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聖亞種種看似荒誕的「操作」,背後隱藏的是一場歷時多年的公司控制權之爭,昔日的「白衣騎士」變成「野蠻人」成功上位,卻發現公司已經身處巨大的危機之中
大連聖亞副董事長毛崴被擔架抬上救護車
文 | 崔浩
12月16日,大連聖亞(600593.SH)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消息說「總經理辦公室疑被監聽」、「現任高管自進駐公司後就可能一直處於被監聽狀態」、「已報警」。
普通的上市公司很少發生這種奇聞,但對於大連聖亞來說,這類事情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從6月底董事會改組以來,這家主營水族館的公司隔三差五就會曝出「管理層內鬥」、「副董事長被打」、「股份被凍結」、「股東催還債」等各種引人矚目的新聞。
與此同時,公司的股價表現同樣「吸睛」:從12月1日起,大連聖亞的股票八個交易日內收穫七個跌停,之後又多次跌停,至16日收盤時為止股價已經從42元跌到21元以下,市值蒸發20多億元。
大連聖亞到底發生了什麼?
01
新聞製造機
大連聖亞成立於1993年,大股東為國有企業——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星海灣」)。這是一家以水族館、人造景觀、遊樂園等為主營業務的企業。
來源:大連聖亞官網
2020年下半年以來,這家規模不大、市值不高的公司頻頻以各種方式登上熱搜:
6月30日,正、副董事長王雙宏、劉德義在股東大會上被雙雙罷免,楊子平、毛崴出任董事長和副董事長。
7月7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毛崴於2019年因涉嫌「實施操縱證券市場違法行為」,被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監管專員辦事處立案調查。
9月7日,毛崴在董事會會議召開前在公司「遭受暴力事件受傷」。在一段現場拍攝的視頻中,毛崴躺在擔架上說:「十幾個保安打我……大家都來看看好了」,然後就被抬上了救護車。
9月14日,大連聖亞又公告稱,公司的五名副總經理同時因「個人原因」辭職。兩天後,毛崴出任總經理,曾擔任總經理多年的肖峰辭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職務。
管理層鬥爭剛剛告一段落,公司的財務狀況又出了問題。
11月4日,大連聖亞公告稱,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公司第一大股東星海灣投資所持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
11月23日,公司又公告稱,因股權轉讓糾紛涉訴,公司7個銀行帳戶被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導致「大量員工工資、所欠的員工社保不能及時發放」、「海洋動物藥品、飼料不能按需補充」、「稅金以及水電費、供暖費等不能及時繳納」。
11月26日,公司又再披露收到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及《財產保全結果及期限告知書》,公司所持有的鎮江大白鯨海洋世界有限公司29.02%股權被凍結3年。
一連串的壞消息傳來之後,公司的股價再也堅持不住了,於是便出現了文章開頭股價「雪崩」的一幕。短短十天之內,大連聖亞的市值腰斬。
屋漏偏逢連夜雨。12月8日,大連聖亞主要股東之一——遼寧邁克集團發文稱,該集團年初為幫助聖亞解決資金困難,以4.35%年息借款給聖亞一千萬人民幣,現逾期時間已經三倍之久。除了催促聖亞還錢,文章還指責楊子平和毛崴「拒絕溝通,同時又大肆抹黑他人,憑空散播謠言,不管上市公司生死。」
(遼寧邁克集團致大連聖亞領導的公開信。圖片來源:邁克集團公眾號)
12月9日上午,聖亞的員工們正在集體參加一二·九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但楊子平與毛崴均未現身。「員工們都在傳,說毛董事長在到處找錢。」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筆者。
一二·九活動當天,楊子平、毛崴均未現身。(圖/受訪者提供)
02
大白鯨計劃
要看懂大連聖亞的諸多問題,「大白鯨計劃」是一條重要的線索。對員工來說,這是前任總經理肖峰多年來帶領大連聖亞取得今天成績的重要「抓手」,而對於新任董事長楊子平等人來說,「大白鯨計劃」卻是大連聖亞發展的「頑疾」。
肖峰在大連聖亞工作了24年。2012年被選為總經理後,他提出「大白鯨計劃」,希望將聖亞轉型為一個「以原創內容為核心,綜合運用藝術、動漫、影視、遊戲、演藝、主題樂園等形式的,跨媒介、跨產業鏈的大型文化平臺」,打造「中國藍色迪士尼」。
這個宏大的計劃需要資金支持。肖峰在擔任總經理之前在公司裡主抓資本運營。《中外管理》的一篇文章更將他稱為「玩資本出身的行業專家」。但是,「大白鯨計劃」所需要的資本遲遲沒有到位,初期啟動的都是一些投入較小的輕資產項目。直到2015年,一家名叫中科招商的公司出現,事情才迎來轉機。
此時的中科招商(832168.OC,現已退市)正在借新三板在A股瘋狂買殼。他們通過在新三板的四次定向增發募集了109億元資金,抄底舉牌16家A股上市公司,而大連聖亞便是其中之一。
中科招商舉牌的公司都有顯著的「殼股」特徵:小盤股、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其餘股東持股分散、主營業務不振、重組併購的空間很大。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當時在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時表示,公司要通過批量入股A股上市公司來打造一個上市公司產業集群。
2015年7月8日,中科招商通過其旗下全資子公司中科匯通舉牌大連聖亞,累計持有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01%,成為第四大股東。之後,大連聖亞就開始籌建鎮江魔幻海洋世界以及營口大白鯨世界海岸城。這兩個項目均為重資產項目,總計需要十幾億元的資金。
但是,到了2015年底,時任證監會主席劉士餘發表著名的「野蠻人」講話,證監會暫停了私募基金在新三板的掛牌及融資,監管風向開始轉頭。中科招商因為巨額融資率先引發監管注意。2017年10月,全國股轉系統出臺《關於掛牌和私募基金機構的自查整改相關問題》(1394號文)。12月,曾經的A股「囤殼之王」中科招商因不符合該文件的要求被強制摘牌。
為了得到新項目所需要的資金,大連聖亞於2016年10月找到大連「先鋒系」掌門人張振興,擬向後者定向增發8.1億元。但是,這次定增經過多次修改最終夭折,先鋒系在2017年8月終止了對聖亞的投資。
兩次引入外部資本的行動先後失敗,使得按照「大白鯨計劃」同時建設著多個項目的聖亞舉步維艱,資金壓力巨大。
03
「白衣騎士」還是「野蠻人」?
面臨財務危機的大連聖亞找到了「白衣騎士」——註冊地位於上海的磐京基金及其董事長毛崴。2017年7月,雙方共同發起成立磐京投資合夥企業(後簡稱「聖亞磐京」),擬募集資金30億元人民幣,以解新項目資金需求的燃眉之急。
實際上,聖亞與磐京的在一級市場的這次合作並沒有真正展開,大連聖亞在2019年8月答上交所問詢函時表示,聖亞磐京並沒有實際開展業務,磐京基金已經在2018年8月退出了合夥企業。
2017年3季度-2018年1季度 大連聖亞前十大股東及持股比例(數據來源:大連聖亞公告,整理:崔浩)
一級市場的劇情還沒開演就結束了,但二級市場的戲碼還在上演。從2017年四季度起,幾位浙江出身的自然人股東通過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的方式,進入到了公司的十大股東行列,2020年成為董事長的楊子平就在其中。
其他幾人也與楊子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前《證券日報》報導稱楊子平、楊渭平和高建渭三人的戶籍地址也在杭州市拱墅區的同一個村子。楊渭平是杭州錢江彩色不鏽鋼廠的法人。公開資料顯示,楊子平曾在該廠工作。2020年9月7日聖亞的股東大會鬧劇當天,和毛崴一起「被打」的另外一個人就是楊渭平的律師。盧立女則是楊子平進入董事會的提名人。
楊子平與毛崴的關係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工商登記查詢系統顯示,楊子平曾於2017年2月投資入夥了由磐京基金於2016年發起設立的股權投資合資企業——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慶成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對上交所的回覆函中,毛崴否認自己和楊子平是一致行動人。
但是,一位大連聖亞的員工向筆者回憶,在楊子平進入公司後,其助理葉文皓曾在自我介紹時稱自己是楊子平的助理,之後又補充到「還有毛總」。
(楊子平等人進入十大股東名單後,開始為進入董事會而努力。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整理:崔浩)
2018年4月的股東大會在大連聖亞歷史上極為特殊,在以往的大連聖亞股東大會上,參與投票的只有董事會成員,持有表決權的股份也僅代表前十大股東。而在這次會議上,參會的股東和代理人人數達到17人,這意味著,除了董事會的八人,還有九人代表中小股東參與投票。
一位知情人士對筆者透露,在這次大會上,控股股東星海灣(持有24%的股份)以及第三大股東紐西蘭海底工程有限公司(持有8%的股份,下稱「海底工程」)在所有提案中均做出一致的表決。以18年1季度報告前十大股東持股量計算,如果小股東不參與投票,這兩大股東在大會上的票數佔比為52.5%,其提案勢必得到通過。
然而,正是持股量極小的一部分股東加入,使得星海灣與海底工程的票數佔比被稀釋到49.4%,原本穩固的局面遭到翻轉:星海灣與海底工程的多項人事提案遭到否決,楊子平則以1%的持股量的成為公司董事,其提名的劉志良也成為獨立董事。
股東大會的勝利者是楊子平和他的浙江同鄉。穿透投票比可以發現,大連聖亞多年來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股權分散,這才給了楊子平等外來者機會。也正因楊子平的進入,多年來各方維持的生態平衡被打破,由此拉開了大連聖亞管理層數年內鬥的序幕,也埋下了2020年一系列事件的伏筆。
04
買股票買成董事長
面對楊子平的攻勢,控股股東星海灣股份受到主營業務的拖累,資金緊張,沒有實力增持股份。2019年,第二大股東遼寧邁克又宣布因自身資金需要,減持了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4%的股份。
一位了解遼寧邁克經營狀況的知情人士告訴筆者,2019時遼寧邁克的主營業務確實受到當時國際形勢衝擊。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對古巴貿易,從15年開始業績嚴重下滑,貸款壓力巨大。
在第一、二大股東均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僅僅在一級市場給大連聖亞開過一張「空頭支票」的磐京基金以及毛崴本人正式登場,開始在二級市場大量買入大連聖亞的股票。
2019年7月5日,磐京基金首次舉牌大連聖亞,並在其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進行了三次增持。面對監管方的問詢,磐京基金表示「看好大連聖亞所從事行業的未來發展,認可大連聖亞的長期投資價值」,還表示「無意幹預上市公司日常經營,無意獲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當年11月,楊子平也宣布增持。
經歷了磐京基金在的一番攻城略地之後,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席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2020年第二季度,楊子平、毛崴合計持股佔比與原股東一方持股佔比分別為25.22%與24.03%,雙方差距並不大。中小股東再一次成為決定勝局的關鍵。
2019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前十大股東及持股比例(數據來源:大連聖亞公告,整理:崔浩)
在2020年6月這場一度延期的股東大會上,出席會議的股東和代理人達到歷史最多的110人。除去這一次,歷史上最多只有十幾人參加股東大會。與會股東擁有的表決權佔公司股份總數比例超過83%,前十大股東的票數再一次被稀釋。除去浙江系,其餘老股東的總票數僅佔到總票數的40%左右,結局已定。
果然,老股東的人事議案盡數被否決,持股僅4%的楊子平成功罷免兩位原董事,其提名的候選人中三人當選。這樣,在全部九個董事席位中,楊子平和他推選的人佔了五席。楊子平、毛崴分別出任正、副董事長,拿到了公司控制權。
更換董事長之後,公司各大股東之間的分歧並未彌合,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愈發激烈。之後的數次董事會中,均可以見到針鋒相對的各種人事任免提案。到了9月7日的董事會召開之前,毛崴甚至被公司保安「請」出了會場,這就是後來成為熱點新聞的「副董事長被打」事件。
關於這場衝突的細節,以及毛崴到底是否真的被打,各方說法並不一致。但是這一事件並未影響楊子平、毛崴爭奪公司控制權的進程。9月中旬,前高管團隊集體提出離職。到了9月底,毛崴方面通過《浙商》雜誌對外宣布稱已全面接管大連聖亞。
05
拯救股價
楊子平、毛崴拿下了聖亞,但公司的財務狀況仍在持續惡化。多年前按照「大白鯨計劃」開建的多個項目都處於延期或停工狀態,沒有一個能產生收入,公司也沒有財力繼續投入資金完成這些項目。從11月開始,公司陸續傳出「銀行帳戶被凍結」等壞消息,直至股價崩盤。
危難之際,楊子平和毛崴似乎再次想到了那些曾「幫助」過他們的中小股東。12月7日,大連聖亞發公告邀請全體股東於12月8日至18日期間免費暢遊聖亞海洋公園,並與管理層座談,考察聖亞大連當地擬投資項目,同時提供500-1000元的差旅報銷。
前述接近大連聖亞股東的人士向筆者表達了疑惑:「股東來了之後看的是本部(指大連聖亞海洋館),它當然業績好了,但是聖亞上市不光靠本部,它是很多個牌子在外面聯動的,股東看這一個項目能解決問題嗎?」
不僅是中小股東,就連員工也被要求加入「維護」公司股價的隊伍之中。根據聖亞官網的消息,12月3日(即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第三日),聖亞召開了緊急會議,向中層管理人員作了相關通報,並稱公司高管、中層管理團隊願意主動買入公司股票。與此同時,在中層管理團隊的帶動下,這種自發的認購行為迅速擴散到公司基層,120多名基層員工願意每人拿出500元到1000元來購買公司的股票。
一位大連聖亞的員工向筆者確認了此事,但表示員工們買股票並非都出於自願。「不買也沒有辦法,想在公司呆,就得多少買一點,給他們個面子。」
12月10日晚,大連聖亞在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時稱,公司不存在未披露的重大風險或事項,也不存在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重大影響的應披露未披露事項。12月11日,大連聖亞收跌0.32%,暫時止住了連續跌停的勢頭,但是,16日聖亞又自曝出「總經理辦公室」被竊聽的猛料,預示著這場大戲還將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