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捕手」|核酸檢測|華南海鮮市場|綏芬河|武漢

2020-12-10 騰訊網

1月19日

他出徵武漢

90天後再戰綏芬河

哪裡有疫情

哪裡就是前進的方向

從疫情阻擊戰到加時賽

南徵北戰 隨時出發

與病毒鏖戰到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天公布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數量都只是分子,而我們篩查的是分母。核酸檢測就是找出病毒、捕獲病毒,是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重要的依據。我們是與病毒接觸最頻繁的人,也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我1月19號到達武漢,4月19號又從武漢來到綏芬河。這是我第一次來綏芬河,一座很美的邊境小城。

我的同事在4月12號第一批到達,在綏芬河疾控中心空曠的大廳裡搭建起一座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達到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標準。所有設備在五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安裝調試,當天下午就正式接收樣本、開展檢測。

做核酸檢測需要戴上雙層手套、帽子、護目鏡、靴套,還要穿上連體防護服等個人裝備,並用膠布將防護服所有的縫隙全部粘合起來,密不透氣。

樣本管上的受檢者姓名、編號和實驗室檢測號,要反覆核對三次以上,確保正確無誤。清點核對非常耗時,但是不能有一點馬虎。核酸提取需要大概19分鐘,核酸擴增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從樣本清點到檢測報告,全程最快要3個多小時。我們進了實驗室就不能吃東西、喝水,更不能上廁所,一待就是四個小時。

因為負壓實驗室在一樓,核酸檢測實驗室在六樓,往返運送樣本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跑20多次。每一個樣本管都要消毒,每一步操作也要消毒。我有一個同事,一個女生,累得連酒精噴壺都按不動了,胳膊抬不起來,出來的時候整個胳膊都是顫抖的。

4月18日凌晨,在最後一批樣本中,我們檢測到了核酸陽性樣本。凌晨一點鐘,當地又送來了同一個地方的樣本。我們的隊長,病毒病所武桂珍書記立即決定馬上檢測。

連夜奮戰的同事在等待結果的時候,站著靠在機器上睡著了。大家一直忙到早上七點。實驗結果顯示裡面有陽性,我們馬上將檢測結果反饋並採取防控措施,儘快把可能的傳染鏈阻斷。樣本檢測就是與時間賽跑,早一分鐘找到陽性感染者,就可能減少一連串的病毒傳播者。

我是2020年1月19日上午接到任務出發去武漢的,當天晚上就到了。我們在當地華南海鮮市場進行採樣,當時的環境中存在活病毒的風險很高,不亞於醫生為患者插管面臨的暴露風險。

最開始的一段時間,每個人只有七條咖啡和幾根火腿腸。我的多名戰友在武漢過生日,他們把方便麵當成長壽麵,只有加班到凌晨兩點的時候才捨得吃一根火腿腸。出於安全考慮,酒店沒有開中央空調,我們經常凍得晚上睡不著。我最初到武漢時是88公斤,現在是75公斤。

有一次在賓館裡,因為工作太忙,換下來的衣服很多都沒有洗,保潔大姐幫我洗了。她給我留了一張紙條:「看你們早出晚歸,真的很辛苦,你的幾件衣服我都用手給搓出來了,晾在那兒。」第二天,我的幹勁十足,不是因為衣服不用洗了,而是因為真的很感動,心裡覺得如果不好好幹活,真的對不起武漢人民。

在武漢的每一天,我們沒有人問過什麼時候是歸期。當時單位告訴我們,中間如果有人有實際困難可以提出輪換,但是沒有一個人提出來。我們看著武漢市民從風風火火地置辦年貨到「封城」,再到三四月再次繁榮起來,一共90多天。

4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援助湖北疾控隊回北京。包機、武漢市民夾道歡送、三重水門、鮮花、掌聲、紀念版機票……這可能是人生中最難得也最高級別的禮遇。但是他們抵達北京的時候,我們一行四人抵達綏芬河,錯過了那場盛大的歡迎。雖然有些遺憾,但是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選擇。支援綏芬河更重要,抗擊疫情更需要。戰過武漢,再戰綏芬河,我們真的南徵北戰過了。

從疫情阻擊戰到加時賽,我們一直與病毒鏖戰。我們要把武漢江城的春天帶到綏芬河。我也相信,綏芬河也一定會迎來繁花似錦。

90天

即使物資匱乏 氣溫寒冷

除夕當天仍在華南海鮮市場採樣

這是疾控人的使命

5小時

搭建起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

當天就正式開展檢測

這是國家隊的速度

20趟

每天在一樓負壓實驗室

與六樓核酸檢測實驗室間奔跑

這是檢測員的擔當

一群人

錯過英雄凱旋的禮遇

轉戰綏芬河口岸

這是新青年的選擇

樣本檢測

就是與時間賽跑

早一分鐘找到陽性感染者

就早一分鐘切斷病毒傳播鏈

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

綏芬河還會遠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最新檢測: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存在大量新型冠狀病毒,集中在「野味區」
    該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早期確診的病例,大多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 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出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王秉陽、溫競華)記者26日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了解到,該所在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階段性進展,首次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新發地病毒來源指向歐洲:或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病毒溯源提供線索
    也就是說,北京此次的疫情爆發屬於輸入性質的,新發地批發市場並非傳染源,而是被外來病毒所汙染。的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咱們做出了重大犧牲,經過艱苦卓絕的工作,好不容易初步取得了初步成果,並為全世界的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貢獻。然而卻一再遭受某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國家甩鍋。一些流氓國家甚至無理地提出病毒來源於中國向中國索賠。
  • 武漢病毒專家:新發地發現的病毒傳染力似高於華南海鮮市場,但……
    武漢病毒專家:新發地發現的病毒傳染力似高於華南海鮮市場,但…… 2020-06-16 0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後,北京又一海鮮市場檢測出病毒,疫情會反彈嗎
    在6月13日的時候,北京又新增兩例新冠病毒,根據調查發現,這兩例新增患者都到訪過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中心。在事情發生後,專家也對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進行檢測,最後在三文魚中檢測到了疫情病毒。在確定三文魚存在病毒後,新發地農產品市場的負責人也把三文魚全部下架,並對新發地市場進行休市,也對市場裡的1萬員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從北京新發地海鮮存在病毒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中國出現疫情病毒的源頭可能就是這些海鮮產品。根據新發地農貿市場的負責人介紹稱:這些三文魚都是從歐洲進口的。
  •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市場外發現更古老病毒的證據
    除了常規的呼吸道咽試紙以外,他們也做了血液、尿液和糞便的檢測,現在發現一部分病人在康復期中胸部CT顯示在好轉了,但是糞便裡還有點核酸攜帶病毒,「對這樣的病人,我們暫時不讓他出院,再繼續治療,等到糞便裡面核酸陰性了再出院。」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源自進口海產品?專家:有冷鏈傳入可能
    新冠病毒的溯源一直備受國內外科學界關注,一些研究認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病毒發源地。近期,隨著青島首次從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新冠病毒以及一篇北京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的論文,似乎為病毒溯源提出另一種可能性。
  • 華南海鮮市場曾熱銷冷鏈食品,武漢最初病例或從海外傳入?
    按照「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武漢等城市近日在對一些批次冷鏈倉儲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有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這很容易讓人想到曾暴露在全世界聚光燈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一年前,那裡是否同樣存在境外冷鏈食品?進口冷鏈食品此前作為新冠病毒輸入載體的可能性是否被低估了?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環境引思考 購物中心餐飲如何自省?
    距離1月1日華南海鮮市場關閉已近一個月,渺無人煙的市場冷寂而蕭瑟,似乎在向武漢乃至全國抗疫人民低悔祈福。截止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0個省(市、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630例,其中武漢1590例,疫情還在肆虐。
  • 北京新發地是下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多省緊急下架...
    根據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所言,檢出新冠病毒的三文魚來自京深海鮮市場,京深海鮮市場也是北京一個很重要的海鮮市場,人流量密集,京深海鮮市場商戶稱所售的三文魚來自於北歐,大部分是來自挪威和法羅群島。
  •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
    湖北省武漢市衛健委消息,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城有關聯,目前已發現27例病例。2020年1月1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發出「關於休市整治的公告」。
  • 全國多地海鮮水產市場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武漢  武漢兩日對農貿市場進行病毒核酸檢測,3342個樣本結果均為陰性  6月13日,市、區疾控中心對武漢市13個區的14個農貿市場、13個超市的畜、禽類、淡水產品和海鮮產品攤位的案板、刀具、排水溝及其它環境共1590個位點進行採樣檢測,其中包括進口三文魚攤位的砧板、刀具及汙水樣本155
  • 專家:武漢病毒所離華南海鮮市場50公裡 實驗室不可能洩漏病毒
    楊佔秋說,P4實驗室的防護措施是非常嚴格的,而且武漢病毒研究所距離漢口區的華南海鮮市場至少50公裡。「另外,如果是實驗室洩漏的話,那麼病例應該是在實驗室周圍最先被發現,不會在距離那麼遠的華南海鮮市場。【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狡猾!詭異!疫情出現已近兩個月,但有關新冠病毒本身的太多問號仍在困擾著全球科學家。它的天然宿主到底是誰?疫源地在哪裡?
  • 華南海鮮市場疫情源自進口海產品?專家:不排除冷鏈傳入可能
    華南海鮮市場疫情源自進口海產品?專家:不排除冷鏈傳入可能,但缺乏足夠證據支撐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新冠病毒的溯源一直備受國內外科學界關注,一些研究認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病毒發源地。20日上午,青島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稱,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找到了完備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可以在冷凍條件下長期存活。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過去在樣本中『檢測出』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核酸陽性不一定是活病毒,此次『分離到』活病毒,意味著一定存在活病毒,且能造成傳播或感染。」
  • 吳尊友:回顧年初武漢早期疫情,華南海鮮市場裡病人也主要集中在...
    通過分析新發地新冠疫情發現,病例主要集中在水產品經營區域,而且這一區域環境受到新冠病毒汙染最嚴重。這些發現提示,此次疫情可能與海產品有關。同時也發現,在活魚等常溫水產品區域,疫情並不嚴重。吳尊友表示,再回顧年初武漢早期疫情,在華南海鮮市場,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凍海產品區域。這些線索都指向冷鏈運輸進口的海產品,可能就是疫情源頭。
  • 一家四口藏身華南海鮮市場被意外發現 做檢測後結果驚人
    導讀:3月3日,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內工作人員在清理消毒時,竟意外發現一家四口還在裡面住了43天,把他們帶去檢測後結果更是驚人。自新冠肺炎在武漢初次出現到爆發,有一個地方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也是醫學界討論的重點,那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將徹底消失?記者現場採訪消殺工作人員,獲得這些...
    1月26日,據央視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陽性樣本分布在市場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其中分布在華南海鮮市場西區的陽性標本31個,佔全部陽性標本的93.9%。
  • 誰在掌控華南海鮮市場?曾多次被授予「武漢文明市場」 餘氏家族曝光
    1月26日,據中國疾控中心消息,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深圳鹽田冰鮮海鮮市場環境、食品和從業人員新冠病毒檢測均為陰性
    原標題:深圳鹽田冰鮮海鮮市場環境、食品和從業人員新冠病毒檢測均為陰性南都訊記者謝粵蕾南都記者從深圳市鹽田區衛生健康局獲悉,6月13-16日,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轄區流通的冰鮮海產品、冷凍肉等進行全環節新冠病毒汙染情況調查,累計採集重點食品、銷售
  • 新發地絕不會成為華南海鮮市場
    地處北京市豐臺區的新發地是北京市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北京市菜籃子總部,80%以上的北京人餐桌無法繞開的地方。這樣的聚集性場所發生的疫情,顯然具有很強的危險性,無論是病毒傳播還是社會影響,都相當大,更是讓很多人擔心,武漢的疫情就是首先被最先發現於華南海鮮市場,但並沒有能成功遏制而是蔓延到了全城,這次難道是歷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