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古村傳承忠孝文化
□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陳武東 通訊員 陳俊鵬 謝銳堅 茶山宣 12月12日,作為「文化四季·四季如歌」2020茶山南社傳統文化季——孝德文化體驗月的主要活動,2020年南社第四屆忠孝文化節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社齋醮
-
「傳承忠孝仁愛美德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第五屆磁山文化節舉辦
本網訊(謝忠設 譚愛民)10月25日上午9:09,伴隨著磁山百福塔鳴鐘九響,以「傳承忠孝仁愛美德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主題的第五屆磁山文化節在磁山溫泉小鎮隆重舉辦。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應邀出席,煙臺開發區工委黨群工作部部長於復曉宣布第五屆磁山文化節正式開始。
-
弘揚忠孝文化 聚焦精忠報國 培育時代新人|通州忠孝文化園建設座談...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南通訊(記者 李志華 通訊員 袁飛)17日上午,以「弘揚忠孝文化、聚焦精忠報國、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通州忠孝文化園建設座談會在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忠孝文化園內舉行。「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活動期間,播放忠孝園宣傳片、聽取忠孝園建設情況、宣讀「忠孝文化慈善大使」文件並頒發證書等環節。一直以來,東社鎮緊緊抓住「忠孝」兩字,深入挖掘忠孝文化的歷史底蘊,大力傳承忠孝文化精神,並不斷豐富其內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傳承忠孝文化 江海紅領巾感受東社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
中國江蘇網7月2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7月1日建黨節當天,來自微科國際江海紅領巾志願者文化傳承小分隊的20名孩子,冒雨來到通州區東社鎮,參觀了忠孝文化園。在忠孝文化園,同學們參觀了忠孝歷史文化古蹟展區、「忠孝之家」事跡展區、百名將軍書忠孝書畫博物館、中華傳統文化小型圖書館、中國古代24孝24忠故事石雕園、「四大偉人、十大元帥」紅木雕像及32米國內最高的孔子禮儀雕像,近距離感受了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及傳統忠孝文化的氛圍,接受了一場傳統道德文化的滋潤和洗禮。
-
誦讀孝經傳承傳統文化 東莞茶山舉辦南社忠孝文化節
近日,作為「文化四季·四季如歌」2020茶山南社傳統文化季孝德文化體驗月的活動之一,2020年南社第四屆忠孝文化節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社齋醮在南社明清古村落開幕。一系列精彩活動傳承傳統文化、弘揚忠孝美德,擦亮茶山文旅品牌,助推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建設。
-
傳承忠孝文化 做精忠報國小嶽飛——「小嶽飛」評選活動在京啟動
2016年9月21日下午,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舉辦了「傳承忠孝文化 做精忠報國小嶽飛」主題活動。圖為活動現場。(圖片由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提供)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 高海英)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21日舉行了「傳承忠孝文化 做精忠報國小嶽飛」主題活動。電視片《嶽飛》劇組的編導們以及中央電視臺《尋找武穆遺書》的導演也來到了現場,對活動進行拍攝和報導。 活動中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嶽飛的故事。
-
海峽兩岸300餘名青少年學習傳承嶽飛忠孝文化
周毅 攝海峽兩岸300餘名青少年在重慶學習傳承嶽飛忠孝文化中新網重慶7月10日電 (記者 劉相琳)第二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10日在重慶開營。來自海峽兩岸的300餘名青少年,將在接下來一周時間內,以嶽飛精神為橋梁,共同學習傳承嶽飛「精忠報國,忠孝傳家」的精神。
-
傳統家譜文化祭祖禮儀內容分享
雖然現代中國人各種形式的祭祖已經相對少了,但是中國人對祖宗的信仰由來已久,已經深入骨髓,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根源。以前常聽老輩們說起,以前每年冬至這一天,家族每個房支都要派一定數量的代表到祠堂祭拜祖宗,喝冬至酒。
-
【吳氏祭祖】清明祭始祖 弘揚好家風---江門新會禮樂吳氏(竹野公)宗親聯誼會開展祭祖活動紀實
「吳」,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吳氏家族文化」 再點擊「關注」,就可以關注我們,加入吳氏大家庭!一起學習更多吳氏家族文化,本平臺免費為全球吳氏家族成員發布:尋根尋親、家族新聞、族譜資料、吳氏歷史等信息。傳承至德文化,弘揚三讓家風!家和族旺民族興,團結共築中國夢!
-
烏蘭圖雅新歌《拱手禮》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倡導健康得體禮儀
「像拱手禮這種傳統禮儀的傳承,就應從幼兒園的娃娃抓起。」在發布會現場,有家長感慨地說道。 「終於盼到適合小學生的音樂作品了,既可以讓小學生學習拱手禮,弘揚傳統文化,重現禮儀之邦的風採,還可以遠離細菌,一舉數得,我們可以編成舞蹈向小學生推廣普及拱手禮。」一位小學校長聽過《拱手禮》後表示。
-
餘旭光:感受諸葛智慧 傳承忠孝文化
諸葛街:感受諸葛智慧 傳承忠孝文化 ——專訪陝西旭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勉縣政協常委餘旭光 各界新聞網訊(羅亞秀 張潔)漢中作為「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三國歷史文化濃厚。
-
忠孝教育亮點紛呈 不忘初心育忠孝人
作為馬安鎮教育的搖籃,惠城區馬安鎮中心小學充分挖掘本地鄉土人文,在馬安鎮源遠流長的忠孝文化氛圍中,秉承「弘忠孝魂、育忠孝人」的辦學理念,大力弘揚忠孝精神,以三德三能「忠、孝、禮、康、智、藝」六大核心素養和「知書達理,陽光向上」的惠城氣質為育人目標;以「孝行天下,精忠報國」為校訓;以「孝於人,忠於事」為校風;以「孝立本,忠立業」為教風;以「孝成德,忠成能」為學風,堅持走「文化立校、文化潤校、文化強校」
-
忠孝文化深入人心
芳橋目連文化節,一是為了延續傳統節日,二是為了弘揚忠孝文化。近年來,芳橋街道陸續修建了「目連救母」雕像和周處忠孝園,通過一系列活動,打響芳橋忠孝文化品牌。本屆目連文化節,芳橋街道依舊在忠孝文化上做足文章。5月11日下午,市民蔣佳靜帶著6歲的兒子,特意從周鐵趕到目連文化節現場湊個熱鬧,令她沒想到的是,他們正趕上了周處忠孝園裡的親子活動。
-
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南通通州用忠孝文化引領新風尚
一直以來,通州緊緊抓住「忠孝」兩字,深入挖掘忠孝文化的歷史底蘊,大力傳承忠孝文化精神,並不斷豐富其內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一個樣板:忠孝園育忠孝文化走進位於東社鎮的忠孝文化園,忠孝坊、忠孝文化走廊、24忠和24孝故事石刻、六角忠孝亭、百名將軍書忠孝等人文元素,都深深地打上了「忠孝」的烙印。
-
十佳特色農村文化禮堂
西湖區外桐塢村文化禮堂是集朱德紀念室、文化講堂、聚賢堂、民俗文化館、陶藝製作室、紅色長廊等為一體,具有教育實踐、旅遊休閒、文化體驗等諸多功能的綜合性文化禮堂。各類傳統禮儀活動與現代文創產業相結合,讓村民在接受心靈的「洗禮」的同時,也感受到文化創意所帶來的魅力。外桐塢村文化禮堂已逐漸成為一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現代文化交流的開放式文化陣地。
-
【江蘇】倡導「三個注重」 弘揚端午節日文化
江蘇省文明辦立足自身優勢,充分發揮文博場館在傳承節日民俗、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的獨特作用,推動各地開展「到文博場館過端午」系列活動,吸引廣大群眾走進文博場館、親近傳統節日。 一、注重挖掘內涵。從歷史演變、禮儀民俗、傳統工藝和民間飲食等方面,加強對端午節文化內涵、精神實質和當代價值的研究,努力挖掘蘊含其中的愛國、忠孝、仁愛、誠信、團圓、和諧等精神理念,通過精品化展覽、分眾化活動生動呈現,引導廣大群眾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
河北忠孝好家風志願服務隊
河北忠孝好家風志願服務隊在服務大眾的過程中,形成了三個服務體系:講師團、讀書會、禮儀及文藝表演隊。1、 忠孝好家風志願服務隊成立了講師團:忠孝好家風講師團立足石家莊,面向全中國。在石家莊及周邊,講師們走社區、進機關,串鄉村進行公益宣講,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人們的心靈,同時在全國公益巡講,足跡遍及全國21個省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少管所、監獄、公益機構、養老院、大中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國學書院,以及各種論壇等,累計宣講一千多場。受益人數不計其數。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薛氏文化】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修武縣薛氏宗祠祭祖儀式
至今,修武縣薛氏家族祭祖大典傳承已有三十代六百餘年的歷史。清代修武歷屆知縣都參與薛氏祭祖活動。同治年間,知縣李學會親赴祠堂祭拜,並賦詩「勳猷垂萬載,聲望耀三才。德裕延世澤,偉業昭麟臺」以贊。1996年9月3日,時任修武縣縣委書記王宏欣然為續修薛氏族譜作序,稱讚「族譜始創於明代嘉靖三十六年,迄今經十六次續修,達八本文獻資料,亦屬寶貴文物」。
-
蜀人祭祖 成都郫都區舉行2018望叢祭祀大典
祭祀儀式十分莊重,盡顯傳統文化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脈千流源望叢。」每年農曆三月三,散落在各地的諸多蜀人都要祭望叢、拜杜鵑——這一從西漢時期興起的民間習俗現仍然在成都市郫都區傳承。昨日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午10點,「花滿望叢,尋祖歸心」——2018望叢祭祀活動在郫都區望叢祠舉行,盛大的蜀人祭祀大典旨在傳承傳統、弘揚文明。 望叢祠,是為了紀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繼任人叢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憑弔蜀人先賢的最大帝王陵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