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些地名真是怪,外地人一聽就懵,第一次就念對的不多

2020-12-11 檬檬萌moe

北京是我除了家鄉外,生活最久的城市。逛不完的景點,數不清的文化展覽,吃不夠的美食,北京生活每一刻都充滿著驚喜。從上大學的時候起,一到了周末就喜歡到處逛,但卻遇到了不少尷尬時刻——就是這個地方明明標著漢字,但是為什麼發音這麼奇怪?和北京同學在一起的時候,總讓我懷疑人生,我倆說的這到底是一個地兒嗎?後來發現,這些地背後有不少故事,老北京人叫習慣了,外地人卻一聽就發懵,第一次能念對的真不多。

遊客最愛逛的大柵欄,居然叫Dàshílànr

剛來北京的時候,就去前門遛彎。因為我們的專業和外國人打交道多,同學到了前門就愛開玩笑:「難倒外國人的前門到嘍!前門到了,請到後門下車,請問應該是前門還是後門下車?」據說這個段子,一度讓剛學中文的外國人,一臉懵逼。但前門裡面的大柵欄商業街,讓中國人都懵逼,因為北京人居然叫這個地方Dàshílànr(音同大十爛兒)。

什麼?我學的是中國話嗎?明明寫著大柵欄,卻偏偏要念作dashilanr。大柵欄的人多到不行,各種老字號齊聚,是外地遊客最喜歡的地方,旁邊就有不少旅行團的聚集點。這邊的建築整體走的復古風,灰色調為主,沒有故宮的紅色有精氣神。為什麼這個地方要起一個這麼怪的地名,聽起來好鄉土風。

歷史資料說,北京明代開始就有宵禁,為了防止盜賊隱藏在街巷間,就設置了木柵欄,後來光緒年間一場大火,柵欄都燒沒了,但這個地名還是叫大柵欄。但是北京人為啥叫dashilanr,找了很久也沒找到相關說法,只說北京人說話愛加兒化音還愛吞音,連北京同學也解釋不清,到底怎麼演化成了這樣。從此,大柵欄不光是遊客聚集地的代名詞,還是我們日常談笑的段子。

十裡堡的堡念pu不念bao,太彆扭了

十裡堡在蠻偏的地方,朝陽大悅城還沒有建成的時候,那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購物中心。尤其是冬天的時候,總喜歡去那裡買糖炒慄子!到現在都記得,大冬天的時候,等快速公交那個瑟瑟發抖。每次公交車播放:十裡堡pu到了!我就彆扭到不行,明明寫著十裡堡,非要念成十裡pu。閒著沒事研究了下,這個地方是清朝才開始這麼叫的。雍正曾下令修築朝陽門外石路,發現某村落距離朝陽門正好十裡,就叫做十裡堡,這個地方的堡是驛站的意思,通鋪字。剛開始喊起來有點彆扭,時間久了就習慣了,就像是什剎海,看著是什麼的什,大家還不是都叫什(shi)剎海。

和北京的小夥伴聊天,她就吐槽:你的問題真奇怪,我們都叫習慣了,也不知道到底為什麼來的。不過北京城的地名,崇文和宣武超霸氣超好聽,我超喜歡這兩個,誰知道居然給改沒了。我一聽,現在地鐵站不還有著崇文門站和宣武門站嗎?北京小夥伴說:不一樣不一樣。可能每個人心裡,都對北京地名,有著不一樣的執著。誰叫北京文化深厚故事多呢?

相關焦點

  • 江西十分難念的地名,連小學生都會念,但很多外地人都念錯了
    但是中國的拼音是很多的組合起來有幾百上千種讀法,這也造成了我們一音多字的情況,那麼在江西有幾個地方的地名十分的難念,但是對於當地的小學生來說,他們不會念錯許多外地人確實經常念錯,甚至有外地人來到江西,問這幾個地方,當地人都不知道他們說的是哪裡。第一個地方,鄱陽湖。
  • 這些地名,即使老北京人,也不一定都能說明白!
    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不同方言語言造就了北京的地名北京的地名都是有說道的不是瞎起的,不知道其緣由的一不小心就要鬧笑話了>原本叫羅鍋巷現在這裡是北京的旅遊景點胡同很多,老建築不少概因這裡以前是富人居住區王爺、北洋軍閥、國民黨高官文化大伽都在這裡住過一聽這名字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20個旅遊地名,看好了多念幾遍,別張口出笑話
    殊不知,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漢字豈不是也是如此,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字,外國人說,光學會拼音不行,還有那麼多百變的漢字,其實,中國孩子上學時也有同樣感覺。當下的中國全面進入網絡時代,走出校門後寫字機會越來越少,但我們出門旅行時,還是要好好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旅遊地,免得張口出笑話。
  • 北京這些最忽悠人的奇葩地名,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北京的地名都是有說道的若是不知其緣由一不小心就要鬧笑話了1 奶子房為什麼叫奶子房呢?10 珠市口一聽這名字你琢磨著是不是賣珠寶的啊,但你要是穿越過去往這一轉保管臭得你再也不想去了,因為這裡不是賣珠寶的,而是賣豬的,珠市口是豬市口北京人嫌豬名不好聽才改成了珠市口,這點小心思,到處都有,防不勝防
  • 國內「最不好走」的火車站,外地人來了一臉懵,名字怎麼這麼多
    相信乘坐過火車的夥伴們都知道,現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好幾個火車站,而每一個火車站的站名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會以哪個城市的名字去命名,或者再加上方位來進行區分,比如「XX南站」「XX北站」「XX東站」之類,並且在站內所有的指示都很好分辨,哪怕是第一次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都可以輕鬆地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 江西最難念的3個地名,字眼簡單到連小學生也會,外地人卻常念錯
    下面江西最難念的3個地名就是一個顯眼的例子了,可以說其中一個字眼簡單到連小學生也會,但是外地人卻常念錯,一些外地人去到江西的時候,很容易就會不會讀某個地方的地名,當地人根本不知道在問啥。第一個地名:鄱陽。鄱陽湖在國內旅遊也是很出名的,鄱陽還有永福寺,牛頭山等等的一些著名景點。
  •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5個超難讀地名!
    支笏湖是日本最北的不凍湖,即使到冬季湖面也不結冰,隸屬於支笏洞爺國立公園的範圍中,日文念作「しこつこshikotsuko」。支笏湖源自於愛努語,意思是支笏川匯流而成的湖泊。那麼「笏」中文要怎麼念呢?答案是要念成「戶」(ㄏㄨˋ)!
  • 韓國人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既然是用中文表達給中國人聽,最簡方案就是把地名翻譯成中文、直接讀漢字的拼音,把「江南」讀作「Jiāngnán」,自然又合理。可韓國偏偏不這麼做。上面說的是韓國人說漢語時用韓語發音讀韓國人名地名。當他們說韓語時,又是怎麼念中國的人名和地名呢?
  • 韓國人的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既然是用中文表達給中國人聽,最簡方案就是把地名翻譯成中文、直接讀漢字的拼音,把「江南」讀作「Jiāngnán」,自然又合理。可韓國偏偏不這麼做。上面說的是韓國人說漢語時用韓語發音讀韓國人名地名。當他們說韓語時,又是怎麼念中國的人名和地名呢?
  • 新疆「十八怪,外地人奇怪,新疆人見怪不怪 !
    第七怪:男人愛把花帽戴在新疆,你經常會看到一種令人嘖嘖稱奇的現象:這裡的維吾爾族男人多戴著一頂布滿花紋的繡花帽。有人打趣說「沒有北京人不敢說的話,沒有東北人不敢打的架,沒有廣東人不敢吃的東西,沒有新疆人不敢戴的帽子」。新疆兄弟民族的帽子,顏色、帽形是多種多樣的,最典型的是維吾爾人的花帽。
  • 北京地名這些兒化音,你都念對了嗎?
    在老北京一些地名的讀法中,這個現象表現的尤其明顯。當說到琉璃廠、臺基廠的時候,地名後面都不加兒化音,但說到「廠甸」、「東打磨廠」、「西打磨廠」的時候,就變成了「廠甸兒」、「東西打磨廠兒」。「你說北京地名兒這些東西,確實有不同的讀法。
  • ...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中國地圖上罕見的怪地名,令人毛骨悚然!
    外地人第一次很少不把這個名字念錯,一般都會讀成鉛(qian)山。  19、郴州  郴(chēn)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是湖南省地級市。 郴(chēn)州常被誤讀為彬(bin)州。  20、耒陽  耒(lěi)陽是湖南省縣級市,衡陽市代管。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耒陽縣升格為縣級耒陽市。耒陽常被誤讀為來(lai)陽。
  • 詩詞大會廣東選手念首很簡單的詩,董卿一聽就會,教授嘉賓卻懵了
    不過李白寫詩一向灑脫,到了他這個境界早就不受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了,所以他的詩不押韻是正常的。但翻看《全唐詩》,大家會發現這種不押韻的經典作品其實不是少數。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靜夜思》,細究起來其實韻律都有些問題,卻都成了唐詩的巔峰之作,這是為何?這個疑惑我們可以在詩詞大會的一期節目中找到答案。在這期節目中,出場的是廣東選手林於明。
  • 英文裡的中國人名地名怎麼念,才不栽跟頭?
    退而求其次,由於聲調對外國人來講太難,把四聲拿掉,融入英文的語調(如Kong Yiji念「空伊紀」),這可以接受,但個別漢字的發音則不應遷就。最不理想的情況是,中國人的名字完全按英文拼讀的規律來念,這樣的發音從我們的嘴巴出去實在不妥,有失我們中國人的身份。當然,當事人若有英文名字,按英文的順序、發音辦事,順理成章,不在此限。無獨有偶,人名是一,地名是二。
  • 山東4個最拗口的地名,大部分的人都會寫,但是很少人能夠念對
    但是在山東有5個地名非常的拗口,大部分的人都會寫,但是很少人能夠念對。第一個地名就是樂陵,位於山東德州市,很多人一看這個地名都覺得自己會念,這不就是快樂的「樂」嗎,但其實這是一個多音字,在這裡「樂」應該念「lào」。樂陵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早在4000年前這裡就有古人在這裡生活了,樂陵的特產就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金絲小棗。
  • 在粵菜館點這4道菜,老闆一聽就知道是內行人,外行人「一臉懵」
    不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只要能吃,就逃不出廣東人的嘴。而且大家應該都有聽過這麼一句話,那就是「食在廣東」。一聽這話就知道這廣東的美食是非常多的,而且最近幾年粵菜館那可是全國遍地的開。不過廣東菜可是比較講究的,有些外行人也許吃不出來有什麼多大差別,但是在粵菜館點這4道菜,老闆一聽就知道是內行人,外行人「一臉懵」。
  • 這些地名的讀音,成都人都搞不醒火!
    但是這麼有名的街好多人打了半天都打不出來這兩個字為啥子喃?現在的浣花溪公園經過不斷改造,茸茸綠地和粼粼碧波,已是市中心少有的生態溼地公園,怪不得很多貴人都居住於此。現存建築群多為清朝重建,全園由罨畫池、陸遊祠和州文廟三部分組成。正確讀音:qián wéi錯誤讀音:jian wei認字認半邊的習慣又發揮了作用。
  • 4道菜名拗口的美食,很想吃,卻不懂怎麼念?網友:看懵了
    我國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這點在中國的美食文化中也可見一斑,中國美食在烹飪技術上不僅遠超其他國家,就連給食物去菜名常常也是「一語雙關」,有些代代相傳的菜餚,其菜名用字也頗為講究,沒有個「漢語八級」有些生僻字根本就不懂怎麼念,許多國人點菜的時候都看懵了,又何況是老外呢?
  • 北方人不念兒化音有多難?網友:挑戰失敗!難到話都不會說了
    北方人不念兒化音有多難?北方人:說不上難,但是挺難受的……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很大。除了氣溫、飲食、環境這些方面,語言方面也非常顯著。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閩南話、粵語、長沙話、東北話……每一種都有著很鮮明的特徵,也帶著濃濃的家鄉味。
  • 「大、洋、怪、重」的地名開始清理了
    「雅典花園」「唐寧府」「萬國府」「三千邑」……這種奇奇怪怪的地名你見到過嗎?4月16日,江蘇省民政廳、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等六部門聯合召開全省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視頻會議。現代快報記者在會上獲悉,江蘇將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規範化、標準化處理。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從3月開始,到9月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