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5日正式開館,並向公眾免費開放。從一億兩千萬年前的遠古動物牙頜化石,到當今世界最新的口腔醫學成果,該博物館展品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具有很強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走進這座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博物館,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7800多件展品,分門別類、有序排放在兩大展館的18個主題展區。館藏文物時間跨度長、分布地域廣、涵蓋綱目全,是口腔醫學工作者的寶貴學習資源和直觀課堂。
該博物館注重應用先進的科技手段進行口腔疾病發生機理演示,開展「神奇的牙齒」等14個專題講座,通過展現口腔系統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介紹世界、中國口腔醫學史的發展和醫學界名人的重要貢獻,引導觀眾樹立「健康人生、從齒開始」的意識。同時,博物館還為兒童開展生動有趣的口腔健康互動教育,通過「我是小牙醫」、口腔科普娃娃「淘氣」、刷牙示教區等項目,讓孩子們在快樂玩耍中了解和掌握口腔保健知識。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館長趙銥民教授介紹,此次開館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在建設中秉持「為世界建館、為中華立碑、為口腔書史、為民眾啟智」的宗旨,形成了以文物為基礎、以歷史為脈絡、以文化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的建館思路,實現了歷史傳承、文物收藏、科普教育、史料研究等功能。「世界種植牙之父」布倫馬克、美國口腔醫學專家巴布希等數十位國際大家,都向這裡捐贈了大量藏品。(總臺央視記者 李志 劉海濤)
(編輯 王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