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國際灌排委員會公布了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我國申報的內蒙古河套灌區和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被收錄其中。這兩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所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和江西省撫州市,同時成為了世人矚目的焦點。
河套灌區總乾渠
撫州千金陂遺址
近日,記者在參加踐行「四力」走邊疆——全國百家黨報社長(總編輯)巴彥淖爾行活動時深切感受到,巴彥淖爾、撫州這兩座在人們印象中迥然不同的城市,卻存在著一種奇妙的緣份。
一、臨川·臨河
臨川區、臨河區,這對「同義詞」分別是兩座城市的名字,分別是撫州市和巴彥淖爾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川」和「河」指的都是當地的母親河。
臨川的「川」是撫河。千金陂位於撫河幹流上,是長江中遊贛撫平原灌溉農業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重力式幹砌石江河制導工程。它的建成保障了中洲圍的灌溉引水,同時對撫河防洪、撫州城市水環境修復、水運保障發揮重要作用,現狀灌溉面積2.2萬畝。
撫河
而臨河的「河」是黃河,臨河區位於巴彥淖爾市中部,居河套平原腹地,坐落在黃河「幾」 字彎上方。河套灌區是黃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範。地處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錯帶的河套灌區,見證了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黃河變遷的歷史,是內蒙古高原最重要的糧食產區和生態屏障,現狀灌溉面積1020萬畝。
內蒙古境內的黃河(資料圖)
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聚居著蒙、漢、回、滿40多個民族。位於祖國正北方、陰山腳下、黃河岸邊的巴彥淖爾,因為天賜沃土、天然灌溉的大自然饋贈,加上河套兒女的勤勞勇敢,造就了獨特天成的豐富綠色農牧業資源。
二、贛撫糧倉·塞外糧倉
撫州,是特產富饒的贛撫糧倉。撫州每年生產糧食50多億斤,是國家區域性商品糧基地。南豐、廣昌、崇仁、臨川、資溪、東鄉、黎川等縣區分別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蜜桔之鄉、白蓮之鄉、麻雞之鄉、西瓜之鄉、麵包之鄉、生豬之鄉和香榧之鄉。
而巴彥淖爾則有著「塞上江南、塞外糧倉」的美譽。8月的巴彥淖爾,迎來了流金疊翠的豐收季節。七彩農田輝映相連,平疇沃野瓜香果甜,遼闊草原牧歌悠揚……一幅現代農牧業融合發展的壯美畫卷,生動地展現在眼前。八百裡河套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再加上黃河水的滋潤,特別適合瓜果蔬菜的生長。巴彥淖爾有玉米、向日葵和小麥三大作物,是全國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脫水菜生產基地,全國第二大番茄原料生產、番茄製品加工基地,世界最大的有機原奶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無毛絨分梳基地……
為解決農產品品牌小、散、亂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巴彥淖爾著力打造了「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一年來,「天賦河套」隊伍迅速壯大,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品牌的優質綠色農畜產品,從首批6家企業10款產品發展到目前11家企業49款產品,一大批河套優質綠色農畜產品搭乘「天賦河套」品牌巨艦,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演繹著從「塞外糧倉」到「天下廚房」轉型升級的農業奇蹟。
三、王安石·王昭君
撫州,是人才輩出的才子之鄉。這裡湧現了王安石、湯顯祖、曾鞏、晏殊、陸九淵等一大批名儒巨公,以及舒同、遊國恩、盛中國等現當代文化名人。
而巴彥淖爾同樣文化底蘊深厚。這裡誕生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千古名句;這裡吟唱過走西口的悲壯曲調,《鴻雁》醉人的旋律響徹四方;這裡的陰山巖刻講述著先民的傳奇,秦漢長城傾訴著狼煙四起的歲月;這裡流傳著蒙恬修築長城的故事,承載著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的漢代榮光。
值得一提的是,撫州先賢王安石的組詩作品《明妃曲二首》,被譽為詠王昭君最好的詩作。而昭君出塞中的「塞」,就是巴彥淖爾的雞鹿塞。
明妃曲二首
[ 宋 ] 王安石
【其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溼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裡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慾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杆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巴彥淖爾市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
四、夢湖·應天湖
夢湖中最核心的景致無疑是夢園,夢園以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人物杜麗娘、柳夢梅雕像和杜府花園為主景,夢幻般再現杜柳纏綿愛情的迷人場景。而位於愛神廣場的杜柳雕像被稱為「東方愛神」雕像,凸顯了生死相依的愛情主題。
撫州夢湖
在巴彥淖爾,也有一泓波光瀲灩的湖水——應天湖,也有一個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連理」的由來。相傳隋唐時期,生活在河套地區的漢族青年連成與草原上的突厥姑娘理瑪在山中偶遇並一見鍾情。一年後他們在約會處起誓相許終身,旁邊一低洼處突然泉水噴湧,即成小湖。他們的戀情被發現後,突厥主以異族不能通婚為由將連成驅逐,當日湖水枯竭,當月草原大旱,當地牧人每夜同夢「連成和理瑪是天宮派往人間的連理泉神,只有相擁相伴才能潤澤蒼生」。突厥主和族人順應天意,讓有情人終成眷屬,泉水隨後常年噴湧,形成應天湖。應天湖還有另一個名稱:民族團結湖。
巴彥淖爾應天湖
來源:撫州市全媒體中心
編輯 楊雅康 校對 史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