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綁在新新飯店的避雷針上!這些西湖照片背後的故事驚心動魄

2020-12-11 瀟湘晨報

關於西湖的明信片,你家收藏了嗎?

「天容水色西湖好」,在這個特殊的五一假期,這片湖山仍是很多人閒時最愛的旅遊目標地之一。

從上世紀初起,西湖就仿佛是杭州的旅遊推廣大使,流連在每個時代最精緻的明信片上,向世人展現各種姿態。

二我軒·白堤

二我軒·蘇堤春曉

1910年,湧金門外「二我軒」照相館館主餘寅初,帶著夥計,背著照相器材,從斷橋開始一路向西拍攝,然後挑了48幅照片集結成冊,送到南洋勸業會展覽,獲得當年的攝影類展品金獎。

54年後的一天,杭州人丁雲川在朋友家發現了這套老照片,用身上僅有的15塊錢換了回去;又過了40年,他捐給了正在徵集杭州西湖史料的西湖博物館。如今博物館裡躺著的,還有留芳、月溪等當年著名照相館發行的、以西湖風景為主的明信片。

二我軒·飛來峰(圖說)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逛西湖時,不止一次跟周恩來總理說,這裡的風景「看起來像是一張明信畫片」。臨走時,他帶走了一套《西湖》明信片。

張侯權拍攝的《西湖晨曦》

這套明信片封面,由當時在浙江幻燈製片廠工作的張侯權先生拍攝。

今年92歲的他,守在西湖邊拍了60年,他的照片被做成了各種明信片、幻燈片,甚至成為外交禮物。他的鏡頭下,是西湖一甲子的朝朝暮暮、風霜雨雪。

他也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

張侯權

首批西湖風光幻燈片

131個國家的大使館各送了20套

1965年初夏,在杭州召開了一次全國幻燈會議,當時文化部電影局幻燈處處長唐瑜提出幾個建議,其中一條就是內容選擇上可以做一些風光片。

浙江幻燈製片廠廠長黎吶馬上響應:「我們有西湖風光片。」接著就在會上放映了張侯權幾年來拍攝、製作的西湖風光幻燈片,得到大家的一致叫好。

唐瑜當即決定選出24張「西湖風光」,做成「135」膠片的幻燈片。

用作國際文化交流的西湖風光幻燈片集

1970年代末至1988年,張侯權共拍了60多套照片,都製作成了幻燈片,展現浙江的風土人情、戲曲工藝,其中最多的就是西湖風光。寄到北京後,相關領導批示,這批幻燈片(文化部)免審(郵局)免檢,作為外交禮物,寄往當時與中國建交的131個國家,每個大使館寄20套。

很可惜,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大約1990年代後,曾經風靡全球的幻燈片幾乎消失殆盡。

我第一次去張老先生家,他的女兒單泠從儲藏室裡,找出滿滿一箱子幻燈片,幾十本冊子,還有兩臺手持式的讀(幻燈)片機,有一臺是法國產的。

單泠說,但是在歐美,幻燈機是非常普遍的「小家電」,「以前的人不會經常把照片印出來,習慣用看片機看幻燈片,就像現在我們用手機翻照片一樣。」

可惜的是,這些壓箱底的藏貨,在太陽光底下一看,大部分已經失去色彩。老先生說是保存環境不夠乾燥。

斷橋 張侯權攝

雲棲竹徑 張侯權攝

蘇堤春曉 張侯權攝

龍井 張侯權攝

片子一幀一幀過去,1970年~1980年的湖光山色歷歷在目。它們像琥珀一樣,永久封存了特定時刻特定地點那個風姿綽約的西湖。

雖然已是92歲高齡,老先生仍然可以準確無誤地說出每張照片的拍攝地點,連人物、細節、故事都記得很清楚——

「這張『虎跑泉』,畫面裡兩個女孩子是兩姐妹。」

我們看著幻燈片裡那兩個美人,那個時代的女孩子真是人美條順。「裡面一個女孩子原來有個在浙大讀研究生的男朋友,後來她紅了(這張照片當年傳播得非常廣,片裡的女孩相當於現在的網紅模特了),那個研究生的媽媽急得來找我。」

說著說著,牆上打出來一張老先生1980年代拍的杭州植物園,畫面上有棵紫荊花樹。他突然問我:「你知道紫荊樹是怕癢的嗎?」

我一下沒有反應過來。老先生繼續解釋:「我一撓紫荊樹的樹幹,整棵樹都會搖晃起來。」

我們也好像紫荊樹,被這句話撓到了癢點,笑得七倒八歪。

綁在新新飯店的穹頂上

身掛8臺相機連續「掃射」

前面那張選作《西湖》明信片封面的照片「西湖晨曦」,是由張侯權、上海人美攝編室副主任尹福康構思,在杭州園林管理局工作的王勝林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攝影師葉賜振等幾位共同創作的一張照片。

1963年深秋初冬的一個清晨。

行動時間和地點是張侯權、尹福康選定的,張侯權有一張從攝影技術書籍上手抄的杭州二十四節氣的日出、日落時間表,能幫助他掌握杭州四季、早晚色溫變化,以及太陽和西湖景點之間的空間關係。

為了更加準確掌握四季、早晚色溫變化,張侯權手抄了一張杭州地區日出日落時間表(這是第三版,更早的幾張已經用爛了),一直使用多年,還分抄很多份贈送多人

清晨5點多,太陽尚未升起。西湖邊,四個年輕人正兵分兩路:

葉賜振和王勝林一人掌舵一人搖船,泛舟到了白堤錦帶橋北邊裡西湖的湖面上;張侯權和尹福康一起,上了新新飯店西樓的樓頂。他們準備合作拍攝一張西湖日出圖。

船,是畫面中的關鍵道具——頭一天晚上,王勝林就搖進了西湖,夜泊在新新飯店門前小碼頭前。「裡西湖原本是不準遊船進入的,有了老王協調,我們就可以搖小船進去。畫面裡有沒有這麼艘小船,是大不一樣的。」

新新飯店這頭驚險係數比較高:張侯權爬上了西樓頂上的穹頂後,先把自己和穹頂上的避雷針基座綁上。這個穹頂距離地面有五六層樓高。

當年,張侯權和尹福康一起,上了新新飯店西樓的樓頂;葉賜振和王勝林,則在錦帶橋西邊的西湖水域泛舟 2020年4月

尹福康站在穹頂底下的平臺上,通過吊繩索,把八臺照相機一一傳給張侯權。「8臺照相機,有尹福康的3個,葉賜振的兩個,我自己的3個,裡面好幾個『135』的潘太康、萊卡、尼康和『120』的祿萊、林哈夫,在上面,上面的鏡頭是不能換的。」

張侯權早年使用的幾款老相機

8個大傢伙、小傢伙全部掛在張侯權的脖子上,以便開始拍攝時,他一次性操作,拍了之後底片由幾位攝影師各自歸檔。當然,以防萬一,他牽著自備的保險繩沿著穹頂邊沿走了一圈,把自己、相機和避雷針的基座綁在一起。

一切就緒。

「我手一揮,他們按照既定路線划船。」6點一過,太陽在錦帶橋一帶的位置升起來,「那天雲彩也好,沒有風,水面很安靜,這是運氣。」

不過,這份美景留給張侯權的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太陽升高以後,曝光就不好掌握了。色溫一變,畫面色調就變了。」

那天在新新飯店的穹頂上,張侯權花了20分鐘左右,拍完所有相機裡的兩百多張膠片。

我吃驚:「這麼快!」「那當然。」

「沒有拍壞的?」「那當然。」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是張侯權最喜歡的聲音。

92歲的老先生,一生經歷過各個時代浪潮的起落開闔。而他現今對我作的描述,始終是平靜的,「我對生活沒有別的要求,能讓我拿相機,『咔嚓咔嚓』的聲音,可以讓我忘掉一切不愉快。」

蘇堤 張侯權攝

張侯權老先生的故事,我們講了一半,完整版在今天出街的錢江晚報【人文讀本】裡。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西湖明信片背後:把自己綁在飯店的避雷針上,掛8臺相機拍攝
    綁在新新飯店的穹頂上身掛8臺相機連續「掃射」前面那張選作《西湖》明信片封面的照片「西湖晨曦」,是由張侯權、上海人美攝編室副主任尹福康構思,在杭州園林管理局工作的王勝林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攝影師葉賜振等幾位共同創作的一張照片。1963年深秋初冬的一個清晨。
  • 拍西湖的攝友有多拼?把自己綁在新新飯店的避雷針上!
    綁在新新飯店的穹頂上身掛 8 臺相機連續"掃射"前面那張選作《西湖》明信片封面的照片"西湖晨曦",是由張侯權、上海人美攝編室副主任尹福康構思,在杭州園林管理局工作的王勝林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攝影師葉賜振等幾位共同創作的一張照片。
  • 綁在新新飯店的避雷針上拍西湖日出,他的照片被做成國禮
    西湖邊,四個年輕人正兵分兩路:葉賜振和王勝林一人掌舵一人搖船,泛舟到了白堤錦帶橋北邊裡西湖的湖面上;張侯權和尹福康一起,上了新新飯店西樓的樓頂。他們準備合作拍攝一張西湖日出圖。船,是畫面中的關鍵道具——頭一天晚上,王勝林就搖進了西湖,夜泊在新新飯店門前小碼頭前。
  • 餐飲人日記61| 杭州新新飯店餐飲總監&行政總廚陳建俊:百年文物建築的環抱中,做本真味道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杭州,就帶回了這套明信片。如果能有幸訂到新新飯店七樓的大包廂,現在還可以上那個正對西湖的露臺,找找穹頂上的避雷針基座還在不在。而且,新新飯店面朝西湖的餐廳還不止一處。這個春天,恰逢一樓的1931餐廳重裝一新開始迎客,無論環境和菜品都有了提升。坐在臨湖的位置上慢慢享用地道杭州菜,是一件難得的幸運事。畢竟搶臨湖的餐位,拼的可完全是運氣。
  • 專稿|新新飯店嬗變的經驗啟示
    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新新飯店在G20杭州峰會中承擔領導人接待任務。咫尺西湖  • 北山街夜景G20峰會之前,雖坐擁西湖邊黃金地段,新新飯店卻效益不佳,員工收入低,工作積極性不高,歷史遺留問題久拖未決。
  • 出門就是西湖!新新飯店2晚(可拆分)+主廚精選雙人套餐+下午茶,人均僅3百+!
    >喚醒2021年春日份的小美好要說咱杭州牛氣的排在必住排行榜的酒店西湖邊北山路上的新新飯店一定得有名字!還是徐志摩留下的《西湖記》都掩藏不住這些文人騷客對西湖的喜愛不僅有吃喝玩樂遊還能直接實現住在西湖邊的夢想出門就是西湖美景啊,這種體驗簡直太幸福了!而以上全部的這些總價,你來猜猜看是多少錢?原價要3600+,現在竟然只要1299元哎!
  • 新新飯店大打名人牌 胡適住過的房間每晚3980元
    你想在西湖邊,住胡適曾居住過的房間麼?上世紀20年代,位於西湖邊的的新新飯店是華東地區最豪華的酒店,但後來風光不如從前了。作為浙江省的唯一文物飯店,擁有三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新新飯店最近整修完畢。在歷時兩年的整修中,新新飯店的前世今生被重新發現,而聰明的新新飯店也大打「文化牌」,推出了「名人房間」,為如何合理利用文物提出了新的思路。
  • 話劇《新新旅館》把胡適往事搬上舞臺
    今年,他的民國情結吹到了西湖邊的地標建築新新飯店。昨晚,浙江話劇團與新新飯店聯合出品的同名話劇《新新旅館》,在新新飯店進行了合作籤約和建組儀式,李伯男導演的詩劇《志摩有約》也同時建組。2018年1月6日,《新新旅館》將在浙話藝術劇院首演。為何是「新新旅館」?
  • 年度十佳特色主題酒店12、杭州新新飯店
    杭州新新飯店,地處世界自然遺產——西湖風景名勝區核心北山街中央,坐北朝南,東鄰斷橋,西接嶽廟,背枕寶石,門含孤山,山環水抱,天人合一。坐擁260米湖岸線,是杭州為數不多的一線環湖飯店。  飯店由何莊、董莊、孤雲草舍、招賢寺、秋水山莊、靜觀堂、琴臺閣、尚賢閣、閒地閣及西子樓等10幢歷史樓宇圍合而成。其中秋水山莊建於1932年,孤雲草舍建於1912年、董莊建成於1922年,後兩幢建築於2005年被列入省級近代文物保護建築,凸現了百年新新歷史文化特色和優雅大氣的歐式與民國建築風格。
  • 曉風書屋第12家分店落戶杭州新新飯店
    在杭州西湖邊開一家書店,一直是曉風書屋老闆娘朱鈺芳的一個情結。近日,她的這個心結就要解了——開在西湖邊新新飯店的第12家曉風書屋分店將開張。她轉述了一位朋友的話:「跨十八步,就掉進西湖里了。」西湖的那一邊,便是孤山放鶴亭。 新新店將主打「西湖風」,進店一眼望去,就是杭州的世故人情。此外,還設立了民國專題區。
  • 新新飯店2晚+主廚精選雙人套餐+下午茶,人均僅4百+!
    反正都就地過年了,住一個牛的酒店怎麼樣要說咱杭州牛氣的、排在必住排行榜的酒店西湖邊北山路上的新新飯店,一定得有名字!北山路上的新新飯店山光如澱,湖光如練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眷顧無論是蘇軾當年寫下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還是徐志摩留下的《西湖記》都掩藏不住這些文人騷客對西湖的喜愛
  • 新新飯店推出高配版老底子杭州菜,十六位美食「大咖」聯袂推薦!
    溫馨提示:點上方↑↑訂閱西湖曉蠻腰上周日,十六位「大咖」受邀光臨新新飯店聯合曉蠻腰舉辦的午宴
  • 時隔二十二年 杭州西湖再評「新新西湖十景」
    時隔二十二年 杭州西湖再評「新新西湖十景」www.zjol.com.cn 2007年02月16日 14:25:48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年推出「新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
  • 照片背後的故事——一張民國彩票牽出一段惠州西湖開發史一:上書拉...
    照片背後的故事——一張民國彩票牽出一段惠州西湖開發史一:上書拉開西湖建設大潮 2020-09-23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新飯店·中國警察的跨國之戀
    千奇百怪說故事,歲月流轉品人生。我們用聲音打破時間的壁壘,抹去歷史厚重的積塵,聽杭州城內蟄伏了數百年的故事。
  • 幾十張北山路老照片背後 映出了杭州近代的滄桑變遷
    曬北山路的照片引來遊客的關注杭州網訊 一樣的景,一樣的人,看著新照片回味老照片,與北山路他們都有一段不解之緣。10月15日,在「北山之夜」咖啡教室徵集活動一個月後,脫穎而出的19幅老照片的主角,「光陰曬客」們齊聚在新新飯店,緩緩吐露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個月前,「北山之夜」咖啡教室舉辦了「曬光陰」活動,活動向市民遊客徵集以前在北山街沿線拍下的老照片,然後在時過境遷的現在,克隆當時的姿勢神情,在同樣的地點拍一張作對比,看看歲月在兩張對比照片中留下了什麼。
  • 2020杭州全球旗袍日西湖邊穿旗袍太美妙
    西湖、女性和旗袍,三個詞有著獨特的江南氣韻與溫婉氣質。「杭州全球旗袍日」就是杭州女性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一直有個穿旗袍夢想的我終於圓夢啦!約上小姐妹在新新飯店穿上葳芸旗袍,在裡面和北山街美美的拍幾張照片,真的是開開心心🥰葳芸旗袍也是大有來頭,擁有80多年歷史文化傳承,代表著東方女人的神韻,端莊優雅,媚而不俗。
  • 專稿 國家主席親筆為這家飯店題寫115字表揚信,驚動各方爭搶,在所有G20元首接待賓館中算是頭一份吧?
    這是對我們這些日子所有員工團結協作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從今往後這可是飯店最珍貴的歷史資料,說是鎮店之寶也不為過吧。要的部門還不少,檔案館已經在製作複製件了,以後大家會再看見它的。寮國代表團主聯、外交部參贊龍定斌的表揚信這是  有風景有故事有腔調的新新飯店  分割線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 後疫情時代,新新飯店化「危」為「機」 爭創全省一流文化主題酒店
    吳雪涵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劍瑾杭州新新飯店副總經理 趙敏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杭州新新飯店為了遊客便利,特意開設了便民服務點,提供三菜一湯的套餐;此外,還準備了礦泉水等飲品杭州新新飯店副總經理趙敏告訴小時記者。百年文化傳承 氣質與生俱來「非常榮幸這次入選2019浙江特色主題酒店,這是對我們上一年工作的極大肯定,也是對我們這一年工作的莫大鼓勵。」
  • 西湖邊的老房子別墅,很多杭州人都不知道它們背後的秘密故事
    ▲1927年所建,西湖南屏山雷峰塔邊的「汪莊」(西子賓館)。/ 圖自城秘特邀攝影師朱頁川Ethan1934年3月出版的《杭州市指南》上,有一則葛嶺飯店的廣告:「新開葛嶺中西大飯店,保俶塔腳下。「城市秘密」查找當時的地籍資料發現,從毓秀庵業主忠成手裡買下地皮的,其實是邢庚星的孫子邢為業(邢鼎丞),而葛嶺飯店的老闆於少甫正是邢鼎丞的同學兼好友。於少甫建築學出身,抱青別墅建築維修上的事,邢鼎丞多是託付給他的。而邢鼎丞自己則常年在上海打理家族生意,所以抱青別墅建成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空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