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殺死美軍有多難?一套單兵裝備20萬,哪個國家士兵能相比

2020-12-24 騰訊網

隨著現代軍事的發展,如今國際上的部分國家和地區的衝突與戰爭,已經不再簡單的拼雙方的作戰人數了,而是更看重軍隊的武器裝備。美國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之後,經常開展對外戰爭,這些年來將中東地區攪得風起雲湧,戰亂不斷。

而美國軍隊之所以如此強悍,其中有一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美軍軍隊的先進武器裝備,尤其是單兵作戰方面,美國給美軍提供的單兵作戰裝備十分厲害,其單兵裝備種類豐富,裝備技術也相當先進,很少有國家的士兵裝備能與美國相比。

阿富汗戰爭的傷亡對比

當年美國為了對911事件進行報復,打響了全球反恐第一槍,正式對阿富汗開啟了戰爭,聯合多國對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武裝進行攻擊。不過在多年的阿富汗戰爭之中,美國軍隊的損傷卻十分少。據相關數據統計,美國軍方的傷亡人數僅有1000多人,而塔利班的傷亡人數卻是美軍的10倍。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與美軍的單兵裝備有很大的關係。美國士兵的單兵裝備包含單兵指揮系統,單兵手機,穿牆雷達,輕型雷射指示器測距機,微型雷射測距儀,雷達頭盔,攔截者防彈衣等,每個士兵的單兵裝備價值甚至達到了20萬,這樣先進又完整的單兵裝備是很多其他國家士兵所沒有的。

在阿富汗戰場之中,曾經就有美國士兵被狙擊手擊中之後,沒有絲毫損傷。也有美國士兵被武裝分子射中之後,因為身上的防護裝備,沒有受到生命威脅。

伊拉克戰爭美軍傷亡情況

除此之外,在多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傷亡人數僅有4000多人,而伊拉克方面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了數萬人。雙方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傷亡差距,除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外,美軍在戰爭之中對於士兵的防護也做的相當到位。在當時的某次小規模衝突之中,曾有一位美國士兵被伊拉克士兵的AK步槍擊中,但所有的子彈都被擋在了防彈衣之外,這位美國士兵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傷害。

海灣戰爭中的傷亡

還有就是在海灣戰爭之中,美國採用了先進的現代化作戰方式,使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武器裝備。此次戰爭之後,聯軍的傷亡人數僅有數百人,而伊拉克方面的總共傷亡人數達到了數10萬人,如此大的傷亡差距也是十分罕見。

美軍軍備投入

美軍在作戰之中向來注重軍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美軍也被稱為最惜命的軍隊。多年以來,美軍參與的戰爭不計其數,但美軍的傷亡人數卻十分低。這與美軍在軍事上的投入有很大的關係,每年美軍的支出都有幾千億,如此大量的資金投入,給美軍提供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尤其是美軍的單兵裝備十分出色。正是因為這樣強大的經濟力量在背後支撐,才使得美軍實力如此強悍。

相關焦點

  • 二戰中,美軍步兵班組裝備的單兵武器都有哪些?美軍單兵裝備介紹
    二戰時期,美國憑藉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生產出了數量龐大、種類齊全的武器裝備,使美軍有相當大的武器選擇空間。本文將簡單介紹一下二戰中美軍步兵班組裝備的主要單兵武器。
  • 二戰美、俄、德、日四國的單兵裝備比較,德國性價比高,美國最壕
    單兵裝備就是一個士兵所攜帶的戰爭裝備,裝備的先進程度具體看士兵所屬國家的實力而定。可以這樣說,單兵裝備不僅可以反映一個士兵戰鬥力的強弱,也是背後國家國力強盛的一種具體表現。 在士兵的單兵裝備方面,當屬美國和德國最為豪華,他們各有所長,基本可以並列,而蘇軍次之,日軍墊底。
  • 二戰中,哪個國家的單兵作戰能力最強?德國,日本,還是美國?
    士兵是一個軍隊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的核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對自己士兵的作戰能力有了深刻的反省,並做出了相應的改變。戰爭中最重要的就是團隊作戰能力,因為有一個人暴露了,可能導致整支部隊全軍覆沒。不過打探敵情和狙殺敵人都是單兵作戰。
  • 世界上最奢侈的單兵裝備,美國特種兵一身裝備價值百萬
    但在如今的環境下,真正走上戰場時,解放軍與美國士兵對上,卻不一定能佔到優勢,其原因就是美國的單兵裝備也非常豐富精良,可以說,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戰場上的戰損率要低於很多國家的原因。這一點,也是眾所周知,在這之前,美方還曾炫耀過他們單兵裝備的厲害之處,雖不能保證人毫髮無損,但在保命方面還是有一定的能力。
  • 美軍單兵裝備70萬不算貴,該國一頂帽子就50萬,勇士才能戴
    導語:美軍單兵裝備70萬不算貴,該國一頂帽子就50萬,勇士才能戴我們都知道,現代化作戰非常複雜,對士兵的作戰能力要求很高,為了應對各種情況,軍隊研發出了大量先進的設備,士兵作戰的時候必須得帶上,所以慢慢的單兵裝備的成本越來越高
  • 「一級頭到三級頭」:美軍單兵裝備的費用成長史
    【話說軍世】說到美軍,很多人都會想到其先進的裝備,以及常年在大範圍內參與衝突和軍事行動的實戰,不止如此,美軍如此的「豪橫」,且就傷亡比率來說,控制的比較低,其背後也有著更為實用且昂貴的單兵裝備保障。
  • 中日戰場上的神器,三八大蓋,以及強悍的日本單兵素質
    而這個計劃是非常成功的,在二戰時期,日本的士兵雖然普遍不高,但是他們身體卻異常的強壯,能夠在負重30公斤甚至是40公斤的軍事裝備下行軍50公裡依然能夠進入戰鬥狀態。在整個二戰時期,日本士兵的單兵素質之強是讓當時的民國政府自愧不如的,甚至說在當時的世界上,日本的單兵素質絕對是能夠排在前列的。
  • 抗戰國軍單兵裝備:人家有雨衣 我有大草帽
    抗戰僅有中央軍精銳部隊才配備德盔單兵裝具一般就是指士兵所攜帶的個人裝備,現在的單兵裝具品種林林總總不下幾十種,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功能上與抗戰時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了。
  • 印度軍隊戴頭巾的士兵,戰場上會不會更容易被爆頭?
    戴頭巾式頭盔的印軍士兵容易被爆頭嗎?在印度軍隊,確實有這樣一種方式頭盔設計,並被普遍列裝錫克聯隊中,有圖為證。被稱「帕特卡」(Patka),設計的初衷,既滿足了維護民族信仰的需要,又能一定解決戰場防護需要,可謂一舉兩得。
  • 二戰美軍單兵負重33公斤,有多少戰鬥裝備?又有多少是行軍裝備?
    二戰時期,那個時候運輸手段還不像今天這麼完善,所以很多東西都得士兵自己來背,負重會非常高。 比如說美軍,這裡以當時美國陸軍步兵的冬季單兵負重為例,詳細解析一下美軍需要攜帶哪些東西。
  • 西藏軍區某旅:戰場單兵急救包裝個"小醫院"
    硬碰硬對抗中,武器致傷、荊棘劃傷、冰雪凍傷等「傷情」接踵而至,只見官兵利用新型單兵急救包開展自救互救,戰場防護能力明顯提升。這是該旅吸納軍醫列席議訓會,並按照作戰任務科學確定單兵急救包裝配內容帶來的可喜變化。
  • 我邊防戰士裝備「黑科技」,美國人研製了60年,但我軍最先用上
    根據介紹,我軍的單兵外骨骼裝置經測試,可以使靜態位置的人的負荷減少了91%,運動中的負荷減少了44%。同時,背部的負擔減少了三分之一。一位士兵穿上這樣的外骨骼裝備,可以輕鬆舉起重達70公斤的重物,在戰場救援、運輸、行軍等方面上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 單兵作戰威力最大的火炮,戰場上使用範圍極廣,為何退出現役部隊
    戰爭時期為了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部隊中出現了很多威力驚人但其貌不揚的武器裝備,二戰時期地面作戰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重機槍、火炮,但很多單兵作戰武器也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噴火槍、擲彈筒等等,都是在二戰時期被研發出來的單兵作戰武器,其威力驚人難以想像。
  • 美軍士兵是出了名的少爺兵,為何卻經常能打勝仗?不要只看表面
    但是即使是這樣,美軍士兵在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中卻經常能打勝仗。對此也有軍事專家分析過,美軍的「懶散」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懶散的背後透露著美軍強大的後期保障能力。在很多時候,打仗靠的就是後勤,擁有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甚至可以改變戰局的走向。
  • 從一組真實的二戰彩色照片,來對比一下美、德兩國的單兵武器裝備!
    戰爭是檢驗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高低的最好課堂,下面我們通過這一組真實的照片,來看看其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這兩個國家,參戰時各自的單兵裝備。 美軍
  • 二戰期間,美軍的單兵口糧有多奢侈?可口可樂1年就喝掉10億多瓶
    二戰是被稱為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因為大部分國家都在這場戰爭損失巨大,甚至有些國家直到今天都還沒有緩過來,但當時本就很強大的美國,卻近乎完整的躲過了這場災難。
  • 美軍IBCT戰鬥隊是什麼,重火力孱弱至極,單兵裝備非常發達
    到了地面上,這種旅能夠在遠跨重洋後直接接收海上預置艦上儲存的裝備,以摩託化步兵的狀態投入地面戰。總體來說,IBCT可以理解為側重於快速反應的部隊。其使用相對其它兩種旅級單位要靈活。重火力相對薄弱既然要快速部署,那麼IBCT戰鬥隊裡的重火力就必須能削就削。
  • 解放軍裝備單兵信息化系統,美軍產品還沒完成出廠呢
    前不久中國官方媒體的微博發了一張中國第78集團軍訓練的照片,照片中的士兵手腕上固定的手機狀終端,被認為是單兵信息化系統。美國也有類似的技術,但是一直處於試驗階段產品還沒完成出廠呢,並沒有見過有士兵裝備或者使用。
  • 二戰美軍的六大單兵武器
    由美國人約翰·白朗寧設計,推出後立即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並一直維持達74年(1911年至1985年)。M1911曾經是美軍在戰場上常見的武器,經歷了一戰、二戰、韓戰、越戰以及波斯灣戰爭。在整個服役時期美國共生產了約二百七十萬把M1911及M1911A1(不包括盟國授權生產),很可能是歷來累積產量最多的自動手槍。
  • 聚焦單兵作戰系統武器子系統的變遷
    XM29項目拆分後的另一個子項目XM25智能空爆榴彈發射器則直接被美軍帶到阿富汗戰場上試驗,其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攻擊躲在障礙物、掩體之後的敵人。XM25使用紅外和光學瞄準複合的複合瞄準系統,利用雷射測距儀測量目標距離,彈道計算機將彈道計算數據編入智能空爆榴彈,使得榴彈在敵人頭頂上方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