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辦校長們的手機安靜了很多……此刻他們都在想什麼 正在做...

2020-12-16 杭州網

杭州日報學點點

備受關注的杭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細則,本月中旬終於塵埃落定。

新政引發了全社會關於義務教育的各種「猜想」:

「搖號」更多憑運氣,培訓班、杯賽失去了原有作用,家長和學生是不是能「鬆口氣」?

杭州的教育格局會產生變化嗎?

受影響最大的民辦學校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連日來,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校長們的手機比往年「安靜」了

「搖還是不搖?」這是今年不少六年級學生家庭都面臨的一道「選擇題」。採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家長打算安心升入服務區的公辦學校,部分家長還是想去「試試看,說不定能搖中」。

新政一出,今年的招生季與往年明顯不一樣。

這些天,杭城各公辦初中校長陸續進入服務區對應的公辦小學,向畢業班學生家長介紹招生政策、本校辦學特色等。「讓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家門口的學校,希望學生尤其是優質生源安心留在學區內。」一位公辦初中校長說。

採訪中,給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很多民辦學校校長都談到了一個類似的感受:「往年招生季,各種電話、簡訊、微信諮詢從早到晚不斷,重複的話要說很多遍,今年手機終於『安靜』了許多。」

與此同時,對於頗受關注的民辦學校,社會上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其中,最為集中的就是:失去了原有的優勢後,民辦學校的發展還能一如既往嗎?

對於這些「問號」,杭州很多民辦學校的校長和舉辦者也在思考。而他們要著眼的不僅僅是眼下,更是未來。

「這次公民同招新政策,簡單地說就是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綠城育華教育集團總校長黃建明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記者注意到,公民同招新政一發布,黃建明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寫道:「公辦教育公平化、民辦教育特色化,才是理想的教育架構。」

歡迎和支持新政的人中,還包含富陽永興學校教育集團董事長徐松泉。在他看來,「政策的出臺,相當於對民辦教育進行了一次綜合『把脈』,促使民辦教育人更好地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杭州維翰學校負責人覺得,這次新政策的推出,符合教育公平性的原則,「 學校之間的競爭,將從『怎麼招到好學生』變成『怎麼教出好學生』,這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位先後在杭州公辦、民辦學校擔任中學校長的資深人士也認為:「國家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基本方針沒有變。只是發展到現階段,民辦教育已經從粗放發展階段進入了規範發展階段。客觀存在的一些招生『亂象』,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的確需要進一步規範。」

新政下最大的拷問是自身是否「過硬」

目前,杭州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主要有兩類,即老百姓口中的「國有民辦」和「純民辦」。客觀上看,民辦學校為社會提供了不同的適合的教育,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選擇權。在招生方面,民辦學校擁有優先權和一定比例的「自主招生」權,這使得其在選擇生源上有明顯的優勢。

新政幾乎讓所有民辦學校的自主權和優勢不復存在。面對這樣重磅的政策,民辦學校未來的路究竟該怎麼走?

「要有一個新的定位」「特色化辦學之路」「內涵式發展」「藉助民辦教育更為靈活的機制加快提升內部治理」……這是採訪中,校長們提到最多的話語。

黃建明認為:「以綠城教育集團為例,未來它可能是一所民辦的外語特色學校,採用小班化教學,注重雙語教學,那些對國際文化有需求的家庭和孩子,才會選擇到這所學校來。」

另一位知名民辦學校舉辦者認為,在社會對教育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民辦教育應運而生,「現在,這樣的需求更大,民辦學校只要『自身過硬』,就會有更大的發展機遇。」

總體看,對於民辦教育未來的發展,接受採訪的校長和舉辦者都充滿信心。採訪中,很多人都認為,新政的推出,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無論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如果教育標準不高、教育功底不紮實,許多學生特別是優秀的學生依然難以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只有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實現讓每一個孩子享有公平教育發展機會的目標。

而一位民辦學校舉辦者的話也很有代表性:「對於民辦教育的價值估量和投資,都會進一步回歸理性。在短期內,新政策似乎對行業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從長遠角度看,是有助於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

即便如此,作為新政推出的第一年,站在「分水嶺」上,面對各界的各種聲音,部分民辦學校還是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辦學人的心情也很複雜。一所民辦學校舉辦者說,這就要求我們對投資建校的班額規模、人數規模等頂層設計提出新思路。從辦學遇到的現實問題出發,也有部分民辦學校負責人提到了成本核算,一位舉辦者就向記者這樣表示:「民辦學校要提供特色化、個性化的教育資源,就意味著要加大資金投入,學費能不能適當上漲?」

這個案例能成為一種可複製的經驗嗎?

就在一個月前,杭州公布2020年各地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預警信息,也就是家長口中的「紅黃榜」。全市105所公辦小學、22所公辦初中名列其中。

細心的人發現,在名單上沒有一所富陽區的學校,這在杭州十幾個區、縣(市)中為數不多。對此,有評價說:「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富陽的區域規劃做得有前瞻性,教育體系布局科學、合理。」另一方面,富陽的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和諧發展」「公民同進」關係。

這樣的「和諧」是如何實現的?在公民同招新政背景下,這份「和諧」背後的秘密或許具有很大參考意義。

這裡不得不提到富陽區民辦教育的代表——永興學校。1997年,富陽永興學校成立,2002年創辦永興學校小學部;2015年富陽成為杭州第九區,為加快富陽融入杭州主城區步伐,助推銀湖區塊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永興學校受邀舉辦銀湖實驗學校。目前「永興系」學校在校學生總數超過7500人,在職教師700多人。

通常認為,某一區域民辦學校規模擴大,勢必搶奪本區域公辦教育的「地盤」。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教育界曾經有這樣的評價——「富陽教育不急躁,永興學校起了很大作用」。從永興學校辦學至今,朱生龍一直擔任該校校長,他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了永興以及「永興系」辦學所堅持的原則,其中重要一條是:「不去和公辦學校『搶』師資,這些年我們在全國各地特別是一流大學引進名師、優秀畢業生600多人。」當年,朱生龍從富陽中學副校長崗位上選擇走出了體制,他一直強調的是,作為民辦學校,我們不「腳踏兩隻船」。

雖然從不「腳踏兩隻船」,但伴隨著富陽推進義務教育不斷進步,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專注於沉澱自身實力的「永興系」品牌越來越響,對區內外的教育輻射力和吸引力也不斷增強。

記者把社會關心的問題再次拋給「永興」。對於如何發揮民辦學校優勢,滿足社會和家長的個性化教育需求,銀湖實驗中學校長裘志平以他所在的銀湖實驗學校為例說,學校主打雙語和國際理解特色課程,「就課程來說,有中外教協同上課、全外教授課,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既能學好國家課程,又能適應國際教育環境。」

關於「失去生源優勢」的說法,朱生龍則堅定地認為,一所學校發展的根本是優質的師資團隊,只有老師「起來」,學生才能「起來」,「因此,我們建立了全省獨一無二的銀湖書院,引進了30多位大學、中學校長和教授專家,指導教師隊伍走學術型、研究型之路。」

堅持內涵特色與團隊鍛造,在這一點上,已從教40年的徐松泉更有感觸。教育情懷極深的他始終恪守著自己的「理想主義」:教育是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是一份社會責任,民辦教育既要尊重市場規律,又不能把教育產業化,一定要把學生的健康、快樂、優質長遠的成長放在第一位。

實現義務教育的公益性,保障教育公平,促進公民辦學校協調健康發展,這既是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也是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的必須,是所有人期盼的。

對於今年的公民同招新政,我們將持續關注,歡迎各方人士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民辦中小學校長的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講,民辦學校從開始招生的那一天開始,就要高度重視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評價,學生家長的滿意度越高,說明學校的管理水平越高,學生家長的滿意度越低,學校的管理水平可能就越低。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評價學校的管理及校長的工作,那就做一個家長問卷調查吧。
  • 往年此時,幼兒園正在火熱的排練六一表演,家長:今年終於安靜了
    回想往年此刻的幼兒園場景,那可以說是相當的熱鬧了。為啥呢?因此往年此時,幼兒園正在火熱的排練六一表演,忙得可以說是不可開交。今年幼兒園不開學的地區,孩子們只能在家過兒童節了;即便是幼兒園開學了的地區,今年取消聚集性活動,六一也將無法進行文藝表演。
  • 沈民辦學校實力上升 624分想去民辦學校(圖)
    東北亞推薦 ····· ····· 黑龍江 推薦  東北網7月19日電 瀋陽著名民營學校,瀋陽綠島學校今年  來自綠島學校的數字足以表明,瀋陽的民辦學校辦學實力的上升,已經令人刮目相看。624分的中考成績都想到民辦學校就讀,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心目中公辦的觀念,今年民辦學校真正成為考生有競爭力的選擇。  昨日是瀋陽市2006年中等學校招生錄取第一天。雖然距離民辦學校錄取還有一段時間,但各學校的招生諮詢情況已經逐漸進入了高峰期。
  • 貴陽首屆優秀民辦高中校長專訪(六)為明國際學校校長崔延寧:精於心...
    貴陽市首屆「優秀民辦高中」評選結果出爐,吸引了眾多學生、家長圍觀,天眼教育繼續深入採訪。這次,天眼教育走進貴陽為明國際學校,和校長崔延寧談一談學校特色及辦學成效,感受學校的「優秀」從何而來?崔延寧校長。
  • 杭州民辦小學昨天扎堆「面談」
    與往年不同,今年是民辦小學第一年採用網上報名,學校能清楚看到報名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同時報了哪幾所學校等。在昨天的現場,不少家長提到,有民辦小學校長曾委婉地表示過,看重學生對學校的忠誠度,因此不敢多報。  此外,今年入學的孩子都是「龍寶寶」,出現「龍寶寶」扎堆的現象,競爭比往年更加激烈。
  • 15所民辦初中聯考 兩萬小學生拼搶3000學位(組圖)
    「今年我們的招生人數和去年一樣,可前來報考的人數比去年要多。」該學校校長李統耀說,目前已有3200多名考生報名,學校開設了70多個考場,連體育館、食堂都布置了,還是不夠用,只能借用了隔壁109中學的教室來做考場。  廣雅實驗學校、二中應元學校等民辦初中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學校門口都不難看到一個龐大的停車群,其中不乏奔馳、尼桑、豐田這樣的好車。
  • 畢業生的最後一課 浙江高校的校長們都說了什麼?
    院長許江娓娓道來美院生涯帶給學子們的陶養,希望美院學子們都能心存感恩,指出「感恩不是一種饋贈,不是一份回報,而是一種素質」。感恩是怎樣一種素質?他說,「秉著這種素質,善待所有的親人,所有的師者,所有的同行,並把他們作為自己學習和景仰的對象,善於從他們身上汲取知識之外的能量和優長。
  • 番禺區民辦學校上什麼好?劍橋郡加拿達外國語學校受歡迎
    近年來,廣州市的民辦學校越來越多,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位置的廣州番禺區,更是有近30所民辦學校。番禺區民辦學校的增多一是源自於廣州家長對於精英教育的需求,還有一些則是由於番禺區外地來穗家庭數量的增長。那麼番禺區的民辦學校有那麼多,到底上哪所比較好呢?
  • 退掉娃娃親 改變輟學打工的命運 大涼山彝族女孩回母校做民辦教師
    90後大涼山彝族女孩阿爾五各現在是李子鄉愛心小學的一名民辦教師,15年前她曾是這所鄉村小學的第一屆學生,在校長羅承業和陳曉莉的幫助下,她不僅退掉了娃娃親,擺脫了「17歲就要換上裙子嫁人」的命運,還一路讀完了小學、初中、中專、大專。3年前她從師專畢業以後決定回到母校做一名老師。
  • 校園體育場館開放 校長們的揪心事
    原標題:校園體育場館開放 校長們的揪心事   從2008年開始,珠海眾多校園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但不少市民最近卻發現這扇門正悄然關上,很多學校體育場館外再次貼上「校外人員不得入內」的告示,這扇門一「開」一「合」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 百年願景:一所民辦學校的生長力
    吳麗馬上用手機和學校聯繫,沒有回音,與家人聯繫,也沒有回音,學生們紛紛與家長聯繫,仍然沒有回音。整個下午,一行人呆在閱覽室裡,不停刷著網頁,焦急地等待回復。 終於,臨近傍晚時,時任教育處主任張峰的第一條信息傳來:吳校,請放心,都安全,很有序,現在過半學生已離校。今晚我通宵值班,沒事的。
  • 傳杭州民辦學校花式勸退後進生,你還敢報名搖號嗎?
    @平平常常的談談我的感受吧,我的孩子在民辦中學,老師們非常認真負責,教學非常有水平,但是,我家孩子在民辦學校就很不適應,或許是心理素質不夠好,到了高手如雲的初中,自己的排名很後,心情就很沮喪,每次做作業的時候,都是很苦悶的樣子。
  • 繼王校長熱狗手機殼火後,王源又捧火新款手機殼,網友卻都不想買
    繼王校長熱狗手機殼火後,王源又捧火新款手機殼,網友卻都不想買大家應該都知道王校長他被稱為國民老公,不是因為王校長長得有多好看而是因為王校長有個家纏萬貫的爸爸王健林,家裡富可敵國的王校長不管是在娛樂圈裡還是在任何地方,王校長都活得自由自在以一種非常驕傲的姿態跟個個膚白貌美的網紅都有過一段戀情
  • 西安民辦小升初明起面談 嚴格做到「5個隨機」
    7月6日至11日西安市民辦小升初面談工召開作將如期進行。為紮實做好面談工作公平公正、平穩有序,7月4日,西安市召開民辦初中面談招生校長座談提醒會,29位校長籤署了招生承諾書。面談不是面試 就像和老師同學家人談話在西安市民辦初中面談招生校長座談提醒會後,西安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答了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問:藝術特長生有沒有相關政策?
  • 小升初:公辦OR民辦?
    各區的具體入學政策正在討論中,預計4月底將會公布,家長可向區教育局諮詢相關情況。民辦初中:16校聯考近年來,由原來的一些「名校」辦的「民校」日益受到家長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參加民校的「統考」,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考取自己心儀的民辦初中。考試時間:6月20日今年廣州市的16所民辦初中繼續聯合「檢測」。
  •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榮膺「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
    12月11日,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決定舉辦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 · 機構頒獎典禮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舉行。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李國年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突出貢獻人物獎」。
  • 華裔夫婦在美失蹤,妻子為杭州一民辦小學教師
    記者多方打聽後發現,這對夫婦中的女士,竟然是大家熟悉的杭城某民辦小學的英語老師,很多家長已經聽到了這個不幸的消息,班級群裡一片祈禱聲。據介紹,王易南夫妻倆都來自中國杭州,王易南現為聖地牙哥加大(UCSD)博士後研究員。  今年31歲的王易南一直成績優異,他曾在加拿大達爾豪希大學攻讀食品科學系,2015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拿到化學工程博士,並曾先後在這兩所大學中供職。2016年7月,他從阿爾伯塔搬到美國聖地牙哥定居。夫人來自杭城某知名民辦小學的英語老師,剛教完四年級。
  • 民辦學校坐不住了:去不起迪士尼的別來
    連他們自己都鬧不清,之前升學排名高,到底是因為自己教得好,還是收進來的學生底子好,父母抓得緊? 如果說學生們正燒香求菩薩保佑「搖進名校」,那名校的校長們一定在燒香求菩薩保佑「入我門內皆牛娃」。只不過大部分學校都只是想想而已,偏偏有學校敢於訴諸於口。
  • 上海民辦中小學面試直擊:注重找出學生潛力,培訓班還有用嗎
    民辦上寶中學校長張愛春表示,學校曾經有一年也面試過家長,但是後來發現這樣做效率並不高,效果也一般,後來改為學生面談的同時讓家長開大會,包括觀看介紹上寶中學的視頻宣傳片,再由學校領導介紹上寶中學的情況,並和家長互動如何做一個好家長。
  • 草堂讀詩|朗誦:抗疫詩歌《平凡的》《此刻,人間不需要話語》《安靜...
    今年的春節,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變得特別。面對疫情,詩人們也沒有缺席,中國詩壇掀起了一股「抗疫詩潮」,詩人們以自己的方式,用文字記錄當下、安慰人心、謳歌英雄、鼓舞士氣。今天的「草堂讀詩」,我們就分享幾位詩人的「抗疫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