西北部「新城隍廟」而得名。
少年弄,起迄地:八一路—新崇西路,名稱由來:曾用名施行人弄,因南鄰實驗小學而得名。
沈國子弄,起迄地:八一路—川心街,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清代有一沈姓節女鋪街石而得名。
孫家弄,起迄地:八一路—朝陽門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以原有孫姓大戶而得名。
同心弄,起迄地:八一路—川心街,名稱由來:曾用名北醬園弄,取「同心合力」之意。
大塘街,起迄地:太平街—中津橋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原意不詳。
東河沿,起迄地:百子庵街—西小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位於原橋鎮東河邊而得名。
東小港,起迄地:體育路—中津橋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近傍原橋鎮東小港而得名。
方家弄,起迄地:大塘街—木行弄,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以原有方姓大戶而得名。
三清殿弄,起迄地:嘉樂弄—管弄,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位於原「三清殿」而得名。
施翹路,起迄地:施翹河老水閘—三沙洪路,名稱由來:因位於施翹河而得名。
太平街,起迄地:大塘街—木行弄,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寓意「太平安定」。
百子庵街,起迄地:中津橋路—原橋鎮水廠,名稱由來:因所在地原有「百子庵」而得名。
西小港,起迄地:東河沿—盛家宅,名稱由來:曾用名解放路,因位於西小港而得名。
小西泯溝,起迄地:西門路—中津橋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近傍原橋鎮西小泯溝而得名。
油車灣,起迄地:利民路—左家橋,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以原有榨油車而得名。
掘頭街,起迄地:星火路—北門路,名稱由來:沿用歷史名稱,因街道短小、南口街頭通行不暢而得名。
資料:崇明縣誌(1985-2004)
原標題:《崇明城橋鎮這80條道路名,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