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開啟博物館導賞新時代

2020-12-18 澎湃新聞

網絡直播開啟博物館導賞新時代

2020-05-06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蔣彬 代雪晶 文博中國

網絡直播,是當下線上宣傳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網上觀展已然成為文博界推廣宣傳的重要手段,「耳朵裡的博物館」「VR線上虛擬展覽」「智慧博物館」等線上觀展方式不斷延伸著博物館的社會擔當。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阻擋了我們享受春光,沐浴陽光的腳步。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居家雲觀展漸成疫情防控期間的文化生活新方式。2020年2月至3月,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山東博物館積極與抖音、騰訊等線上媒體合作,開通網上直播,為博物館導賞提供了全新的體驗模式,開啟了博物館導賞的新時代。

A

了解活動主題,轉變導賞思路

2月20日至22日,抖音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山東博物館等九家國內頂級博物館,打造最強陣容,為居家的國民提供「在家雲遊博物館」的直播活動。山東博物館推出的「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覽直播,得到了54萬的點擊量,2萬的粉絲增長。3月2日至4日,山東博物館再次應約與沿黃九省區博物館聯盟聯合騰訊推出了「雲探國寶」在線直播活動。山東博物館帶來的代表山東史前時期最高制陶巔峰的陶器精品直播再次引爆「觀展新體驗」,活動累計曝光6814萬次,138.3萬網友同時在線圍觀,286萬網友積極收看回放。線上直播導賞的效果圓滿,為今後的線上合作提供了經驗。

1

B

聆聽文物故事,開啟線上導賞

緊扣活動主題,挖掘館藏資源,選取最佳線上直播方案。山東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歷史和自然類的館藏豐富,在抖音直播首秀中,作為最強陣容中的一員,館方權衡聯播各館館藏情況,深入挖掘自身優勢,最終選定「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進行直播,講述「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的完整故事,積極倡導年輕人熱愛大自然,關愛野生動物,呼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騰訊直播活動的主題是「讓國寶講述黃河流域的故事」,作為沿黃九省區博物館聯盟直播活動中壓軸亮相的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完整的史前新石器時代文化系統,闡釋了孕育厚重齊魯文化的史前文明。博物館選取的「紅陶獸形壺」和「蛋殼黑陶高柄杯」等具有代表性的陶器向國內外觀眾講述史前時期的山東,展現一幅幅遠古先民們的生活場景。

發掘媒體優勢,定位目標群體,傳播文博知識。抖音是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前期調研發現,抖音30歲以下的用戶佔到54.79%。這部分又以25-30歲佔比最高,達到29.13%。因此,山東博物館把目標群體定位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這些人恰好也是博物館要重點吸引和宣教的群體。山東博物館選取一個故事性較強的展覽,貼近年輕人的興趣點,希望在疫情防控期間,能給青年朋友們送去貼心、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騰訊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之一,擁有億級的用戶體量和專業高效的平臺技術優勢,用戶群涵蓋各個年齡段。為最大化傳播山東厚重的歷史文化,遠播海內外,山東博物館選擇了展現山東悠久歷史文脈的史前文明,希望通過承載著遠古先民生活信息的史前陶器,喚起公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認同感,傳播齊魯文化。

選取解說風格,定製解說模式,讓觀者與講解員在共情中產生共鳴。抖音直播過程中,山東博物館沒有選擇資深的研究專家,也沒有選擇策展人,而是選擇了最熟悉年輕觀眾的2名90後講解員,她們對新媒體具有天然的融合與貼近。這些年輕的文博人,了解新媒體用戶的溝通方式、了解如何抓住關注點、順暢地把知識點傳播給大眾。直播期間,講解員首次運用VR技術將展廳搬到線上直播間,聲情並茂地為觀眾直播精品展覽。直播以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為軸線,講解員講解生動,線上線下互動積極。通過這種方式,觀眾在切身感受生物世界奇蹟的同時,也能夠重新審視人類在生物界的地位,樹立保護自然生態的意識。

第二次直播策劃中,山東博物館獨創了本次直播活動的雙語導賞模式,讓網友耳目一新。騰訊直播的受眾群體主要是中國網民,也不乏海外網民,雙語解說方式鎖定中國網民的同時,為今後可能觀看回放的國際網民提供了解齊魯文化的機會,為博物館積聚潛在觀眾,擴大全球影響力。此次直播間直接進駐展廳,精準的拍攝路線,讓屏幕前的觀者得以身臨其境地欣賞展品的細節,而講解語言與拍攝畫面的完美匹配,營造了近乎一對一的講解效果。山東博物館的直播時段恰逢晚餐時間,為營造共情效果,講解員還選取了幾件作為日常餐飲用具的器物,以此來增進觀者與文物的親密感和熟知度,讓觀者與講解員在共情中產生共鳴。

2

C

網際網路與博物館聯動,共創「傳統的未來」

網際網路技術讓博物館走進了直播間,新技術、新模式,為「傳統的未來」添上了一對翅膀,讓國寶「活」了,讓疫情下的博物館「亮」了,也讓網友足不出戶在手機屏幕的方寸間沁潤國寶的文化之光。相信以「體驗」為中心的「網絡直播博物館導賞」系列活動,將會催生出博物館展示形態的革命性變化,也為今後博物館的展覽提供新的導賞模式。

3

編輯:韓旭川

審核:盧 陽

本文刊登於2020年5月5日

《中國文物報》第5版

原標題:《網絡直播開啟博物館導賞新時代》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vv語音開啟遊戲直播新時代
    近幾年遊戲產業蓬勃發展,方便快捷休閒至上的手機遊戲成為了新時代人們的寵兒。隨著網絡技術的提升,建設在流媒體上的網絡直播逐漸發展起來,也改變了傳統遊戲只能在電視、報刊書本上獲取的單一形式。隨著遊戲直播行業愈發興盛,人們往往會發現一個弊端。就是直播內容主要是基於網路遊戲和單機遊戲試玩,而缺少了對遊戲公會內容的呈現。而對於想要深入了解公會相關消息的玩家,VV語音無疑給了大家一個交流的平臺。
  • 融媒體時代,網絡直播讓科技類節目煥發新的生命力
    傳媒內參導讀:融媒體時代,賦予綜藝節目新表達。傳媒內參獨家對話《機智過人》製片人張越,執行製片人、宣傳總監吳墨冉,解碼科技類節目如何以融媒體思維做跨「圈層」傳播。
  • 網絡經濟新業態喚醒地方特色文化,藥都安國開啟直播帶貨新模式
    2020上半年,祖國各地各行各業一時間興起了一種新潮的網際網路經濟業態,「直播帶貨」在人們的移動生活裡蔚然成風。新的經濟增長和產業促進理念很快在基層生根發芽,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願意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新技術和時代變化,以更加靈活、務實的態度,為城市、產業和民生創造更多符合時代發展的、更具實效的助力模式。
  • 安麗緹攜手騰訊微視,開啟直播零售時代新升級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
    在直播越來越火的時代背景下,安麗緹與騰訊微視的此次攜手是在直播風口下的順勢而為。平臺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打造差異化直播內容已經成為下一階段競爭的關注點。近些年,作為社交領域的巨頭——騰訊不斷嘗試進擊電商賽道,2020年4月,騰訊微視瞄準電商和直播,推出多項扶持計劃,旨在找到差異化直播風口新增長點。疫情後時代,實體艱難,線上公域流量昂貴,安麗緹瞄準直播零售快速崛起的時機,在私域流量中,走出一條直播雲商創新之路。
  • 西安廣播電視臺兩場直播 開啟陝西「5G網絡高清直播時代」
    西安網訊(西安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 李璐 何潮一)今天(2月2日)上午,西安市2019年迎春團拜會在西安高新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團拜會全程由西安廣播電視臺通過5G網絡進行高清媒體直播。  2019西安絲路城市春晚及2019年迎春團拜會,實現5G網絡的高清媒體直播。
  • 建館61年 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開啟首次線上直播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廖志全 楊夢婧):「天人互成為鹹鹺、百味之祖乃食鹽,歡迎和我一起走進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5月14日下午2點30分,隨著講解員步入鏡頭,「61歲」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開啟了建館以來首次線上直播活動。
  • 5G時代平臺先行,2019全國直播人峰會即將開啟,直播人大集合!
    2019年最為熱門的詞彙無外乎「5G」了,5G技術雖然相對於4G表面上只是升級了一代,但5G時代行動網路大幅提速將帶來眾多變革,首當其衝的就是視頻直播業態的升級和變革。談到行業變革,對直播行業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作用的全國直播人峰會,將於2019年11月15日在杭州再次召開,本屆2019年全國直播人峰會將圍繞「5G時代」展開,將「5G,AI,VR,超高清,視頻直播,數位化營銷,垂直應用」等關鍵詞作為與會討論重點,開啟一場關於視頻直播垂直領域的深度探討,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直播人,為直播精英搭建交流平臺,推動直播行業再發展。
  • 博物館直播大熱的冷思考
    「在家雲遊博物館」「雲春遊」等博物館直播活動應接不暇。在博物館直播大熱的同時,博物館人也應該稍作冷靜,思考一下這種新現象,以期在未來博物館發展中能夠更好地利用這種方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是非正式教育機構,無論是「請進來」還是「走出去」,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通過多元化方式實現博物館文化的廣泛傳播是博物館的目標之一。在當下「網際網路+」時代,博物館借網絡直播實現由「窄播」到「廣播」,無疑是一種好的傳播方式。
  • 坐觀天下|博物館的網絡直播有點兒意思
    3月20日中午12時45分,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室主任、研究館員姜異新在該館利用5G技術進行的網上雲直播活動中,向網友介紹魯迅在西三條21號的書房兼臥室情況。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魯博「雲博物館」直播從3月18日至22日中午時段於中國移動咪咕圈圈平臺播出,開播後前三天就獲得了近百萬人次的觀看量,創歷史新高。
  • 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 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開展「雲」研學課程網絡直播
    4月17日下午,青島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開展小學校本課程在線展示活動,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進行了《百年印記,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雲」研學課程網絡直播展示》。    此次網絡直播展示由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教師張菲菲和楊笑夢擔任主播,帶領學生「雲」遊全國首個「紡織類」博物館——青島紡織博物館,全市共有4.6萬名學生在線觀看直播。
  • 白眉村:開啟鄉村旅遊新時代
    而這一片熱鬧的光景,正式開啟了白眉村的鄉村旅遊新時代……10月1日舉行的白眉村鄉村旅遊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為此白眉村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展現白眉村的歷史文化和鄉村振興發展新貌;【「串聯一條旅遊路線」】與旅遊部門合作,在馬尾推出的「船政、古鎮、生態、濱海」等元素的鄉村一日遊線路中,導入白眉山水田園風光旅遊元素;【「舉辦一系列形象展示活動」】共有「大地杯」山水白眉鄉村攝影大賽、古村落風景主題繪畫大賽、「鄉村故事」徵文大賽、白眉風情遊、抖音帶貨直播特產購
  • 武大櫻花直播正式開啟,疫情下網絡經濟迎新風口
    疫情下,大家無法到武大現場觀賞櫻花,淘寶的網絡雲直播剛好彌補了這一空缺。另外,據QuestMobile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疫情以來,移動網際網路的日人均使用時長已達到7.3小時。這將讓網絡直播的「蛋糕」越做越大,從另一角度來看,宅家人群無形中帶動了線上經濟的增長。武大櫻花直播的觀看人數今年必然會達到新的歷史高點,正如某網友的評論:「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開啟今夏首場夜直播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開啟今夏首場夜直播 2020-05-17 10:20:06 張亨偉 攝 網友通過網際網路走進博物館。 張亨偉 攝琉璃工房顧問林志昌介紹琉璃製作過程中的高超技藝。 張亨偉 攝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開啟今夏首場夜直播。 張亨偉 攝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開啟今夏首場夜直播。 張亨偉 攝林志昌講述國外藝術家作品。
  • 直播預告 | 夜遊博物館+繡川講壇分壇之旅即將開啟,約嗎?
    不要著急直播連結為大家安排好了!· 直 播 時 間 ·10月16日(周五)晚上18:30· 找 直 播 間 ·①👉: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直播間②👉: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進入直播間③👉:進入「文旅青白江」公眾號點擊菜單欄幸福時代→最新活動進入直播間
  • 北京網絡直播大賽決賽即將開啟
    北京網絡直播大賽決賽即將開啟 出處:北京商報
  • 「閩茶行天下」網絡直播開啟
    「閩茶行天下」網絡直播開啟   人民網 餘杉芳攝 人民網福州5月27日電 (餘杉芳)5月26日下午,「閩茶行天下」網絡直播在抖音、一直播、映客、淘寶直播四大平臺同步開啟。網紅女主播、原廈門移動衛視主持人「花生小姐」搭檔東南衛視主持人劉偉,帶領茶友們「雲」遊生態福建,領略清新福建,喝遍多彩閩茶,享受好福氣。
  • 5·18博物館日丨各館直播活動不完全匯總(部分掃碼即可觀看)
    本次網絡直播將在「看看新聞Knews」平臺首播,播出時間為12:00-13:00,並在各大新媒體平臺進行同步宣傳推廣。直播時間:2020年5月18日16:00—17:00直播平臺:在藝App南漢二陵博物館今年的博物館日也是南漢二陵博物館開館第二年的第一天,他們將為觀眾做一場《跨洋過海的碰撞與交融:絲路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的導賞直播。
  • 陌陌直播公益課第三季開啟 鄉村孩子與大國科技的網絡奇遇
    活動將邀請中國科技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國家動物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等知名科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藉助網際網路直播技術,面向22個省市自治區的150所鄉村學校,帶來10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教育課,為數萬名鄉村孩子開啟「科學之門」。
  • 線上看展也能直播「帶貨」,雲觀展「解鎖」博物館運營新思路
    4月5日上午十點,伴隨著兩位故宮講解員的喊門聲,故宮午門緩緩開啟,閉館了70多天的故宮在萬眾期待中開啟了2020年首場網絡直播。「這個流程叫啟門,午門是紫禁城四座大門中體量最大的一座,門板也非常厚重,所以啟門的工作既要求體力,也要求技術。」兩位講解員邊走邊向觀眾細緻講解故宮建築特點及歷史典故。這場持續了兩個小時的雲直播,吸引了全國網友圍觀,僅央視新聞的抖音在線觀看人數就超過1億。
  • 大英博物館×快手開啟中國直播夜:200萬人在線雲遊學
    文博大餐,在線品嘗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攻堅期,全國人民也迎來了「足不出戶」新階段。網友們一邊通過手機電腦辦公、學習,一邊在空閒時間在線休閒娛樂。北京時間2月15日晚上8:00,倫敦時間中午12:00,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直播正在上演。在十四年金牌解說常吉的帶領下,大英博物館以在線直播的方式,通過博物館有意思、快手課堂等快手號,開啟了他的中國直播夜,讓眾多網友在線品嘗了這道大洋彼岸的文博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