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馬新怡 通訊員 于娟娟 東營報導
「創城,不是某個人某個群體的責任,而是生活於城市之中所有人的生動實踐。創城,是人人互助、互愛、誠信的禮讚,也是正能量的傳遞。只要人人能夠從按分類垃圾入箱、菸頭不落地、文明養犬、不損壞公共設施和綠植這些小事做到,多一份責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當實踐美變成自覺行為時,生活就會變得美好,社會就會變得和諧。」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聚園社區黨支部書記李英傑說。
區政協包靠領導及街道下沉工作人員對黃河路街道聚園社區進行實地查看,詳細了解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具體情況,為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立足責任區、盯住小細節,在轄區內開展了環境衛生整治清理活動,以拾撿死角垃圾衛生、清除小廣告、張貼公益廣告等形式,包幫社區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創城已到最後衝刺階段,黃河路街道聚園社區對相關的工作進行再次細分,要求全員動員、積極參與、紮實推進、務求實效,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查問題、補短板、抓整治、促達標,開展推進基礎設施提升,強力整治環境衛生活動。基於前期全面排查摸底的問題,清理亂貼亂畫現象、清除新堆放衛生死角、對未貼分類標識的垃圾箱、提升創城宣傳氛圍等進行再次檢查及時整改,聚園社區全體工作人員為全面打贏創城攻堅戰,以超強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始終奮戰在創城一線不停歇。
「媽媽,廢紙殼和塑料瓶屬於可回收垃圾,我們應該扔到藍色垃圾箱裡;西瓜皮和剩菜屬於廚餘垃圾,我們應該扔到綠色垃圾箱裡;塑膠袋和爸爸的菸蒂屬於其他垃圾,我們應該扔到灰色垃圾箱裡」稚嫩的聲音在我耳邊認真地說,循聲望去,在聚園社區二區內一群穿著紅馬甲的學生志願者正在拾撿綠化池內、路邊樹坑內的塑料瓶、菸頭和果皮垃圾,看到有人垃圾不入箱、隨地扔菸頭,他們會上前勸阻。小志願者們用自己的小力量,維護著城市形象。
在聚園社區轄區內經常能看到「紫馬甲」志願服務者的身影,常態化的巡邏,使轄區內的垃圾少了,環境整潔了。在巡查小高層時,發現在公用配電房內、消防通道角落堆放著一大堆廢紙、塑料瓶。網格員正準備清理時,有位老大爺上前制止:「為什麼別人能在公共地方曬被子,我為什麼不能堆放自己的東西?」面對脾氣急躁的大爺,網格員面帶微笑耐心解釋:「大爺,雖然是紙殼,但畢竟是垃圾,在樓道內堆放,不衛生招蚊蠅,容易傳染疾病;更何況旁邊就是消防設施,您如果堆放在這,還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多危險呀!」老大爺聽後表示了理解,網格員幫老人家清除好了垃圾。「創城不能只清除環境垃圾,我們還要清除大家腦中的垃圾,讓居民們認識創城對自己的好處,使創城知識入腦入心入行動,才能保持小區整潔」網格員說。
「雖然年逾古稀,但是我們也是這座城的市民,總想為創城工作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幾位老黨員組成一支志願服務巡邏隊,在轄區內糾正不文明行為,宣傳創城知識,為創城發揮餘熱,為創城添把柴,愉悅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