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崇明地名 有些說法你可能是第一次聽到

2020-12-24 東方網

原標題: 趣說崇明地名,有些說法你可能是第一次聽到!

  崇明地名

  崇明古稱瀛洲,滄桑變幻的魔力和江河行地的偉力造就了它,在這裡崇明人寫下了令人難忘的篇章。崇明地名不僅僅只是名字,更多的是崇明人一路以來精彩而又艱辛經歷的縮影。

  以下介紹六個鄉鎮名字的由來,聽聽他們的故事,感受別樣的情懷。

  城橋鎮

  城橋鎮由明末修建的普濟橋形成。普濟橋位於崇明縣城北門外,據可靠說法是由明末「張普濟」所修,橋周圍逐漸形成了集鎮,於是便有了普濟橋鎮,而後又與鄰近的長安橋鎮、中津橋鎮合而成為了「三橋鄉」橋鎮。抗日戰爭勝利後,與縣城「城鎮」合併成了城橋鎮。

  堡鎮

  堡鎮是名滿崇明東部的大鎮,主體由明清時期先後漲出的沈安狀、沈富狀、施隆狀和仙景沙等沙丘連接組成。相傳明萬曆年間,沿海海寇屢犯崇明,為了安全,附近的居民築起土城抵禦,此后土堡周圍居民漸增,堡鎮的鎮名由此而來。

  新河鎮

  新河鎮又名新開河,是一座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古鎮。民間傳說,新河鎮其實最早叫顧閔周鎮,它由顧、閔、周三戶人家在當地的港口邊設店形成,由於臨近港口,生意十分新旺,於是吸引了更多人來開店、定居。鎮上其他商家見日益繁榮,自不願再以顧閔周三姓為鎮名,便由新開河港定名為新河鎮。

  廟 鎮

  傳說宋朝長江口沙洲上出現一種叫貊貔的神獸,似熊似虎,喜食小孩,又能噴射毒汁傷人,人們害怕卻也敬畏。後來海門有個周姓樵夫打死了它,自己也中毒身亡,百姓為紀念這位英雄建廟以示感恩,取名為周神廟。清初,廟鎮僅是「灘場」,百姓限於見聞,祈望周神廟「捍災御患」,便在此也建了一座周神廟,久而形成集鎮,成為了今天的廟鎮。

  向化鎮

  清初,這裡無鎮名,不知什麼原因,這一帶民眾好鬥好鬧,有一次居然發生兒子弒父事件。一時間眾說紛紜,但結論只有一個:兒子弒父,天理不容!從此,這裡就被人叫做「殺鎮」。一次知縣來巡訪,聽聞後認為不僅太俗也太濁,有辱當地居民名聲和形象,略作沉思後脫口而出:「向者,嚮往也;化者,開化也!改叫向化鎮。」由此便流傳開來。

  綠華鎮

  綠華本名老鼠沙。這一沙洲在19世紀80年代的每年冬春季節長江進入枯水期時,總會悄然露出水面。如果有人站江邊眺望,出露的沙洲形狀酷似一隻蹲伏在江面的大老鼠,「老鼠沙」因此而來。而且漲漲沒沒,好似老鼠躲躲藏藏,直到上世紀20年代以後,江水的流向有所改變時,才逐漸淤漲成功。後來,人們厭棄這名字不好聽便有了綠華這個名字。


  再來幾個其他崇明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有趣鎮名,看看你都知道嗎?

  黃狼鎮——汲浜鎮境內,難道是因為黃鼠狼很多?

  蚌殼鎮——又名界衙鎮,在現在的港西鎮境內,螺絲殼裡做道場不容易,蚌殼裡也不容易吧~

  蛸蜞鎮——在現在的廟鎮境內,是因為這裡的人民很愛吃蛸蜞麼?不過話說回來,蛸蜞真的很好吃吖~

  彷徨鎮——真的很彷徨?耳邊傳來這樣的歌聲:再也別像個傻瓜一樣的哭了,因為像我們這樣的人生來彷徨......

  保安鎮——在廟鎮境內,寓意保平安。這個鎮的治安應該不錯吧~

  眼饞鎮——大新鎮境內,是幸福生活讓人眼饞的意思麼?

  三光鎮——在綠華鎮境內,應該和小日本鬼子有關~

  巴掌鎮——原五滧二大隊,現堡鎮贏南村。鎮上住的莫非都是武林高手?

  喇叭鎮——喇叭鎮位於崇明中部的直河港北段,南距豎河鎮五公裡,北到前進場部七百米,這名字的「分貝」也是沒誰了!

  黃貓貌鎮——從前,崇明島上有過兩座黃貓貌鎮。這兩座黃貓貌鎮,一座在中部新開河鎮東北約5裡處,另一座在西部,即現在的三星鎮。聽上去就是毛茸茸、軟乎乎的感覺呢~

  番瓜鎮——在江口鎮境內,崇明番瓜的發源地?熱騰騰的番瓜粥,來一碗可好?

  陰陽鎮——新民鄉境內有個叫「陰陽鎮」,這名字真是有點玄啊~尤其是清明的時候聽到,有點哈絲絲吖!

 

相關焦點

  • 趣說深圳地名,深圳老地名大有故事!
    為以訛傳訛的地名「正名」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深圳一些以訛傳訛的地名故事。最有名的是大、小梅沙。有人杜撰說,這個海灣原來長著一大片梅林,開著漫山遍野的梅花。廖虹雷在講座上解釋說,其實「梅沙」兩個字,是從客家話「黴(糜)沙」轉化來的,形容那兒的沙又細又滑。
  • 說到古巴的貨幣,可能第一次聽到的人會覺得很懵,不信?你試試
    大多數的潛點都位於距潛水基地僅一個小時以內船程的地方,有些甚至可以從岸邊直接造訪。巴拉德羅位於古巴的北部海岸線上,是十二塊絕佳潛水區之一,擁有超過30個潛點。其質樸綿軟的白沙灘綿延20公裡,和綠松石般的美麗海水遙相呼應。是沙灘假期或潛水假期的完美之選。此外,巴拉德羅的水流和緩,不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潛水員,都能安全地享受潛水樂趣這「後花園」的資源如何,人文以及生活狀況是什麼樣的呢?
  • 趣兜風帶你了解,崇明島東灘的最佳自駕玩法
    說到上海,大家的印象都是高樓大廈,作為魔都存在,其實作為上海的後花園,崇明島,還是很適合自駕遊玩的。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線路就是有「東海瀛洲」美稱的崇明島,一路上我們會體驗到崇明島美麗的綠色生態和特色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的崇明島之旅,是從陳海公路開始,一路開到灶文化博物館。
  • 為什麼會有住酒店廁所燈不要關的說法?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無論我們是去旅遊,還是說去出差,總免不了需要住到酒店,大家住酒店的時候除了會考慮到價格、環境以外,還會考慮它的地理位置如何,這樣子自己對於所住的酒店就會有些明白,還有對自己要住的房間也有一定的講究。應該可以說是大部分人,他們都不會樂意住在頭尾兩間房,總覺得不好,雖然這都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但是人們出於心理因素往往都不會願意選擇。
  • 萬景路:趣說銀座、新宿、涉谷、池袋地名的由來
    如果說銀座是東京購物必去的打卡地,新宿就是獵奇必去的打卡地了。那麼,新宿地名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原來,關原合戰德川家康勝出後,徹底確立了自己在日本列島的霸主地位。    有了宿場,自然就有了飯館,也就開始出現了「飯盛女」,這飯盛女表面上是為住宿客人盛飯的服務員,不過,你懂的,她們實際上大都是借盛飯之名操皮肉生意的。久而久之,慢慢的,內藤新宿就變成了男人的遊樂地。
  • 在上海這家崇明私房菜館吃一回人均2000的刀魚宴
    第一次正經來吃崇明菜,正巧是刀魚季,我們來的這家道道鮮是做崇明私房菜的,所以推出了個刀魚宴,因為刀魚價格比較貴,所以一餐算下來人均要2000+,小奢侈一下。我們是在一樓,二樓的包房都是用崇明的地名作名字的,比如三星,堡鎮,我也是之前去過崇明才知道這些地名。沒去過的人可能不太知道,同行的小夥伴是紹興人,對上海郊區也知道的不多,就像我說我住周浦她也不知道是在哪兒的,甚至不知道上海地鐵有這個站。。入席之前,先來吃一點小點心,有做成天鵝狀的點心,還有魚子醬,草莓,櫻桃等等。
  • 崇明島之行
    第一次登上我國的第三大島嶼——崇明島昨天正直一年最大的節氣立冬,天氣也挺好,我們出發前往崇明島,在上海也快要20個年頭,這是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心情當然激動開心了。因為是周末,原本計劃路上可能至少需要3小時以上行程,但實際比原計劃提前了1個多小時!只是進入長江堵了大概10分鐘,後面很快就通過了長興島,跨海大橋至崇明島。
  • 趣說北京 | 齊化門就是朝陽門?看北京地名的變遷
    清末民國,因為警察制度的興起,有過地名整頓和規範,其實就是嫌以前的「土」,不夠「雅」,當局要進行地名雅化。如劉羅鍋住過的禮士胡同,當年名為「驢市胡同」,因為當時從朝陽門去通州,一般要騎驢,這裡也就形成了小毛驢出租站點和交易市場。
  • 隧道不堵了 可以去崇明小清新遊啦!-崇明 去海邊 小清新 旅遊節 長...
    原標題:【國慶遊上海】隧道不堵了,可以去崇明小清新遊啦~  據浦東發布官方微信,隧道不堵啦,可以去崇明玩耍了!  崇明除了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濃厚的人文氣息,以及獨特的島嶼特色。崇明有眾多的旅遊景點可供遊玩,「十一」小長假期間恰逢崇明森林旅遊節,眾多活動讓你一次嗨個夠~  下面就讓小布為你介紹~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AAAA  東平森林公園是目前華東地區已形成的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
  • 趣說地名|「塞外蘇杭」扎蘭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扎蘭屯這個地名兒,是滿語、漢語混用的稱謂,滿語中扎蘭即「參領」,是一官職名,屯指「聚集的村落」。這裡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著「塞外蘇杭」的美譽。19世紀,中國黃河下遊連年遭災,黃河下遊的百姓,闖入東北,數量規模歷史最高,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扎蘭屯形成了,並留下了由惠風永兄弟四人開拓的惠風川、由崔姓開拓的崔家溝兒、杜家窩棚等地名兒。來源:《呼倫貝爾日報》官方微信
  • 江右,河內,兩浙……古代文獻中出現的這些地名都是指哪裡?
    但是也有一些地名,由於特殊原因,現在用的已經非常非常少的,甚至已經完全消失,現在說起來,還帶有些古風味道,這裡就來說四個。一, 兩浙「兩浙」,這也是一個傳統的地理概念,「兩浙」是哪裡?是浙江嗎?宋代在以前吳越國的地名設置了「兩浙路」,這個一級行政區劃下轄十四州,大致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全境,江蘇省的鎮江市,蘇錫常地區和上海市(不含崇明島)、福建省閩東地區,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這裡曾分為兩路,又合併,後又有一次拆分合併,南宋又將其分開。
  • 「坐遊輪去崇明」線路即將開通!崇明一日遊說走就走!
    最近,頭條菌打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忍不住想要快點告訴大家  從5月21日起,上海「浦江遊覽」將推出  崇明一日遊線路「崇明一日遊」新線路  單程為63公裡,3個半小時  早上8點從秦皇島碼頭出發  11點左右就能登上崇明島啦  下午五點多再從島上返回  沒有堵車沒有紅燈的煩惱  沿途還能欣賞到浦江以及崇明島的美景  是不是已經心動遼?
  • 北京這些地名真是怪,外地人一聽就懵,第一次就念對的不多
    和北京同學在一起的時候,總讓我懷疑人生,我倆說的這到底是一個地兒嗎?後來發現,這些地背後有不少故事,老北京人叫習慣了,外地人卻一聽就發懵,第一次能念對的真不多。遊客最愛逛的大柵欄,居然叫Dàshílànr剛來北京的時候,就去前門遛彎。
  • 舊金山、檀香山,為何有些地名的翻譯不是用音譯?
    世界上有不同語言,互相交流需要翻譯,但是,有些專業性的、帶有人文色彩的地名翻譯起來則有些講究,這裡最典型的就是國外的地名的翻譯方法,可能很多人覺得,這種翻譯很簡單:音譯不就完了嗎?這事情還真沒這麼簡單,當然,音譯是最主要的方式,這就是「屬地語言原則」,比如「雪梨」,「紐約」等都是根據讀音翻譯,但如果僅僅只有音譯那也非常怪異,美國有些地方不是舊不用音譯嗎?比如:舊金山和檀香山!華人剛開始翻譯歐洲地名的時候,幾乎完全用音譯那麼,這有什麼講究呢?
  • 聽到男生們的說法後感覺很心酸!
    現如今這種分手的情況也是不計其數了,上個月可能是這個女友,下個月就會換了一個。但是對於分手之後再見到前任又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這方面男生和女生的內心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女生來說,基本都會什麼樣的心理活動都會展現出來,但是男生的話就並不會了。那麼在他們假裝淡定的背後,內心又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 新疆那些有趣的地名,你聽說過幾個?
    有時候也許一個地方的名字,就會驚豔到你,會讓你過耳不忘,印象深刻。是不是被你想像成了小北鼻呢?大錯特錯嘍!關於他名字的來歷,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最早有人經河西走廊進入新疆,來到一個地方,看到這裡有十三間房屋,因故取名十三間房。後來也一直沒有改,沿用至今。但是在新疆,有一個說法,凡是以數字為開頭的地名,大多都不適宜人類居住......在南疆還有個一間房...
  • 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無錫,一個謎一般的地名,總在「無錫」與「有錫」之間徘徊。無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據有關史料記載,無錫地名最早來源於楚國春申君黃歇所說「立無錫塘,治無錫湖」。王莽執政後曾在全國範圍內大幅度地修改地名,其中有些地名改的是非常無釐頭。比如無錫改名為有錫,就是王莽按照反義詞改地名的一個鮮明例子。但忽略王莽這個特例就能證明無錫地名的由來確實就是錫山無錫嗎?我們從科學角度來看看。
  • 重慶規定小區名不能以外國地名命名 將清理整頓
    市民政局昨日介紹,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即將進入清理整頓階段,除了切實解決有地無名、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用字不規範、含義不健康等突出問題,還將清理整頓一些地方熱衷於改老地名和起洋怪名、怪地名等問題。  若你發現身邊的地名有低俗不雅等這些情況可向重慶晨報966966公眾服務中心熱線舉報。我們將第一時間將你的建議,轉交給市民政局。
  • 琅琊是臨沂 蘭陵是棗莊 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一部紀錄片中的古代地名紀錄片《中國》的《南渡》裡,講述了一個與司馬睿和王導有關的故事。彼時,內有「八王之亂」,外有異族入侵的晉朝,一直在風雨中飄搖,長期的混戰給晉朝帶來了無可挽回的重創。目前曝光的紀錄片內容中提到,對形勢感到失望的王導,認為江南是個能給他和晉朝皇室後裔司馬睿帶來無儘可能的地方,他勸說好友司馬睿南下。
  • 琅琊是臨沂,蘭陵是棗莊……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目前曝光的紀錄片內容中提到,對形勢感到失望的王導,認為江南是個能給他和晉朝皇室後裔司馬睿帶來無儘可能的地方,他勸說好友司馬睿南下。建鄴,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是他們南渡的終點。  「建鄴」這個名字也引發了網友關注,有人表示,南京的古稱還有江寧、金陵等等。更有不少人列出家鄉名字的古代稱謂,感嘆「古代的地名確實好聽」。  古代地名有哪些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