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哈薩克斯坦之旅背後:文化賦能下海外音樂交流格局初現

2021-02-25 文化產業新聞

「什麼水裡頭打跟鬥咧,什麼水面起高樓咧,什麼水面撐陽傘咧,什麼水面共白頭咧……」 取材於廣西地區的山歌「彩調」、以二十多種東西方樂器精心編排的馬幫樂隊作品《打跟鬥》隨著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環球網聯合打造的「『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文化交流活動來到哈薩克斯坦,讓這個與中國有著千年友誼的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再一次體會到了中國本土音樂的魅力。

 

就在不久前,騰訊音樂娛樂就已經將央視清流綜藝《經典詠流傳》中精心甄選的繪入經典詩詞和當代音樂元素的國樂新經典帶到日本。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音樂行業的代表性平臺,騰訊音樂娛樂在推進音樂文化交流方面也已經形成了一套成體系的方法論,幫助中國音樂與中國音樂人走向世界舞臺,提升中國音樂領域的文化自信。

為中國音樂贏得話語權 騰訊音樂落實海外交流多線作戰

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中國網際網路+文創領域的各種頭部力量都在思考著用怎樣的方式更好的傳遞中國文化精神。「『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系列活動就是一次自發的海外文化新絲路建設。這其中,騰訊音樂娛樂抓到了三個重點。

第一,內容既要是民族的也要是世界的,所以騰訊音樂娛樂選擇了古今融匯的國樂新經典作為帶給沿線各國人民的禮物;第二,需要更加強大的陣線聯盟,集多方之力打造文化交流的平臺,這次與哈薩克斯坦的交流中,除了老搭檔環球網之外,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前駐哈大使張喜雲、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張頤武、歐亞大學孔子學院副校長等國家單位領導和學術人士也一起出席,足見活動分量;第三,文化交流是一項具有傳承性的大工程,這個工程需要和企業自身的文化戰略與國際視野聯合,如此次在音樂交流內容上新增加的馬幫樂隊,其正是騰訊音樂娛樂專注於中國傳統民歌創新挖掘的「新民韻計劃」的代表性成果,隨著這些具有明確國家符號、同時融合現代音樂元素的內容源源不斷地湧現,中國音樂文化也將在日趨完善的內涵塑造中持續吸引海外關注。

「東南西北」全面啟航 中國新音樂人迎來大航海時代


從以經典詩詞為主的重新編唱,到代表中國「新民韻」的馬幫樂隊,在這次哈薩克斯坦的交流走訪中,騰訊音樂娛樂也幫助中國音樂揭開了不同以往的新一面——「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繼承的基礎上,中國音樂正在進行大膽的創新與突破。

 

融合南方原生態山歌、彩調、桂柳腔、搖滾、雷鬼、Ska等元素,形成獨特的原生態南派世界音樂,馬幫樂隊的驚豔音樂唱出的是根植於泥土、沐浴於世界的當代開放音樂觀。帶領這樣的音樂走上國際,一方面能夠讓中國文化為世界認知,另一方面,也是關照了海外聽眾的習慣,讓他們更容易接受與喜愛中國傳統音樂。因為,走出去是第一步,如何讓走出去的音樂和音樂人「繞梁三日」、這才是中國音樂需要展示出的感染力與實力。

而在剛過去的9月,除了「『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出訪哈薩克斯坦,騰訊音樂娛樂在文化交流上還有一個動作,就是作為「中國名片」再度亮相Music Matters,並在繼去年的KAWA樂隊和熱地樂隊之後,將代表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相互碰撞的新音樂人戲班樂隊、莫西子詩也推上了國際舞臺。

 

其中,與馬幫樂隊相似,戲班樂隊的音樂以漢民族的詞曲結構為根,在秦腔、京韻大鼓、絳州鼓樂、黃河號子的傳統藝術基礎上,融合了西藏長調,澳洲土著音樂,印度音樂,以及現代的minimal,Dub等電子音樂的元素,既是對中國民族傳統靈魂的繼承、又不乏現代流行音樂強節奏感強生命力的表現方式。而這些來自祖國不同地域的新銳音樂人通過不同的渠道不斷向世界發出中國強音,也代表了騰訊音樂娛樂在推動國際音樂交流上的極具深度和廣度的「大航海思路」。

從海外交流到合作共贏 中國音樂讓世界見證大國崛起

海外交流的基礎還來自本國音樂力量的世界地位,產業是否能夠加入國際交流的「圓桌」,更加取決於這個產業展示給世界的實力。版權環境的優化、網際網路+音樂的縱深化發展,已經成為中國音樂產業分工優化、內容生產升級與商業模式創新的驅動力。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突破3000億元大關。在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2018全球音樂報告》中,中國音樂市場的全球排名更是躋進前10,整體收入也增長了35.3%。

 

作為網際網路平臺代表,騰訊音樂娛樂很早就開始了與環球、索尼、華納等國際唱片公司的戰略合作,今年1月更與索尼音樂聯合成立「亞洲第一電音廠牌」——Liquid State。在國際音樂產業內的盟友不斷增加,使得中國音樂的文化交流之路更為順遂。另外,頻繁地活躍在亞洲流行音樂節、坎城國際音樂博覽會等國際化平臺,騰訊音樂娛樂也以身作則,將中國印象在海外不斷烙印。

 

通過網際網路與文化的相互賦能打造海外音樂多元化、高效化交流,讓中國本土音樂與世界進行連接,並聯合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打造更為規範與完整的中國音樂文化交流生態鏈、探索更多的國際產業發展參加機會——這也許就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是中國其他文創產業海外交流可以參考的模式。

來源:文化產業新聞

往期精彩(點擊文字閱讀)

相關焦點

  • 以樂之力 騰訊音樂「中國韻」賦能傳統文化新聲
    時光的淬鍊,為廣博的中國鍛造了多元而厚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詩詞歌賦,都在時代浪潮的漸進中以不同的方式歷久彌新。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攜手新華社「聲在中國」,與星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在國家大劇院聯動發起「中國韻」原創音樂徵集活動,以「承禮樂,融未來,煥新聲」為主題,為發揚傳統音樂與傳統文化點燃創新靈感。
  • 傳統五聲調也可以很潮 騰訊音樂為中國原創音樂添新註腳
    2019年初,騰訊音樂通過發行多民族數字專輯《尋韻·山水澗》,扶持原創民族音樂、探索傳統文化新形態,專輯十首民族歌曲也走出國門驚豔亮相美國西南偏南音樂節,成為展會上最具辨識度的音樂之一,成功打破世界對於中國音樂的「刻板印象」,並隨著環球網「一帶一路·以樂會友」文化出海,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帶來了更具儀式感的「打開方式」,就此消除了與異國人民之間的無形文化阻隔。
  • 國樂新經典走出國門,看騰訊音樂如何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前段時間,20首從《經典詠流傳》中脫穎而出的國樂新經典,也通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環球網聯合打造的「『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走出了國門,在「文化強國」的倡導下,中國「新國樂」也正式揚帆出海。比如譚維維的《墨梅》,既有交響樂編制的西方音樂元素來鋪墊出梅的大氣,也有加入了中國鼓、琵琶等中國樂器來表現中國人愛梅的細膩,中國與海外的文化元素相得益彰,從而讓海外聽眾能更好的理解我們借梅喻人的原因以及這種中國人委婉又不失大氣的特點。
  • 傳統五聲調也可以很潮 騰訊音樂為中國原創音樂添新註腳
    2019年初,騰訊音樂通過發行多民族數字專輯《尋韻·山水澗》,扶持原創民族音樂、探索傳統文化新形態,專輯十首民族歌曲也走出國門驚豔亮相美國西南偏南音樂節,成為展會上最具辨識度的音樂之一,成功打破世界對於中國音樂的「刻板印象」,並隨著環球網「一帶一路·以樂會友」文化出海,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帶來了更具儀式感的「打開方式」,就此消除了與異國人民之間的無形文化阻隔。
  • 新國樂走向世界 騰訊音樂的「星辰大海」
    前段時間,20首從《經典詠流傳》中脫穎而出的國樂新經典,也通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環球網聯合打造的「『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走出了國門,在「文化強國」的倡導下,中國「新國樂」也正式揚帆出海。 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傳統文化交流之旅的日本站,中國外交官向九州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院負責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靜永健教授贈送了這份特別的音樂手信,對方非常欣喜地接受禮物,並表示越來越多日本人正在關注中國詩歌,研究中國傳統音樂。
  • 新國樂走向世界 騰訊音樂的「星辰大海」
    前段時間,20首從《經典詠流傳》中脫穎而出的國樂新經典,也通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環球網聯合打造的「『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走出了國門,在「文化強國」的倡導下,中國「新國樂」也正式揚帆出海。 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傳統文化交流之旅的日本站,中國外交官向九州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院負責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靜永健教授贈送了這份特別的音樂手信,對方非常欣喜地接受禮物,並表示越來越多日本人正在關注中國詩歌,研究中國傳統音樂。
  • 騰訊音樂人推動中挪音樂文化交流,讓來自北歐的聲音不同凡響
    12月16日,由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攜手舉辦的專輯發布會在京舉行,多名行業領袖、音樂從業者以及媒體人士到場參與,分享對中挪兩國音樂文化的認知及看法。發布會上,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將兼具經典與創新之魅的音樂作品回饋聽眾,推動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的深層次交流。
  • 騰訊全民K歌總經理計鳴鐘:音樂正打破文化邊界,搭建全球人文共鳴的...
    未來,社交化音樂場景帶來的用戶規模不容小覷,音樂社交類產品,將更好地把握機遇、搶佔海內外新大陸。作為中國在線音樂的開拓者和領航者,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一直致力於打造「唱聽看玩」的極致音樂體驗,以及全新中國音樂文化的國際交流。去年,騰訊集團就與環球網聯袂打造「『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先後走訪了日本和哈薩克斯坦,讓世界傾聽獨具魅力的中國音樂。
  • 用科技為音樂熱愛賦能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全民K歌音樂黑科技...
    作為在線K歌用戶的首選,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擁有1.5億月活用戶的全民K歌牢牢抓住直播、短視頻的風口,不斷豐富音樂功能和娛樂玩法,每天的作品產出規模超過500萬首。面對其千人千面的龐大需求量,全民K歌以20人規模的工程師團隊全面掌握著各個場景的推薦功能、算法開發以及工程實現,其背後的推薦系統架構也引人關注。
  • 蝦米音樂傳關閉背後:一超多強格局下 中小音樂平臺如何突圍
    原標題:蝦米音樂傳關閉背後:一超多強格局下,中小音樂平臺如何突圍   蝦米音樂或將解散?
  • 騰訊音樂的一小步與大格局
    相比其他數位音樂平臺,騰訊音樂毫無疑問形成了「集團」力量。多維布局,構建「音樂泛娛樂」生態早在2011年,騰訊副總裁程武創新性地提出了「泛娛樂」的概念,其核心是圍繞IP跨界製作文學、影視、遊戲、動漫、音樂、戲劇等多種娛樂內容,在這一戰略引導下,騰訊已經打造出了領先的「泛娛樂」。
  • 騰訊音樂下了一盤大棋
    比如,今年4月,騰訊音樂以股權形式投資國內線下公播公司瑞迪歐,並擁有未來進一步增持獲得控股權的權利;10月,騰訊音樂與騰訊共同購入A&R初創公司Instrumental的少數股權,接著再度出手虛擬演出服務商Wave,後者未來還將幫助其現場娛樂品牌TME live開發虛擬演唱會內容。
  • 騰訊音樂打造國際電音廠牌 中國音樂文化「走出去」與「引進來」
    伴隨著騰訊與索尼兩大巨頭對Liquid State電音廠牌的聯合樹立,這場「史無前例的東西方文化交流」背後,一場電子音樂與中國、乃至亞洲音樂人的文化碰撞正在形成。憑藉著先進的數字運營體系及龐大的用戶群,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早已對中國乃至國際藝人在中國音樂市場的發展曲線「駕輕就熟」,在擁有豐富製作經驗、以及眾多知名音樂人的索尼音樂的加持下,更為Liquid State這一國際電音廠牌的建立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一曲《別君嘆》 騰訊音樂為巴拿馬再架一座「世界之橋」
    前不久,這首曹軒賓在《經典詠流傳》上演唱的歌曲,隨著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環球網聯合打造的「『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文化交流活動來到中美洲,將音樂化做一座可穿越的「世界之橋」,為巴拿馬的華僑華裔感受到了充滿故國的文化溫度。
  • 騰訊音樂聯手上海玻璃博物館,一場視覺「聲」宴背後的文化傳承創新
    騰訊音樂聯手上海玻璃博物館,一場視覺「聲」宴背後的文化傳承創新    3 月 24 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動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籌備近一年的「新民韻計劃」首張專輯《新民韻——尋韻
  • 騰訊音樂人推動中挪音樂文化交流,讓來自北歐的聲音不同凡響
    12月16日,由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攜手舉辦的專輯發布會在京舉行,多名行業領袖、音樂從業者以及媒體人士到場參與,分享對中挪兩國音樂文化的認知及看法。發布會上,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將兼具經典與創新之魅的音樂作品回饋聽眾,推動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的深層次交流。
  • 挖掘民族最強音,騰訊音樂新民韻徵集作品評選開啟
    2018年6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攜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在北京啟動 「新民韻計劃」,並聯合各個地方政府、企業與媒體機構共同助力項目推廣。「新民韻計劃」旨在通過徵集和評選,助力原創民族音樂傳播,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目前,項目已進入音樂作品評選階段。
  • 蝦米音樂傳關閉背後:一超多強格局下 中小音樂平臺如何突圍
    原標題:蝦米音樂傳關閉背後:一超多強格局下,中小音樂平臺如何突圍   蝦米音樂或將解散?
  • 騰訊音樂財報背後的音樂消費新浪潮
    作為國內音樂娛樂行業的領航者,騰訊音樂不斷促進音樂平臺商業模式的多元化發展,堅持音樂與其他領域的融合創新,不僅構築了內容生態的領先優勢,也成為了音樂消費當下和未來的風向標,助推整個音樂娛樂產業形成健康生態。從財報中可以看出,騰訊音樂正在持續釋放音樂內在價值,讓音樂內容更多地與社交、娛樂結合,並頻繁與影視、遊戲等文化娛樂門類進行更多跨界共創。
  • 中國唱片總公司正式更名 牽手騰訊音樂探索數位音樂文化創新
    近日,由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唱片總公司)主辦的「新時代中國唱片音樂文化戰略」新聞發布會暨中國唱片集團「UOD黑膠工坊」在上海隆重揭幕。會上,中國唱片與中國在線音樂服務的先行者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強強聯手,積極探索數位音樂文化領域創新合作,並將共同致力於中國優秀音樂文化的傳承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