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臺灣昔年「第一家族」——霧峰林家

2020-12-17 環球網

昔年國民黨有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正史野史多如牛毛。其實,臺灣早年也有「五大家族」之說,皆盛極一時,留下不少奇聞軼事、江湖傳說。而今,當年的五大家族中,鹿港辜家、板橋林家尚有人活躍在商界,基隆顏家、高雄陳家已成「舊時王謝」,倒是霧峰林家以極具藝術價值的祖宅和世代忠烈的聲望一直為人景仰,始終是臺灣各派政治勢力不可忽視的民間力量。當年馬英九競選臺灣領導人的第一站便是到霧峰林家拜碼頭。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觀滄海工作室特派駐臺記者馮學知前往臺中霧峰,代您一探昔年臺灣「第一家族」的百年府邸,感受其家國情懷。

發跡於清末的霧峰林家曾集軍、政、農、商、學勢力於一身,據說當年朝廷向臺灣派遣官員時也得徵得霧峰林家的同意,否則官員來了也只能當吉祥物。更誇張的說法是,臺灣當年幾乎所有中了進士的讀書人都必須得做林家的女婿,誰都跑不掉。作為昔日臺灣第一望族,林家的興衰與近代臺灣緊密相連,讓位於臺中霧峰的這座全臺最龐大、最精緻的林家建築群成為臺灣近代史的「活化石」。

我帶著看建築、聽故事的小興奮慕名而來,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時至半晌,已遊人如織。剛一到達林宅園區正門,便看到許多遊客在大門頂端的「宮保第」匾額下合影。要說這「宮保第」的來頭可不小,過去只有被封為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的官員才能用「宮保第」作為宅第名稱。林家祖先林文察為國捐軀受封太子少保,林文察宅第從此成為臺灣唯一一座宮保第,因而「宮保第」也就成了臺中霧峰林家宅第的專屬名稱。

帶我參觀的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老先生特地把屋角處鑲嵌的一個人偶指給我看,他說那是一個法國水兵人偶,林文察的兒子林朝棟在中法戰爭中擊退了入侵基隆的法國人後,就把法國水兵刻在了屋簷下,讓他替林家扛屋角。說起來,那場戰爭也是晚晴唯一打贏的對外戰爭。

進入宅第,首先看到的「大花廳」是林宅最有特色的景致之一,也是林家鼎盛時期的象徵。「大花廳」前端是臺灣目前僅存的福州式戲臺,戲臺下擺著用來擴音的9口大缸,那是過去最先進的「音響」了。「大花廳」兩邊是設計精巧的長廊,與戲臺構成回字型的劇場。林先生告訴我,當年建造房屋所用的木材、石料全部從大陸渡海運抵,精細部位也大都出自大陸的能工巧匠。有多精細呢?我數了數,光裝飾用的花紋就有柿蒂紋、如意紋、雙錢紋、繡球紋、卍字紋、葫蘆凹、龜背紋、八達紋等至少八種。

戲臺對面即是林家宅第的客廳,最吸引眼球的應該就是客廳屏風上的仙鶴圖案與戲臺上的麒麟圖案了。這兩個圖案分別象徵著文官一品和武官一品,莫說在臺灣,就是在大陸也很少有哪家既出過文官一品又出過武官一品。

然而讓人感慨的並不是林家當年的權勢如何如日中天,而是林家世代族人的家國情懷。「林家所有正房不像其他宅子那樣坐北朝南,而是坐東朝西,寓意著心繫故鄉,心向大陸。」林光輝自幼在這個宅子中長大,他直言這樣的設計並不「科學」,但林家人對此沒有過怨言。

然而林家人為這份家國情懷犧牲掉的又豈止是居住的舒適度,國難當頭,林家先人拋家舍業,前僕後繼,以身殉國。「臺灣被割讓日本後,就是在這個戲臺,我的曾祖林朝棟誓師與日軍決一死戰,後又在朝廷勒令下無奈在這裡解散了部隊,他最後憂憤成疾,病逝在上海。」

林朝棟去世了,林家卻沒有就此沉淪,隨著林祖密日漸成熟,林家再次重回歷史舞臺的中央。在林光輝的房間裡,還放有當年孫中山任命林祖密為閩南軍司令的任命狀。「日本人勸誘我祖父(林祖密)投靠,我祖父不肯當漢奸,反而不斷資助各地抗日義軍。但他後來也認識到,沒有中國的富強就沒有臺灣的光復,孫中山起來搞革命的時候,他就毅然追隨了孫中山。」不幸的是,林祖密因拒不肯資助北洋舊軍閥而遭殺害。

林祖密是日據時期恢復中國籍的第一個臺灣人,圖為當年國民政府頒給林祖密的復籍證書 網絡圖片

在林家的客廳中,掛有林文察、林朝棟、林祖密的肖像,後人以「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讚譽林家的愛國傳統。其實,林家的愛國志士遠不止三代人,林祖密的五兒子林正亨先是加入中國遠徵軍打擊日本侵略,後加入中共地下黨爭取臺灣解放,1950年英勇就義。

從林朝棟到嫡孫林正亨,林家祖孫三代放棄萬貫家財,捨生忘死,奔赴國難。臺灣抗日誌士丘念臺評價道:「革命不難,舍富貴而革命為難;舍富貴而革命不難,能審國族,辨忠節,而舍富貴以革命為難。」而今,林家雖已不似往日風光,卻依然「另類」地延續著林氏先人的家國情懷。

1999年的「9·21大地震」讓林宅幾乎毀於一旦,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宅子已逐漸得到修復。「身處逆境也要保持希望,你看它都能成活,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林光輝指著門口一棵樹說道。據說是一百多年前「倒栽」的榕樹,當初沒想到能成活,而今已根深葉茂了。(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觀滄海工作室 馮學知)

相關焦點

  • 【臺灣林家】臺灣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在清代便發跡,臺灣人稱「一天下,兩林家」。日治時期,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臺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
  • 走訪"臺灣第一家"霧峰林家:不沉迷過去 看向未來
    臺中縣霧峰鄉,有一處臺灣最大的清代官宅,它的主人是曾被稱為「臺灣第一家」的霧峰林家。霧峰文史工作者謝仁芳帶著新華社記者,一起探訪了霧峰林家花園。源於乾隆年間的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並列為臺灣兩大望族。在多次臺灣抵禦外敵的戰爭中,林家名將輩出,載入史冊。時至今日,其後代族人仍活躍於政商兩界。
  • 臺海記憶: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終有一天,我會行走在臺灣的城鄉之間,尋找閩地文化的痕跡!把《鷺客社》做到臺灣去!—— 林鴻東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祖籍在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清代乾隆11年(1746)開臺祖林石渡臺,數十年間開拓有成。
  • 臺灣霧峰林家故事:位居五大家族,八代傳人是地下黨壯烈犧牲
    霧峰林家左:霧峰林家一隅 右:霧峰林家戲臺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霧峰林家花園)聞名。
  • 特寫: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修復落成記(圖)
    中國臺灣網1月9日消息 臺灣霧峰林家第九代傳人、《北京日報》資深記者林為民今天投稿中國臺灣網:《特寫:「五桂」發新枝 一樓兩岸情——記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修復落成儀式》,講述了五桂樓這座別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的傳奇故事,以及它寫就的一段兩岸情深的佳話。
  • 霧峰林家
    霧峰林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馬英九曾為霧峰林家題詞「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1895年4月,清廷被迫與日本籤署《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其後,霧峰林家的後人林朝棟、林祖密、林正亨等丹心不改,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達半世紀的艱苦卓絕的鬥爭。  據史書記載,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霧峰林家第五代林文察為清代著名臺籍將領。清廷曾封林文察為太子少保,因而霧峰林家宅邸得冠「宮保第」之名。  林朝棟是林文察長子。1884年中法戰爭,法軍進犯臺灣基隆。
  • 走進霧峰林家:三代民族英雄 百年臺灣世家
    霧峰林家第七代林祖密,追隨孫中山先生,深受其賞識,和蔣介石同時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並被孫中山委任為閩南軍司令和大本營參議兼侍從武官……  清朝時,只有被封為太子太保及太子少保的官員才能用宮保第作為宅第的名稱。在臺灣,宮保第別無二家,是臺中霧峰林家宅第的專屬名稱,清朝同治皇帝因林文察為國捐軀而追封他太子少保,林文察宅第從此成為臺灣唯一一座宮保第。
  • 閩臺知識局 | 臺灣霧峰林家與福州漳州傳統建築
    >霧峰林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臺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因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而掌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掌控了中臺灣大量的田地,進而成為清代以降臺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綜觀霧峰林家建築的特色,有相當多樣的建築風格變化,揉合了漳州、福州的建築特色,更有中、西合壁的建築語彙。
  • 原創分享 | 臺海記憶: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終有一天,我會行走在臺灣的城鄉之間,尋找閩地文化的痕跡!把《鷺客社》做到臺灣去!—— 林鴻東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祖籍在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清代乾隆11年(1746)開臺祖林石渡臺,數十年間開拓有成。
  • 霧峰林家:任滄海百年 家國情不改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70多年前,福建平和一個叫林石的人來到臺灣彰化開荒拓土,後家族定居霧峰,勤耕不輟,逐漸成為地方望族。伴隨著臺灣的歷史沉浮,這個家族歷經興衰起落,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命運、共前進,堅守愛國愛鄉情懷。
  •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回歸歷史,臺灣就能回歸祖國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就兩岸文化融合、臺灣歷史教育等問題表達了看法。
  • 霧峰林家將開放參觀
    霧峰林家將開放參觀 2014年08月04日 11:41:30  來源:人民網 林獻堂的「萊園」是今日臺灣園林建築的代表。  霧峰林家,因其發跡於阿罩霧(今臺灣臺中縣霧峰鄉)而得名,是臺灣中部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宅園佔地廣闊,是典型的家族三合院建築。
  • 臺灣光復的最大意義是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子民!——訪臺灣霧峰林家...
    ——訪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新華社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祁星「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
  • 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
    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王愛華)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臺灣光復後,我們又做回祖國子民
    新華社臺北10月24日消息,「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作為臺中霧峰林家的後人,年近七旬的林光輝對這個重要日子懷有特殊的感情。
  • 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
    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  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林朝棟、林祖密、林幼春、林正亨、林岡……盤點家族史上的一個個抗日先輩,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感到無上榮耀。他說:「霧峰林家三代人,前赴後繼抗日五十年,從未屈服。作為林家子孫,我們為先人的犧牲奉獻感到驕傲。」
  • 霧峰的林家(上)|林那北
    霧峰的林家(上)                 林那北  臺中霧峰山麓有一片閩式風格的建築群,幾乎佔去大半個村子,一百多年以來,它始終在全臺灣高居幾個之最:最完整、最龐大、最精緻。
  • 臺中霧峰林家花園
    臺中市南七公裡的霧峰區,有個著名的林家花園。該園是臺灣文化界巨子林獻堂先生之父林文欽(允卿)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為娛親而興工建造的。這座園林邸宅與臺北板橋林本源家花園同被稱為臺灣舊式宅邸的兩大典型。前者面積略小於後者,但其豪華美飾卻不遜於後者,而且保護較好,至今仍不失煙潤之氣。
  • 閩臺都有一座宮保第——探訪臺中霧峰林家
    霧峰林家大宅  □本報駐臺記者 陳夢婕 文/圖  一家三代民族英雄  臺灣文化界有一說法:臺灣與大陸的關係到底有多密切?  從臺中高鐵站乘車近一個小時抵達霧峰,這個位於臺灣中部曾經被叫作「阿罩霧」的地方就是臺灣霧峰林氏的聚居地。入口處,一幅面積很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人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順著主建築群外圍走一圈就有一公裡之長。如今的林家老宅綠意盎然,三院落、五進深、十一開間的宏大規模仍可見當年的興盛。
  • 平和有個古村落埔坪村 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村監委主任林永傑同志2014年11月被五寨鄉授予「種植經濟帶頭人」榮譽稱號;武舉人練功石  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林氏家廟洋溢著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深情。霧峰林家的開臺始祖林石,是埔坪開基祖林子慕的第十四裔孫。自林石渡臺後,臺灣林氏族親與五寨埔坪宗親就經常往來,世世代代不曾中斷。林祖密之後,由於歷史原因,兩岸林氏交往不那麼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