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他為父親做棺材

2020-12-15 界面新聞

記者 | 楊立贇編輯 | 牙韓翔

2017年,父親去世後,躺進了他生前指定的兒子李如啟親手打的棺材,離開這個世界。

父親在世的最後兩年,有一回無意間在兒子的棺材廠車間裡看到一棵兩噸重的紅木,又粗又結實。給人做了一輩子棺材的父親,一眼就看出來,這棵紅木「做棺材好」。李如啟聽出來父親的意思,便把這4萬多元的木材留下了。

這麼粗壯的紅木,剛好夠打兩口棺材,一口雕龍給父親,一口雕鳳給母親。

李如啟打棺材的時候,父親常常去這個山東菏澤曹縣的工廠「監工」,要做多大尺寸、底板怎麼打才結實、棺材板怎麼開方便、雕花用什麼樣式,全都按照他自己的心願。兩個月後,一對龍鳳棺材終於完工了,時年83歲的父親去「驗收」時頗為滿意,想到身後事,安下心來。

「父親辛苦一輩子,要給他一個好的歸宿。」李如啟一邊打棺材,一邊在心裡默默與父親做一個漫長的告別。

這樣的場景在43年前也發生過。

1976年,爺爺去世時,李如啟的父親也親手為他的父親打了一口棺材。

李家打棺材的歷史,是從爺爺開始。爺爺是1880年代生人,1916年開始跟著鄰村的老木匠學活,因為手藝好,在家裡排行老三,得了一個「三木匠」的綽號,很快遠近聞名。誰家有親人去世,都知道找「三木匠」打棺材。

傳到父親這一輩,手藝就更精進了。父親從1940年代開始做棺材,技術純熟到不用尺子,把手當圓規,在木材上用手一丈量就知道尺寸,精準無誤。

那個年代,木匠是手藝人,相比剃頭師傅和戲子而言,社會地位頗高,受人尊重。

但由於山東家庭子女多,靠父親一人打棺材,孩子們依然餓肚子。李如啟的童年,吃不飽飯是常事,黑窩頭也是常吃的食物。兄妹七人,排行第五的他並不因年紀小而額外受寵,那時候常常要把糧食讓給哥哥們,大孩子先吃飽了才能幹活賺錢。

從小在木材堆裡長大的李如啟並沒有料到,有一天他竟開起了棺材廠,徹底告別父輩和祖輩的小作坊模式,發家致富;也不是給鄉裡鄉親一口一口打棺材,而是用一個個貨櫃,把棺材賣到日本去。

圖片來源:楊立贇

1964年出生的李如啟,高中畢業後成為李家第三代木匠。很快他遇到了雕刻技藝精湛的蔡秀芳,1985年兩人結為夫婦。婚後夫妻倆一個做木工,一個做雕刻,相得益彰。他們的創業就從這種夫妻作坊的形式開始,曾經有10年時間為上海等地的木材廠代工,直到1995年建起自己的工廠,2000年又成立了公司。如今,他們的兒女也參與其中。

李家四代人,與棺材結緣已經超過100年。

如今,李如啟夫妻在山東菏澤曹縣孫老家鎮的雲龍木雕工藝有限公司,每天發三個貨櫃的日式棺材到日本,年銷售額達1.5億元人民幣,每年納稅1000多萬元。

他們生產的棺材,絕大多數是被日本人買走的。

日本棺材市場和中國代工廠結緣,可以說是兩國經濟發展、人口結構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198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勞動力老化現象日趨嚴重,日本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難以為繼,加快向海外轉移,中國就是其中的一個方向。

同一時期,中國正在發生此後40年令世界驚嘆的重要改變——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大批勞動力被解放,尤其在山東這樣的人口大省,本地勞動力密集,在改革開放初期去外地打工者甚少,日本商機就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

雲龍木雕廠車間外晾曬著大批桐木。圖片來源:楊立贇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自然資源,也就是棺材的原料。

菏澤曹縣的幾家棺材廠均向界面新聞表示,日式棺材所用原料主要是桐木。桐木來自於泡桐樹,是一種成熟之後高達30米、胸徑可達2米的落葉喬木,樹冠呈圓錐形,春天開花時,滿樹都是淺粉色鍾狀花朵,遠遠望去像一把參天大傘。

泡桐樹在曹縣隨處可見,2018年曹縣泡桐總株數300萬株,年採伐桐木4萬多方。這些泡桐樹支撐起了曹縣數千家木材加工企業。李啟如告訴界面新聞,桐木重量輕、易燃、不易變形,因此成了日式棺材的首選。

在雲龍木雕公司的展示廳裡,十幾口棺材一字排開,這些棺材根據用料和工藝的差異,價格在200多元至2000多元人民幣不等。最低價的是只貼木皮、沒有其他裝飾的「桐平棺」,最昂貴棺材則採用全實木雕刻。而銷量最大的是定價300多元的「布棺」——木棺外用白色、粉色等淺色布料包裹,棺材頭開一小窗供瞻仰遺容,小窗上掛著同色穗子,典型的日式風格。

這一個個精緻的棺材,並不是用於土葬,而是和遺體一起火化,所以桐木易燃的特性在這個環節發揮了作用。

雲龍木雕廠,兩個女工在搬運棺材。圖片來源:楊立贇

事實上,2002年,當地木材工廠開始接日本的棺材訂單時,許多人都不太情願。

「覺得不吉利,而且本來做板材很簡單,做棺材還要買布、五金配件,上哪兒買都不知道。」大恆興木業的老闆孫世生告訴界面新聞。反而是日本客戶勸他:板材加工利潤越來越薄,而做棺材的附加值高,你不想長久發展嗎?

李如啟也算過這筆帳。2018日本人口1.26億,死亡率10.1‰,也就是有大約126萬人死亡。65歲以上的老人規模日漸壯大,從1970年的729.1萬人增至2017年的3417.6萬人,其老齡化速度要明顯快於美、英、法等發達國家。目前,每100個日本人裡面,就有27個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人。這樣一個老齡化社會,意味著棺材產業還有30年左右的興盛期。

兩年前,日本東京電視臺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世界》來到菏澤「揭秘」當地的棺材產業,節目稱日本市場上的棺材90%源自山東菏澤。

界面新聞了解到,目前菏澤的棺材廠主要分布在下轄的曹縣和東明縣,一共近10家。

而反觀曹縣官方給界面新聞提供的數據,目前曹縣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中,家具製造產業共有企業357家,總產值224.6億元,佔全縣規模工業產值的44.3%,

曹縣總人口170萬左右,從事家具製造產業的人口3.3萬人——這就意味著,曹縣的工人想要找一家木材廠打工,可選餘地非常大。

這幾家棺材廠想要招工,就不那麼容易了。

在曹縣,出口規模僅次於雲龍木雕的德弘木製品有限公司在招工時,常常用「生產工藝品」的名頭,把工人忽悠到廠裡,雖然有些工人會願意留下,但也有人一看到棺材扭頭就走。

而在雲龍木雕生產棺材的車間,幾乎找不到未婚的年輕工人。「一般都是結了婚的來做棺材,未婚的去做隔壁車間做木雕。」李如啟解釋道,找對象的時候說自己是做棺材的,難免尷尬,相親對象也不一定能接受,結了婚再來做這一行,就不會影響「前程」了。

不過,願意留下的工人,穩定性往往比較強,界面新聞在幾家棺材廠走訪時了解到,工作5年以上的熟練工不在少數。

在實際上,在環境和氣氛上,棺材廠和其他工廠並沒有太大區別。

雲龍木雕生產主管經理陳文德向界面新聞介紹,一口日本棺材從木材晾曬、下料、製作、包裝,需要在工廠經過十幾道工序。而一棵泡桐樹從砍伐到變成一口棺材運到日本的港口,大約需要3個月時間。

裝飾車間看起來像服裝廠。圖片來源:楊立贇

高檔棺材外面用的是繡花布料。圖片來源:楊立贇

由於最熱銷的是布棺,棺材廠的布料裝飾車間往往比木材加工車間人多。德弘的裝飾車間有100多女工,木材車間大約20多男工。

日式棺材的色調以淺色為主,和中國傳統深色、厚重的紅木棺材有很大差異。在裝飾車間,到處都是白色、粉色的布料,高檔一些的還有繡花布料,如果不說這些布料用於包裹棺材,這裡看起來像是一家服裝廠。

在雲龍木雕廠,女工金桂月用氣動打釘槍「噠噠噠噠」熟練地掃射,把布料整齊地釘在木棺上。她在這兒工作了一年,還算是新員工。來雲龍之前,她在藥店做銷售工作,「還是這裡工作輕鬆,每天大概做9個小時,也沒有銷售業績壓力。」金桂月說:「這些棺材看著不像棺材,也沒什麼害怕的。」

不少工人在做棺材之前,已經具備一定的木工技能,因此上手很快。木匠王萬泉和妻子一起在大恆興幹了將近6年,「打這種棺材很簡單,不用特別學,看看就會了。」在大恆興,他的收入按件計費,一個月能賺5000元。

四五千元的月薪,是曹縣幾家棺材廠工人的平均收入水平。這樣的收入並不低,在縣城,一個中層公務員的月收入也僅僅4000元。

「從隔壁鎮子開車來莊寨鎮打工的也有。」孫世生說。

木匠王萬泉在大恆興幹了將近6年。圖片來源:楊立贇

別看雲龍木雕現在每年為政府上繳稅收1000多萬、公司董事長蔡秀芳也當上了山東省人大代表,剛起步時,他們很不受待見。

「當初工廠要進一個工業園,有人說,千萬不要讓這個蔡總這個棺材廠進來。」蔡秀芳回憶道,曾經有縣領導下基層考察,覺得棺材廠不吉利,繞道而行。

物流倉儲環節也碰了不少釘子。「剛開始運貨時,如果直接說運棺材,貨車都不願意拉,只能跟司機和物流公司的老闆說是工藝木箱。」蔡秀芳說,有一次一批貨運到港口,工人大咧咧問「我們的棺材到哪裡了」,運貨的司機跳起來,打電話質問蔡秀芳:「你們運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現在他們都爭著運我們的棺材,因為裝滿一車重量很輕,省油。」蔡秀芳說。

德弘的棺材正在裝箱準備運送。圖片來源:楊立贇

雲龍、德弘等企業已經從棺木拓展到壽衣、被子、骨灰盒、祭壇等殯葬相關的一系列。拋開觀念上的禁忌,殯葬產品就跟其他一切商品一樣,出廠前需要檢測質量、收集用戶體驗。所以在棺材廠,老闆和工人躺進棺材試試質量,穿上壽衣試試尺寸,都是平常事。

德弘的少東家、公司副總經理田亮家裡,還擺著幾個木質骨灰盒——外觀像聖誕禮物盒一樣的骨灰盒,被用來收納雜物。

田亮2012年大學畢業後,開始經營家族生意,目前負責港口船務管理、採購、帳務等。2006年父母把板材廠轉型成棺材廠時,他在縣城讀高中,兩三周回家一次,也常常見不到日日在工廠裡忙活的父母。2008年他考上大學,選的是國際貿易專業,就是為了家族生意做準備。

為日本人做棺材的過程中,這些鄉鎮企業見識了日本對商業的嚴謹態度。

衛生問題是日本客戶最難接受的。「日本人做事非常認真,棺材有一點問題他們就坐飛機來了,布上有點髒都趕過來處理。」孫世生說。

而讓田亮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回日本客戶到廠裡參觀,發現布棺車間工人的手指甲蓋不乾淨,通過翻譯抱怨此事。

「他們認為處理不好個人衛生問題的工人,也無法做出精細的棺材。」田亮說,日本客戶每次到德弘拜訪,都會帶一些小禮物,「一盒巧克力包了六層,可見他們多麼重視包裝。」

大恆興廠房牆壁上貼著中日對照的顏色說明。圖片來源:楊立贇

而這種嚴謹背後,還有對殯葬禮儀的重視。

從2009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日本電影《入殮師》,便可窺見一斑。日本葬禮屬高度儀式化事務,一般按照佛教儀式舉行。這是因為最早是從中國唐代流傳過去,較完好地保存下來。

現在日本殯葬中,入殮時要給死者擦身,最親近的遺屬為其穿上壽衣或死者生前特別喜歡的服裝,棺內還要放上死者生前喜愛的用品。告別儀式上,通常有和尚來念經。祭壇一般有三層,正中間上方放著死者的黑白照片,兩側放著荷花燈、花籃、鮮花、水果等。棺材放在前列,細節因佛教宗派不同而各異。

「死者為大」的文化,讓日本客戶對棺材的品質要求極高。

「棺材頭上用來瞻仰遺容的那扇小窗打開後,還有一片塑料板,這上面一點劃痕都不可以有,否則親屬通過塑料板看到死去的親人臉上不潔淨,是極不尊敬的。」孫世生說。

雖然在傳統觀念裡和死亡沾邊的事是要避諱的,但中國各地也有自己的說法。曹縣當地就把給人做棺材稱為「做喜活」。

而在廣東中山,做棺材被認為是積德的事。

從事棺材產業已經整整20年的古安華,是曹縣棺木企業圈裡唯一一個廣東人。從1999年開始,他在廣東中山做棺材,一幹就是18年。當時棺材廠擁有138個工人,年產量3.5萬套,年產值3000萬元人民幣。

古安華做的棺材主要出口西班牙、義大利和美國。一共有三種款式,不同於日本的「山形棺」,生產的都是圓弧型,棺材板上面裝飾了耶穌受難像。歐美國家的棺材用於土葬,每一口大約36公斤,700元人民幣左右。

古安華生產的棺材出口歐美。圖片來源:楊立贇

2017年,古安華把工廠搬遷到曹縣莊寨鎮工業園,成立了菏澤徳億利木業有限公司。「這些棺材主要用的是桐木,以前桐木運到廣東距離遠,運輸成本很大。現在所有的桐木都是在曹縣本地進行粗加工,然後送到廠裡,從木材原料和物流費用兩方面節省成本,省下來的錢可以買新的銑床等機器。」

古安華說,用機器換人,又節省了人力成本,現在廠裡工人數量只有過去的一半。

「我們廣東那兒說這是積德的事,家裡人也不反對我做這行。」過去在廣東,古安華總要去香港參加兩年一屆的亞洲殯儀及墓園博覽暨會議,「展會上什麼樣的產品都有,這是一個成熟的產業。」

把棺材賣到日本去,讓李家的第四代終於不再挨餓。李如啟的三個孩子,從小入讀山東和河南的貴族學校,在1990年代,每年學費就高達1.1萬元,而當時曹縣孫老家鎮的平均工資一天才10元。

這些「棺二代」都有相似的經歷。

由於家族企業和日本的生意往來,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個孩子被送到日本留學,他們精通日語,回國之後可以幫助打理企業。而這些多子女家庭,排行靠後的孩子,也有了自由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現在,李如啟的大兒子和女兒分別管理工廠和壽衣業務,二兒子「跨界」開起了房地產公司。

而他們不會忘記,這個家族的起點,是從一個世紀前「三木匠」李老太爺幫鄉裡鄉親打棺材開始的。

「棺材是給死者最後的一份禮物,要非常體面。」李如啟經常給員工開會強調,打棺材不可有一絲怠慢,要對得起客戶,也對得起逝去的人。

(文中金桂月、王萬泉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特寫」他為父親做棺材
    給人做了一輩子棺材的父親,一眼就看出來,這棵紅木「做棺材好」。李如啟聽出來父親的意思,便把這4萬多元的木材留下了。這麼粗壯的紅木,剛好夠打兩口棺材,一口雕龍給父親,一口雕鳳給母親。李如啟打棺材的時候,父親常常去這個山東菏澤曹縣的工廠「監工」,要做多大尺寸、底板怎麼打才結實、棺材板怎麼開方便、雕花用什麼樣式,全都按照他自己的心願。兩個月後,一對龍鳳棺材終於完工了,時年83歲的父親去「驗收」時頗為滿意,想到身後事,安下心來。「父親辛苦一輩子,要給他一個好的歸宿。」
  • 他為父親做棺材:父親親自「訂做」,自己邊做邊在情感上告別
    給人做了一輩子棺材的父親,一眼就看出來,這棵紅木「做棺材好」。李如啟聽出來父親的意思,便把這4萬多元的木材留下了。 這麼粗壯的紅木,剛好夠打兩口棺材,一口雕龍給父親,一口雕鳳給母親。
  • 【港聞】疑「活埋兇間」行錯路遭棺材砸爆頭 青年海洋公園玩鬼屋喪命
    棺材打中人後無返回上層,工作人員查看下才知道發生意外,馬上派醫療人員為傷者急救,並召喚救護車,惟傷者送院後證實不治。海洋公園行政總裁李繩宗對事件表示「非常之悲痛」,已通知機電署展開調查及即時關閉景點,並儘量為死者家屬提供協助。
  • 夢見黑色棺材是什麼預兆,說是同事父親 夢見黑色棺材是什麼預兆
    夢見黑色棺材是什麼預兆,說是同事父親夢見死人棺材在堂,得財。《敦煌本夢書》夢見棺材,預示著你將有官運,職位會得到提升;你有財運,會獲得很大一筆外財。夢見黑色是權力的象徵。以現在的力量,已足夠達到你的目的。愛與權力也可以輕易得到。
  • 價值11萬的棺材橫空出世,而在非洲,這並不算什麼!
    還有這樣的「傑克·丹尼威士忌」▼加納人民在棺材製造的路上不斷地刷新人類的三觀最近,一款「Air Max 95」的棺材在柏林的Mixed Pickles「花式棺材」文化而這些棺材的設計與雕刻匠人則成為當地非常受尊敬的人士他們會根據死者生前的地位、職業與嗜好做出不同樣式的棺材只有你們想不到的獵奇需要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 「我的父親是連環殺人魔」
    「他是什麼樣的人?」 「他為什麼會消失不見?」 對無數問題的好奇,逐漸演化成一種執念,逼迫著加力走上了一條調查親生父親線索的道路。 「父親角色的缺位」和「對於母親角色的厭惡」給他施加著雙重影響。 以至於他性格古怪、朋友很少。 容易走極端。 範貝斯特的第一次婚姻只維持了短短一年。
  • 「爸爸,什麼是自慰?」父親的回答亮了……
    單純如我,對這個回答深信不疑,並以孫悟空脫離五指山的畫面為素材,在腦海裡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勇士誕生」的畫面。鑼鼓喧天,紅旗招展,電閃雷鳴,五光十色…場面很是震撼。短片以幽默風趣方式,講述了父親在面對兒子關於「性」的靈魂拷問時,如何機智的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性觀念。希望你看完了之後也能有所啟發,別再告訴你娃他是從垃圾箱撿的了。
  • 夢到黑色的棺材是什麼意思 夢到黑色的棺材出殯是怎麼回事
    夢到黑色的棺材出殯夢見大棺材是什麼預兆夢見大棺材意味著,你可能會被捲入一場是非中,可能原本和你沒有太大關係的,但很奇怪的是,你會越陷越深。所以了,這兩天應當只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夢見大棺材預示什麼1、本命年的人夢見大棺材,意味著身體多保重,喜氣臨門,和氣謙虛可轉運。
  • 夢見父親的墳墓塌陷是什麼意思 夢見父親的墳墓塌陷看見棺材預示著...
    夢見父親的墳墓塌陷是什麼意思 夢見父親的墳墓塌陷看見棺材預示著什麼做夢夢見父親的墳墓好不好?做夢夢見父親的墳墓是什麼意思呢?下面詳細介紹關於夢見父親的墳墓的相關解法,快來看看吧!男人夢見父親的墳墓,這兩天的你容易受到別人強制性的對待。
  • 夢見很多棺材出殯什麼預兆 夢見很多棺材出殯是什麼意思
    懷有身孕的人夢見抬棺材出殯,預示生女,冬佔生男,食物小心。打算出門的人夢見抬棺材出殯,建議導遊失去聊系耽誤日期。自己為自己設立目標!這兩天的你往往在內心告誡自己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某些能夠讓你產生精神之愛的人,會成為你目標的源動力,如母親,如戀人。但是你和他們的實際關係卻往往並不親密。
  • 你害怕你的父親嗎?卡夫卡為什麼要給他的父親寫了斷信
    ▲卡夫卡與他的妹妹奧特拉·卡夫卡的合影卡夫卡也渴望得到象徵「至高權威」的父親的鼓勵與肯定,但每每只迎來「一聲嘲笑的嘆息,一陣搖頭,一個敲桌子的動作」,以及一句「這就是你做的?」在卡夫卡的童年記憶中,父親很多類似的「教育」行為令他無法理解,其中印象最深的,當屬那次卡夫卡因喝水而為自己招來的「禍患」。一天夜裡,還是個孩子的卡夫卡鬧著要喝水,父親居然把他從被子裡揪出來,挾到陽臺上,讓他穿著背心站了好久。卡夫卡怎麼也想不通,喝水這樣微不足道又合情合理的行為,何以遭到父親如此對待。
  • 雨打棺材頭,輩輩出王侯!
    不要再怪罪自己的子女了!」   ❶傳說,很久以前,縣城西門住著一位姓廖的風水先生,他有一雙透視眼,能看見地下的龍脈情況,人稱他為「天眼廖」。有一天,臨縣的彭大財主,來請「天眼廖」看陰宅風水。他懷疑自家祖墳不能庇佑子孫後裔,龍穴祥氣盡失,想請他堪輿一處更好的穴地遷葬祖墳。
  • 孕期做夢老是夢見棺材 孕婦夢見棺材下葬是什麼徵兆
    【中吉】夢見外婆在棺材裡下葬的宜忌:〖宜〗:宜幫女同事修電腦,宜米飯,宜好心不得好報,宜麻辣燙,宜探親,宜買彩票;〖忌〗:忌接納小廣告,忌分手,忌看美劇,忌搭訕,忌合吃冰棍,忌陪老人聊天。唯獨若有連珠局者,論為大吉,原命喜水尤佳。
  • 沙發棺材二合一?日本三和物產株式會社推出了一款多功能棺材!
    從事喪葬行業的日本三和物產株式會社近日推出了一款日用型棺材「SOCAN」(そかん)。表面上看這是一款普通的長凳型沙發,但是可以通過折迭變成棺材的形狀。 產品名「SOCAN」是由日語中的沙發(ソファー)與棺材(棺)兩個單詞的讀音組合而成。
  • 臺灣最好吃的「棺材板」,飄香75年臺南老滋味
    赤崁棺材板非常隱密,只要是行家饕客,來臺南吃美食,絕對不會錯過這間臺南道地小吃棺材板,赤崁棺材板店位於海安路上的巷弄中,你得先找到海安路,看到沙卡裡巴(臺南市中正路康樂市場沙卡裡巴180號)的招牌(如下圖),從這巷口走進去,不遠處就會看到赤崁棺材板門面。
  • 談「白崇禧與蔣介石」白先勇:「臺北人」的歷史注釋
    「沒有辛亥革命、北伐、臺兒莊大捷,怎麼會有『臺北人』?」作家白先勇在臺北發表他和歷史學者廖彥博合著的「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將軍與蔣介石」,他認為,這套書等於是成名作「臺北人」的歷史註解,「『臺北人』是以文學寫歷史的滄桑,這套書是以歷史寫歷史的滄桑。」
  • 不要將歉疚帶到棺材裡去——星雲大師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經常勉勵徒眾應該把握光陰,及時努力,將應該做的事趕快做好。有一天在集會開示時,我忽然心有所感,告訴大家:「我們不要把歉疚帶到棺材裡去,要記住一切佛法都在當下。」事後弟子們紛紛問我為什麼突發此言,其實這句話正是我一生經常勉勵自己的警語。
  • 劉軒:男人最重要的,就是「當個好父親」
    昨天是臺灣的88父親節,我沒工作,讓孩子們請我看電影,然後去基隆海邊玩水。想到還未完成的工作,一度覺得內心很焦急,但這種時光能有幾個?孩子這個年齡,過一天就少一天。在Medium上面看了一篇文章,一早就讓我熱淚盈眶。一位年輕的牧師去問高齡教友們,什麼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 一家「棺材鋪」的需求製造
    而你所要做的就是,釋放一個信號,給顧客以刺激,然後靜待他的行為反射。和文化母體如出一轍,《需求製造》把營銷對象列為「角色」,人的行為都是角色扮演。早在古希臘,就有神學家總結出了人類最基本的14種角色,都是人類複雜體系的原始碼。不同的角色組合,形成不同的社會角色。營銷所需要做的,就是喚醒客戶身上的角色,刺激他去消費,去為角色尋找道具。
  • 夢到黑色的棺材是什麼意思 夢到黑色的棺材出殯是怎麼回事
    夢到黑色的棺材出殯夢見大棺材是什麼預兆夢見大棺材意味著,你可能會被捲入一場是非中,可能原本和你沒有太大關係的,但很奇怪的是,你會越陷越深。所以了,這兩天應當只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夢見大棺材預示什麼1、本命年的人夢見大棺材,意味著身體多保重,喜氣臨門,和氣謙虛可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