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湘遊」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

2020-12-09 湘湘愛旅行

巍巍乎五溪之巨鎮,

鬱郁乎百裡之邊城。

——老司城

遇一座王城 續一世情緣

作者 孟春絨

溪州大地,山有魂,水有靈。

永順古稱溪州,歷代溪州土司建治所於此,800餘年土司自治制度平穩沿襲,造就了縣內獨特的民情風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彭氏土司鼎盛時期轄三州六峒五十八旗,使老司城遺址成為國內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王城。如今的王城依然魅力不減,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令這座不老的王城再次榮耀四方。

春雨後,立於萬馬歸朝,奔騰的群山大氣磅礴,層層雲霧溫柔的纏綿在群山之間,像是多情的心上人依偎在愛人身邊,又像是慈祥的母親輕輕擁抱著懷裡熟睡的孩童。如果你僅看到了山的巍峨和溫柔,那還遠遠不夠。萬馬歸朝寓意天下盡向土司王朝拜叩,莽莽蒼蒼,大小山嶺層層疊疊,彼此依偎連綿不斷,齊刷刷地自西向東朝向著老司城。每一座山,像一匹駿馬,千萬座山,形成了千軍萬馬馳騁狂野的磅礴氣勢。除此之外,這連綿的群山還是老司城的天然屏障,山頂之上的野毛關、榔溪關、大坪關、龍爪關等險隘要塞均建有烽火臺,成環狀忠誠地守護著王者和王城,成就了老司城「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的輝煌。就這樣,一座有著內羅城和外羅城的龐大城堡在武陵山巨大的褶皺中誕生了,成為中國湘西北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老司城萬馬歸朝 劉海 攝

夏盛處,蕩舟靈溪河上,涼風習習,一群水鴨從船頭遊過,蕩起的粼粼微波似乎讓人看到了土司時期浩大的運輸船隊。莽莽大山盛產楠木,明正德十年至十三年,朝廷修建故宮,土司彭世麒和彭明輔聞訊後,立即派龐大的伐木大軍鑽進莽林,採集大楠木千餘根,通過靈溪河運送至京。巍巍故宮雄偉的大殿中,土家楠木仍散發著馥鬱的清香,仍支撐著中華各民族和諧相處的歷史,也見證了彭氏土司對朝廷的忠誠。正是彭氏土司的恪盡職守和恭順忠心,贏得了歷代中央王朝的高度信任和褒獎:除準允世襲官職外,還授彭翼南雲南右布政使、昭毅將軍,賜二品服;賞彭明輔飛魚眼三襲,乞蟒衣玉帶,賜二品服等……要知道,彭氏土司世襲的永順等處軍民宣慰使司之職只是從三品,帝王的封賜規格之高令人咋舌。在封官進爵的同時,歷代帝王還不忘賞賜彭氏土司無數精美的宮廷青花瓷器,時至今日,這些青花瓷器藏於老司城博物館內,仍在歲月的方柜上光亮如初……

秋風起,漫步卵石街巷,八街九巷曾經的繁華輝煌浮現眼前。文武大臣忙於公務,匆匆而過,侍女丫鬟勤於家事來回穿梭,還有那些土家人,將老司城特產茶油、桐油、生漆、麝香、虎骨、虎皮、靈芝、藥材等通過縱橫相通的街巷,經靈溪河和建於絕壁上的木棧道運到山外,換回食鹽、布匹、鐵器、瓷器、絲綢等生產生活物資。至今,新街、左街、河街、魚肚街、馬蝗口、五屯街、東門街等遺址仍然依稀可見,接官渡依然繁忙,但曾經可策馬狂奔的木棧道已被歷史吞噬,黝黑的崖壁上只留下被村民稱為「神仙打眼」的石洞,在瞅著歲月的滄桑與變幻。

老司城風光 楊賢清 攝

冬來時,駐足觀景平臺,漠漠天空下,一片銀裝素裹中,你可以瞅見宮殿區高大的城牆如歲月厚重的書脊擱在廢墟裡,牆有多高,脊就有多厚。這些以巖塊、條石、大卵石壘砌的書脊,在石灰、棉花、糯米漿的膠結下,冊封著堅硬如鐵的歷史,供人翻閱和感嘆。而那些宮殿遺址之下的巨大排水溝,縱橫如筋絡,在數百年裡輕易化解了無數場洪水的衝擊,至今完整如初。還有那宏偉的宮殿,闊大的衙暑,莊嚴的宗祠,高雅的書院,高聳的牌坊,聖潔的寺廟,幽靜的山莊,悠閒的涼熱洞,逸情的釣魚臺,肅穆的墓地……還有練兵的搏射坪,鑄造兵器的謝圃……這些功能齊全的建築和功能鮮明的村落構築了「五溪之巨鎮,百裡之邊城」。

瑞雪滿司城 餘光龍 攝

一隻風箏,一輩子只為一根線執著;一座王城,千百年來令世人追尋。數不盡的日出月落悄然而過,而這千年的老司城,在悠悠的靈溪河畔,靜靜得等著緣分中早已註定的你,來續這一世的情緣……

關於老司城

永順老司城 彭彪 攝

老司城景區位於湖南省永順縣城東19.5公裡的靈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權的故都。溪州彭氏政權始於後梁開平四年(910年),止於清雍正四年(公元1728年)「改土歸流」,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宋、元、明、清九個朝代,有近818年的昌盛歷史,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最大的土司之一。老司城城址興建於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彭氏第十一世首領彭福石龐統治時期,鼎盛時期「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裡之邊城」,是永順彭氏政權統治古溪州地區近600年的治所和古溪州地區的行政、生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目前考古發現的遺存以規模約19公傾的中心城址為核心,其它515.34公頃遺址遺蹟沿靈溪河兩岸分布,遺存年代涵蓋了唐天授元年(690年)開始至五代梁、唐、晉、漢、周及宋、元、明、清諸朝,主要集中於明代彭氏土司勢力鼎盛時期。其轄區以唐代古溪州為中心,鼎盛時期轄二十州,範圍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邊區。

靜靜的靈溪河 盧瑞生 攝

老司城中心城址主要建築隨形就勢,背山面水,周邊山系可作為天然屏障。中心城址分為生活區、衙署區、墓葬區、街市區、本地族群信仰區、中央文教區等,各區域以正街、河街、右街、左街、紫金街等形成的道路系統連通,具有良好的生存環境條件,自古為眾多小型族群聚居地。

老司城遺址作為原生態、原遺址、原文化、原住民的重要承載地,至今保存有完整的格局、大型的規模、豐富的遺存,是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是中國西南山區與中央政權核心地區在地理和文化上的最前沿交匯地帶,是土司制度實施的典型先行地區。

境內重要遺存溪州銅柱196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司城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同年10月入選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5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老司城景點介紹

楚南雄鎮牌坊:據歷史記載,它原立在衙署區大門。我們為了保持遺址的唯一性、完整性、真實性、不能在衙署區恢復,現將牌坊樹立在進景區的村門口。「楚南雄鎮」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楚國南方的一個雄偉鎮落,二是楚國和蜀國交界的重要鎮守之地,可見楚王對溪州的重視。

靈溪河泛舟 楊賢清 攝

泛舟司河:靈溪河兩岸崖高壁峭,古木蒼翠,靈溪之水清澈見底,人遊其間,可謂萬念俱淨。有詩云:「古柏蒼松綠遮眼,溪徑幽幽寒苔染。山澗縈行流碧翠,仙蹤隱隱浮雲間。」

老司城左街:左街有明懷遠將軍彭顯英夫人六十大壽時修建的福壽橋,今橋墩尚存,為方形,用砂石砌成,寬6米,殘高2米,左街沒有中軸線,用黑色鵝卵石堅砌,寬5.6米,長60米,2002年因修遊道被破壞,左街兩旁修建很多居民房,土司時期為土官貴族居址。

劉文化 攝

周家灣:周家灣是永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區。在這裡,永順的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均有展示,如土家族毛古斯舞、土家族擺手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梯瑪神歌、土家族織錦技藝、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土家族哭嫁歌、土家年等等。

老司城擺手堂前上演《毛古斯舞》 劉文化 攝

擺手堂:這裡是土家族重大節慶跳擺手舞的地方,也是當年土王與所轄軍民祭祀先祖、慶豐收、與民同樂之地。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動作大方、粗獷,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等。清貢生彭施鐸有贊老司城跳擺手舞的竹枝詞:「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祖師殿 盧瑞生 攝

祖師殿:祖師殿為土司時期重要宗教祭祀場所,該建築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於明代。祖師殿為歇山頂二層簷,以一鬥二升、一鬥三升承頂,品字形橫枋疊架,相接處無斧鑿痕跡,採用木料為優質金絲楠木。

殘存的墓地守護神 張謹 攝

墓葬區:墓葬區佔地面積15400平方米,是明代永順彭氏土司的家族墓地。據《彭氏舊譜》記載,先後共有14位土司葬於此地。墓區有雙神道,神道兩側原放置有石人、石馬、石獅等石像生,現尚存有石人2尊、石馬3尊、石獅1尊。

「子孫永享」牌坊 劉文化 攝

「子孫永享」牌坊:牌坊高4米,寬7米,青石製成。原為三門四柱,現仍存中門,頂部葫蘆裝飾。據民國《永順縣誌》載:石牌坊在老司城的東門外,為明萬曆十二年宣慰使彭永年為紀念父親彭翼南抗倭所建。

彭氏宗祠遺址 歐陽芳勝 攝

土王祠:彭氏宗祠又稱土王祠,是歷代土司光宗耀祖的宗族祠堂,為明代萬曆九年第24代土司彭元錦所建。原祠內供有歷代土王牌位、歷代土司制定的三綱五常法典和彭氏族譜。現僅存十八尊土王雕像。

【來源:湘西頭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抖音直播「雲遊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
    歡迎抖音直播間的朋友們走進老司城,步入土王宮,感受世界文化遺產魅力……」6月15日,由抖音平臺、永順縣委宣傳部、老司城景區聯合發起的「雲遊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直播活動在老司城景區舉行。雨後初晴,群山聳立,流水環繞的土司王城遺址更顯莊嚴與神秘。老司城景區位於永順縣城東19.5公裡的靈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權的故都。
  • 南方的「故宮」來啦,解讀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
    老司城,坐落於湖南湘西永順縣,三面環水、一面銜山,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7月4日在德國科恩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湖南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的活標本。 這裡曾有過一個長達818年昌盛歷史的少數民族政權-彭氏土司政權,歷經五代、宋、元、明、清,止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累計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
  • 百名社長總編參觀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感受土司文化魅力
    2015年7月4日,老司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消息從德國波恩傳來,湖南省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就此誕生。當天,各省(區、市)主流媒體的社長、總編及骨幹記者、編輯齊聚老司城,以湘西精準扶貧經驗為焦點,挖掘老司城扶貧的精彩故事,感受非物質遺產的魅力、體驗非遺展演、傳承非遺文化。
  • 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原標題: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老司城遺址申遺成功了!」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老司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永順50多萬百姓歡欣鼓舞,奔走相告。這是湖南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實現了零的突破,也是中國第48處世界文化遺產。
  • 湖南首個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湘西發燒友跟蹤拍攝長達28年
    我拍老司城一2015年7月4日,老司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消息從德國波恩傳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城萬人空巷,聚集在文化休閒廣場,共同慶祝湖南省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誕生。2010年,在老司城遺址發掘現場,湖南省文物局領導與時任永順縣委書記的李平談到,湖南還沒有世界文化遺產,而眼前的這個遺址,不就是申報世遺的最佳項目嗎?當年提出的申遺設想,2015年即實現。其中有無數仁人志士的辛勞,更凝聚著永順交通人的汗水。
  • 永順老司城成世界文化遺產!往事知多少!
    中國土司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表決,直到北京時間今天下午3點才進行。16點02分,當萊茵河畔的好消息傳到靈溪河畔時,風住了!雨停了!空氣凝固了!吶喊聲!鞭炮聲!喇叭聲!聲聲入耳!人們緊緊相擁,盡情高呼!奔走相告!成功了!逮好了!山城沸騰了!
  • 智慧與文化的結晶!日本18處「世界文化遺產」
    許多文化、建築物、遺蹟等因為具有世界性的普遍價值並值得保存下來,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最新的古墓文化遺產,日本已有18處世界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京都必訪的「清水寺」是世界遺產之一除了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17項世界文化遺產之外,日本還有4項「世界自然遺產」,分別是鹿兒島縣的「屋久島」、青森縣的「白神山地」、北海道的「知床」地區,以及東京的「小笠原諸島」。
  • 老司城遺址
    9月14日,永順縣靈溪鎮靈溪河畔老司城村三面環水,一面傍山,我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老土司王朝就曾坐落於此。    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攝    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永順縣老司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湖南實現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
  • 智慧與文化的結晶!日本17處「世界文化遺產」總整理
    許多文化、建築物、遺蹟等因為具有世界性的普遍價值並值得保存下來,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日本有17處世界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京都必訪的「清水寺」是世界遺產之一除了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17項世界文化遺產之外,日本還有4項「世界自然遺產」,分別是鹿兒島縣的「屋久島」、青森縣的「白神山地」、北海道的「知床」地區,以及東京的「小笠原諸島」。先讓我們來看看以下介紹的「世界文化遺產」部分吧!
  • 永順老司城: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湖南日報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覃遵奎    北京時間7月4日下午,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合申報的「土司遺址」通過審議和表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湖南實現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
  • 「網約湘遊」「神秘湘西·土司王城」最全旅遊攻略,等你來看看!
    遊世界文化遺產地老司城老司城景區位於湖南省永順縣城東19.5公裡的靈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權的故都,有近818年的昌盛歷史,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最大的土司之一「萬馬歸朝」為老司城風水景觀之一,老司城周圍群峰如同萬匹駿馬朝老司城方向奔馳,形如「萬馬歸朝」。
  • 老司城,講述古老的故事
    老司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遺址。劉 海 攝 幾百年間,雖沒有滄海桑田的巨變,但足以讓曾經的聖地王城,變成一個靜默的小山村。 多次發掘後,2001年老司城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9月老司城遺址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錄。2015年7月4日,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5月1日,老司城遺址作為風景區正式對外開放。
  • 世界文化遺址永順老司城舉行中國土家年活動
    紅網時刻湘西1月19日訊(記者 李豔華 通訊員 楊峰)1月19日,農曆臘月二十五,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朋友來到世界文化遺址——永順老司城,跟土家人一起過中國土家年。中國土家年是土家族一個古老而隆重的傳統節日,用土家語叫「畢茲卡儂咔」,內容十分豐富,土家族的信仰禮儀、生產生活、民俗風情都融入其中,傳承至今,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有山有水有故事」永順老司城,湘西真正的百裡邊城
    文化地標是一個地域的文化名片,也是湖湘兒女的精神坐標。今天小盤子就和大家一起來打卡湖南省首批十大文化地標之一的湘西永順「老司城」。老司城位於湘西永順縣城以東的靈溪河畔,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遺址,也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軍事性城堡
  • 「有山有水有故事」永順老司城,湘西真正的百裡邊城
    文化地標是一個地域的文化名片,也是湖湘兒女的精神坐標。今天小盤子就和大家一起來打卡湖南省首批十大文化地標之一的湘西永順「老司城」。老司城位於湘西永順縣城以東的靈溪河畔,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遺址,也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軍事性城堡,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最具典型性的古文化遺存。
  • 這樣的城世界唯一,湖南永順老司城等你來看看(附自駕指南)|iWanbao·行走
    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接受投票表決。如果表決通過,湖南將添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你聽說過永順老司城麼?這可是個有著獨特人文風貌的地方喲,趁暑假,不妨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看看喲。老司城宮牆。李永生 攝註:在此之前,湖南僅有武陵源(1992.12)和中國丹霞-湖南崀山(2010.8.2) 是世界自然遺產,沒有世界文化遺產。
  • 老司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老司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2013-2014) 2017年08月14日 13:38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本書是對老司城遺址2013
  • 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好老司城遺址
    中國園林網10月15日消息:老司城遺址是土遺址,其保護技術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為保護好遺址遺存遺蹟、文物及其周邊環境,永順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指示,加強科學保護和管理,讓老司城遺址綻放光彩。堅持專業引領,穿上「保護衣」。
  • 湘西永順:芙蓉鎮、猛洞河、老司城,你們還好嗎?
    永順縣的自然和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不僅有猛洞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芙芙蓉古鎮、溪州銅柱、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不二門遺址、羊峰古城遺址等 「國」字號品牌,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遺址。
  • 【網約湘遊】「神秘湘西·土司王城」最全旅遊攻略:世界那麼大,等...
    遊 世界文化遺產地老司城  老司城景區位於湖南省  永順縣城東19.5公裡的靈溪河畔  「萬馬歸朝」為老司城風水景觀之一,  老司城周圍群峰如同萬匹駿馬  朝老司城方向奔馳,形如「萬馬歸朝」。>  見證彭氏土司興衰過往,  領略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