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南通通州用忠孝文化引領新風尚

2020-12-1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9月14日南通訊(記者 李志華 通訊員 印春湘 袁飛)9月13日,在通州區東社學校,40名中小學生手持讀本,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練習著民族英雄嶽飛的忠孝名篇《滿江紅》,三天後他們將在「弘揚忠孝文化、聚焦『精忠報國』、培育時代新人」通州忠孝文化園建設座談會現場朗誦。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一直以來,通州緊緊抓住「忠孝」兩字,深入挖掘忠孝文化的歷史底蘊,大力傳承忠孝文化精神,並不斷豐富其內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一個樣板:忠孝園育忠孝文化

走進位於東社鎮的忠孝文化園,忠孝坊、忠孝文化走廊、24忠和24孝故事石刻、六角忠孝亭、百名將軍書忠孝等人文元素,都深深地打上了「忠孝」的烙印。

2006年,福建省軍區原政委陸鳳彬將軍退休回到通州老家,在通州區委區政府支持下,多方籌措資金,將其老家祖宅地原先建的「家庭教育園地」升級打造成「忠孝文化園」。這座佔地面積200餘畝,投資近3億元的忠孝文化園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具有鮮明特色的忠孝主題公園。十年來,一直免費對外開放,累計接訪60多萬人次。

孔子倡導的「忠孝仁義」是儒家思想乃至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2015年4月,孔子石雕像在忠孝文化園落成,高32米,為全國之最。雕像主體部分由480多塊石質部件拼接而成,重1000多噸。據設計者介紹,孔子神態以唐代吳道子的孔子像為藍本,服飾、姿勢以孔子行教圖為依據。忠孝文化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吳衛軍說:「孔子雕像與園內其他忠孝景觀交相輝映,更加提升了文化園的內涵和層次,也開啟了通州乃至南通對傳統文化教育傳承的新篇章。」

這座孔子雕像由福建省華峰盛石業雕刻有限公司捐贈。捐贈儀式上,時任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表示:「孔子雕像的落成是社會行為,表達了社會心願,通州為文化發展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為了讓人們更好地體驗「忠孝」文化,園區對軟硬體進行了升級,配備專業講解員,講解景區情況,闡述忠孝文化的深刻內涵。同時,園區新增了流動放映室,將許多先賢的忠孝故事展現出來,加深遊客對忠孝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從開園到不斷豐富內容,忠孝文化園已成為通州乃至南通傳播忠孝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來,該園承辦了「中華文化(南通)論壇」、忠孝廉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活動,並在十九大勝利召開、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等重要節點上開展文化展演等,累計上百場。

去年10月,一臺「歡聚忠孝園,喜慶十九大」文藝晚會在忠孝文化園精彩上演,由東社鎮、區文廣新局、區廣播電視臺以及區文聯共同主辦,歌頌十八大以來中華大地上的巨大變化,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省委宣傳部國防教育宣傳處副處長趙清林說:「藉助忠孝文化園這個文化陣地舉辦這場活動非常好,把黨的十九大精神最快最好最接地氣地傳播到群眾中去。」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蒙曼在忠孝文化園參觀時評價說:「忠孝文化是支撐中國走向輝煌的源頭,忠孝文化園以陸將軍的家風為依託,以廣大群眾的參與為基礎,弘揚忠孝文化理念,對整個華人世界是有輻射作用的。」

一股力量:忠孝文化育忠孝人

80多年前,東社鎮苴西村季錫蘭老人,在地主民團武裝「白龍黨」的追緝下,與父母巧妙地幫助中共南通縣委委員劉瑞龍擺脫險境。

這是發生在東社鎮的其中一個有關「忠孝」的故事。東社鎮是一個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鹽灶文化和農耕文化水乳交融的小城鎮。現如今,忠孝文化特色已成為該鎮一個重要標籤。去年7月,在慈雲寺舉辦了首期國學成人班,邀請了國學大師陳夢麟作講座,活動還藉助忠孝畫展、慈善義賣等形式立體傳遞忠孝、國學、宗教等文化。

以忠孝文化園為支點,忠孝文化精神已經從東社輻射全區。多年來,通州積極倡導和培育忠孝文化,播撒忠孝文化的種子,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們的心田,在全區形成了「知感恩、懂忠孝」的文明新風。

十總鎮雙墩村15歲少年鎮小龍,小小年紀就成了家裡的頂梁柱,「隔代反哺」照顧病重的爺爺。他說,以後不管到哪裡,都要和爺爺在一起。

2015年度全國「最美中學生」、原通州高級中學學生徐艾明捐髓救母,他說:「為媽媽捐骨髓,這是一個兒子應盡的義務。學業落了可以補,媽媽的生命卻只有一次。」

東社鎮香臺村好兒媳顧玉悉心照料植物人公公,幫助他進行一系列的功能訓練,用責任和耐心創造奇蹟,詮釋孝大於天的真諦。

……

在忠孝文化的薰陶下,通州「優秀企業家」「最美基層幹部」「最美家庭」「十大孝星」「美德少年」「通州好人」等新時代的「忠孝」內涵不斷豐富,激發著全民向上的力量,具有通州特色的社會新風尚正在形成。

今年初,通州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美麗女性」評選,湧現出一批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文明家風,愛崗敬業、銳意進取的「美麗女性」。有相扶相守的婆婆兒媳、肩扛重擔的鄉村村官、琴心劍膽的政法幹警,有美容城市環境的環衛工人、守衛醫療戰線的白衣天使、奮戰七尺講臺的人民教師……

通州歷來崇文厚德,凡人善舉層出不窮。目前,通州區共有10人榮獲「中國好人」稱號,7人當選「江蘇好人」。

湧現出勇救急症司機的加油站站長唐樹均;每天彎腰數百次,確保孩子上下學安全的「抱抱哥」陳忠林;面對500餘萬元巨獎不動心的體彩售票員蔣長英;

湧現出跨越半個中國,抱著氧氣瓶趕路,只為給藏族孩子送上衣物和文具的「鑫手相連」志願者;連續兩次認捐100萬元,創設「南通通博慈善助學助困基金」,並承諾每年捐獻善款不少於15萬元的愛心企業……

一種傳承:忠孝人帶動道德美

滴水穿石,集腋成裘。本是「忠孝之舉」「凡人善舉」的這種「個人行為」,正逐步發揚光大成一種具有民族氣節的「群體行動」,傳承「忠於國家、孝於父母、人人向善」成為通州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通州高度重視「德」對於後代的影響,將傳統美德「忠」與「孝」結合到學校德育教育之中,培育忠孝人引領道德新風尚。

2014年,通州部分中小學校就開始組織有專長的教師編寫有關國防教育和忠孝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東社學校、忠義小學編有忠孝文化簡明讀本;袁灶初中編有雙語新二十四孝;李港小學編寫了教養讀本等。「我們把傳統的24孝故事編寫成冊,並且做了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對生僻字注音,加配形象的插圖,更加生動地向學生傳遞忠孝文化。」東社學校校長季曉松說,「每年新進學生人手一本,每周一課,安排專門的老師上課。」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多年來,通州把國防教育作為傳承忠孝文化的一大重要板塊,納入學校教學、幹部輪訓等各個環節,形成各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人武部門協調抓、基層單位主動抓的良好局面,把全民國防教育以制度的形式規定下來,由少數單位的「獨角戲」變為全民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每年暑假期間,區教育部門組織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錄取新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活動,不僅僅進行隊列和內務訓練,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國防知識和革命傳統教育,增強身體素質和國防意識。今年,通州還首次將軍訓對象擴展到中學,有800名區實驗中學初一新生加入了軍訓大軍。

每年,我區定期舉辦徵兵動員和歡送新兵入伍活動,把徵集優秀青年入伍作為向部隊輸送新鮮血液、為地方培養有用人才的戰略舉措來抓。去年,通州區大學生徵集比例達到73.5%,被評為全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目前,通州已建成南通市級國防教育基地4個,區級國防教育基地2個,每年國防教育主題活動接待未成年人和機關幹部、農村群眾10多萬人次。

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總是需要藉助載體的,通州致力創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樹群眾喜歡接近的典型,在文化節目的編排時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寓教於樂。

由通州人、通州公司共同參與拍攝的電影《三袋米》,取材於上世紀80年代初湖北省紅安縣的一個真實故事,弘揚慈母恩德和崇學向善的精神力量。2014年9月,該作品被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第33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的優秀影片。當時在通州觀看的師生超9萬人。

通州本土演員原創的曲藝小品《審舅舅》,用傳統戲曲常用的方式,塑造了一個清廉公正的好知縣形象。該小品曾榮獲「中華頌」第七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優秀劇目金獎,2017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一鳴驚人》欄目「夢想微劇場」第二季節目錄播,獲團隊金獎。

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忠孝」儼然成為通州人立身處世的基點,成為通州重要的社會名片。

記者 印春湘

9月13日,在通州區東社學校,40名中小學生手持讀本,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練習著民族英雄嶽飛的忠孝名篇《滿江紅》,三天後他們將在「弘揚忠孝文化、聚焦『精忠報國』、培育時代新人」通州忠孝文化園建設座談會現場朗誦。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一直以來,通州緊緊抓住「忠孝」兩字,深入挖掘忠孝文化的歷史底蘊,大力傳承忠孝文化精神,並不斷豐富其內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一個樣板:忠孝園育忠孝文化

走進位於東社鎮的忠孝文化園,忠孝坊、忠孝文化走廊、24忠和24孝故事石刻、六角忠孝亭、百名將軍書忠孝等人文元素,都深深地打上了「忠孝」的烙印。

2006年,福建省軍區原政委陸鳳彬將軍退休回到通州老家,在通州區委區政府支持下,多方籌措資金,將其老家祖宅地原先建的「家庭教育園地」升級打造成「忠孝文化園」。這座佔地面積200餘畝,投資近3億元的忠孝文化園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具有鮮明特色的忠孝主題公園。十年來,一直免費對外開放,累計接訪60多萬人次。

孔子倡導的「忠孝仁義」是儒家思想乃至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2015年4月,孔子石雕像在忠孝文化園落成,高32米,為全國之最。雕像主體部分由480多塊石質部件拼接而成,重1000多噸。據設計者介紹,孔子神態以唐代吳道子的孔子像為藍本,服飾、姿勢以孔子行教圖為依據。忠孝文化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吳衛軍說:「孔子雕像與園內其他忠孝景觀交相輝映,更加提升了文化園的內涵和層次,也開啟了通州乃至南通對傳統文化教育傳承的新篇章。」

這座孔子雕像由福建省華峰盛石業雕刻有限公司捐贈。捐贈儀式上,時任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表示:「孔子雕像的落成是社會行為,表達了社會心願,通州為文化發展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為了讓人們更好地體驗「忠孝」文化,園區對軟硬體進行了升級,配備專業講解員,講解景區情況,闡述忠孝文化的深刻內涵。同時,園區新增了流動放映室,將許多先賢的忠孝故事展現出來,加深遊客對忠孝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從開園到不斷豐富內容,忠孝文化園已成為通州乃至南通傳播忠孝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來,該園承辦了「中華文化(南通)論壇」、忠孝廉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活動,並在十九大勝利召開、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等重要節點上開展文化展演等,累計上百場。

去年10月,一臺「歡聚忠孝園,喜慶十九大」文藝晚會在忠孝文化園精彩上演,由東社鎮、區文廣新局、區廣播電視臺以及區文聯共同主辦,歌頌十八大以來中華大地上的巨大變化,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省委宣傳部國防教育宣傳處副處長趙清林說:「藉助忠孝文化園這個文化陣地舉辦這場活動非常好,把黨的十九大精神最快最好最接地氣地傳播到群眾中去。」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蒙曼在忠孝文化園參觀時評價說:「忠孝文化是支撐中國走向輝煌的源頭,忠孝文化園以陸將軍的家風為依託,以廣大群眾的參與為基礎,弘揚忠孝文化理念,對整個華人世界是有輻射作用的。」

一股力量:忠孝文化育忠孝人

80多年前,東社鎮苴西村季錫蘭老人,在地主民團武裝「白龍黨」的追緝下,與父母巧妙地幫助中共南通縣委委員劉瑞龍擺脫險境。

這是發生在東社鎮的其中一個有關「忠孝」的故事。東社鎮是一個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鹽灶文化和農耕文化水乳交融的小城鎮。現如今,忠孝文化特色已成為該鎮一個重要標籤。去年7月,在慈雲寺舉辦了首期國學成人班,邀請了國學大師陳夢麟作講座,活動還藉助忠孝畫展、慈善義賣等形式立體傳遞忠孝、國學、宗教等文化。

以忠孝文化園為支點,忠孝文化精神已經從東社輻射全區。多年來,通州積極倡導和培育忠孝文化,播撒忠孝文化的種子,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們的心田,在全區形成了「知感恩、懂忠孝」的文明新風。

十總鎮雙墩村15歲少年鎮小龍,小小年紀就成了家裡的頂梁柱,「隔代反哺」照顧病重的爺爺。他說,以後不管到哪裡,都要和爺爺在一起。

2015年度全國「最美中學生」、原通州高級中學學生徐艾明捐髓救母,他說:「為媽媽捐骨髓,這是一個兒子應盡的義務。學業落了可以補,媽媽的生命卻只有一次。」

東社鎮香臺村好兒媳顧玉悉心照料植物人公公,幫助他進行一系列的功能訓練,用責任和耐心創造奇蹟,詮釋孝大於天的真諦。

……

在忠孝文化的薰陶下,通州「優秀企業家」「最美基層幹部」「最美家庭」「十大孝星」「美德少年」「通州好人」等新時代的「忠孝」內涵不斷豐富,激發著全民向上的力量,具有通州特色的社會新風尚正在形成。

今年初,通州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美麗女性」評選,湧現出一批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文明家風,愛崗敬業、銳意進取的「美麗女性」。有相扶相守的婆婆兒媳、肩扛重擔的鄉村村官、琴心劍膽的政法幹警,有美容城市環境的環衛工人、守衛醫療戰線的白衣天使、奮戰七尺講臺的人民教師……

通州歷來崇文厚德,凡人善舉層出不窮。目前,通州區共有10人榮獲「中國好人」稱號,7人當選「江蘇好人」。

湧現出勇救急症司機的加油站站長唐樹均;每天彎腰數百次,確保孩子上下學安全的「抱抱哥」陳忠林;面對500餘萬元巨獎不動心的體彩售票員蔣長英;

湧現出跨越半個中國,抱著氧氣瓶趕路,只為給藏族孩子送上衣物和文具的「鑫手相連」志願者;連續兩次認捐100萬元,創設「南通通博慈善助學助困基金」,並承諾每年捐獻善款不少於15萬元的愛心企業……

一種傳承:忠孝人帶動道德美

滴水穿石,集腋成裘。本是「忠孝之舉」「凡人善舉」的這種「個人行為」,正逐步發揚光大成一種具有民族氣節的「群體行動」,傳承「忠於國家、孝於父母、人人向善」成為通州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通州高度重視「德」對於後代的影響,將傳統美德「忠」與「孝」結合到學校德育教育之中,培育忠孝人引領道德新風尚。

2014年,通州部分中小學校就開始組織有專長的教師編寫有關國防教育和忠孝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東社學校、忠義小學編有忠孝文化簡明讀本;袁灶初中編有雙語新二十四孝;李港小學編寫了教養讀本等。「我們把傳統的24孝故事編寫成冊,並且做了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對生僻字注音,加配形象的插圖,更加生動地向學生傳遞忠孝文化。」東社學校校長季曉松說,「每年新進學生人手一本,每周一課,安排專門的老師上課。」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多年來,通州把國防教育作為傳承忠孝文化的一大重要板塊,納入學校教學、幹部輪訓等各個環節,形成各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人武部門協調抓、基層單位主動抓的良好局面,把全民國防教育以制度的形式規定下來,由少數單位的「獨角戲」變為全民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每年暑假期間,區教育部門組織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錄取新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活動,不僅僅進行隊列和內務訓練,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國防知識和革命傳統教育,增強身體素質和國防意識。今年,通州還首次將軍訓對象擴展到中學,有800名區實驗中學初一新生加入了軍訓大軍。

每年,我區定期舉辦徵兵動員和歡送新兵入伍活動,把徵集優秀青年入伍作為向部隊輸送新鮮血液、為地方培養有用人才的戰略舉措來抓。去年,通州區大學生徵集比例達到73.5%,被評為全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目前,通州已建成南通市級國防教育基地4個,區級國防教育基地2個,每年國防教育主題活動接待未成年人和機關幹部、農村群眾10多萬人次。

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總是需要藉助載體的,通州致力創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樹群眾喜歡接近的典型,在文化節目的編排時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寓教於樂。

由通州人、通州公司共同參與拍攝的電影《三袋米》,取材於上世紀80年代初湖北省紅安縣的一個真實故事,弘揚慈母恩德和崇學向善的精神力量。2014年9月,該作品被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第33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的優秀影片。當時在通州觀看的師生超9萬人。

通州本土演員原創的曲藝小品《審舅舅》,用傳統戲曲常用的方式,塑造了一個清廉公正的好知縣形象。該小品曾榮獲「中華頌」第七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優秀劇目金獎,2017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一鳴驚人》欄目「夢想微劇場」第二季節目錄播,獲團隊金獎。

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忠孝」儼然成為通州人立身處世的基點,成為通州重要的社會名片。

相關焦點

  • 弘揚忠孝文化 聚焦精忠報國 培育時代新人|通州忠孝文化園建設座談...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南通訊(記者 李志華 通訊員 袁飛)17日上午,以「弘揚忠孝文化、聚焦精忠報國、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通州忠孝文化園建設座談會在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忠孝文化園內舉行。「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活動期間,播放忠孝園宣傳片、聽取忠孝園建設情況、宣讀「忠孝文化慈善大使」文件並頒發證書等環節。一直以來,東社鎮緊緊抓住「忠孝」兩字,深入挖掘忠孝文化的歷史底蘊,大力傳承忠孝文化精神,並不斷豐富其內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原創】美麗的南通忠孝文化園風光(三)孝敬父母感動天地
         南通通州忠孝文化園位於東社鎮鎮區北側500米,以陸鳳彬將軍的祖傳宅基為基礎,分一、二、三期工程建設,總佔地150餘畝,由同濟大學設計,是具有明末清初風格,江南園林式的建築
  • 「5·18」國際博物館日將至 南通各大博物館奉上豐富「文化大餐」
    南通博物苑將推出《江南生活美學》《風雅江南--常熟博物館藏文房珍玩展》《古運今風,匠心獨韻--蘇扇新京杭之旅》;審計博物館將推出《防範重大風險,守護民生福祉--審計故事專題展》;南通紡織博物館將推出《棉花的故事》;南通市個簃藝術館將推出《第二屆崇川裝裱藝術展》;南通市沈繡博物館將推出《小品大藝--明清女紅文玩品賞展》;南通嘯天風板鷂風箏藝術博物館將推出《精品板鷂哨口專題展》;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將推出
  • 南通東社忠孝園:國防教育與忠孝文化同頻共振
    中國江蘇網9月18日南通訊(通訊員 樊希萌 邢元成 蔣沛延)日前,走進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的忠孝文化園,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環顧四周,除了滿園的忠孝文化,還充盈著壯闊的「紅色基因」。  忠孝文化園不僅是全國首家融合忠孝文化精髓的基地,也是一家具有時代意義的國防教育基地。
  • 「暢遊通州」特色精品路線滿足你對美的所有想像
    江海晚報網(來源下同)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獨具魅力的一隅,近年來,尤其是撤市設區以來,通州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旅遊資源,藉助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精品旅遊」戰略得到了較好的實施,「暢遊」通州的框架基本拉開,富有江海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基本形成。通州旅遊迅猛發展的春天,正快步走來!
  • 南通大學附屬通州醫院掛牌
    來源: 鳳凰網房產6月6日上午,南通大學附屬通州醫院在通州區人民醫院正式掛牌,區委書記陳永紅與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共同揭牌。區人民醫院是我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1994年成為南通醫學院教學醫院,雙方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學科共建等方面有深厚基礎。揭牌儀式上,南通大學與區人民醫院籤署了《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協議》。
  • 南通新機場在海門四甲還是通州二甲?通州官方這樣回復
    8月21日,「通州區投資價值研討暨2019年地產招商推介會」在上海召開,南通市通州區委宣傳部「通州發布」在對會議進行報導時,透露了上述消息。 據「通州發布」報導,會上,南通市自然資源局通州分局副局長鄒秦川,對通州目前一系列的規劃和城建利好進行了介紹。
  • 「福田主場」引領新時代文化創意新風尚
    深圳市文化創意百強企業中福田區有25家,已認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2個,其中國家級園區2家、市級園區4家。對標「曼哈頓+矽谷」,福田已確立「世界級灣區現代產業引領區」的戰略定位。到 2035年,福田區將建成引領華南、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總部經濟集聚區和國際創新金融中心、全球智能終端創新中心、國際文化創意設計中心,成為粵港澳世界級灣區現代產業引領區。
  • 蒙城縣雙澗鎮多舉措促進鄉風文明新風尚
    建陣地,為文化活動提供場所。該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重點加強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室、鄉村大舞臺和農家書屋建設,選好配齊體育健身器材、圖書閱覽等,形成了村村都有公園、有綠地、有文化活動場所的良好局面。目前,全鎮23個村現有文藝隊15支200餘人,實現了活動場所全覆蓋。樹典型,發揮模範引領示範作用。
  • 塑造好家風 引領新風尚
    塑造好家風 引領新風尚 發表時間:2015-05-27   來源:淄博文明網  傳承好家風,要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修身齊家治天下,是古人恪守的價值追求和人生理想。《朱子家訓》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諸葛亮《誡子書》強調,「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清代政治家林則徐家教聯寫道:「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 南通新機場選址同涉海門、通州兩地的原因
    比如北沿江高鐵江北及過江經過啟東王鮑、北新和江中啟隆,啟東提出要求啟東西站是否可以適當東移以考慮市民方便乘車。還比如規劃中的「如通蘇湖」城際鐵路名稱用上了「通州」的「通」,海門也認可,雖然鐵路經過了海門,並且從海門江段的海太通道過江。 (上圖)北沿江高鐵經過海門悅來、餘東、常樂、四甲、工業園區三星(徳勝)等鎮村的大面積區域,橫貫整個海門,大片海門土地被徵用。
  • 2019北京通州運河文化藝術節活動有哪些?
    2019北京通州運河文化藝術節  通州運河文化藝術節時間:10月31日開幕,持續至12月  通州運河文化藝術節地點: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幕演出在通州區文化館  此次藝術節將在10月31日開幕  藝術節由通州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宣傳部及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將立足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展現大運河的綽約風姿和文化底蘊,彰顯城市副中心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建設的成果,讓觀眾領略運河之美。  通州運河文化藝術節活動有哪些?
  • 北京通州24小時智能文化空間開放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通州區24小時智能文化空間開放啟動式在通州智能文化空間舉行。(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尹星雲)昨天,由北京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點亮智空間,時刻享溫暖」通州區24小時智能文化空間開放啟動式在通州智能文化空間舉行。
  • 南通通州新增一座大型高鐵站和一座機場,地鐵一號線將設南通西站
    1166平方公裡,人口124.16萬人,可見通州是面積最大的區,也是人口最多的區,而且作為南通備受關注的通州區,正享受著天時地利的優勢!上圖為南通西站效果圖。建成後,將會是一座綜合性的大型交通樞紐,而且有望實現空鐵聯運!上圖為南通西站最新實景圖。將會匯及鐵路,公路、以及軌道交通。南通新機場選址已正式對公布,這就預示著通州有望實現空鐵聯運的節奏!小編以為,這應該也與南通新機場選址通州有關吧!
  • 通州打造城市公園社區的通州範本
    金沙灣新區位於通州城區東南,與城東新區隔河相望,東南毗鄰南通新機場,南面與中國南通家紡城接壤,是通州城區未來發展的主戰場、產城融合的示範區。  區委書記陳永紅高度重視金沙灣開發工作,多次實地調研、推進。他強調,新區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品質至上,構建森林、水系、綠地、溼地在內的生態系統,打造高品質的公園社區、宜居新城。
  • 關注丨為什麼那麼多海門人說南通新機場去通州了?
    [導讀]南通新機場可以說為海門、通州以及南通市區創造了多少「財富」,在這場通州主場的「官宣會」上,我們海門發現了一些讓人期待的規劃與發展,始終相信一個偉大的時代正疾馳而來…… 這兩天不知為何突然之間身邊好幾個朋友見面聊的都是「聽說新機場建二甲了
  • 甘肅寧遠堡: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引領新風尚
    2019年4月,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揭牌成立,寧遠堡鎮積極構建「實踐所—實踐站」兩級組織體系,以「新思想進萬家、新風尚潤城鄉、新文化在身邊、新形象樹品牌」四大工程為載體,以六大主題菜單為抓手,以近500名志願者服務隊伍為依託,計劃每年組織策劃90多場文明實踐活動,讓更多老百姓受益,力爭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滿足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通州時代來臨!通州人身價大漲!
    把通州灣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今年5月,通州灣示範區總體規劃出爐正在全力打造江蘇出海新通道的通州灣示範區有望成為江蘇港口物流經濟的新增長極通州的發展帶來重大利好未來,通州灣將是長三角北翼現代化的濱海港城
  • 2020「蘇韻鄉情」鄉村休閒旅遊農業(南通)專場推介暨江蘇省「奇園...
    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蘇韻鄉情』鄉村休閒旅遊農業(南通)專場推介暨江蘇省『奇園杯』精品葡萄節」將於8月17日在通州開幕。今天我們就活動相關內容舉行新聞發布會。首先,歡迎大家今天前來參會,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活動的持續關注與支持。
  • 江油市九吉貓工藝品設計部,和貓坊引領招財貓文化新風尚
    江油市九吉貓工藝品設計部,和貓坊引領招財貓文化新風尚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商鋪內,經能看見形態各異的招財貓,這些招財貓們緩緩地舉起右手,寓意財源廣進,憨態可掬的樣子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和喜愛。圖案蘊含豐富,寓意美好和貓坊招財貓上面有許多精緻的圖案,每一個團都代表了特別的寓意,就像是一個個隱藏的小彩蛋,引領招財貓文化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