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新聞,驚呆了中國網友。
韓國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據韓國官方稱,燃燈節最早起源於新羅年間,寓意用真理之光照亮天際,創造一個公平豐饒的世界。
現在燃燈節已成為了韓國最大的傳統文化慶典之一,在韓國本土又以釜山三光寺舉行的慶典規模最大、最華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
在中國,我們熟知的元宵燈會,七夕節放河燈,都可以見到燃燈的影子。
所以中國網友們不淡定了,韓國人抄襲中國,現在居然把燃燈變成了他們自創的傳統節日!難道萬物起源在韓國?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什麼我們申遺的工作做得如此糟糕?
申遺:沒有什麼不能申,只看你敢不敢申
每年我們都可以看到韓國各種申遺的新聞,網上總不免要嘲諷一番。
比如韓國把飯桌上的泡菜申遺了,那按照這個標準,中國的饅頭、米飯也可以申遺,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柳州螺螄粉必須安排上,排隊登場。
在我們的印象中,申遺應該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看看我們申遺的項目,京劇、崑曲、珠算……哪一個不是歷史悠久,哪一個不是獨一無二?
韓國人居然把泡菜拿去申遺,實在是上不了臺面。
但是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所以韓國人申請泡菜也並沒有什麼錯。申遺這件事,沒有什麼不能申,只有不敢申。
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曾親自為法棍站過來,賣力吆喝,想讓法棍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事實上,中國擁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是全世界最多的。
每次申遺,中國也很頭疼,實在是家裡寶貝東西太多了,上下五千年歷史,隨便挑出來都有資格參選。
但是聯合國不是中國開的,每個國家都有固定的指標。中國也只能先把名額給那些獨特的文化遺產。
這就導致了韓國一申遺,我們就發現誒,這不是在搶中國的嗎?
譬如韓國把9處主導推廣理學的書院申遺了。中國書院的研究學者專家們既羨慕又羞愧,韓國的書院從中國移植過去的,出現比中國晚,數量比中國少,但他們卻比我們搶先一步,申遺成功。
申遺不具有排他性:你申,我也可以申
在很多人眼裡,申遺就好像在申請專利一樣,如果申請成功了,那麼其他國家就不能使用了。
當年韓國把江陵端午節申遺成功了,震驚國人。難道以後我們過中秋,要說過的是韓國人的中秋節?中韓兩國網友在網上大打口水仗。
但如果了解韓國中秋節和中國中秋節,就會發現兩者並不相同。韓國的端午節來源自中國,但經過了上千年的流變,形式到內容已基本褪掉了中國元素,惟一的相同點只是時間重合。
所以申遺不等於專利申請,不是說一個國家申請了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等於擁有了該項目的所有權和解釋權。中國也可以把端午節申遺。
2009年,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裡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四部分內容組成的「中國端午節」正式代表中國申遺,並且成功入選。
對於兩個遺產國家共同擁有的同源共享的項目,每一個國家均可以單獨申報,如果列入代表作名錄之後,也不妨礙其他的國家再次單獨申報。就像蒙古長調,就是由中國和蒙古國共同申報的。
韓國申遺越積極,從某方面來說,也促使中國加快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保護。希望我們不再有遺憾,讓世界見識到東方文化起源地在哪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