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聯盟不顧美俄反對謀求下周表決增常草案

2020-12-15 搜狐網

  在第59屆聯合國大會審議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四國提交的聯合國安理會擴大框架決議草案的第二天,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紛紛「炮轟」「四國聯盟」方案,美國更是帶頭敦促聯合國大會反對該提案,「四國聯盟」進軍常任理事國的野心遭受重創。

  美俄等國紛紛反對

  【美國】

  「我們敦促你們大家反對這個決議」

  美國國務院負責聯合國改革事務的高級顧問席琳-塔席克裡女士7月12日在第59屆聯合國大會的公開辯論會上說,四國聯盟的方案缺乏廣泛支持,現在投票必然會產生巨大分歧。她甚至表示:「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美國認為現在不應該就安理會擴大的任何方案進行投票,其中包括我們所提議的方案。」

  美國主張只增加兩個沒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其中一個是日本。但「四國聯盟」企圖增加6個沒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4個非常任理事國,從而將安理會由目前的15國擴大到25國。

  對此,塔席克裡毫不客氣地指出:「我們敦促你們大家反對這個決議,如果該決議付諸表決,就投票反對它。」

  不過,由於四國都是美國的「朋友」,塔席克裡又安慰性地表示:「我們重申我們願意與他們和其他國家一道努力,通過聯合國最大多數成員國支持的方案來擴大安理會,而且其結果應使安理會更強大、更有效。」

  【俄羅斯】

  「想削弱我們的否決權,沒門!」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傑尼索夫警告說,使安理會更有代表性「必須不能降低其效率」,而且安理會擴大也「不應該超過其合理規模」。俄羅斯堅持擴大後安理會的席位總數應「只稍多於20個」。他再次重申了俄羅斯的立場,指出「任何削弱現有5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首先是其否決權的做法,是絕對不可接受的。」目前,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是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

  【加拿大】

  將投票反對決議

  加拿大常駐聯合國代表艾倫·羅克7月12日也猛烈抨擊「四國聯盟」的方案,明確表示加拿大將投票反對這一提案。

  他說:「加拿大認為,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國不符合聯合國的最大利益。」

  四國、非盟各有想法

  【四國聯盟】

  「美國想法也有可能改變」

  雖然前途不妙,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普洛伊格依然透露,他預計德國和其他3國仍然將在下周要求聯大對他們的方案進行表決。據悉,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外長將於本周末前往紐約會晤,並準備在下周初將他們的方案提交聯大表決。他還表示,不必擔心5大常任理事國將否決他們四國的方案。

  他說:「一旦2/3多的聯合國成員國通過我們的提議,反對方將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或者兩個常任理事國真的想阻止使聯合國更好的改變嗎?他們想被世界輿論視為否認發展中國家與常任理事國一樣有平等的代表權嗎?」

  普洛伊格含沙射影地反駁美國說:「在那些反對把安理會擴大到25個席位的國家中,有些卻不反對擴大北約。」普洛伊格說:「在經過了10多年的討論後,我們現在有了唯一一次機會決定安理會60年來的首次重大結構改革。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可能在未來很多年內將不再會有另一次機會。」

  而日本官員則表示,他們認為美國的表態並非最終決定,這個問題還有商談的餘地,日本將繼續推進「爭常」計劃。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細田博之說,他12日已經與訪問日本的美國國務卿賴斯討論了安理會改革問題。「還有很多變化的可能。所以,現在,我們不認為美國的想法不可改變,」他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和其他國家一樣,希望早日敲定這一問題。」

  另外,「四國聯盟」還將希望寄托在與他們立場相近的非洲身上。

  非洲聯盟希望增加6個常任理事國和5個非常任理事國,其中非洲國家各佔兩個。因此,「四國聯盟」的外交官透露,他們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與非洲國家達成諒解。他們認為,如果他們的提案得以通過,非洲將成為最大的贏家,因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將首次誕生兩個常任理事國。

  但是,阿爾及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巴裡表示,四國的議案與非洲的要求不符,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他說,非洲聯盟將於13日正式向聯大提交自己的安理會擴大的決議草案。

  美聯社、法新社都認為,美國等國反對「四國聯盟」的擴大安理會方案,是對其「爭常」努力的重大打擊。路透社說,從各國代表的發言來看,支持該決議草案的國家能否達到三分之二多數還很難說。而且,由於對安理會結構的調整涉及修改聯合國憲章的問題,所以即使這一草案在聯大表決中得以通過,還必須由各國立法機構批准修改後的聯合國憲章,才算是最後成功。而在這一環節上,安理會現有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擁有否決權。塔席克裡警告說,美國參議院屆時有可能會否決四國的方案。

  作者:綜合新華社、中國日報特稿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四國聯盟」,共找到27,732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四國聯盟執意9月表決 美國反對設定期限
    雖然聯合國秘書長安南8月10日放話推遲安理會改革最後期限,但「四國聯盟」的反應卻令人吃驚:他們執意在9月底之前表決仍存爭議的四國提案。安南8月11日重申,安理會改革在9月達成一致已經不現實。口口聲聲要支持日本「入常」的美國,同日再次重申反對為安理會改革設定期限。如此看來,四國提案前景不妙。
  • 四國聯盟要求本月表決議案 將尋求非洲國家支持
    本報綜合報導 已向聯合國提交安理會改革框架決議草案的日本、德國、印度、巴西4國外長8日晚在倫敦舉行會議時一致決定,將促使11日的聯大對該決議案進行審議,並在20日前後將其付諸表決。  四國希望本月投票表決  日本外務大臣町村信孝8日在倫敦宣布,「四國聯盟」當天一致同意,希望在本月20日左右聯合國大會對「四國聯盟」的議案進行表決。  町村信孝說,本屆聯大將於11日下午舉行會議,對四國決議案展開辯論。
  • 反對四國入常的國家提交提案 與四國聯盟打擂臺
    反對四國入常的國家提交提案21日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安理會改革的決議草案。這個一向反對新增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聯盟提議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國席位。     在「團結謀共識」提交他們的議案前,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四國提出了他們的安理會改革議案,非洲聯盟也提出了他們的改革議案。因此有關安理會改革的議案目前增加到三個。     「團結謀共識」聯盟建議安理會理事國從目前的15個增加到25個,但是新增的10個理事國是非常任理事國。
  • 四國聯盟爭常只顧本國利益 入常夢想已基本破滅
    —吳妙發  8月4日,從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和聯合國總部紐約幾乎同時傳來兩則給「四國聯盟」「入常」予以「致命一擊」的消息:一是非盟宣布,非洲國家堅持原來方案,拒絕接受「四國聯盟」決議草案,使「四國聯盟」欲囊括非盟53票這一「大票倉」的美夢頓成黃粱;二是中美兩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達成共識,並昭示國際社會,「四國聯盟」推動的安理會「增常」過程正在破壞聯合國改革進程,中美同意各自盡最大努力
  • 美增常方案獨寵日本「四國聯盟」面臨瓦解
    美國的這一方案顯然與「日本-巴西-印度-德國」四國申常聯盟的設想大相逕庭。四國聯盟提出的方案是,在安理會增設6個常任理事國席位和4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使安理會擴大到擁有25個成員國的規模。  對於四國聯盟的方案,布希政府公開表示反對。
  • 日印帶頭組建四國聯盟,聯手向聯合國施壓,美俄罕見同時表示反對
    9月23日,由日本,印度牽頭,德日印巴四國外長舉行了視頻會議,主要討論了安理會改革和四國入常問題。會後四國外長正式發表聯合聲明,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擴充常任理事國席位,並再次提出入常要求。該聲明表示:「當今世界和75年前聯合國誕生時相比已經有了極大不同,全球面臨著更多的衝突和挑戰。我們要求改革聯合國和其主要決策機構,以便更好地反映當代現實的緊迫性,對於某些試圖阻止聯合國改革進程的國家,我們表示非常失望」。
  • 義大利指責四國為入常勒索窮國 要求聯合國徹查
    義大利駐聯合國大使馬爾切洛·斯帕塔福拉7月26日公開指責巴西、德國、印度和日本為了謀求聯合國安理會中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不惜將向貧困國家提供的援助資金作為政治籌碼,為自己「入常」買支持票。他因此要求聯合國方面立即對這種「不適當的、不道德的行為」進行調查。
  • 美國呼籲各國對「四國聯盟」提案投反對票
    新華網聯合國7月12日電(記者楊志望)美國國務卿賴斯的聯合國改革問題特別顧問席琳·塔席克裡12日表示,美國不認為日本、德國、巴西和印度(「四國聯盟」)提出的安理會擴大決議草案有助於加強聯合國。如果四國強行將其付諸表決,美國呼籲各國對這項決議案投反對票。
  • 再度反對「四國聯盟」爭常案 美國獨邀日本入常
    博爾頓重申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反對安理會過度擴大。他說,美國反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四國聯盟」同時得到常任理事國席位。該聯盟的其他3個成員國是印度、德國和巴西。  「四國聯盟」建議聯合國安理會擴大到25個席位,其中包括新增加6個不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在6個沒有否決權的席位中,「四國同盟」佔據4席,其餘2席屬於非洲國家。
  • 日本入常請客吃飯 在聯合國大擺「壽司宴」(圖)
    新華社  目前以日本為首的「四國聯盟」內部正在出現分歧,優勢似乎正在向反對「增常」的一方傾斜。爭取態度遊移的「中間派」成了兩大陣營鬥爭的關鍵  國際先驅導報駐聯合國記者楊志望報導 紐約聯合國總部對面的千年酒店裡,人聲鼎沸。臺上,日本外相町村信孝正在大談日本對聯合國的貢獻以及四國「入常」的宏偉程序;臺下,熙熙攘攘或站或坐著100多個國家的外交官。
  • 「四國為入常勒索窮國」
    四國聯盟正利用經濟槓桿或財政壓力,迫使某國政府,選擇或不選擇某一立場,直接加盟或投票支持某一(聯合國改革)草案。———意常駐聯合國代表斯帕塔福拉  據新華社電  義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馬爾切洛·斯帕塔福拉26日指責德國、日本、巴西、印度組成的「四國聯盟」,正試圖利用經濟援助勒索部分聯合國成員,迫使他們支持四國提出的安理會改革方案。
  • 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投票表決,中美俄英全投了棄權票
    但在近期卻有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在聯合國安理會進行的投票表決中,中美俄英竟然罕見地一致投了棄權票,這究竟發生了什麼?據人民網報導,聯合國安理會10日舉行公開會,以11票贊成、0票反對和4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德國和比利時提出的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問題決議。
  • 日本重金買「入常」票小泉 慷慨承諾大把經濟援助,換到中美洲7國支持
    中美洲國家也投桃報李,使小泉政府如願以償地得到最想要的禮物:支持「四國聯盟」提出的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決議草案。  洞悉用意漫天要價  長期以來,中美洲在日本的外交格局中,一直處於極不顯眼的地位。但最近,日本外交官緊急邀請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巴拿馬和多米尼加的領導人,出席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並安排小泉在18日和他們會晤。
  • 重整計劃草案獲表決通過
    2020年11月25日晚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以下簡稱力帆管理人)在上交所發布《關於力帆股份十家全資子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召開情況的公告》披露,力帆重整計劃草案獲得表決通過。
  • 印度或同意澳參加「馬拉巴爾」軍演,四國聯盟即將形成?
    如果澳大利亞參加軍演,意味著「四國聯盟」軍事化趨勢正在加強。「馬拉巴爾」演習始於1992年,原本是美國和印度進行的雙邊演習,由於演習地點在印度「馬拉巴爾」海灘而得名。2007年,日本加入這一演習,變成三方演習,交替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舉行。
  • 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一詞最早在1942年1月1日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中首次提及,在成立聯合國前期美國和蘇聯進行長時間的「對戰」,在聯合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美國很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這是為何呢?
  • 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印度國防部宣布澳大利亞海軍將參加2020年在孟加拉灣舉行的馬拉巴爾演習,這樣一來,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四國就在這次聯合軍演中湊齊了,這被廣泛視為圍繞「四國聯盟」概念的最新進展。美國一直想把「四國聯盟」做實,使之成為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北約」的基礎。馬拉巴爾軍演以及本月四國外長的東京會晤調動了人們這方面的更多聯想。  法新社評論稱,所謂「四方安全對話」被吹捧為對抗中國崛起的一種手段,但在遏制或參與遏制北京方面,該集團常常因分歧而步履蹣跚。但值得警惕的是,印度政府的對華強硬派近來不斷鼓吹對華政策「突破底線」。
  • 美俄看法罕見達成一致
    在經歷過長時間的戰火與硝煙之後,世界各國開始謀求「和平與發展」。於是聯合國應運而生,因為中、俄、英、美、法在兩次大戰中為世界和平做出過突出貢獻,因此這五個國家成為了聯合國當之無愧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強上加強的黃金組合,正好應了那句「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而身為常任理事國,這五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都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