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2020-12-08 騰訊網

從空中俯瞰琿春防川,最耀眼的莫過於15公裡外那一抹碧藍的海岸線。琿春,是我國唯一中、俄、朝三國接壤的邊境窗口城市。作為吉林省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奔流千裡的圖們江帶著吉林人的出海夢奔向日本海,這片開放的熱土因此如江一樣活力四射,像海一般激情澎湃。

近海,是琿春區位優勢的點睛之筆。琿春歷史上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國際商埠。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做強做活「海產經濟」

琿春,雖然近海不靠海,但毗鄰的俄、朝兩國海產品資源豐富,其中主要進口區——俄羅斯遠東捕魚區位於太平洋北部海域,是世界性漁業高產區,佔俄羅斯海產品總量的80%以上,年捕撈量約280萬噸。

得益於成熟的跨境通道和便利的口岸通關,國外取材、國內加工、主銷國外,「兩頭在外」是琿春海產品與眾不同的營銷模式,「區位+資源+政策+園區+品牌」是琿春做活海產經濟的「法寶」。隨著不斷引進和發展冷鏈運輸、倉儲、深加工等上下遊配套企業,琿春水產品加工產業鏈條業已形成。

在琿春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琿春口岸、圈河口岸於2016年正式被批准為進口冰鮮海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為原料進口和跨境合作打開了有利通道。為了讓產業的根扎得更加深厚堅實,琿春市政府主導建立了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水產工業園區,吸引了來自山東、浙江、遼寧等沿海地區的100多家加工型、貿易型企業和400多家個體商戶「扎堆」發展。

2018年,琿春出口加工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後,實行「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模式,享有國家賦予的進出口免稅、入區退稅、進料保稅、免徵增值稅、免臺帳保證金等優惠政策。當年,琿春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約22億元,海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超90億元。2019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03.18億元,同比增長10%。

立足打造百億級產業,琿春市建立了市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責任制,對水產等項目審批開闢「綠色通道」。目前,魷魚圈、鱈魚片等印有「琿春」標籤的海產品,不僅暢銷美國、西班牙、義大利、阿聯等國家和地區,帝王蟹、板蟹等鮮活海產品還實現了當日發貨,當日就能登上華東和華南地區百姓餐桌。

「借港出海」連線世界

琿春地理位置優越,連三國通五國,擁有4個國家級公路和鐵路口岸,周邊200公裡範圍內分布著俄羅斯等鄰國10餘個優良港口,目前已開通經俄港口到達韓國、日本及我國東南沿海城市的多條航線。隨著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國際合作示範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相繼設立,以及長琿高速公路、長琿高鐵先後開通,琿春儼然成為吉林省實施「借港出海」戰略最為關鍵的一顆棋子。

東方風來,琿春對外開放的巨輪正駛向大海深處。今年4月,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獲批,琿春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琿春開展海洋經濟合作發展示範的意見》,整合成立市委改革和財經委員會,在全市抽調30餘名精幹力量,專班保障海洋經濟發展各項任務順利推進。

開放發展,通道先行。琿春市深入推進「借港出海」戰略,5月,首次開通經俄羅斯扎魯比諾港至青島航線,形成了與寧波「內貿外運」航線雙線並行的新格局,琿春乃至吉林實現與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一線相連」。對俄陸路口岸實施無假日通關,琿春口岸出口解放牌貨車車頭6批次25臺,海洋班列進口冷凍水產品7批次3758噸。今年上半年,中俄琿馬鐵路過貨量達146萬噸,同比增長46.9%。

琿春市深化與浙江寧波的東西部對口合作,以開放發展為支撐,高質量培育區域發展增長極。依託寧波港口優勢和產業優勢,推進寧波舟山港集團與琿春市合作建設琿春國際港,開通「中國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中國寧波」的「內貿外運」航線,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集散中心,促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發揮寧波「北鬥+網際網路+漁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優勢,與琿春市實施智慧漁業協作,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助力琿春市按下開放發展「快進鍵」,也為寧波贏得開拓東北亞市場新機遇。

絲路揚帆,通達四海,吉林省「通海夢」在現實中日益生動。為支持對外通道建設,琿春海關採取壓縮通關時間、減稅降費、綠色通道、加班驗放、無節假日通關等系列措施,推動開闢「琿春-扎魯比諾-青島」新航線、對俄果蔬出口重啟、「中俄海洋班列」等項目快速發展,讓琿春對外通道進一步暢通。今年前三季度,進口通關時間壓縮五分之一,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兩線(內貿外運、海洋班列)」進出口貨物種類呈多樣化,由煤炭、板材擴展到奶油粉、玉米、小麥細粉、冷凍水產品等多種類型,內貿跨境運輸貨物1.6萬噸,同比增長97%。

「智慧引擎」優化活力

發展海洋經濟,創新是第一動力。依託沿邊近海、口岸通達的區位優勢和琿春綜合保稅區的平臺優勢,琿春市全力打造「智慧引擎」,加速優化海洋經濟「巨輪」驅動向高質量發展。

發展海洋經濟,培育新動能,開啟新引擎至關重要。今年以來,琿春市相繼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零售商品進口和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城市,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開通跨境電商「1210」保稅進口業務,跨境電商貿易額達3.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琿春跨境電商起步雖晚,但發展迅猛。

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琿春海關開闢「綠色通道」,通過實施預約通關等方式大幅提升跨境電商通關效率。琿春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投入運營後,實現了一個平臺推送數據、一個倉儲查驗比對、一個卡口通關過貨的「三個一」模式,創造了良好的通關環境。

海路、陸路物流暢達,讓琿春綜保區插上騰飛之翼。該區充分發揮保稅政策作用,不斷提升通關服務效能,吸納更多優質企業入區發展。目前,暢達、菜鳥、速賣通、環球易購等國內外電商和物流企業紛紛進駐琿春。借勢登高,琿春市將依託綜合保稅區不斷培育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和生態圈,通過建立跨境電商產業園、孵化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向「買全球」「賣全球」邁進。

隨著琿春市與寧波市奉化區東西部對口協作和海洋經濟領域合作進程不斷深入,琿春水產企業融資難、銷售渠道窄等問題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2019年2月,奉化區創新實施「智慧漁業」協作項目,選取了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試點幫扶協作企業。他們利用國內領先的基於「北鬥+網際網路+漁業」的一站式漁業綜合服務平臺——「海上鮮」,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智能化全球海產品交易平臺項目。全力拓展琿春從俄羅斯進口海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推動企業擴大產品加工規模、延伸產業鏈發展、打造海產品品牌、提高企業知名度。同時,「海上鮮」作為跨境電商平臺,利用琿春水產品的成本優勢,將業務領域向俄羅斯、東協等拓展,進一步擴展琿春海產品的銷售範圍。

截至目前,「海上鮮」已為琿春市10多家企業提供金融授信服務6000多萬元,填補了扶貧協作金融扶貧「空白」;與30多家水產企業建立了電商平臺合作關係,推動了琿春「網際網路+海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寧波海上鮮「智慧漁業」協作項目成功入選全國「攜手奔小康」典型案例,系全國唯一入選的海洋類案例。

潮頭踏浪,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琿春市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堅持以海為源、與洋互動、對外開放、向內輻射,著力開拓向海發展空間,以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奮力打造新時代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為吉林振興發展繪就令人矚目的藍色畫卷。

相關焦點

  • 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琿春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記事
    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 廈門貨櫃碼頭向海圖強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
    港口,成為這座城市向海而生、向海圖強,走向國際大舞臺的支點。  「相來相往,傳遞夢想」——2013年12月,整合廈門港31個貨櫃碼頭泊位的廈門貨櫃碼頭集團成立,令廈門港擁有了一艘駛向「強港夢」的巨輪。  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2016年-2020年,是該集團首輪5年戰略規劃期,與國家「十三五」規劃同頻共振。
  • 產業趨藍,向海圖強!浙報頭版點讚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向海圖強!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海軍舉辦「向海圖強新時代」萬裏海疆美術展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黎友陶 攝航母乘風破浪、戰機衝向雲霄、潛艇躍出水面……一幅幅由海軍畫家和美術骨幹創作的美術作品再現了海軍轉型建設歷程中的波瀾壯闊。9月26日上午,「向海圖強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海軍萬裏海疆美術作品展在海軍機關舉行。
  • 陵水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方向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開放力度、加快調整產業結構陵水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方向■ 本報記者 梁君窮 李豔玫 鄒永暉特約記者 陳思國4月15日清晨,陽光照在黎安潟湖上,泛出點點波光。平靜的黎安潟湖,見證著陵水黎族自治縣海洋經濟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環境友好的轉變,也是近一年來陵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海南自貿區、自貿港的生動縮影。
  • 聚焦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丨加快推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
    (一)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重大決策部署,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2018年設立了山東威海等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今年4月29日兩部委同意設立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 市海洋發展局:向海圖強 謀海為民 全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市海洋發展局堅持與改革同頻、與發展共振,加壓苦幹,奮力攻堅,實現了海洋發展走在前列、海洋資源不斷優化、漁業管理持續規範的良好局面。一、錨定航向,全心辦好惠企利民實事。二、向海圖強,牽頭打好經略海洋攻勢。爭當排頭兵,勇做主力軍,在統籌海洋經濟發展中體現擔當、展示作為。前三季度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9%,高於GDP增速1.7個百分點。優布局,謀劃建設海洋產業集聚區。
  • 探索走出一條大湖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探索走出一條大湖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建設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上走在前列,為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作出常德貢獻。」
  • 【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重磅文章:向海圖強春潮湧
    向海圖強春潮湧新華社發(王松岐 攝)人民海軍向前進,光輝航程黨指引。70年浴血榮光,70年砥礪奮進。人民海軍自1949年4月23日誕生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路劈波斬浪,縱橫萬裏海疆,勇闖遠海大洋,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已經發展成為五大兵種齊全、核常兼備的戰略性軍種。
  • 「「兩高兩化」看廈門」築夢蔚藍 向海圖強
    作為中國面向海洋開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廈門發展的脈搏,始終和潮漲潮落相應和。無數次的出海與歸來,塑造了這座城市的過去。經略海洋,是時代命題,意義重大。進入新時代,海洋更成為推動廈門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強大引擎。
  • 2020年度第三期琿春示範區發展講壇舉行
    8月28號,2020年度第三期琿春示範區發展講壇在市委黨校報告廳舉行。陳勝、張國華等市領導及全市鄉科級正副職領導幹部參加講壇活動。講壇上,楊泡滿族鄉、春化鎮、近海街和市水利局負責人,分別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解放思想破瓶頸 實事求是謀發展》《淺談農村在城市化進程中對黨組織建設的思考》以及《準確定位方向 提升服務能力 推動琿春水利工作上臺階上水平》為題作了主題演講,結合各自領域工作,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鄉村旅遊、人居環境、解放思想、水利振興等觀點,並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證與分析
  • 浙江海事 |向海圖強 為藍色經濟注入新動能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新時代的浙江,再次勇立潮頭。,助推浙江自貿區「試驗田」變「豐產田」;情牽百姓、政連民心,船員綜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利企便民;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新時代,浙江海事人以一流的海事服務,為浙江藍色經濟騰飛注入新動能,奮力譜寫了「走在前列」高質量發展的華麗篇章。
  • 70年,向海圖強!
    「指南針」凝結智慧讓前路不再迷茫「海上絲綢之路」綿延千年讓東西方文明相匯相知鄭和下西洋將中華民族和平的信仰帶向四方......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有割讓香港、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等。從此,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後人稱這一天為國恥日。這是中英籤訂《南京條約》的圖畫。
  • 明確新任務探索新路徑落實新舉措 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明確新任務探索新路徑落實新舉措 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委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座談會 來源:海門日報 發布時間:2020-11-06
  • 【琿春新聞】全域旅遊路 別樣琿春景
    琿春市積極踐行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將旅遊業納入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域旅遊煥發出勃勃生機。依託區位、生態、資源等優勢,琿春市正積極構建以都市旅遊發展為核心,以東部生態遊、南部邊境遊、西部歷史遺蹟遊、北部紅色遊為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努力打造跨境旅遊集散中心和東北亞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琿春市是中國唯一地處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在琿春市相互融合,獨特的地域文化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名片。
  • 70年,向海圖強!
    可在歷史長河中重陸輕海的防務觀念閉關鎖國的失敗策略導致昔日的中國「有海無防」新華社 稿幾代人的不懈奮鬥終於迎來了曙光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給了那片大海嶄新的模樣70年前的今天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成立這是人民海軍第一支水面艦艇部隊也是海軍的「火種」部隊
  • 吉林省第三屆區域主導課題局長論壇在琿春召開
    此次論壇,以「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為主題,旨在在區域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搭建「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門-專家-學校」聯動的科研成果交流平臺,為全省縣域教育發展提供可借鑑、可複製的經典案例,進一步探索實踐「教育行政-教科院所-高校-中小學校」協同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對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支撐、驅動、引領作用,全面推動提升延邊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航程。
  • 「媒體看琿春」南飛雁,舞出琿春生態美
    2020年初冬,數以萬計的候鳥再次「光臨」琿春敬信溼地,在這裡補充體力、駐足覓食。這些南下的「客人」自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出發,經歷漫長、艱辛的飛行後,來到琿春。它們的到來,讓原本寂靜的敬信溼地一下子熱鬧了起來,鳥群遮天蔽日,蔚為壯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生態景觀。
  • 創造歷史的古代海圖
    航海圖:從文字描述到精確標註  幾千年來,人們通過航海認識周邊的世界,海圖是人們走向海洋所必需的工具。最初的航海圖指的是與海有關、廣義上的海圖,地圖一開始只是文字的附屬品。隨著技術的進步、天文地理學的發展和世界知識的擴大,真正意義上的航海圖才得以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