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書院申遺成功了,是搶中國的文化遺產嗎?

2020-12-16 域鑑

韓國人又雙叒叕以中國相關的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了。

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韓國9所保存了朝鮮王朝時代儒學私塾原貌的書院,以「韓國新儒學書院」(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之名,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南朝鮮9座儒家書院分布圖

這9所書院分別是:安東陶山書院;榮州紹修書院;慶州玉山書院;安東屏山書院;達成道東書院;鹹陽藍溪書院;井邑武城書院;長城筆巖書院;論山遁巖書院。

等一等,儒學書院不是中國的嗎?!

書院的歷史

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書院淵源於唐末五代十國,作為一種正式教育制度形成於北宋開國十餘年後。

唐代書院分為官、私兩類,但都不是聚徒講學的教育組織,前者如集賢殿書院為藏書修書之所,後者為文人士子治學之地。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國家由強盛走向衰落,政治腐敗,民生凋敝,文教事業也受到嚴重衝擊,官學廢弛,禮義衰亡。於是一些碩學鴻儒受佛教禪林的啟發,紛紛到一些清靜、優美的名勝之地讀書治學。此後,歸隱山林、論道修身、聚徒講學之風逐漸興起。

真正具有聚徒講學性質的書院到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北宋初年發展成為較完備的書院制度,成為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千餘年時間裡,深深根扎於民間社會,散布於城鄉村落,最多達到7000餘所。

至今被保存得最完整的書院——嶽麓書院

韓國的書院,就是從中國移植過去的,其出現比中國晚,學院數量比中國少,但為何他們卻單獨申遺成功呢?

16世紀,有「東國朱子」之稱的李滉,提出了全面引進中國書院制度的建議。在引入中國書院軌制、構成「正軌書院」概念以後,李氏朝鮮出現了教學與祭祀先賢兩者兼具的第一所「正軌書院」——白雲洞書院。此後,書院在李氏朝鮮興盛一時,直至18世紀才衰落。

陶山書院

韓國書院今天依然是民眾前往拜謁及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更直觀的說法是——它們活著。每年,都有大批有組織的韓國人或外地遊客絡繹不絕地奔赴陶山書院,瞻仰韓國的儒學先師,親身體驗傳統的韓國儒學禮儀。

這也是為什麼韓國能成功申遺。

1000韓幣

上圖為1000韓幣,正面有韓國第一儒學家李滉,背面圖案則是陶山書院。

實際上,2015年,韓國就曾申請讓書院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於2016年4月主動放棄。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給韓方的回執中說,韓國的儒家書院未能顯示出與中國及日本書院有顯著不同,且書院周邊不屬遺產範疇。

中國書院是源,韓國書院是流。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此也有蓋棺定論:「韓國新儒學書院展示了中國新儒學在韓國發展演變的歷史進程。」

國外的孔子學院

相比韓國書院蓬勃的現實存在,我們的書院予公眾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孔子學院。市場上的國學培訓機構或者是旅遊景點,傳統書院的儒學體系與功能設置已經不存。

嶽麓書院

除了至今還在教學的嶽麓書院,依稀尚存書院的輝煌,從另外的四大書院,到其它大大小小的書院,都在時光中逐漸式微,至今不被重視。古老的書院如今多為僅存的建築形制,或按文物管轄,或按旅遊景點設置,歸景區管轄。這是我們當前要正視的文化現實。

中國書院早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韓國書院申遺成功,作為中國人,是不是應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喚起必要的危機感?

白鹿洞書院
嵩陽書院
南湖書院

其實部分中國書院早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1、白鹿洞書院作為廬山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已於1996年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2、嵩陽書院作為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組成部分,2010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3、宏村的南湖書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的重要遺產要素」。

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面確實需要向韓國學習,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由於歷史等原因,一些文物古蹟年久失修、損毀嚴重;有的在城市開發建設中,甚至面臨被蠶蝕、侵佔、毀掉的威脅。

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那些散布在全國各地、城市鄉村的古代建築、歷史文物,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凝結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庚續不絕的厚重基因。

這些優秀的文化瑰寶、如果我們不去傳承,卻被別的國家傳承得很好,若干年之後,我們以什麼底氣來說,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驕傲?

聲明: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南方日報:樂見韓國書院申遺成功
    原標題:樂見韓國書院申遺成功 「書院不是中國的嗎?」「為什麼韓國什麼都和我們搶?」……日前,在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朝鮮王朝時代9處主導推廣性理學的教育設施以「韓國新儒學書院」之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 韓國又把「中國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了,中國專家:祝賀
    夜裡帶你玩轉環球百科,認識更有趣有內涵的世界,讓您足不出戶知萬事,本期原創主題分享:韓國又把「中國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了,中國專家:祝賀。
  • 韓國再次申遺成功,這次是書院,中國網友不淡定了:還真能搶!
    韓國再次申遺成功,中國網友紛紛不淡定了:你還搶上癮了$$$$$$$$你怎麼看待韓國效仿中國申遺?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留下無比珍貴的歷史遺產,而人們會用申遺的方式將這些遺產保留下來,以此來見證歷史的繁華,並向眾人展示國家獨有的風採。當然,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數不勝數,而人們也只能一個一個的申請,但總有一些國家會趁機鑽空,比如韓國。據了解,韓國已經不止一次「盜用」中國文化了。
  • 韓國書院申遺「這次贏定了」,那「我們」的文化遺產該怎麼辦
    如何保護好文化遺產,實質上比申遺更難。「這次贏定了。」這是韓國媒體的評論,指的是韓國申請將9座朝鮮王朝時期的書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儘管申遺結果要到6月底才見分曉,但韓媒認為,既然韓國文化財廳(文物局)披露了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的建議,就說明韓國書院申遺十拿九穩了。
  • 韓國「燃燈節」申遺成功,萬物起源在韓國?中國申遺為何不積極?
    今天一則新聞,驚呆了中國網友。  韓國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據韓國官方稱,燃燈節最早起源於新羅年間,寓意用真理之光照亮天際,創造一個公平豐饒的世界。
  • 韓國申遺又成功了,中國人應該高興啊
    圖/LukeLOU與其同時,由9座書院組成的「韓國新儒學書院」也申遺成功,韓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了14項。此前,這幾座儒家書院要申遺的消息,曾在國內引起一片譁然。 嶽麓書院前院長朱漢民說,儒家書院源自中國,應該作為一個整體去申遺,「中國的文化被韓國先拿去申請,很遺憾」。
  • 韓國儒家書院申遺,韓媒稱基本毫無懸念,網友評論又酸了
    近期,韓國申請將建於朝鮮王朝時期的儒家思想教育機構「韓國書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雖然申遺結果將於6月底公布,但韓媒認為這些書院「入遺」基本無懸念,有望成為韓國第14處世界文化遺產。實際上,早在2015年時,韓國就主動申請書院「申遺」,但後者卻被評價與中國和日本書院並無「顯著不同」。
  • 韓國又一次申遺成功,中國網友卻忍不住了:這是我們的歷史文化
    韓國申遺在我們的眼中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但是這卻不是重點,重點是韓國經常的用中國文化進行申遺,這才是最讓我們氣憤的,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而我們的祖先更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遺產
  • 韓國又申遺中國文化,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中國網友也不罵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遺產豐富,如今很多已經入選世界級的遺產名錄之中。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這方面的文化資源不少,各有自身的文化積澱。但有一個國家,在文化遺產申遺上總是和中國發生衝突,那就是韓國。他們曾經要把端午、屈原、孔子全部都據為己有,用各種歪理邪說解釋這些文化和人物的根在他們韓國,為此我國的網友曾經和他們有過一段時間的罵戰。可半個月前,他們又有一處和我們文化有關的申遺,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卻異常沒有被我們的網友罵,相反還點讚支持,這是怎麼回事?韓國這次申遺的是新儒學書院。
  • 13年前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真的是搶了中國的嗎?
    韓國端午祭宮奴假面戲2005年,韓國,申遺成功。「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消息一出,中國國內輿論譁然,網上各路大軍更是紛紛聲討韓國。另一方面,部分人在反思中國保護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及時,讓韓國搶了先。
  • 遺產 | 教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申遺: 基於東亞儒家教育文化遺產申遺熱的思考
    近年來在東亞地區掀起儒家教育文化遺產申遺的熱潮,韓國書院率先申遺成功,日本方面也躍躍欲試,已經走在申遺的路上。中國方面早有呼籲此類遺產申遺的聲音。中國儒家教育文化遺產的申遺可以正本清源,明確中國儒學在東亞歷史中的定位,也可彰顯出儒家文化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貢獻。
  • 韓國人又一次「申遺」成功了,中國網友為何要憤怒?
    最近位於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和位於江蘇鹽城的黃海候鳥棲息地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我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總數達到了55處,排名世界第一。這兩項建築的申遺也讓大家想起了「韓國申遺」。如今「韓國申遺」已經變成了網際網路上的一個梗,不過關於這些故事,遺產本身也被忽略了。
  • 中國文化又被韓國申遺成功,不僅專家表示祝賀,還得到網友的認可
    它經常把自己比作中國,甚至認為自己是世界第三大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把它叫做「第三個」。你為什麼說韓國很棒?那是因為這個國家不知道申請世界遺產需要什麼樣的風格,就是拿中國的東西。例如,韓國就用漢字和中國古代歷史人物來申請世界遺產。此外,他們還多次成功申請世界遺產。本月我們談到的話題也與此有關:「中國文化已被韓國成功申遺,不僅專家祝賀,也得到了網友的認可。
  • 申遺成功第十一周年,我們的端午節,真的被韓國「搶」了嗎
    前幾天看到一篇寫端午節習俗的文章,下面有人評價:「韓國搶了我們端午節。」竟然還獲得不少點讚,於是我決定,要寫今天這篇文章。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韓國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呢?原因是在2005年11月25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此消息一出,國內頓時出現激烈討論聲,紛紛稱韓國『搶』了我們的端午節。
  • 韓國把9座儒家書院申遺!韓媒:這次贏定了
    雖然最終結果在6月底才能敲定,但韓媒認為,申遺成功大局已定,儒家遺蹟——「韓國書院」有望成為韓國第14處世界文化遺產。實際上,2015年,韓國曾申請讓書院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於2016年4月主動放棄。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給韓方的回執中說,韓國的儒家書院未能顯示出與中國及日本書院有顯著不同,且書院周邊不屬遺產範疇。
  • 孔子是你的,書院是你的,兵馬俑秦始皇竟也成韓國的?還跑去申遺
    我們當今社會有著很多我們發掘了和沒有發掘的文化遺產,就不如說秦始皇的寶藏,我們至今都沒有頭緒,但是他一手打造的秦兵馬俑卻已經被我們發現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陵,說到秦始皇相比大家都十分清楚,他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兵馬俑也象徵我們古代的智慧。是我們古代智慧的結晶。
  •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韓國申遺被罵是真的可憐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韓國申遺被罵是真的可憐。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歷史的長河中智慧的勞動人民也創造了很多非文化遺產。今天小編看到了一條熱搜——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突然小編想起自己看過許多指責韓國碰瓷中國,申遺中國文化遺產的新聞。比如「韓國成功申遺端午節」「韓國申遺儒家學院」「韓國申遺活字印刷術」「韓國申遺粽子」等等。乍一看小編也不由怒上心頭,深深唾棄一句不要臉。
  • 闢謠 那些被申遺的韓國文化遺產並不是中國國粹
    而由於一直出於漢文化圈,整日受到我中華文化的薰陶,韓國也學了不少東西去。從語言文字到服飾習俗,基本都能在中國找到根。隨著這些年韓國的各種"申遺事件"在網上盛傳,韓國逐漸被打上了"搶奪中國傳統文化的標籤"。
  • 除了端午,還有這些中國文化遺產,都被韓國用來申遺了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到底有哪些原本屬於中國的文化遺產被韓國用來申遺,喜歡的可以關注或者收藏!如今雅樂文化在國內接近失傳,而在2001年,在韓國申請並通過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雅樂作為整套宗教典禮的一部分被列入文化遺產名錄。其實不止韓國,日本和越南都已經將由中國傳入法人雅樂文化申遺成功。
  • 搶完端午節,搶漢字!韓國曾申遺漢字
    韓國距離中國的距離相對較近,並且由於韓劇、韓星的影響,很多女生都對韓國充滿了幻想,期待可以在韓國街頭遇到自己喜歡的明星愛豆,也想親身感受自己愛豆長大、生活、工作的城市。但是中國與韓國在一些歷史申遺問題上,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爭議,這些年韓國一直都在積極進行歷史文化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