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傳說

2020-12-15 正心正舉

除夕的傳說

除夕是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又被稱為大年夜、除夜、歲除等。

關於除夕的來歷和傳說有多個版本,今天我們聊聊常見的幾個傳說。

01

傳說一

傳說古代有一隻惡獸,名曰「夕」,在冬季常到附近的村莊裡去找吃的,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後來一個叫做「年」的孩子告訴大家,多砍一些竹節帶回家,在各家的門外掛一塊紅布來防範「夕」。

在一天夜裡,「夕」來到了村子裡,這個孩子為了吸引「夕」的注意而大叫,「夕」聽到孩子的叫聲,便循著聲音追了過來,可是它看到家家門外都掛著紅紅的布條就沒敢進,於是順著孩子的聲音來到了村中央的空地。

這時孩子大聲地說:「鄉親們,往火裡扔碎竹節啊!」因為害怕早已經站在那裡僵住了的鄉親們這時反應過來,紛紛往火裡扔起了竹節。溼溼的竹節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裡啪啦地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裡的東西。但是這個聰明的孩子被「夕」害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三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

02

傳說二

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

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餵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臘月三十那一天,七郎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準備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裡,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腿被獵狗咬著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03

傳說三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一年就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夜熬年守歲的習慣。

這些傳說都帶有極為濃厚的神話色彩,在科學昌明的今日,這些傳說與神話的真實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傳說所體現的中國人的憂患意識、對困難的抗爭精神、對英雄的崇拜情結。通過對這些傳統節日的傳承,我們的民族精神、民族認同得以延續。

相關閱讀

春聯的由來

全國各地的特色年俗

相關焦點

  • 除夕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看完傳說臨沂除夕更有意思
    除夕馬上就到了,作為一年最後一天,人們在這一天會有許多傳統習俗會做,那麼除夕的由來是什麼,以及關於除夕的傳說,各位網友還知道幾個?   除夕的來歷: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過除夕卻不知道除夕為何要守歲、放鞭炮。其實這和除夕的傳說故事有關。民間流傳著好幾個除夕的傳說,小編整理了除夕傳說故事的簡單介紹,帶大家了解除夕年獸的神話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簡單介紹  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
  • 除夕的來源傳說和習俗
    除夕是啥,春節又是啥,有時老把他們搞混,現在就先介紹一下除夕的來源含義,傳說和習俗。除夕是指農曆每年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因常在農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 有關除夕的由來和傳說,你知道了嗎?
    導讀:除夕的習俗有哪些?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在這熱鬧的節日裡,人們都在忙碌地進行各種習俗活動,那麼,除夕的習俗有哪些?下面小編為你介紹。1、除夕的習俗之年夜飯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 除夕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 除夕的介紹由來傳說故事50字簡短版
    除夕介紹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 有關於除夕這天的傳說,你知道幾個?
    有關於除夕這天的傳說,你知道幾個?不知不覺我們馬上要迎來我們中國人的大節日,春節。我國的春節也是擁有很久的歷史了,有關於除夕這一天,其實也有很多傳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有關於除夕這天的傳說。首先要跟大家說的第一個傳說就是在除夕夜的這天晚上,大家為什麼都會熬夜守歲。守歲的這個習俗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有關於這個習俗的來歷,其實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有關於一個叫「年」的怪獸。據說在太古時期,曾經有一種非常兇猛的怪獸叫做「年」。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除夕傳說,你知道多少?
    除夕到啦,今天可是個熱鬧+忙碌的日子,貼春聯、貼窗花、貼福字、貼年畫、掛燈籠、年祭祖、燃爆竹,還要準備年夜飯,好不熱鬧,今晚準備熬一宿哦。為什麼要熬一宿呢?這是有故事的。今天,就跟大家講講有關除夕的一些傳說。
  • 2018除夕是哪一天幾月幾號什麼時候?除夕的來歷和傳說
    每當除夕到了,大家都忙的不亦樂乎,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包湯圓、買鞭炮、煙花、放鞭炮等各種習俗,那麼你知道2018除夕是幾號嗎?2017除夕是哪天呢?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南方小年是哪一天2018除夕是哪一天幾月幾號什麼時候  除夕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2018年的除夕時間為2月15日,星期四。
  • 古往今來,人們為何將春節前一天晚上叫除夕,有何傳說?
    可以這麼說,除夕即是農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最後一個晚上,也叫"大年夜",「大年三十夜"古時也稱"歲除",也就是除夕。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講講「除夕」的來歷、傳說以及我們這兒是怎麼過除夕的。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 節日故事 |《大年三十 除夕活動》除夕的起源傳說和風俗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是指每年農曆臘月最後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後一天,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布新,有除去舊歲換新歲的意思。 所以在此節日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布新、消災祈福這個中心進行。今天一米就給大家講《大年三十 除夕活動》這個故事。
  • 除夕的傳說 古代除夕習俗盤點,關於除夕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當晚往往通宵不眠,稱之為守歲。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1、驅儺  驅儺在宋代有大儺儀、小儺儀之分。盛行於宮中的主要為大儺儀。據宋代人解釋,大儺,意在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這天,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
  • 漲知識 | 有關除夕的多個傳說故事(附多幅年畫)
    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說與過年的習俗:臘月卅的夜裡,大家齊聚一堂吃著年夜飯,一起守歲等待除夕的鐘聲。放爆竹,貼門聯。等到天亮彼此走訪鄰裡給予問候與祝福。初一早上鄉親們彼此走訪看看相鄰有沒有受傷說一些吉祥客氣的話。希望來年的臘月「夕」不再來。
  • 春節除夕之夜習俗:守歲!你可還記得那個傳說?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方法/步驟除夕守歲傳說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
  • 過年和除夕的由來
    在民間傳說中,春節是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在大年三十這一天都要放鞭炮。傳說很多年以前,森林裡有一種非常兇猛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曆臘月除夕那天,他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牲畜,當時沒有人能夠制服他。
  • 春節文化解讀,除夕傳說及過年風俗有哪些,讓我們過個喜慶歡樂年
    除夕家人圍坐一起守歲,大人孩子都喝點酒慶賀新年,還有闢邪的作用。那時的酒度數很低,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詩詞和文學作品裡寫道,誰誰喝了幾大碗,要是現在度數高的白酒,喝一碗就都醉倒了。春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一年一次的家人團聚,彌足珍貴。
  • 2021年除夕吉時查詢表 除夕吉日吉時辰查詢
    下面是關於2021年除夕吉時查詢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將除夕排在春節的前面  因為除夕指的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而春節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時間只能從歷史到未來,所以為什麼將除夕排在春節的前面。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
  • 2020除夕是幾月幾日農曆時間 除夕是星期幾哪一天
    除夕,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具體時間是臘月三十(或臘月二十九),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裡,各家各戶都要準備美饌佳餚,祭祀祖先,在外漂泊的人也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那麼除夕即將到了,2020年除夕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除夕是幾月幾日呢?除夕的農曆時間介紹。
  • 除夕的來歷英語版簡短:用英語介紹除夕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春節是我國最傳統,最具特色的節日,除舊歲迎新年,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除夕用英語怎麼說 除夕的由來(中英雙語),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春節~   漢語:除夕   英文:New Year's Eve   除夕的由來英文版
  • 又是一年除夕,古人除夕的這個習俗傳承千年,我們今天還在堅持
    又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了,今天同樣也是立春。除夕,歷史上有很多種傳說,我們所熟知的就是除掉那個一直以來禍害世人的夕獸「年」,所以有爆竹開始呢,中國就有除夕燃爆竹,裝飾紅色物,來闢邪迎新的習俗與說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一直以來有一個習俗大家都在堅持,這個習俗就是「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