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成功第十一周年,我們的端午節,真的被韓國「搶」了嗎

2020-12-12 筆寫趣史

在文章開頭,筆者想先說說,為什麼要寫這一篇文。前幾天看到一篇寫端午節習俗的文章,下面有人評價:「韓國搶了我們端午節。」竟然還獲得不少點讚,於是我決定,要寫今天這篇文章。

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韓國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呢?原因是在2005年11月25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此消息一出,國內頓時出現激烈討論聲,紛紛稱韓國『搶』了我們的端午節。

那麼我們的端午節,真的被韓國『搶』了嗎?這就是筆者今天要說的主題了,答案是:並沒有。

在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正式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也就是說,今年已經是中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的第十一周年了,端午節是實實在在屬於中國的,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早在上古時期,人們以「龍」為圖騰,端午這一天,就成為拜祭龍祖的節日。

漢代時期南北統一,曆法變動,為了方便大家過節,朝廷就規定每年陰曆的五月五日,為端午節。隋唐時期,端午節的風俗變得越來越多,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又出現許多不同的娛樂項目,就好比至今仍受大家喜愛的賽龍舟。

宋朝的時候,端午節又多了「貼天師符」的風俗,《歲時雜記》記載:

「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

後來金國還有拜天之禮,射柳、擊鞠等娛樂活動。

明朝的端午節,又被稱為「女兒節」,《帝京景物略》記載: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

可見端午節,是從上古時期就流傳至今,只不過中途經過一系列演變,才成為如今被我們熟悉的端午節。而大家之所以,會誤會韓國『搶』了端午節,就是因為「端午祭」與「端午節」,只相差一個字。

實際上他們的「端午祭」,與我們的「端午節」,完全是兩回事,理由如下:

其一,含義不同。「江陵端午祭」中帶有「江陵」這個地名,這是韓國的一個市郡,在級別上與我國的地級市差不多,不過面積就相差甚遠了。所以說這個江陵端午祭,只不過是一個地方風俗,除了江陵以外的人,甚至很少有人知道。

而我國的端午節,前面沒有任何地名。雖然全國各地,在端午節的習俗上有一定差異,更是有人喜歡吃甜粽,有人喜歡吃鹹粽。但總的來說,這個節日是屬於全國範圍的,一提到端午節,大家就會想到「中國傳統節日」。

大家之所以會產生誤會,就是因為有些媒體在翻譯的時候,會把「江陵端午祭」,翻譯成「江陵端午節」。沒想到一字之差,竟引發這麼多年的誤會,實則兩者完全是不同含義。

其二,習俗不同。我們在過端午節的時候,各地會有不同的習俗,但是像吃粽子、賽龍舟這些,都是全國「標配」。但韓國的端午祭就不同了,他們的活動項目非常多,比如官奴假面舞、蕩鞦韆、投壺、角力等等,還包括一系列祭祀活動。我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他們的祭祀則是分為釀造神酒祭、大關嶺山神祭、邱山城隍祭、迎神祭、端午巫祭、送神祭等等。

其三,時間不同。我們的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一般都在當天有大型活動,活動周期大概三五天,不會超過一周。而韓國的端午祭,則會從三月底就開始,一直折騰到五月初。

其實早在這些質疑聲出來的時候,就有不少專家出來闢謠,可是過了這麼多年,仍然還有人「沉浸」在誤會中。每年到了端午節,自己的「愛國情懷」就會被激發出來,於是指責別人搶了端午節的聲音就會遊蕩在網際網路。

但筆者理解這部分人,因為他們確實不知道真相。在這種情況下,聽到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被別人「搶」了,必定是氣憤的。歸根結底,還是我國對於以傳統節日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太小了。

如今很多人喜歡過西方的萬聖節、聖誕節,卻往往忽略了我國傳統的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如果不是因為這些節日要放假,有些人甚至會忘了到底是哪一天,還有的甚至會將傳統節日的習俗搞混,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再看韓國,他們的端午祭雖然與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但從一開始,也免不了受到端午節的影響。經過逐步演化、創新,便有了屬於他們的「江陵端午祭」。而且在1967年,就被列入他們本國的「重要無形文化遺產」,2005年就申遺成功。

而這件事,也讓我們引起了警惕,於是第二年,我國就將端午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端午節正式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直到2009年,正式申遺成功。

其實如今,還有許許多多個「端午節」,需要我們保護。這些是屬於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應該讓其消失在時代變遷中,更加不能讓所謂的「新型現代節日」取代。只能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端午風俗的演變》《歲時雜記》《帝京景物略》《韓國的端午祭》)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申遺」十周年,韓國真的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今年是端午節申遺成功的第十個年頭,而今年的端午節也是申遺成功後的第九個,觸景生情,讓人難免想起當年那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搶註中國端午節」事件以及「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來龍去脈。   2005年11月25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炸開了鍋……,雖然官方後來進行了闢謠,但直到今天還有人相信,韓國搶了我們的端午節。
  • 搶完端午節,搶漢字!韓國曾申遺漢字
    導語:搶完端午節,搶漢字!韓國曾申遺漢字提起韓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個三面環海的國家,因為其國內的愛豆風尚而受到國內外眾多學生和年輕人的追捧。韓國距離中國的距離相對較近,並且由於韓劇、韓星的影響,很多女生都對韓國充滿了幻想,期待可以在韓國街頭遇到自己喜歡的明星愛豆,也想親身感受自己愛豆長大、生活、工作的城市。但是中國與韓國在一些歷史申遺問題上,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爭議,這些年韓國一直都在積極進行歷史文化申遺。
  • 13年前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真的是搶了中國的嗎?
    韓國端午祭宮奴假面戲2005年,韓國,申遺成功。1.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這就說明韓國明確承認端午節起源於中國。2.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韓國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
  • 端午節是韓國的?申遺成功的韓國和其他國家怎麼過端午節
    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事,李子柒在油管上的端午節視頻疑似被韓國人舉報而下架。韓國人素來喜歡文化申遺,2019年申遺成功了韓國新儒學書院,而早在2005年11月,他們申遺成功了「江陵端午祭」。據百度百科所說,該節日自農曆的四月十五日開始到五月初七結束,與我國端午節的五月初五有重合的地方。
  • 韓國已成功申遺端午15年,我們的端午節,韓國人是怎麼過的?
    在2005年的時候,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一時間引發中韓兩國民眾的激烈討論。那麼如今15年過去了,當地的韓國人是怎麼度過端午節的呢?端午節的意義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端午節的當天我們要吃粽子,不管是北方的甜粽子,還是南方的鹹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另一方面當天也會有很多的人,前往當年屈原跳江的地方,舉辦划龍舟比賽,以此來紀念屈原。而韓國申遺的其實是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並不相同。
  • 韓國「燃燈節」申遺成功,萬物起源在韓國?中國申遺為何不積極?
    韓國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據韓國官方稱,燃燈節最早起源於新羅年間,寓意用真理之光照亮天際,創造一個公平豐饒的世界。  難道萬物起源在韓國?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什麼我們申遺的工作做得如此糟糕?  申遺:沒有什麼不能申,只看你敢不敢申  每年我們都可以看到韓國各種申遺的新聞,網上總不免要嘲諷一番。  比如韓國把飯桌上的泡菜申遺了,那按照這個標準,中國的饅頭、米飯也可以申遺,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柳州螺螄粉必須安排上,排隊登場。
  • 韓國再次申遺成功,這次是書院,中國網友不淡定了:還真能搶!
    韓國再次申遺成功,中國網友紛紛不淡定了:你還搶上癮了$$$$$$$$你怎麼看待韓國效仿中國申遺?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留下無比珍貴的歷史遺產,而人們會用申遺的方式將這些遺產保留下來,以此來見證歷史的繁華,並向眾人展示國家獨有的風採。當然,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數不勝數,而人們也只能一個一個的申請,但總有一些國家會趁機鑽空,比如韓國。據了解,韓國已經不止一次「盜用」中國文化了。
  • 韓國申遺"江陵端午祭" 端午節、端午祭之異探尋
    「申遺」的是端午祭而非端午節  昨日下午3時30分,筆者致電負責申遺項目的韓國文化財廳。該廳情報科工作人員劉勤植告訴筆者:「我們的確有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但是申請的絕對不是端午節,而是江陵端午祭期間舉行的別具特色的一系列活動。」
  • 韓國申遺又成功了,中國人應該高興啊
    韓國新儒學書院仔細看一看韓國的世界遺產名錄,十有八九都和中華文化沾親帶故,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韓國人連「端午祭」都拿去申遺了,也難怪有些中國網友憤憤不平地說,韓國人搶走了我們的文化遺產。 實際上,韓國人申遺成功說不上搶,更說不上偷。
  •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韓國申遺被罵是真的可憐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韓國申遺被罵是真的可憐。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歷史的長河中智慧的勞動人民也創造了很多非文化遺產。今天小編看到了一條熱搜——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突然小編想起自己看過許多指責韓國碰瓷中國,申遺中國文化遺產的新聞。比如「韓國成功申遺端午節」「韓國申遺儒家學院」「韓國申遺活字印刷術」「韓國申遺粽子」等等。乍一看小編也不由怒上心頭,深深唾棄一句不要臉。
  • 端午節就要到了,中國的傳統端午,怎麼被韓國申遺成功,憋屈!
    端午節馬上要到了,不禁想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被韓國申遺成功,心裡總感到憋屈。端午是中國二千多年前留下的傳統,這個文化遺產本該屬於中國,沒有想到被韓國捷足先登,在聯合國傳統文化申遺成功,這不得不說是國人的遺憾,想想這個事,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中國祖先傳下來的端午,他韓國憑什麼跑到聯合國去申請,把端午說成是韓國的文化遺產呢?我們先來看看,韓國為什麼跑到聯合國把端午說成是韓國的文化遺產、並且還申遺成功的?
  • 韓國申遺「搶」走了中國的中秋和端午?其實是「烏龍」
    從2005年韓國成功將所謂的「端午節」加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始,國內輿論漸漸形成了一個讓人聽起來不太舒服的概念:中國的文化項目,都被韓國「搶」走了。這其中也包括「中秋節」。不少網友為此在網上對韓國口誅筆伐,可謂言之鑿鑿情之切切,但這把怒火,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誤導。
  • 韓國端午已申遺成功,我們的文化到底是誰在繼承?
    但2005年11月25日那次,我們卻沒有那麼幸運了,「端午」被韓國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成為了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納尼?難道幾千年來,我們過的是一個「假」端午嗎?西奇妹認為:這只是某些媒體偷換概念的宣傳手法,我們的端午與韓國端午有著本質區別,而且我們也趕在2009年申請了,放平心態來看,已經不存在「搶註」問題。我們來回顧一下事件細節,然後小妹來說理由以及我們為何會認為韓國「搶註」。
  • 韓國搶註端午節申遺是謠言?原來他們的端午節是這樣子的!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雖然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在古代受中國影響的,以及現代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端午文化也越來越受其他國家人民的關注。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過端午的吧!韓國 申遺成功的江陵端午祭近年在網上謠傳韓國搶先申遺成功端午節的謠言主角,就是江陵端午祭了。
  • 韓國書院申遺成功了,是搶中國的文化遺產嗎?
    韓國人又雙叒叕以中國相關的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了。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韓國9所保存了朝鮮王朝時代儒學私塾原貌的書院,以「韓國新儒學書院」(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之名,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 高句麗韓國申遺失敗,中國申遺成功,韓國:請撤回,那是我們的祖宗!
    中華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周邊國家受我們文化的影響甚多,畢竟我們中國在他們幾個國家還是小孩子爬的時候,就已經在壯年時期飛奔了,那時候的大國心態自然要多幫幫弱小,畢竟人家那也是歲歲年年向我們朝貢。近幾年,頻頻有人想要打我們中華文化的主意,而且韓國,日本更是對我們的文化,申遺不斷,有些我們堅持了幾千年的傳統,突然說沒就沒了。這群文化的盜賊,真的是厚顏無恥。韓國明明足足有八千年的歷史,為什麼還緊盯著中國的五千年歷史呢?
  • 吉林高句麗王城申遺成功,韓國:強烈抗議,那是我們領土,請撤回
    對於中國此次的申遺成功,很多韓國網友直接炸鍋了:那是我們祖宗的領土,請撤回;強烈抗議中國將我們的故都申遺;不要臉,別人的東西都搶去申遺。 面對韓國網友的抗議,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高句麗真的是韓國的故國?
  • 韓國申遺被拒,日本申遺也失敗!聯合國:這都是中國的!
    相信經常看國際新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韓國一直以來都喜歡拿著中國的東西跑聯合國申遺,更可氣的是韓國還成功了好多次,比如中國的端午節,屈原都被韓國申遺成功了!
  • 韓國書院申遺「這次贏定了」,那「我們」的文化遺產該怎麼辦
    圖說:韓國江陵端午祭。(圖:人民網)6月的第二個周六,循例是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此之前聽到這一消息,海叔還是有想法的。畢竟,早在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以來,時不時總會有國人指稱韓國搶奪中國文化申遺。而在韓國,確實有一小撮人,還是文化人,專門挑起文化之爭。
  • 南方日報:樂見韓國書院申遺成功
    原標題:樂見韓國書院申遺成功 「書院不是中國的嗎?」「為什麼韓國什麼都和我們搶?」……日前,在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朝鮮王朝時代9處主導推廣性理學的教育設施以「韓國新儒學書院」之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