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許繼剛 記者 羅向明)2月23日,成都空港口岸迎來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通過海關總署驗收後的首批20噸肉類進口。首次通過航空貨運形式進口冰鮮豬肉的實現,標誌著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正式投運。
該批進口冰鮮肉總重量約20噸,由成都益民集團與成都空港發展集團聯合採購,包括豬五花肉和豬裡脊肉各10噸,來自西班牙最大、品控最嚴的肉類企業之一——喬治集團(Grupo Jorge),除了擁有西班牙的原產地證、合格證等質量追溯證明外,在抵達成都時經過海關驗放,最後由益民生鮮公司食品安全三級檢測把關,確保市民買得安心、吃得舒心。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為豐富成都市人民群眾的菜籃子,穩定豬肉供給,雙流區航空經濟局積極整合區內企業資源優勢,在成都海關、四川省機場集團等單位大力支持下,積極做好進口肉類運力組織、理貨、通關等各項保障工作。
成都益民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批進口豬肉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屠宰加工後,採用全程冷鏈空運方式飛抵雙流投放消費市場。由於空運時間短,冰鮮豬肉能高效鎖住水分,光澤鮮紅、肉質緊密,保證新鮮口感。該批豬肉將於近期登錄「益民優鮮」網上平臺,並在益民菜市南苑店、東苑店等部分門店現場銷售。
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海關近期出臺了22條措施,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其中,通過加快檢疫審批、開闢綠色通道、7*24小時通關、優先安排查驗等措施,全力保障關係民生的糧食、肉類、水產品、果蔬等農產品食品快速通關。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位於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際貨站內,項目總建築面積1251.5平米,設置有海關查驗區、採樣、樣品預處理及存儲、外來生物檢測等專業技術用房。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於2019年2月正式動工建設,2019年7月通過成都海關預驗收。2019年10月接受了海關總署組織的正式驗收。
2020年1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正式通過海關總署驗收,具備進口肉類資質。
近年來,雙流區加強指定監管場地(口岸)建設,雙流國際機場現已具備進口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水果、肉類、植物種苗等5類海關指定監管場地以及進口藥品、生物製品等2類指定口岸資質,成為西南地區功能最齊全的空港口岸。該批肉類產品的進口標誌著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正式投運,這有利於緩解當前肉類供需矛盾,有助於提升成都空港口岸競爭綜合實力,助力雙流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助推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