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申遺"江陵端午祭" 端午節、端午祭之異探尋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近日,國內眾多媒體紛紛刊登「韓國將申報『端午節』作為本國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消息。但是昨日下午,負責「申遺」項目的韓國文化財廳在接受晨報採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他明確表示:「根本不存在韓國申報『端午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事,我們申遺的是『江陵端午祭』。」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端午節」與「江陵端午祭」兩者之間又有何區別?這對中國又有何影響?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採訪了相關部門與專家。

  「申遺」的是端午祭而非端午節

  昨日下午3時30分,筆者致電負責申遺項目的韓國文化財廳。該廳情報科工作人員劉勤植告訴筆者:「我們的確有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但是申請的絕對不是端午節,而是江陵端午祭期間舉行的別具特色的一系列活動。」

  劉勤植進一步向筆者解釋,「江陵端午祭」是韓國農耕社會時期祈求豐年,民眾共同參與的傳統祝祭活動。在進行端午祭時,會舉行假面舞劇、投壺、摔跤、蕩鞦韆、長跪比賽、跆拳道比賽、高校足球賽等活動,而這些都是具有韓國地方特色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韓國籍教授康曉城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韓國人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這個特殊的民俗活動,而非端午節節日本身。「端午節很多國家有,其淵源與中國也有密切關係。但是各國過端午的習俗各不一樣:中國有吃粽子的習俗,但日本和韓國就沒有;日本人過端午的時候,男人遊泳,女人洗頭;而韓國人在過端午的時候,則是男人摔跤,女人洗頭。」康教授告訴筆者,因為江陵四面環山,所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保存完整,且別具特色。

  「端午節是我們傳統教育的一部分,在我們的課本中就有。原來端午節是國家公休日,後來因為公休日太多而被取消了。過端午節時,我們會去奶奶家,大家聚在一起吃艾糕(用艾草做的一種糕)。」上海財經大學27歲的韓國留學生崔圩碩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上海外國語大學30歲的韓國留學生金昊姬對端午節則有這樣的感受:「對於端午節,現在韓國的年輕人基本上不太了解。城市裡的人也基本不過端午節。在農村,這個節日的氣氛要濃厚許多。為了慶祝這一節日,男子會在那一天摔跤,女子則會蕩鞦韆,而且她們還會用菖蒲水洗頭。」

  「端午節」與「端午祭」是一回事嗎

  對於端午節和端午祭,劉勤植說:「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我無法確切地說出,但是兩者還是不同的。端午節是一個節日,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我們韓國人會舉行祝祭活動。而江陵端午祭是在此基礎上,融入了江陵這一地方特有的土俗信仰,它還包含各種各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我們申遺的項目是江陵端午祭。」

  康曉城教授這樣回答:「『祭』和『節』兩者並不相同。『祭』是指活動,『節』是指一個紀念日,比如春節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每個國家、地方都會有自己特別的活動內容。如果單就某個節日『申遺』,是根本毫無意義可言的。江陵端午祭具有自己的特色,並不同於中國的端午節。」

  但是,復旦大學文博系民俗學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卻有不同看法:「我認為『端午節』和『端午祭』並沒有本質區別。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響部分,在傳播過程中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這期間,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來。端午節在中國本來就是祭祀活動,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

  「申遺」時都用FESTIVAL表示?

  「雖然在韓語中,『祭』和『節』的意義有所差別,但是在『申遺』時,無論端午節還是端午祭,都應該用英文的FESTIVAL(節日)表示。」康曉城教授在接受晨報採訪時這樣提到。如此一來,可能的後果是,即使中國的端午節和韓國的端午祭之間有本質區別,但是在申遺時,用的英文稱謂可能是相同的。

  對此,韓國文化財廳的劉勤植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於是,晨報致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接收到任何關於韓國申遺的請求。」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研究專家塞薩告訴筆者,由於並沒有接收到韓國方面的申遺材料,不便就此多加猜測和評論。

  韓國「申遺」後我們還能申請嗎

  復旦大學胡志祥副教授告訴筆者:「如果韓國此次『申遺』成功,那麼中國再就端午節要成功『申遺』就比較困難了。」胡志祥認為,中國應同時加緊表明態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否則就非常遺憾了。

  但是75歲的遼寧大學退休教授烏丙安則表示,他國申報了,我們還可申報,即使聯合國批准了,我們也可以。此前,他曾經為此事專門給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了一份急件,呼籲重視民間文化的保護。

  烏丙安教授認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具有「共享性」,和自然遺產的獨有性是有區別的。在此問題上,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木卡姆」曲的申遺,聯合國同時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亞塞拜然木卡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

  韓國「申遺」成功可能性有多大

  「關於江陵端午祭的『申遺』活動,韓國文化財團早在2000年便開始提出『申遺』的想法,這點中國方面也是知道的。」劉勤植這樣告訴晨報。另據韓國《江原道日報》報導,韓國將於2005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江陵端午祭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如果「申遺」,韓國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韓國將有成功的可能。這位主管中國非物質遺產「申遺」事務的教授說:「一個項目要成為非物質類的世界遺產,必須符合3個條件,即歷史價值性、完整性、真實性。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起即將此項目列入國家級重要遺產,並且與韓國的文化內涵相融合,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

  當然也有部分專家認為,韓國向聯合國申遺,必須體現其過端午節的原創性和單一性。但端午節發源於中國,並有悠久的歷史積澱,在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其它國家申遺成功的可能性十分小。(新聞晨報)

相關焦點

  • 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的背後
    事件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留給中國人的是一連串的反思。摔跤是韓國端午節的傳統活動
  • 江陵端午祭
    明天,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而我們的鄰國韓國,也在準備過端午祭了。我們的端午節已於2006年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我們的端午節和韓國的端午祭呢也分別在2009和2005申請進入了新一輪的世界非遺。很多人認為韓國人的端午祭申遺成功,是搶了中國的端午節。那麼真的是韓國人搶了中國的節日嗎?還是這一切都是一個誤會呢?
  • 韓國舉行江陵端午祭 祭祀山神和城隍
    原標題:韓國江陵端午祭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金敏國):韓國的端午節和中國一樣都是農曆五月初五。韓國許多地方都有各具特色的端午習俗,其中,江陵端午祭是現在韓國保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一。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性的民間祭祀活動,雖然也用」端午」這個名稱,但活動內容與中國的端午風俗是完全不同的。
  • 有別於中國傳統的「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習俗——民眾舉行假面舞會「江陵端午祭」習俗——男性舉行大型摔跤比賽「江陵端午祭」習俗——女性聯群結隊打鞦韆範永聰韓國古代即有的「端午」這個節日,得自中國東傳,這點不容置疑。除韓國外,同屬「東亞漢字文化圈」內的越南、琉球(今日本衝繩縣)及日本等國,自古以來均有慶祝端午之傳統。究其成因,乃其國出於嚮往、進而主動學習中國文化所致。關於此點,庶幾已屬公論。不過,即令如此,也不等如中國端午節在東傳韓國以後,毫無變化。事實上,自古以來,韓國端午習俗與中國頗有不同。
  • 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是保護傳統還是歪曲歷史,實情讓人感慨
    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許多朋友或許正和家人品嘗著甜粽子/鹹粽子,享受著難得的假期。今天子淵就和大家聊聊我們鄰國——韓國的「端午節」風俗。、▲韓國江陵端午祭一提到「韓國端午」,大家都會想到韓國在2005年11月25日成功申報的「江陵端午祭」。消息傳出後國內群情激奮,很多人甚至覺得韓國人搶了中國的端午節。
  • 域外 | 有別於中國傳統的「江陵端午祭」
    還有,雖然韓國位處的朝鮮半島地域不廣,但韓國不同的「道」(約等如中國的「省」)過端午時的習俗也會有所不同。比如2008年成功「申遺」的「江陵端午祭」,其實慶祝的只是江陵市的端午習俗。江陵市是江原道內一個大城市,在江原道旁邊的慶尚道及全羅道,它們的端午節慶習俗就已經跟江陵不一樣了,與中國的端午習俗差別就更大了。關於中國端午節之源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韓國人怎麼過端午? 新浪直播:韓國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最著名文化慶典之一,2005年,韓國成功將其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相同的名字和紀念日,「端午成韓國人的了」這一說法也在中國引發巨大爭議。韓國端午和我們的端午節真一樣嗎? 6月9日,端午節當天,新浪新聞實地直播(地址請點擊連結)韓國江陵端午祭,來感受一下現場: 韓國傳統上稱「端午」為「上日」,意思為神的節日。而江陵端午祭也圍繞著廣泛流傳的神話人物展開。所祭祀的神靈包括「大關嶺山神」、「國師城隍」等12位神話人物。在民間,最著名的神話傳說是關於「國師城隍」。
  • 江陵端午祭 感受韓國祭祀文化
    人民網首爾6月19日電(張悅 王昱祺)6月20日是中國的端午節,也是韓國的端午祭。雖然是同一天,並同樣以端午來命名,但韓國的端午祭其實和中國的端午節並不一樣。正如名字中的「祭」字,事實上韓國的端午祭是一種祭祀活動,而不是像中國的端午節一樣是一個節日。
  • 端午節「申遺」十周年,韓國真的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但客觀地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角度看,韓國並沒有「搶註中國端午節」,因為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也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影響中國的端午節申遺。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名稱與含義不同。
  •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真是搶註中國的「端午節」嗎?
    2008年11月,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在當時引起了國人的極大震動,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反思過往,還有些人義憤填膺。那麼,韓國的端午祭真的是韓國搶註中國的端午節嗎?
  • 端午節如何國際化?——再議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在東亞各國端午節慶祝活動中,尤以韓國江陵端午祭最為知名。
  • 被誤讀的「江陵端午祭」
    除中國外,同屬漢字文化圈的韓國、日本、越南等都有慶祝端午的傳統,只不過方式和寓意有所不同。在中國,咱們吃粽子、划龍舟,以此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那在韓國,人們又是怎樣過端午的呢?    很久以前,當韓國還處於農耕社會時,端午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端午前後,結束播種、插秧,繁重的農事暫時告一段落,百姓的日子最為悠閒。這時官員會帶領百姓祭祀神明,祈求豐收。
  • 韓國搶註端午節申遺是謠言?原來他們的端午節是這樣子的!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雖然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在古代受中國影響的,以及現代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端午文化也越來越受其他國家人民的關注。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過端午的吧!在安平時代就已經引進了端午節了。最開始是為男孩子們祈福消災的節日,也叫「男孩節」,現在逐漸演變成一種「兒童節」了。日本端午節也是粽子,不過是長形的粽子。在江戶時代就開始流行起來。日本端午節也有放鯉魚旗的習俗。江戶時代,崇尚武士精神,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
  • 那些年曾被口誅筆伐的韓國江陵端午祭,說到底,還是名字沒取好
    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都會舉行端午的節日活動,由於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友鄰之國的存在感比較強,我們今天來說說這兩個國家的端午和我們的端午有什麼區別,他們又各自衍生出了什麼樣的習俗。韓國韓國的端午,估計是最惹我們注目的,2005年韓國申遺「江陵端午祭」一度引起我們國內的廣泛熱議,大部分民眾在那時非常不能接受,因為端午有史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部分人將韓國當作是「文化侵略者」,到現在仍有許多人因為這件事對韓國的行為表示不喜。
  • 不划龍舟不吃棕子:在韓國體驗江陵端午祭
    韓國於二○○四年六月十日至二十七日舉辦江陵國際觀光民俗祭,同時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民俗學家、藝術家前來參加。  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於新羅時代的山神祭,原是村落祈豐的慶典,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主要是祭拜大關嶺山神與大關嶺國師城隍以及國師女城隍神的。整個活動包括祭儀、演戲、遊藝三大部分。
  • 韓國申遺的「端午祭」,和咱們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正式確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大概沒有人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第一個把「端午」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那麼,韓國「江陵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 感受江陵端午祭
    端午,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韓國深受中國影響,在端午期間常舉行各種祭祀和慶典活動。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可見其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在韓語中,「祭」與「節」的意義明顯不同,「祭」主要指各種慶典活動。江陵端午祭有著一套與中國端午節既有關聯又有差異的民俗活動。
  • 端午節是韓國的?申遺成功的韓國和其他國家怎麼過端午節
    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事,李子柒在油管上的端午節視頻疑似被韓國人舉報而下架。韓國人素來喜歡文化申遺,2019年申遺成功了韓國新儒學書院,而早在2005年11月,他們申遺成功了「江陵端午祭」。據百度百科所說,該節日自農曆的四月十五日開始到五月初七結束,與我國端午節的五月初五有重合的地方。
  • 韓國已成功申遺端午15年,我們的端午節,韓國人是怎麼過的?
    在2005年的時候,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一時間引發中韓兩國民眾的激烈討論。那麼如今15年過去了,當地的韓國人是怎麼度過端午節的呢?端午節的意義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端午節的當天我們要吃粽子,不管是北方的甜粽子,還是南方的鹹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另一方面當天也會有很多的人,前往當年屈原跳江的地方,舉辦划龍舟比賽,以此來紀念屈原。而韓國申遺的其實是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並不相同。
  • 韓國申遺的"端午祭",和咱們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正式確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大概沒有人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第一個把「端午」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那麼,韓國「江陵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