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個稅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個稅種。在公司工作,我們要交工資薪金所得個稅;兼職賺外快,我們要交勞動報酬所得個稅;投資分紅,我們要交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稅;連中個百萬大獎也需要交偶然所得個稅。而對於企業財務們來說,個稅也是個不亞於企業所得稅的重要工作。除了要日常申報、年度申報,還得和企業所得稅一樣進行彙算清繳。這麼一個普通繁雜的稅種,卻很容易往往會因為財務人員們的疏忽,導致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不當而給企業帶來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稅法上沒有對企業用私人銀行卡發放員工工資薪金髮文禁止,但是就像稅法並未限制使用現金發放工資一樣,實際生活中使用現金髮工資的現象還是屢禁不止的。
薪點點再三提醒大家,下面這兩種避個稅的方法不可取:
1.通過虛開發票進行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不可取!
我們發現,很多企業發工資是分兩種渠道發放的,一部分是正常的工資發放渠道,另一部分是讓員工通過發票來換取收入。
發票的好處很多,對企業來說可以增加企業的費用成本,從而減少企業所得稅,如果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可以直接減少企業的增值稅。對員工來說,可以直接減少個稅,增加到手收入。
但是,這種行為對稅局來說就是虛開發票,是偷漏稅,是必須嚴懲不貸的!
2.通過買保險進行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不可取!
一說起保險,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可以用來避稅。這種說法不太客觀,因為我們買保險花費的錢實際上已經是稅後所得的收入了。目前我國正在試點推行的「稅優健康險」,購買這種保險可以獲得一定的個稅減免。但是按照規定,扣除的最高限額為2400元/年,這對於高收入人群來說,其實並沒有起到什麼避個稅的效果。
那麼,有些企業會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可以採取目前流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來解決,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方法有兩種方案,請聽我娓娓道來!
方案一:轉變收入方式
我們現在和服務的公司之間多是勞動合同下的僱傭關係。對於底層員工來說,每月稅收小几百,可能看起來不是很多。但對於高管來說,往往年薪百萬,近一半都用來交稅了。那麼這種情況下,轉變收入方式就是比較推薦的方法了。
企業為高管註冊一個工作室,將雙方的僱傭關係轉變為合作關係,高管的年薪變成工作室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合理收入,從而將45%的高稅率降低至綜合稅率5.5%左右。當然,如果想要達到如此低的稅率,對於工作室的註冊地點、徵稅方式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方案二:採取個稅代徵平臺
注意要找有代徵資質的平臺,滿足可以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把服務任務等外包給靈活用工平臺(企業把業務外包),平臺再給企業開具專票抵扣,靈活用工平臺再把(任務)分發給個人(自由職業者),同時為這些個人代繳個稅。徵收個稅的標準是按照個人經營所得名義來計算的,一般在1%-1.5%。個人收到的貨款屬於個人經營所得的稅後收入,不計入個稅年度彙算清繳。
通過靈活用工模式有效,合理地避稅。當然,使用稅收政策找到有效的避稅措施是在社會經濟中維持個人控制和責任,鼓勵人們努力工作,實現夢想和完善的資源優勢。除了主動納稅之外,還必須為許多企業主(即每個納稅人)找到有效的避稅方法。
有些企業會說,我們不想採取上面兩種方式呢?這裡薪點點也有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減少計稅基數。
根據相關的規定企業和個人按照省級以上的人民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的並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的當期的工資裡,薪金的收入不用交個人所得稅。企業可以提高交納住房公積金和社保、醫保等基數減少個人所得稅的交納。
2、通過非貨幣支付降低工資的名義收入。
我國政府在對納稅人工資、薪金所得徵稅時只按固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做相應的扣除工資越高呢繳納的稅金也越高並不考慮納稅人的實際的支出水平。企業可通過報銷員工的一定數額的費用在工資總額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員工的名義收入。
(1)允許員工將自己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比如以辦公費、招待費等的形式可以呢憑發票報銷這是減少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有效辦法。即員工的一些日常的消費由公司承擔公司少發給員工的相應數額的工資但是員工可支配的實際收入並未減少而同時又增加了企業的可抵減項目減少了企業的所得稅一舉兩得但是要注意相關發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2)企業提供假期(旅遊)差旅費津貼。即由企業支付員工(旅遊)差旅費然後降低員工的薪金。企業員工利用假期到外地旅遊將發生的費用單據以公務出差的名義帶回企業報銷企業則根據員工報銷額度降低其工資。這樣對企業來講並沒多增加支出而對個人來講則是增加了收入。
(3)由企業給員工提供上下班班車服務可減少職工的交通的費用同時車輛的汽油、維修費可以轉為企業費用從而呢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
(4)為職工提供培訓。員工除了薪金要求外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也是很重視提供員工所需的培訓可以提升員工的自身價值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能給企業呢創造更多的價值從而呢增強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