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自殺身亡,1500名德軍拒不投降,為納粹打完最後一顆子彈

2020-12-19 書童談歷史

1945年初春,美、英、蘇、法四國聯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德國本土。一心想著復仇的蘇聯距離柏林僅有100餘公裡,而英、美先頭部隊也緊隨其後,到達易北河一帶,距離德國首都120公裡。出於戰後利益劃分,蘇聯當然不能讓英、美佔據先機,率先對柏林發動總攻。

4月6日,柏林戰役正式打響,由朱可夫、海因裡希親自坐鎮指揮,集結陸空262萬兵力地毯式推進。經過數十日的鏖戰,蘇軍已經成功拿下柏林絕大部分街區,28日,蘇聯人第一次德國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如同美國的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二戰中納粹所發出的每一道作戰指令幾乎都來源於此,是整個第三帝國罪惡的根源。一旦國會大廈被攻破,德軍的意志瓦解,整個納粹帝國將就此完結。蘇德一戰,蘇聯傾國之力,軍民傷亡超過2000萬才換來今日的大反擊,拿下國會大廈不僅是告慰死去的亡靈,更是對其他國家的一種震懾,這就是侵犯蘇聯的下場。

而此時的納粹帝國已瀕臨崩塌,加上德國兵力、裝備無法得到補給,駐守在國內大廈和總統府附近的僅有1500餘人。海英裡希中將將國會大廈作為防禦的中心地區,剩餘人員劃分若干小分隊,協同中心地區,也就是「巷戰」。

4月29日,蘇軍開始對國會大廈發起第一輪進攻,然而由於蘇軍指揮員低估德軍的防禦能力,一支蘇軍先頭部隊遭到了德軍的瘋狂反撲,未能踏上國會大廈廣場一步,就已經全部倒在了德軍的槍口下。

眼看勝利的果實就在眼前,先頭部隊的失利根本沒有讓蘇軍醒悟,反而多次組織兵力衝擊國會大廈,每一次衝鋒都意味著有一大批的蘇軍士兵倒下,一批倒下,又有一批跟上,蘇軍的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在多次嘗試失敗後,蘇軍第三突擊集團軍開始調集所有可調動的重武器,近90門大炮炮口一致對準國會大廈,在20分鐘的地毯式轟炸後,蘇軍在火力掩護下,從三個方向同時衝向國會大廈。這一次,他們終於衝到了國會大廈廣場前,一時間有些忘乎所以,又急於復仇的蘇軍試圖攻入國會大廈。然而,國會大廈底層數個架著MG42重型機槍的射擊口開始瘋狂對外掃射,一些蘇聯士兵還沒回過神就已被德軍的子彈射穿身體。

不得不說,論兵員素質,二戰中的德軍絕對稱得上數一數二,即便是深陷重圍,也能沉著應戰。早在蘇軍攻入柏林之前,德軍就知道在此處會有一場惡戰,因而他們將整座大廈的所有門窗全部用磚石堵死,只留下一個個機槍口。此外,大廈內部每個出入口都修築了護牆再加上整個大廈是用平均厚度超過2米的花崗巖築建而成。看似一個不堪一擊大廈儼然成為了一個防守森嚴的巨型堡壘,蘇軍短時間的炮轟還不足以對大廈造成致命的打擊。

迫於德軍猛烈的火力壓制,蘇軍士兵很快就被逼退到廣場街角處,吃了數回虧的蘇軍再也不敢貿然突進,只得原地重新建立防線,與大廈內德軍展開激戰。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30日,蘇軍的裝甲部隊從四面八方湧現出來,大批蘇制T-34、JS-2重型坦克不間斷持續炮轟,國會大廈門前廣場瞬間被轟平了一大半。下午1時許,蘇軍再次集結大大小小近百門火炮,一些本應間接瞄準的重炮都改為直接瞄準。頃刻間,成噸的炸藥傾瀉而下,國會大廈很多防禦工事被炸的粉碎,在蘇軍坦克、火炮、重機槍強大的火力網下,德軍雖彈盡糧絕,但無一人投降,最終被全部殲滅。率先攻入國會大廈內的蘇軍第150師成功的將突擊旗插上了國會大廈鷹徽的旁邊。而此時,在距離國會大廈不足500米的總統府地下室內,回天無力的希特勒早已經帶著剛與他結婚的妻子愛娃,一起自殺身亡了。

如果你曾留意過1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俄羅斯的閱兵方陣,你會發現俄羅斯儀仗隊高舉的旗幟除了本國國旗外,還有一面紅色旗幟,其實就是那面蘇聯紅軍第150步兵師的突擊旗,以此紀念那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相關焦點

  • 納粹最後一戰!1500名士兵負隅頑抗無人投降,大部分不是德國人
    這一天,墨索裡尼被遊擊隊處死,並遊街鞭屍的消息傳來,希特勒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第二天,納粹頭目吃過午飯後,與此時還在身邊的所有人一一握手道別。下午3時許,他開槍自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新婚妻子愛娃也服毒自殺。當天晚間21時50分,蘇軍終於攻佔了國會大廈,蘇聯英雄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裡亞下士,將勝利的紅旗插上了這棟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樓頂端。
  • 納粹德軍的二號人物,希特勒指定他為接班人,美貴婦和他私奔
    在二戰時期,德國一共任命了27名元帥,其中還有一名帝國元帥,也就是納粹德軍的二號人物,他和希特勒的關係非常親密,甚至曾被希特勒指定為接班人。區別是他沒有靠父親的功勞和人脈,1914年,21歲的戈林成為了陸軍少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戈林在和法軍的作戰中,俘虜了4名法國士兵,獲得了二級鐵十字勳章。
  • 帝國大廈保衛戰德軍抵抗多激烈,1500名黨衛軍打到全軍覆沒不投降
    德軍為了和蘇軍作戰,陸續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精銳兵力全部投入了東線戰場,而蘇聯為了報復法西斯德國,傾盡全力的向納粹軍隊發動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從史達林格勒戰役戰役結束之後,戰爭的天平就開始向蘇聯一方傾斜。1943年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失敗,蘇軍集結數百萬人的兵力連續向德軍發動10次反擊性的戰役,將德軍全部驅逐出了蘇聯領土。
  • 希特勒自殺見證人離世 系其貼身保鏢和助手
    據新華社9月7日專電 德國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貼身保鏢、親歷獨裁者自殺身亡的最後見證人羅胡斯·米舍5日去世,享年96歲。  米舍2008年撰寫回憶錄《最後見證人》,引發關注。這本回憶錄的版權代理人麥可·施特勒6日說,米舍前一天心臟病發作,搶救無效死亡。
  • 二戰中德軍焚屍爐,只因希特勒錯用一人,投降蘇聯
    史達林格勒戰役外號叫「絞肉機」,德蘇共傷亡了200萬人,是二戰最慘烈,死亡人數最多,德軍最失敗的一次戰役,可以說希特勒一戰失天下。史達林格勒,對德國和蘇聯都至關重要,是蘇德兩個國家志在必得的地方,誰輸掉史達林格勒誰就輸掉了全部。史達林格勒是莫斯科的交通咽喉,失去了史達林格勒也就失去了莫斯科的屏障,也掐斷了蘇聯的生命線。
  • 1945年納粹德國宣布投降時還剩多少軍隊?他們為什麼不殊死抵抗呢
    1945年,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全民精神偶像希特勒和情婦愛娃服毒自殺,海軍元帥鄧尼茨出任總統,同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鄧尼茨解散政府,納粹德國正式滅亡。此時,德軍還剩餘不少兵力,但比較分散,本文就來為大家捋一捋德軍到底還剩多少人。
  • 「永久關閉」 英國公布二戰納粹德軍最後一條密電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8日發表了露西·菲舍爾的題為《歐洲勝利日:納粹最後的加密情報》的報導,具體內容編譯如下:為紀念第75個歐洲勝利日,英國政府通信總部今天公布了這條信息,同時還公布了這家情報機構檔案中最新解密的其他通信記錄。這封告別信件的作者是孔克爾中尉,他是盟軍逼近德國北部庫克斯港時最後撤退的納粹德軍情報員。
  • 蘇德最後一戰,帝國大廈保衛戰,1500名黨衛軍打光都不肯投降
    即使在蘇德戰場後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德軍還是給蘇軍造成了沉重的傷亡代價。在柏林戰役中,蘇軍集中了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部隊,另配屬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當時守衛柏林的德軍有8個步兵師、9個摩託化師、6個裝甲師。
  • 希特勒自殺前下達最後一個命令,讓德國執行到今天!究竟是什麼?
    由於以上原因,德國社會對於象徵納粹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極大的警惕性,而且還專門通過了一部《反納粹法》,規定公開任何為納粹辯護或否認大屠殺事實的行為均屬於嚴重刑事犯罪
  • 二戰德軍最後一戰—帝國大廈保衛戰,守軍為何無一人投降?
    這時布防在國會大廈裡的士兵有1500人左右,其中1000餘名為黨衛軍,其餘為外籍志願兵,這些黨衛軍保衛國會大廈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些殊死抵抗的外籍志願兵的理由卻永遠被埋藏在了歷史的書卷中,不為人知。
  • 納粹德國十三大元帥的結局
    隆美爾綽號「沙漠之狐」,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1938年隆美爾少將任元首大本營司令。1940年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1941年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將任駐非洲軍團軍長。達北非後,不到兩個月,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被提拔為上將,1942年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被迫自殺。
  • 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想停戰一天過聖誕節,卻被蘇聯人拒絕了
    我們知道二戰的轉折點是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納粹德國的受挫之後,希特勒手下能夠調用的兵馬已經捉襟見肘了,此時的德國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其實早在德軍決定進攻蘇聯的時候就決定了希特勒的失敗,畢竟蘇聯領土十分遼闊,而且蘇聯境內到達冬天十分寒冷,蘇聯的地形也不是歐洲的平原,希特勒賴以成名的裝甲部隊的打發在這裡根本無法發揮,下面就來說一說發生在這場戰役中的又有趣的幾件事。我們知道在早先的戰爭中史達林的大兒子就被史達林派上了戰場,最後還被德軍俘虜最後死在了集中營。
  • 刺殺納粹三號人物!這部二戰片硬片,意料之外的震撼
    在英國培訓的兩位男主人公,從英國空降回祖國,執行類人猿行動,刺殺捷克護國元帥,納粹三號人物萊因哈德·海德裡希。萊因哈德·海德裡希,希特勒的左膀右臂,他最駭人聽聞的是制定了屠殺猶太人的消滅計劃,設計了集中營的構想。成為猶太人地獄的規劃人。他在捷克也以血腥鎮壓的鐵腕手段進行控制,人稱「捷克屠夫」!《類人猿行動》故事清晰的分為三幕!
  • 二戰時,希特勒和他的二十七名元帥都是誰?結局如何?
    二戰爆發後的1939年9月,維茨萊本晉升為大將並出任第1軍團指揮官,參與西線的法國戰役於1940年5月10日,同年6月14日,維茨萊本所指揮的軍團突破馬奇諾防線後使大批法軍官兵投降,因功他獲得騎士十字鐵十字勳章並被希特勒升為陸軍元帥。  1941年被任命為西線總司令,但在蘇德戰爭爆發後,批評納粹政權而被迫以健康問題而離開職務。在1944年的密謀案中,維茨萊本擔任重要角色。
  • 柏林會戰德軍有多拼?35萬蘇軍倒下,士兵說:元首,我們已經盡力了
    上臺後,一方面希特勒開始整軍備戰,另一方面開始大量迫害猶太人,在準備充分後,在1938年,蓄謀已久的德軍以「閃電戰」的強大攻勢向波蘭發起了進攻
  • 世界第二強的法國一個月就投降了納粹德國,罪魁禍首是法國人民
    拿破崙畫像當時的法國即擁有稱霸歐洲的300萬軍隊,又擁有堅固的馬奇諾防線,但是,第二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希特勒帶領的納粹德軍花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就打的法國軍隊投降了,這一結果真是讓全歐洲的人民感到震驚因為希特勒的閃擊作戰計劃又一次收到了成效,波蘭投降以後,法國也投降了,其他弱小的國家自然也抵抗不了多長時間,希特勒感到自己徵服整個歐洲的願望馬上就會實現了。那麼,法國是歐洲,甚至是當時世界上的老牌強國,這個國家為什麼在一個多月點的時間內就投降了納粹德國呢?原因有很多。
  • 二戰被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赫斯,為何「逃亡」到英國?
    赫斯不是逃亡,逐漸解密的英國史料證明,孤膽猛人赫斯確實是腦洞大開,準備私下完成與英國人議和,便於希特勒轉而進攻蘇聯。魯道夫*赫斯,1920年便已加入納粹黨,參加啤酒館暴動,與希特勒一起被抓被關押,是納粹元首患難與共的哥們。
  • 二戰柏林保衛戰到底有多慘,1500軍官全軍覆沒,沒人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大戰場都打得很激烈,其中最激烈的是蘇德戰場,為了與蘇軍作戰,德軍先後將70%以上的精銳部隊投入東部戰場,為了報復法西斯德國,蘇聯千方百計對納粹軍隊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束後,戰爭天平開始向蘇聯傾斜,1943年,德國軍隊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失敗,蘇軍集結百萬兵力,對德軍發動了10次反擊,將德軍驅逐出蘇聯境內,1944年6月,數十萬盟軍登陸諾曼第,希特勒不得不從已經緊張的東部戰場調遣部隊,此後,數以百萬計的紅軍開始大規模反擊,部隊直指德國首都柏林。
  • 敗局已定的1944,為何德軍死戰不退,拒絕投降,背後有三大原因
    戰爭打到沒有辦法繼續戰鬥下去的時候,或者出現絕對的劣勢,一般來說和談甚至投降會是最後的選擇。然而,二戰中的德國可謂是打到了最後,直到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自殺身亡,柏林實際被蘇軍用蠻力攻克的情況下才終於放棄抵抗。從作戰的角度看,德軍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投降的。
  • 保盧斯元帥兵敗史達林格勒,抗命選擇投降,德軍是怎麼樣處理的?
    德國陸軍參謀總長蔡茨勒將軍,勸希特勒把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從前線撤下來,遭到了空軍元帥戈林的反對,戈林對希特勒說:「不用撤退,我可以每天給第六集團軍空投500噸作戰物資,他們在前線堅守是沒有問題的,」希特勒聽從了戈林的建議,下達了堅守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