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的時候,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一時間引發中韓兩國民眾的激烈討論。那麼如今15年過去了,當地的韓國人是怎麼度過端午節的呢?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端午節的當天我們要吃粽子,不管是北方的甜粽子,還是南方的鹹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另一方面當天也會有很多的人,前往當年屈原跳江的地方,舉辦划龍舟比賽,以此來紀念屈原。
而韓國申遺的其實是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並不相同。我們的端午節意義多在於慶祝,而韓國的節日更多的則是為了祭祀。而且韓國在端午節吃的食物叫做艾糕,就是艾葉和面在一起做的面點。
端午祭
韓國人在端午祭這天,除了要吃艾糕之外,還會穿上他們的傳統裝束,並且女人、小孩都要用菖蒲水洗頭,小孩子還要用菖蒲湯塗抹臉部。並且當地對這個節日非常的重視,一直在盡力的組織、扶持,在節日當天,不管是學校還是社區,都會為祭祀儘自己的一份力。
端午之爭
而我國的「端午節」是在2009年的時候,才成功申遺,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韓兩國的節日,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但是在前段時間,李子柒發布的端午視頻,卻是在韓國的網絡上被下架,這樣做的原因是何?難道是覺得我們的端午節也是他們的嗎?
總結
韓國的很多文化和習俗,都是從我們的文化中演變出來的。雖然不大,但是韓國人的自尊心卻是挺強,什麼東西都要爭一爭。但是意義何在?我們過了成百上千年的節日,難道是你們兩句話就不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