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生物IPO:研發費用率低於行業均值 業績高增長或不可持續

2020-12-11 中華網財經

中華網財經訊,12月8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同意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之江生物」)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招股書(註冊稿)顯示,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867.6088萬股,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25%,海通證券為主承銷商。

資料顯示,之江藥業是國內技術先進、產品齊全的分子診斷領軍企業,專注於分子診斷試劑及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秉承「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的理念,在公共衛生安全和臨床診斷領域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一站式技術服務,致力於為健康醫療事業做出貢獻。

公司擁有納米磁珠製備技術、鎖核酸和小溝結合物共修飾核酸片段技術、全自動核酸提取技術、多重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高通量測序樣本前處理技術等一系列核心技術,自主開發了核酸提取試劑、核酸檢測試劑、多系列核酸提取設備等產品,著力發展HPV類、呼吸道類等領域的優勢產品,未來進一步向高通量測序、全自動分子診斷流水線、分子POCT等領域拓展。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分子診斷試劑及儀器設備,是國內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產品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已開發400餘種產品,覆蓋了絕大多數國家法定傳染病,廣泛應用於突發公共衛生安全、醫學臨床診斷、出入境檢驗檢疫、食品安全等領域,遠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之江藥業持有發行人44.49%股份,邵俊斌持有之江藥業55.40%股權;寧波康飛持發行人4.11%股份,邵俊斌持有寧波康飛55.90%出資額並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邵俊斌通過之江藥業、寧波康飛合計可控制發行人48.60%股份,為發行人實際控制人。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基本情況如下:

業績激增,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1259.16%

據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之江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93億元、2.24億元、2.59億元;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52億元、0.62億元、0.52億元,整體業績較為平穩。

2020年上半年,憑藉著核酸檢測產品,之江生物業績激增。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為8.19億元,較2019同期年增長523.50%;實現淨利潤為4.2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59.16%。

主要原因如下:

(1)2020年半年度,以新冠檢測試劑盒為代表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及分子診斷儀器銷售規模均取得了大幅增長,核酸檢測試劑盒收入達到60,235.59萬元(其中新冠檢測試劑盒銷售收入47,721.41萬元),分子診斷儀器收入達到14,101.96萬元,以核酸提取試劑為主的主營業務-其他收入達到6,849.53萬元。

(2)2020年半年度,發行人境外銷售收入達到21,316.75萬元,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從2020年一季度的7.79%進一步上升至26.26%。

(3)鑑於市場處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銷售費用等主要費用項佔發行人營業收入的比重相較歷史同期下降。前述背景下,發行人由於銷售規模的提升及費用率的降低實現盈利規模的大幅上升。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資產規模相較2019年末存在較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在於公司2020年上半年產銷兩旺,經營規模及回款的增加導致貨幣資金餘額相應上升。

2020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達到49,419.03萬元,回款質量較好,與發行人同期盈利質量相匹配。

業績增長受新冠疫情影響,境外銷售佔比暴增

2020年1-6月,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為81,187.08萬元(審閱數),較2019年全年增長219.31%。公司的業績增長主要受新冠疫情影響,作為首批獲得新冠檢測試劑註冊證的企業,發行人新冠檢測試劑產品的銷售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2020年1-6月新冠檢測試劑盒銷售收入達到47,721.41萬元(審閱數),核酸提取試劑盒銷售收入達到6,039.60萬元(審閱數),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66.22%。新冠檢測試劑相關產品的銷售是發行人2020年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

在各地新冠檢測能力、檢測效率提升要求的大背景下,發行人分子診斷儀器自動化檢測優勢得以凸顯,銷售數量大幅提升,2020年1-6月銷售收入達到14,101.96萬元(審閱數),相較2019年全年銷售收入增長447.41%,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也從2019年度之10.14%提高至17.37%。

2020年,新冠疫情在推動發行人新冠檢測試劑產品及分子診斷儀器銷售的同時,對於發行人傳統的其他分子診斷試劑產品銷售產生了短期的負面影響。2020年1-3月,由於產能限制及疫情期間醫療終端的總體接診人數減少,構成公司報告期主要收入來源的其他常規產品產銷量相比同期有明顯下降,不包含新冠檢測試劑盒在內的核酸檢測試劑盒2020年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3,040.98萬元,相較2019年一季度下降幅度為45.09%。2020年1-6月,隨著常規產品相關的醫療秩序恢復及發行人市場影響力提升,發行人不包含新冠檢測試劑盒在內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實現銷售收入12,514.18萬元(審閱數),相較2019年1-6月同比上升10.77%,新冠疫情對發行人常規產品銷售收入的負面影響已得到控制。

新冠疫情除對發行人產品銷售收入結構產生影響外,對於發行人產品銷售區域構成也產生了重大影響。2017-2019年,公司產品銷售以境內銷售為主,境外銷售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2.43%、2.18%和1.4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使得企業境外銷售的規模大幅增長,2020年1-6月,公司境外銷售金額為21,316.75萬元(審閱數),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26.26%。

應收帳款規模擴大,期後回款比例下降且逾期金額佔比較高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餘額隨著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不斷增加,應收帳款各期帳面餘額分別為10,075.80萬元、11,689.47萬元、12,712.81萬元和18,643.05萬元。各期應收帳款期後回款比例分別為93.99%、90.51%、64.56%和47.76%(期後統計截至2020年6月底),由於疫情影響及半年度統計時部分客戶應收帳款尚在信用期內,2019年、2020年應收帳款期後回款比例較低。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逾期金額佔應收帳款總額比分別為16.33%、20.19%、31.24%和24.07%,逾期金額佔比較高。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張,公司應收帳款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若超過信用期的應收帳款大幅增加,將加大應收帳款不能收回的風險,對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營運資金周轉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研發費用率低於行業均值

國內分子診斷行業集中度較低,業內企業包括達安基因、之江生物、聖湘生物、碩世生物、熱景生物、凱普生物、艾德生物等,國際知名企業如羅氏、雅培等也在國內市場中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

2017-2019年,之江生物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010.16萬元、1992.45萬元、2340.50萬元,2020年一季度為690.71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43%、8.88%、9.04%、3.17%,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剔除行業龍頭艾德生物後的平均值,近兩年來也低於行業均值。

原材料dNTP涉及智慧財產權授權的風險

報告期內,發行人向TriLink採購原材料dNTP。TriLink與發行人籤署相關智慧財產權授權協議,許可發行人使用TriLink專利dNTP用以生產產品並對外銷售,但限制發行人將其出售或轉讓給任何第三方,同時限制發行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從任何第三方獲取TriLink專利dNTP。上述智慧財產權授權許可自2017年1月1日起生效,授權期限為3年,並自動續期1年(除非一方在期限終止30天之前書面通知不予續期)。雙方已於2020年6月22日續籤該等協議,並約定授權期限延長至2023年6月21日。

報告期內,發行人採購TriLink專利dNTP用於自身試劑產品生產,涉及的產品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86%、61.54%、56.35%及60.71%。若未來雙方合作受到外部國際環境影響或智慧財產權授權到期後無法續期,且公司不能及時找到替代供應廠商,則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

同時,如公司未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未能嚴格遵循智慧財產權授權協議的相關約定,也會存在因智慧財產權侵權而對公司生產經營等帶來不利影響。

疫情帶來的業績高增長未來或不可持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等產品的市場需求短期內大幅增加。公司2020年1-3月淨利潤為9,835.00萬元,業績較上年同期取得較大規模增長;2020年1-6月財務報表未經審計,但已經中匯會計師審閱,2020年1-6月淨利潤為42,781.53萬元,業績較上年同期取得較大規模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業績上升具有偶然性,未來業績增長存在不可持續的風險:首先,此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持續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如果疫情在全球得到有效控制,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相關產品的銷量會有所下降;其次,隨著疫情的發展,不少企業的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獲批上市,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國內註冊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44個(其中核酸檢測試劑22個),同時羅氏、雅培等跨國企業也在擴大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的產量以滿足市場需求;再有,新冠病毒相關的疫苗產品全球正在緊密研發過程中,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未來伴隨著疫苗產品的普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下降;另外,新冠疫情帶來的分子診斷儀器銷量增長能否持續在疫情逐步緩解或結束後將具有不確定性。

2020年,境外銷售增加對於發行人業績增加具有一定貢獻度。2020年1-3月、2020年1-6月和2020年1-9月,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1,683.93萬元、21,316.75萬元(審閱數)和27,546.98萬元(預計數,不構成發行人盈利預測或業績承諾),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9%、26.26%和22.74%。發行人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境內銷售收入增長。

因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等產品未來銷售情況取決於疫情防控涉及的檢測需求、常態化檢測的市場需求、未來市場競爭及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等因素影響,且公司境外銷售比例相對較低,在國內疫情的緩解但海外疫情的仍然持續過程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業績高增長存在未來不能持續的風險。

相關焦點

  • 之江生物科創板IPO過會: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增厚利潤 業績高增長能否...
    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增厚利潤 業績高增長具有不確定性 營收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之江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3億元、2.24億元、2.59億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6.42%和15.39%。
  • 易點天下IPO: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 毛利率逐年下滑
    面對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平均、毛利率下滑以及應收帳款急劇增長等問題,易點天下仍需引起重視。 6月22日,易點天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點天下」)公開發布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上市。
  • 「IPO價值觀」奧雷德研發費用率/毛利率遠低於同行:核心供應鏈嚴重...
    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均低於行業均值儘管奧雷德在產品核心技術上已處於國內OLED微型顯示器頭部企業,並在產品功耗和數位化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其在研發、毛利率等方面的財務數據表現與可比國際企業和國內上市公司相比並不盡如人意。
  • 沃得農機業績回暖,行業產品迭代背景下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
    國內大型現代化農業機械裝備製造商,主要從事農業機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以非買斷式經銷模式為主。從公司核心產品市佔率看,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聯合收割機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1.80%、48.86%和56.22%,連續三年排名行業第一。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發展迅猛,但缺少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大型農機製造企業,目前行業競爭格局依然呈現小而散的特點。
  • 祥鑫科技招股書數據存差異 研發費用率低於行業均值
    祥鑫科技招股書數據存差異 研發費用率低於行業均值
  • 奧泰生物衝擊科創板:業績增長靠「賒帳」 收入靠出口
    但看似營收高增長的背後,或是有賴於賒銷的「助推」。2016—2018年,奧泰生物的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2728萬、3137萬、7192萬,佔營收比例為36.04%、24.24%、39.13%,分別佔當期流動資產比例的49.65%、28.3%和42%。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14.99%、129.23%。
  • 晶華光電IPO前裁員降成本 研發費用率顯著低於同行
    梳理招股書可知,晶華光電2018年的研發人員減少了三分之一,研發費用率也顯著低於同行水平,這對於以研發、生產、銷售光電器材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來說並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同時,公司的管理費用率也低於同行,2018年裁員10%也降低了部分成本,較低的期間費用率、裁員壓縮成本及毛利率的小幅提升使得盈利增速超營收:公司2018年營收增速雖不到5%,但歸母淨利潤卻增長近50%並突破5千萬元關口。
  • 「看新股」吉大正元將在中小板上市: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 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10%、7.98%、8.15%和16.49%。不過,吉大正元的研發費用率仍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的營收波動明顯,2018年同比下滑4.52%,2019年同比增長50%;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但2019年以來增速明顯放緩。
  • 負債率偏高,研發費用率偏低!拆紅籌上科創的這家藥企如何追趕同業...
    此外,醫療體制政策變化對悅康藥業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兩票制」政策在提升該公司毛利率和營收的同時,也導致其應收帳款和銷售費用大幅提升。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均值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悅康藥業創始人於偉仕最初在廣東珠海成立的只是一家商業銷售公司,依靠包銷、經銷進口藥品來建立商業網絡。
  • 吉大正元將在中小板上市: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 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的營收波動明顯,2018年同比下滑4.52%,2019年同比增長50%;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但2019年以來增速明顯放緩。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 首家農業公司衝刺科創板 秋樂種業研發費用率低於5%
    作為農業企業,秋樂種業的研發費用率並不高,2017年~2019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4%、4.08%和3.47%,低於5%的科創屬性常規指標,也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玉米、花生、小麥,這三樣農作物種子的銷售為秋樂種業貢獻了約98%的營業收入。
  • 威騰電氣IPO過會:毛利率呈持續下降趨勢 核心技術產品營收佔比小
    而同行可比公司白雲電器(603861,股吧)、廣電電氣(601616,股吧)和大燁智能(300670,股吧)近三年的營收持續增長,與之對比,威騰電氣的營業收入不增反降,其市場份額顯然被擠壓。值得注意的是,威騰電氣在回覆中表示,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數據,2016—2018年國內母線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172.7億元、185.7億元、201.3億元,公司2019年高低壓母線收入5.06億元,則可測算公司在母線行業的市場佔有率約2.51%。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均值母線產品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對研發投入的要求較高。
  • 神奇製藥:業績依賴斑蝥酸鈉系列 重銷售輕研發業績逐年下滑
    斑蝥酸鈉系列產品已上市銷售20年,是公司自主研發、具有國家發明專利的抗腫瘤化學藥物,藥品註冊分類為「化藥6類」,公司擁有的斑蝥酸鈉原料藥和注射劑為全國獨家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前列。目前斑蝥酸鈉注射液由金橋藥業生產,斑蝥酸鈉維生素 B6 注射液由柏強制藥生產。
  • 千味央廚衝刺IPO:大客戶依賴嚴重、毛利率低於行業均值
    / 01 /   整體業績穩定向上   大客戶依賴嚴重、市佔率低   千味央廚於2012年4月25日成立於河南鄭州,註冊資金6382.41萬元,主營業務為面向餐飲企業的速凍面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寒武紀三年營收增長超過50倍 高研發投入高速產品迭代成晶片行業...
    營收實現高速增長。招股書顯示,報告虧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公司研發支出較大,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二是「報告期內因員工激勵股份支付較大。」針對該數據,有投資人表示:「人工智慧行業發展前期具有高研發投入、高市場投入的特點,從數據來看,寒武紀成立僅四年,虧損尚在可控範圍。同時。
  • 航天精工IPO:業績增長放緩 研發人員人均工資2310元
    財經網原標題:IPO動態|航天精工IPO:業績增長放緩短期償債壓力增大、研發人員人均月工資疑僅2310元2018年12月28日,證監會公布了航天精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的信息。比如,航天精工2017年的營收增福僅為4.32%;期間費用率高達34%,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研發人員人均月工資疑僅為2310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0%等。營收放緩,市場開拓乏力航天精工招股書發布後,財經網發現,航天精工的業績增長已處於放緩狀態。
  • 三隻松鼠毛利率低於行業均值,代工模式下產品質量存隱憂
    這家網紅零食公司發展可謂神速,2014年營收僅9.24億元,2018年營收達到70.01億元,增長7.58倍;2014年虧損1286.49萬元,而2018年淨利潤已經達到3.04億元。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相比同行業公司,三隻松鼠一直保持著低於均值的毛利率和淨利潤率。
  • 普門科技招股書解讀:主打治療康復和體外診斷,研發投入高
    相比儀器設備類,試劑類體外診斷產品的毛利率水平要高得多,三年維持在64%左右。對比將體外診斷設備和試劑進行拆分披露的安圖生物,其設備及試劑毛利率比例關係與普門科技基本一致。但安圖生物的試劑類產品毛利率要高於普門科技,儀器設備類產品毛利率低於普門科技。
  • 長春高新(000661.SZ):業績超預期股價再創新高,生長激素持續放量...
    圖源:公司財報費用方面,銷售費用為19.13億元,同比增長26.39%;管理費用為2.68億元,同比增長20.92%;財務費用為-0.28萬元,同比減少411.99%;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06%至2.72億元。
  • 業績增長伴隨應收帳款激增 康泰生物重營銷輕研發吝分紅
    中國網財經4月24日訊(記者 梁冀)康泰生物近日發布2020年一季報預告,預計報告期內淨利潤為0至1495.81萬元,同比下降100%至85%。而其此前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則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與淨利潤呈現出了相反走勢。值得注意的是,康泰生物還存在著應收帳款高企、銷售費用畸高以及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