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霧峰林家:三代民族英雄 百年臺灣世家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霧峰林家第七代林祖密,追隨孫中山先生,深受其賞識,和蔣介石同時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並被孫中山委任為閩南軍司令和大本營參議兼侍從武官……

  清朝時,只有被封為太子太保及太子少保的官員才能用宮保第作為宅第的名稱。在臺灣,宮保第別無二家,是臺中霧峰林家宅第的專屬名稱,清朝同治皇帝因林文察為國捐軀而追封他太子少保,林文察宅第從此成為臺灣唯一一座宮保第。

  3月中旬的一個霧天,記者在霧峰林家後人、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首任會長林光輝先生的陪同下,前往臺中宮保第一窺其貌。

  三代民族英雄

  據史書記載,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最早的一輩名叫林石,從林甲寅開始,移居阿罩霧(今霧峰)生活。其後,林家分為「頂厝」和「下厝」兩支,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影響力,家族以武力發跡;後期則頂厝系抬頭,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從第五代林文察開始,成為清代著名臺籍將領,曾協助平定小刀會,並於閩、浙、贛等地領軍對抗太平軍,最後戰死於漳州萬松關。林文察在世時,得清朝賞賜全福建省(包含臺灣)的樟腦專賣權,林家從此積累了大量財富。

  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曾參與中法戰爭臺灣基隆之戰,擊敗法軍,還協助劉銘傳在臺辦理新政,於甲午戰爭後支持籌組「臺灣民主國」抵抗殖民統治,他率領的部隊也成為臺灣抵抗日本的重要力量,後因寡不敵眾,舉家遷至廈門,病死於上海。

  霧峰林家第七代林祖密,長期追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深受其賞識,和蔣介石同時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還被孫先生親自委任為閩南軍司令和大本營參議兼侍從武官。1925年他不幸被反動勢力殺害,年僅48歲。

  後人將林文察、林朝棟和林祖密稱之為霧峰林家的三代民族英雄。

  百年臺灣世家

  站在霧峰林家宮保第門前,林光輝介紹說,這裡是臺灣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官府宅第,也是全臺最大的古蹟群。它興建於19世紀中期,最早只是一座三進院的普通農村建築,後於1870年至1895年間,經林朝棟擴建成為面寬11開間的五進大厝,前三進兼官衙使用,主屋採穿鬥式構架,第一進及第五進屋頂採燕尾處理,第四進與第五進間採特殊廊院及穿心亭做法。由於年代久遠,或倒塌或遭誤拆,大部分房屋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中遭到毀滅性破壞。林光輝代表林家向臺當局申請復建工程,2006年,當局撥款數億元新臺幣復建。如今,大部分院落已經完工,期間開放文史工作者及機關團體預約參觀,今年2月1日起,開放一般民眾上網預約參觀。

  霧峰林家建築群分為南北兩側,北側由頤園、蓉鏡齋和景燻樓組成,又稱「頂厝」;南側又稱「下厝」,由將軍府、大花廳(又稱大戲樓)和宮保第組成。「下厝」是剛剛復建過的建築,但宮保第的大門尚未完工,工人正在架子上緊張施工。

  走進宮保第大宅,記者有些找不到北的感覺,總是覺得這房子怪怪的,但卻又不知哪裡不對,於是便問道:「這裡的正房都是坐北朝南嗎?」「問得好。」林光輝說道:「這裡所有的建築都是根據祖訓,正房一律坐東朝西,也就是朝著家鄉大陸的方向,以此告誡林家後人: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宗和故鄉。」

  院子裡的房屋以藍白色為主色調,工匠以古法裝修,基本還原了當年老房子的風貌。大花廳院中的戲臺做得尤其巧妙,因為戲臺在正中間,又是對著正門,有達官貴人坐著轎子進來時,不需他們下轎,只要事先將戲臺拆開,待轎子抬進院後再將其安裝復位即可,就連戲臺下面為起擴音作用的9口大缸,也可以隨時移動。

  「我就是在這間房子裡出生的。」林光輝指著宮保第最裡面院落的廂房說。他從兜裡掏出鑰匙把房門打開,「這些家具都是現代的,是我把它們從臺北運到這裡。」房間裡還掛了不少老舊發黃的照片及信件物品,他說,有許多都是祖父和父親他們留下的東西,太有保留價值了,都說霧峰林家是百年臺灣世家,其實,我們的祖先都來自大陸,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事實。

  住在這個院子裡幾十年的林義德說,舊建築得到翻新,但地上的磚仍是百餘年前從福建老家運來的,它提醒林家後人要時刻牢記祖宗是從哪裡來的。霧峰林家何止三代民族英雄,還有林獻堂、林幼春、林正亨、林崗……林家後代遍布世界各地,大多都有著不忘祖宗的家國情懷。(記者 王連偉文\圖)

相關焦點

  • 我家的兩岸故事丨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
    無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財富上看,霧峰林家都被歷史學家公認為臺灣二百年來的「第一家族」,馬英九稱之為「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圖片來源:臺海網)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的埔坪村,是霧峰林家的故鄉。
  • 王炳忠: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訪霧峰林家宮保第古宅
    為推動罷免民進黨側翼「基進黨」的「草包立委」,也就是那個說要招香港人來當兵、臺灣「健保」養十四億人的陳柏惟,這些天都到他在臺中當地的選區活動,並順道參觀有「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之稱的臺中霧峰林家,更有幸被認了出來,請到貴賓招待室茶敘。
  • 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
    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王愛華)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 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
    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  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林朝棟、林祖密、林幼春、林正亨、林岡……盤點家族史上的一個個抗日先輩,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感到無上榮耀。他說:「霧峰林家三代人,前赴後繼抗日五十年,從未屈服。作為林家子孫,我們為先人的犧牲奉獻感到驕傲。」
  • 霧峰林家
    霧峰林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馬英九曾為霧峰林家題詞「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1895年4月,清廷被迫與日本籤署《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其後,霧峰林家的後人林朝棟、林祖密、林正亨等丹心不改,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達半世紀的艱苦卓絕的鬥爭。  據史書記載,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霧峰林家第五代林文察為清代著名臺籍將領。清廷曾封林文察為太子少保,因而霧峰林家宅邸得冠「宮保第」之名。  林朝棟是林文察長子。1884年中法戰爭,法軍進犯臺灣基隆。
  • 特寫: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修復落成記(圖)
    中國臺灣網1月9日消息 臺灣霧峰林家第九代傳人、《北京日報》資深記者林為民今天投稿中國臺灣網:《特寫:「五桂」發新枝 一樓兩岸情——記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修復落成儀式》,講述了五桂樓這座別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的傳奇故事,以及它寫就的一段兩岸情深的佳話。
  • 探秘臺灣昔年「第一家族」——霧峰林家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觀滄海工作室特派駐臺記者馮學知前往臺中霧峰,代您一探昔年臺灣「第一家族」的百年府邸,感受其家國情懷。發跡於清末的霧峰林家曾集軍、政、農、商、學勢力於一身,據說當年朝廷向臺灣派遣官員時也得徵得霧峰林家的同意,否則官員來了也只能當吉祥物。更誇張的說法是,臺灣當年幾乎所有中了進士的讀書人都必須得做林家的女婿,誰都跑不掉。
  • 閩臺都有一座宮保第——探訪臺中霧峰林家
    霧峰林家大宅  □本報駐臺記者 陳夢婕 文/圖  一家三代民族英雄  臺灣文化界有一說法:臺灣與大陸的關係到底有多密切?  從臺中高鐵站乘車近一個小時抵達霧峰,這個位於臺灣中部曾經被叫作「阿罩霧」的地方就是臺灣霧峰林氏的聚居地。入口處,一幅面積很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人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順著主建築群外圍走一圈就有一公裡之長。如今的林家老宅綠意盎然,三院落、五進深、十一開間的宏大規模仍可見當年的興盛。
  • 平和有個古村落埔坪村 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村監委主任林永傑同志2014年11月被五寨鄉授予「種植經濟帶頭人」榮譽稱號;武舉人練功石  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林氏家廟洋溢著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深情。霧峰林家的開臺始祖林石,是埔坪開基祖林子慕的第十四裔孫。自林石渡臺後,臺灣林氏族親與五寨埔坪宗親就經常往來,世世代代不曾中斷。林祖密之後,由於歷史原因,兩岸林氏交往不那麼頻繁。
  • 霧峰林家:任滄海百年 家國情不改
    近日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的霧峰林家歷史特展,通過翔實的史料和圖片,講述了滄海變遷中這個「百年臺灣世家」的不變情懷。兵馬從戎,守鄉衛國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展廳中,一幅規模宏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北京觀眾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
  • 探訪臺中霧峰林宅:一棟林家宅半部臺灣史
    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向記者介紹家族史。本報記者 馮學知攝建築是活著的歷史,若要在臺灣找一處近代臺灣歷史的見證,位於臺中霧峰的林家宮保第園區應該再合適不過了。作為昔日臺灣第一望族,林家的興衰與近代臺灣緊密相連,讓這座全臺最龐大、最精緻的私家建築群成為臺灣近代史的「活化石」。
  • 閩臺都有一座宮保第,霧峰林家背後的世家情
    霧峰林家從第五代林文察開始,成為清代著名臺籍將領,1864年,年僅36歲的林文察在與太平軍戰鬥中身亡,被追贈為太子少保,其宅第被賜為"宮保第",這也是臺灣唯一一座宮保第。林文察之後,林家數代都為保臺衛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 【臺灣林家】臺灣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在清代便發跡,臺灣人稱「一天下,兩林家」。日治時期,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臺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
  •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回歸歷史,臺灣就能回歸祖國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就兩岸文化融合、臺灣歷史教育等問題表達了看法。
  • 臺灣霧峰林家故事:位居五大家族,八代傳人是地下黨壯烈犧牲
    霧峰林家左:霧峰林家一隅 右:霧峰林家戲臺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霧峰林家花園)聞名。
  • 滿門忠烈,幾代人投身抗日,臺灣霧峰林家是真名門望族
    1936年,林正亨的母親與林正亨(左三)等六名子女在霧峰林宅合影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麼他的愛國情懷有期限嗎?臺灣霧峰林家用幾代人身體力行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在近代史上,霧峰林家資藉豪富,極盛時期擁有田地幾千公頃,可謂門庭顯赫。在臺灣被稱為「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林正亨,臺灣臺中人,1915年8月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臺灣名門望族霧峰林家的第八代傳人,是著名愛國志士林祖密將軍之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報考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三十六軍軍部見習軍官。
  • 霧峰林家:滄海百年 丹心不改——臺灣望族抗日史實鉤沉三部曲之一
    原標題:霧峰林家:滄海百年 丹心不改——臺灣望族抗日史實鉤沉三部曲之一 編者按:「120年前的甲午,中華民族國力孱弱,導致臺灣被外族侵佔。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給兩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在臺灣被侵佔的苦難歲月裡,無數臺灣同胞用鮮血和生命來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離的成員。」
  • 【博採眾說】霧峰林家留青史 一門忠烈愛家國(二)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博採眾說霧峰林家,是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涉及政、軍、農、商等領域,沉浮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霧峰林家宅園聞名。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博採眾說》,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先生為您講述這個「百年臺灣世家」不變的家國情懷。點 擊 音 頻 收 聽上期節目中,我們講到霧峰林家第五代林文察率兵鎮壓太平天國時,不幸戰死漳州萬松關。之後,他的弟弟林文明繼任新族長。由於林文察平亂時種下的新仇舊恨,再加上民間官司訴訟不斷,各路仇家布下了圈套,企圖殺害林文明,甚至連官府也忌憚林家勢力做大,想方設法壓制。
  • 霧峰林家歷史特展走進河南巡展(圖)
    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河南省臺聯副調研員郝曉露、致公黨河南省委副主委司富春、霧峰林家後人、在京臺胞林義旻、林力及北京市臺聯名譽會長、顧問和部分理事等兩岸嘉賓共100餘人出席揭幕式。臺灣霧峰林家後人、在京臺胞林義旻致辭    佔據臺灣五大名門望族之首的霧峰林家,曾湧現出幾代民族英雄,被海峽兩岸史學家公認為清末民初臺灣具有重要影響的家族之一,更被臺灣史學界稱為二百年來臺灣第一家族
  • 原創分享 | 臺海記憶: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終有一天,我會行走在臺灣的城鄉之間,尋找閩地文化的痕跡!把《鷺客社》做到臺灣去!—— 林鴻東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祖籍在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清代乾隆11年(1746)開臺祖林石渡臺,數十年間開拓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