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影大爆發 新項目合計超過30部

2020-12-12 匯世界網

從過去的《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到《戰狼2》,再到去年的《烈火英雄》《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主旋律商業片被證明是一門好生意。而且,在審查上,又相對 「安全」。所以,迎來爆發是必然的。所有的主流電影公司,沒有一家不在加緊布局,誰也不想錯過了這個風口。

萬達、光線、華誼、北文全入局

9月21日,萬達影視發布了其2021-2022年片單,除了觀眾熟知的《唐人街探案3》《尋龍訣2》這樣的大IP項目外,兩部主旋律電影被放在前列展示,一部是講載人航天太空夢的《神舟》,一部是戰爭題材的《上甘嶺之四十三天》。

就在幾天前,華誼兄弟剛剛發布了其2020-2021年H計劃第七季片單,除了已經上映獲得了近30億票房的《八佰》,還有兩個新項目被一起放在「銘記時代榮光」單元,分別是由楊楓執導的《鐵道遊擊隊1939》和由潘安子執導的《中國試飛師》,主旋律商業片的定位很明確。

不僅萬達、華誼,影視行業所有主流的頭部公司,都在加緊布局主旋律。

就連之前以喜劇、青春、動畫為特色的光線傳媒,也在今年的片單裡曝光了一部《火神山》,還在前期策劃階段,看名字猜測可能是武漢抗疫相關題材。

北京文化的動作更快,在去年華夏主控的《我和我的祖國》大爆後,北京文化在今年快速推出了複製《祖國》模式的《我和我的家鄉》,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徐崢、寧浩、閆飛&彭大魔、鄧超&俞白眉、陳思誠五組人員執導,即將於國慶檔上映。

另外,北京文化的片單裡還有《東極島》和《排雷英雄》兩個主旋律項目。

《東極島》由曾寫過《集結號》《金陵十三釵》的劉恆編劇,取材自二戰時期在中國沿海發生的「裡斯本丸沉船事件」,將展現中國人民在極端環境下閃耀的人性光輝。

《排雷英雄》由寧浩監製,崔斯韋編劇並執導。崔斯韋曾擔任過《瘋狂的賽車》《無人區》《一齣好戲》等片的編劇,2019年有了導演處女作《雪暴》。

博納開啟風潮,獨領風騷

以上四家主要是近一兩年才隨大勢加力。民營公司裡,從主旋律受益最大也是開拓最早的是博納影業。從早期的《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動》《建軍大業》《紅海行動》,再到去年的《烈火英雄》《中國機長》《決勝時刻》《我和我的祖國》,博納已經從主旋律裡充分嘗到了甜頭,也因此引領了主旋律商業片的風潮。

今年,博納除了待上映的《緊急救援》,還有三部主旋律電影在開發進程中。一部是展現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醫生》,由劉偉強率領的《中國機長》原班人馬打造。一部是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冰雪長津湖》。還有一部是聚焦地下黨的諜戰片《無名》。這三部都計劃於2021年獻禮建黨100周年。

中影才是正牌主旋律「大本營」

國企隊伍裡,中影向來是主旋律電影的「大本營」,華夏和上影這兩年表現也越來越突出。

今年國慶檔的幾部重點影片中,《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三部主旋律片都有中影的參投,其中《奪冠》和《一點就到家》是由陳可辛的合作公司嘉映主控,《我和我的家鄉》是北京文化主控。

中影的未來項目中,還有數量眾多的主旋律電影。比如張藝謀執導的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工作者不忘初心無畏犧牲精神的《懸崖之上》,籌備中的抗擊新冠疫情題材影片《江城子·在武漢》,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的攻堅克難、英勇開拓精神的《無限深度》,以及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創作的《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執導)、《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紀實》(紀實)、《誰是最可愛的人》(動畫)等。

上海電影去年主控拍攝了《攀登者》,今年有《獵狐行動》和《1921》。

《獵狐行動》由曾拍過《給野獸獻花》《機器之血》的香港導演張立嘉執導,梁朝偉、段奕宏主演,取材自公安部於2014年啟動的用於緝拿海外在逃的經濟犯罪嫌疑人的專項行動組「中國獵狐行動隊」的真實故事。

《1921》由黃建新和鄭大聖聯合執導,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等主演,是建黨100周年重點獻禮作之一。騰訊影業也是該片的主要出品方。

另外還有很多其它公司或籌備或在拍或待映的主旋律電影,比如展現中國體育精神的《李娜》《中國桌球》,新冠抗疫題材的《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笑著對你說》,計劃獻禮的《開國將帥授勳1955》《我的父親焦裕祿》等。

相關焦點

  • 網絡電影越來越正,「主旋律」能為市場帶來哪些新風向?
    可見,要想打造一部好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就必須能做到與時代同頻共振,同時又能引發大眾情感共鳴。2019年,由奇樹有魚出品的國內第一部主旋律網絡電影《毛驢上樹》就應運而生。它以第一書記為視角,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相結合,試圖展現在精準扶貧政策下農村風貌的變化,其瞄準的受眾無疑是由網際網路年輕觀眾組成的用戶群體。
  • 十餘部主旋律網絡電影待映,繼續呈現飄紅趨勢
    伴隨著網絡電影升級,其主流化的價值傳達,也成為當下網絡電影的必然走向,諸如《毛驢上樹2倔驢搬家》《中國飛俠》《狙擊手》《奇襲·地道戰》等主旋律網絡電影受到觀眾青睞追捧。日前,又一批主旋律題材網絡電影定檔、開機或啟動。
  • 扎堆上映的主旋律電影還有多少發揮的空間?
    ,再加上在下周正式引爆的《金剛川》,今年幾部主旋律電影有望合力貢獻超過100億的票房成績,佔據年度200億大盤的一半以上,也把近年來持續不斷的主旋律電影熱推上了頂峰。 而進入2021年之後,主旋律電影熱並不會隨著消散,更多的大投資抗美援朝電影、數十部抗疫救災電影以及題材類型迥異的慶祝建黨百年的主旋律電影會在明年扎堆上映。在春節、五一、暑期、國慶、賀歲多檔期成為當之無愧的大盤擔當。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而1994年底,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影片《亡命天涯》2580萬的票房,也成為了目前為止第一部有商業票房記錄的影片。逐漸開放的90年代電影市場,基本上是國產片、港片、好萊塢引進片三分天下的時代。比如1995年的票房前三名就是施瓦辛格的《真實的謊言》、成龍影片《紅番區》,還有姜文的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 最強國慶檔電影3部預售過億
    實際上,三部影片的預售戰已經打響,三大影片預售票房均已過億;貓眼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下午6:00左右,《我和我的祖國》預售已經突破2億元,《攀登者》、《中國機長》預售票房分別達到1.39億元、1.28億元,三大電影預售票房合計已經高達4.67億元。
  • 女神IU新電影《Persona》即將公開,演技大爆發讓導演讚不絕口!
    導語:女神IU新電影《Persona》即將公開,演技大爆發讓導演讚不絕口!尹鍾信首次企劃的電影《Persona》由李京美,林弼成,全高雲,金鐘關4位導演以不同的視線詮釋了《Persona》和李智恩(IU)。
  • 2019年國慶電影檔觀察:主旋律響起新變奏
    相較於電影市場上半年的平淡表現,國慶電影檔可謂勢如破竹,《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足鼎立。在全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加持下,整體票房成績持續走高,屢破紀錄。截至10月7日,2019年國慶黃金周綜合票房累計突破50億元,遠超歷年最佳的2017年國慶檔總票房(26.55億元)。也因為三部大片的強勁表現,10月3日晚,今年國內累計票房已經突破500億元,比去年達到此數字提前了一天。
  • 主旋律響起新變奏——2019年國慶電影檔觀察
    相較於電影市場上半年的平淡表現,國慶電影檔可謂勢如破竹,《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足鼎立。在全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加持下,整體票房成績持續走高,屢破紀錄。截至10月7日,2019年國慶黃金周綜合票房累計突破50億元,遠超歷年最佳的2017年國慶檔總票房(26.55億元)。也因為三部大片的強勁表現,10月3日晚,今年國內累計票房已經突破500億元,比去年達到此數字提前了一天。
  • 《決戰中途島》折戟中國,國產主旋律電影讓美國主旋律失靈了?
    如果總結一下的話,可以理解這部愛國主義電影其實是披著主旋律電影外衣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或者說是艾莫裡奇的《美國隊長》,還是抗日神劇題材的。01也許是今年國慶檔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大放異彩,令觀眾對於美式愛國主義電影的審美趣味和市場前景都有了能夠比較的標的。網上對翻拍版《中途島》頗有微詞,也常常會與最近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去比較。
  • 2018年韓國電影大爆發,最值得期待的是這14部!
    2017年,韓國誕生了不少電影佳作。相比2016年而言,看點更多,最精彩的是那部「消失」了的經典之作,其次便是感人至深的《我能說》。2018年,韓國電影繼續大爆發,今天一起看看有哪些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作品。
  • 「人民院線」能拯救主旋律電影嗎
    以往主旋律電影票房盤點然而隨著《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以及《厲害了,我的國》等「新主旋律」作品的強勢崛起,打破了主旋律電影長期以來「冷門」、「邊緣」以及「小眾」的刻板標籤,將大眾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這些具有特殊屬性的影片類型——主旋律電影上來。
  • 韓國又拍了一部主旋律電影,宋仲基主演的《軍艦島》
    電影光是製作費用就達到 220 億韓幣(約 1.3 億人民幣),總製作費達 300 億韓幣,觀影人次要超過 700 萬才能實現盈利。片名中的軍艦島就是日本端島,長 480 米、寬 160 米、四周是10 米高的巖壁,因形似軍艦,在韓國又名軍艦島。影片以當年被日軍強徵後的 400 多名朝鮮人身上發生的真實故事為基礎改編拍攝。
  • 同樣是主旋律,電影為何比劇集更受觀眾歡迎?​
    同樣是主旋律,電影為何比劇更受歡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超越北美,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而這裡面主旋律電影功不可沒。作為影院復工後第一部上映的主旋律大片,《八佰》票房高達31億,登頂全球票房冠軍。國慶檔主旋律片《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票房也已經高達27億。最近票房超7億連續9日獲得日票房冠軍的《金剛川》,同樣也是典型的主旋律電影。事實上,這兩年電影市場裡的主旋律爆款比比皆是,《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
  • 131部炮灰電影背後:野雞公司賺「野」錢
    但所謂影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一兩部賠錢再正常不過,更何況,植入廣告或許就已經能讓他們回收成本。所以,以下關於「野雞」公司的討論,不包括含有以下條件的公司:一、曾經製作過超過兩部賺錢、或者賺口碑的公司。二、上影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等拍攝主旋律電影的國企或事業單位。三、業界公認的文藝片、文藝片導演和文藝片出品公司。(另,用「野雞」定位部分公司有調侃成分在,請缺乏幽默感的公司點擊頁面上的小叉叉。)
  • 如果觀眾不喜歡主旋律電影,那是廚師沒把菜做好
    發布時間:2017-07-31  來源:每經影視  瀏覽次數:41897 盛夏的電影院被「紅色題材」電影覆蓋。兩部主旋律電影《建軍大業》《戰狼2》都拿出攻克重要戰役的勁頭,成敗與否,都是今年國產電影的關鍵一役。
  • 界面預言家⑩|中國電影2021百廢待興:主旋律引領市場,類型片「契約...
    另一方面,國內觀眾的電影口味也隨著社會輿論及國際形勢的變化發生了一定的轉變。最明顯的就是在2020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裡,有五部(《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奪冠》和《緊急救援》)都帶有主旋律的特徵。在如今中國內地的電影市場上,「主旋律」這個似乎不屬於任何類型的風格,卻成為了最為堅實的市場保證。
  • 《2020強影之路》:四大維度十大要點,讀透中國電影翻盤大戲
    但從2015年至今,僅兩部國產動畫電影票房超過10億元,也說明國漫產業尚處於上升的初級階段。而縱觀近三年國慶檔,主旋律影片愈多深入參與,並在2019年國慶檔迎來爆發:《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共拿下43.08億元票房。其實自2008年起,主旋律電影就嘗試運用商業化包裝,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探索。每日經濟新聞統計發現,《八佰》之後,有《拆彈專家2》《戰疫英雄》《1921》等近30部主旋律商業電影將在今明兩年與觀眾見面。
  • 「主旋律電影」哪家強? 還是美國數第一
    主旋律電影有很多種,包含的內容也遠比大家認為的寬泛,鄧小平鄧爺爺曾經做過一段評論——「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電影」。但內在核心處處符合「主旋律」的標準,往往也是由官方背景的電影團隊製作而成  代表電影:《建國大業》,《辛亥革命》  C、迎合型「主旋律」——因為民眾自己的強烈精神需求,造成商家拍攝主旋律電影進行迎合,使主旋律電影成為賣座大片。
  • 大爆發!突破9000000000000元大關!
    大爆發!突破9000000000000元大關!   大爆發!突破9000000000000元大關!  隨著債券發行市場持續火爆,券商的債券承銷業務也迎來豐收大年!
  • 用1張電影票看7部電影,史上最划算的電影,沒有之一
    導讀:用1張電影票看7部電影,史上最划算的電影,沒有之一!每年的九十月都是紅色主旋律的時期,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會出現不少主旋律作品。而電影市場也同樣如此,如火如荼的暑期檔終於落下了帷幕,《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掃毒2》《銀河補習班》撐起了整個暑期檔的票房,176.4億元再創新高。暑期檔的硝煙才剛剛退散,立馬又將迎來新一輪的觀影熱潮,那就是國慶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