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在朝,中隱在市,小隱在野。古往今來隱士甚多,或看紅塵歸隱於自然,或尋寧靜離塵囂歸隱田園,或修道求仙歸隱深山。
現在城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有很多人想要逃避生活的壓力,偶爾開個小差,想像一下簡簡單單的隱居生活。可是貴州有一個人,確實隱居深山二十年,他隱居在貴州貴安新區黨武鄉花溪與山下谷地,用盡畢生積蓄和借貸籌款,一度身無分文,只為在心底建立藝術之國,如今他坐在夜郎谷,已是億萬夜郎王。
「夜郎」是中國西南部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祖先在春秋時期建立的國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被中原政權所記錄,大致從戰國到西漢漢成帝和平元年,歷時約三百年。儘管在夜郎古國的都城所在地上湖南省和貴州省存在著爭議,但據貴州夜郎文化研究會研究員王德壎指出:歷史表明,夜郎的都城所在地在黔北。根據兩點,一是有關漢代唐蒙出使夜郎的史料,二是該地區當時的發達程度。
根據漢武帝時的史料記載,唐蒙曾派郎中出使夜郎,當時唐蒙是從今天的四川合江進入夜郎國境的,這樣的路線唐蒙到達的地方只有今天的黔北赤水、習水、桐梓等夜郎故地。但在桐梓境內,還存在著蒙渡橋的歷史遺蹟和眾多的夜郎遺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境內的桐梓縣,宋培倫則生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
宋培倫從小就聽人說起夜郎古國,有戰爭,有民族,還有傳說,神奇而美麗,這在他幼小好奇的心中埋下了神秘的種子。
那個時候,宋培倫常常在家門外望著對面山上隱藏在樹木雜草叢生中的石頭古堡,老人們告訴他,這就是夜郎古國留下的遺蹟。或許從那以後,宋培倫心裡就漸漸有了夜郎古國的模糊輪廓。不知兒時夜郎古國在宋培倫心中埋藏的神秘與魔力,喚起他對藝術的嚮往,宋培倫選擇學美術,一直從事相關工作。
在美術方面,宋培倫展現了自己的藝術才華,他的連環畫作品獲得了「金章獎」,他發明了木質燙印工藝,並在1985年獲得了中國國家專利;1986年,宋培倫的作品《面具·臉譜》在第六屆布拉格國際舞蹈美展上獲得了「結合傳統與現代舞臺藝術的創新獎」;至今,宋培倫的4件個人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其中20件木雕面具被北京國際藝苑收藏。一路上積澱沉澱,宋培倫的藝術造詣越來越深。
宋培倫因其卓越的藝術才華和卓越的成就,於1994年被邀請到美國參加「錦秀中華」微縮景觀建設活動,創作了《夜郎古堡》、《夜郎圖騰》、《夜郎臉譜》等多部作品,以其神秘的藝術色彩、獨特的東方古國文化底蘊和宋培倫個人的藝術造詣,贏得了廣泛讚譽。宋培倫到美國訪問時,參觀了「總統山」,此次訪問經歷如一盞明燈,為宋培倫日後在夜郎谷的創作道路提供了照明。
《總統山》參觀的主題是已經有四個總統的頭像,但四個著名的總統頭像並不是照亮宋培倫未來夜郎谷創作道路的明燈,真正讓宋培倫心中一亮的是同時有一個作品——印第安英雄《瘋馬人》的巨大雕像。
印第安英雄的巨大雕像創作,歷時六十多年,凝集了印第安三代人的藝術創作心血和對英雄「瘋馬」的追尋與嚮往,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將英雄的美麗傳說凝聚在他們的心中,成為對英雄的最高敬意,對心中所追求的美好追求,以及對藝術最理想的創造與運用,這是藝術的最高價值。
此時此刻,宋培倫心中的夜郎古國和眼前的英雄「瘋馬」雕像重合在一起,完成這座巨大雕像的印第安家族心中的英雄「瘋馬」,便是宋培倫心中的夜郎古國夢。
「為什麼我不能像印第安人一樣,具象化出美好的傳說,用雕塑的語言,告訴大家我心中的夜郎故事,流傳下去?」
就這樣,宋培倫開始了他夜郎自大的夢想。離開美國綠卡後,他停止了那個年代的藝術工作,從事社會、商業活動,拿出所有的積蓄,帶著一家老小回到家鄉貴州,踏上了造夢之路。
宋培倫的古國夜郎夢自然要在夜郎故地實現,他開始在心中為古國夢尋找一方淨土。到了鬥篷山這片坡谷,那時,這裡十多公裡之內沒有一戶人家,山巒,蒼樹,翠竹,溪流清澈地蜿蜒在其中,清脆的鳥鳴,微風落葉的沙沙聲,不時地打破谷中的寂靜,陽光明媚,空氣清新。
這兒原始,自然,幽靜,不染塵世,靜謐地沉浸在自己的時光裡,仿佛千百年來從未被人打擾過。宋培倫還發現了許多裸露的喀斯特山石,藝術上敏銳的直覺明確地告訴他,這些山石是他藝術創作的原料,而且很容易得到。
宋培倫經過深入研究,了解到附近村民有打石技藝,這讓他覺得在這裡可以天時地利人和,打造古國夜郎夢的各方麵條件具備了。
因此宋培倫用光所有積蓄,借錢來租住這裡近300畝的坡谷,以及建造夜郎古谷所需的各種材料、人工等費用,在完成這項曠世之作的二十年裡,他不但身無分文,還欠下了幾百萬的外債。
村民們雖然缺乏文化知識,但是生活卻成為他們最好的「藝術」老師。鄉親們住在附近,挖地取材,生活所需的豬圈,牛圈,堡坎,院牆等等,都是用這裡的石頭堆起來的。
長年累月的敲打石塊,不僅讓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砌石經驗,而且在熟能生巧中形成了隨意壘石,這種隨意壘石使壘出的建築具有了質樸、自然的美,這正是宋培倫所追求的自然、粗獷、原始的夜郎谷的創作風格與理念相吻合。所以宋培倫就借用村民們的這種石制方法來建造他的夜郎谷。只有東風才能帶來一切。宋培倫開始了自己的夜郎谷創作。其以儺文化為底蘊,以儺面具為雛形,按照原生態的地形山形進行布局和細部構思,作品呈現時隨地勢自然,變化多端。
這種由創作藝術底蘊、石砌工藝、整體布局走向,統一了自然、原始、粗獷的氣息,使我們現在看到的夜郎谷,看起來不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而是一種有思想、有感情、有血肉和靈魂的真實存在的生命。
如此迷人的地方,是註定要分享的,這裡的藝術氣息濃厚,文化底蘊深厚,吸引著八方來客。至今,夜郎谷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好地方,更是全國遊客嚮往的地方,在旅遊業看來,夜郎谷是無限商機的源泉,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利益。
夜郎谷一露面,便引來眾多旅遊公司、商業開發商與宋培倫洽談合作,並還提出了發展擴張、創造衍生產品等賺錢的途徑,由此,宋培倫可以輕而易舉地成為億萬富翁。摘要:
雖然宋培倫為了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不惜放棄在城市裡安穩優越的生活,在深山隱居二十年,並為此花去了全部積蓄和幾百萬外債,但是宋培倫從來沒有想過用自己的全部積蓄建造這座夜郎谷來賺取商業利潤。
宋培倫建造夜郎谷是本著藝術純真的原意,只為夜郎古國的夢想,只為心靈而創造。宋培倫建造夜郎谷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和他一樣熱愛文化藝術的人,有一個歸宿要到貴州去,在夜郎谷可以遠離塵囂,潛心創作。
宋培倫的《夜郎谷》雖然不追求商業利益,但這樣好的作品一定會有價值。宋培倫可能更願意堅持純正本色,成為藝術的無價富翁,而不願成為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