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閱歷與價值,包括了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讀萬卷書」或「行萬裡路」;第二層面是「讀萬卷書」並「行萬裡路」;第三層面是在第二層面基礎之更能」寫萬言文「。這是一個從積累,到體驗,再到創作的過程,使自己從文化的消費者變為創新者。——純道題記
第三回中國禪藝文化赴日本交流團一行35人,於2015年11日至19日到訪日本九州地區,親身感覺日本的禪藝文化,學習日本雅道,包括了花道、茶道與香道等多方面的內容。這是日本禪藝一團與二團成功出訪日本後,由《禪藝會》發起,在中外旅遊機構全程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上出訪的第七個禪藝文化交流團,也是到訪日本的第三團。日本禪藝三團團員來自北京、上海、重慶、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雲南、廣東、甘肅等十個省市,以及來自日本、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的報名者,表明《禪藝會》的活動受到了全國各地禪藝愛好者的普遍關注與熱情支持。
第一站:太宰府天滿宮
菅原道真,在日本被譽為「學問之神」與「書法之神」,他在日本歷史上地位極高,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建立了天滿宮。天滿宮在日本有上萬個之多,有點類似中國的孔廟,也有點像中國的關公廟與禹王廟,因一個真實的人物而建立起一座廟,受人敬拜。菅原道真是一位文化官員,生於公元九世紀,被流放至九州太宰府三年;這與中國的文官蘇東坡經歷相似,生於十一世紀的蘇東坡也曾被流放到海南三年,好在沒有客死他鄉。最終,菅原道真與蘇東坡一樣,都成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坐標。
第二站:光明禪寺
坐落在太宰府天滿宮旁邊的光明禪寺,是一座臨濟宗禪寺,體現出小而美的日本寺院禪宗風格。建築前的枯山水並不很大,被稱為「一滴海之庭」,但在紅葉的映襯之下,呈現出霞光中特有的暖色調,在象徵大海波濤的細石波痕中散落著一片片楓葉,意味著夏去冬來,一個舊的輪迴即將結束,一個新的輪迴等待開啟。人們佇立在這樣的風景之中,不由地回想起人生的變遷與輪迴,在靜寂的時空中產生這般的聯想,這不正是在傳遞禪宗的某種美學思想嗎?
第三站:池坊花道體驗課
池坊花道,可以說就是日本花道的發源地,553年前正式形成池坊花道之後,在其插花理念之上又形成了立花流、生花流與自由流等日本的花道流派。日本禪藝三團全體成員在一位獲得池坊花道教授資格的花道師及其助理的指導下,在聽講了基本要求之後,馬上動手體驗日本花道,共分成十三個組,要求在一小時內完成創作任務。基本完成之後,由教授一一點評與修改,使各位成員收益很大,整個學習與體驗過程氣氛融洽,在兩個多小時後,大家還是意猶未盡,紛紛表示要多加練習,一定要把這個源自中國,發達於日本的花道重新帶回到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讓優雅生活方式可以影響更多周邊的人。
第四站:博多傳統工藝館
這是一個記錄日本歷史的傳統小型博物館,九州作為與外界通航的樞紐,從這裡引進了大型外國的技術與文化,特別是從宋朝學得許多技術,包括織造技術,由改造之後的織機設備生產的產品,從此被冠上了「博多織」的地方名稱,並形成地方特色。在一段時期中,為了表示對佛教的尊重,最好的「博多織」都用來供佛,因此與佛教產生了密切的聯繫。
第五站:鎮國寺
鎮國寺是日本弘法大師空海從中國的長安學法之後,回到日本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其在後山的一座茅廬中打坐修行,因此,對於這位真言宗祖師在日本留下的第一聖跡,日本人對其極為恭敬。與日本的四國地區有真言宗88所一樣,九州地區也有真言宗88所,鎮國寺當然就是九州88所中的第一所了。
第六站:三味弦演奏與日本舞
在玄海皇家溫泉賓館觀賞日本三味弦演奏與日本舞,這是流傳於九州地區的一種民間演奏與舞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但因年輕人不願意學習與繼承,幾乎處於失傳狀態。五位日本女藝人特意趕到日本禪藝三團貴賓所在地,與大家共進日本料理,並熱情表演。全體賓客在日本女藝人的領舞之下,還一同參與舞蹈,將晚會推向高潮。在送走日本藝人之後,禪藝團成員即興表演節日,發現人才濟濟,各有絕活,原來熱愛禪藝文化的人士個個身手不凡,只是這些散落的珍珠需要有一根線把發光發亮的珠子重新串聯起來,《禪藝會》與禪藝交流團願意承擔這根線的使命,把大家聚合在一起,重新找回各自應有的價值。
第七站:崇福寺
長崎有著四大唐寺,完全按照中國寺院的格局建造,崇福寺是其中之一。1629年,中國福建的超然和尚,受居住在長崎的福建人邀請,到這裡開闢新道場,並尊福建的崇福寺為祖庭。長崎崇福寺按照福建人的信仰習慣,同時設立了觀音殿、媽祖殿和關公殿,是一座中國特色鮮明的寺院,目前由一個日本的僧人家庭繼承與管理。崇福寺的大雄寶殿與第一峰門被認定為日本國寶,山門上的「聖壽山」三個字由1654年從中國廈門到日本長崎的隱元禪師題寫。
第八站:裡千家茶道體驗
日本的茶道自茶祖榮西禪師將中國茶帶到日本之後而逐漸流行起來,自茶聖千利休將日本元素切入日本茶事活動而優雅起來。日本禪藝三團成員分成兩批,在熊本的一家茶道會館體驗到了日本茶道最大流派裡千家的抹茶過程與敬茶禮儀,長谷川大師在日本茶道界獲得過無數次大獎,並曾帶隊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作茶道表演,今天則帶來十位女性茶道師一起為大家表演。團員們品嘗了用兩種方式製作出來的茶湯與茶點,特別是對規範的茶道儀式有了親身的感受,對於日本老太太優雅的舉止與謙恭的態度表示讚嘆,顯示出一種人生的快樂與圓滿不因年齡的增長而消退的積極心態。
第九站:日本志野流香道體驗
在鹿兒島文化活動中心,日本香道界志野流家元在兩位身穿日本傳統服裝的女助理協助下,向日本禪藝三團全體成員展示了聞香方式,並簡要介紹了自古傳承下來的香事活動內容。通過香道雅集,一是傳播解讀歷史,增加文學修養;二是磨練心境,提高修行,達到禪境。在這一面向市民舉辦的"第30屆國民文化展"上,各種茶道、香道、服飾、繪畫、手藝用品競相展示,讓大家十分的歡喜,都在為不能有充足時間觀賞而感到惋惜。
第十站:鹿兒島磯庭園
磯庭院倚靠磯山而得名,又名仙巖園,是極具代表性的日式庭院。磯庭院建於1658年,是當時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的宅邸。園內現存的別墅是1884(明治17)年,由當時的藩主島津忠義所建。書院式建築外觀,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設計,遊覽客人可以在此一窺昔日城主的居家面貌,以及一水之隔的櫻島火山。園內不僅可以欣賞四季鮮花,還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日本禪藝三團到訪之時,這裡正在舉辦菊花展。
第十一站:綾照葉大吊橋
「照葉大吊橋」位於九州宮崎縣綾町,是日本最大級照葉林帶的著名觀光景點。日本文科省推薦該地區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環保公園」,以推進自然保護和利用,提升守護這片森林的價值。這是一座連接人與自然的橋梁,吊橋距水面高度為142米,長約250米。始建於1984年,為行人專用,每年接待遊客約14萬人。吊橋中間有一段鐵絲網做的橋面,十分驚險刺激。過橋之後有一條林間散步小道,可供人們盡享森林浴的樂趣。
第十二站:日南太陽花園
日南太陽花園位於日南海岸稍高的山崗上,包括有MOAI岬廣場、太陽之丘、天空塔、地球感謝鍾、瞭望臺等,全園的焦點是七尊MOAI巨石雕像上,高5.5米的MOAI像是獲得復活島正式授權復刻的MOAI像,整個景觀非常雄偉壯觀。在天地望蝶中心部有兩座向著未來點燃著的燈塔,燈火來自於多個燈源,其中包括來自於比叡山根本中堂的千年不滅法燈,代表著每一個人要從身邊做起,照亮四周;以及來自於太秦廣隆寺的燈火,這燈火代表著聖德太子的「以和為貴」。
第十三站:別府地獄溫泉
別府地獄溫泉位於九州大分縣中部,其中別府八大地獄溫泉是最著名的:海地獄、鬼石坊主地獄、山地獄、灶地獄、鬼山地獄、白池地獄、血池地獄、龍捲地獄。《豐後風土記》裡記載鐵輪、龜川的周圍地帶在很久以前就不斷噴出熱氣、熱泥、熱水等。經過火山噴發後的地帶,硫磺漫山,煙霧騰騰,高溫氣體把巖石都化成了粘土,方圓數公裡都寸草不生,成為不毛之地。日本人看到這種荒涼的景色,不由產生恐懼之心,不敢輕易靠近。聯想起佛教中描繪的地獄場景,就把這些地方叫做「 地獄地帶」,而形成的一個個「熱水池子」,便叫做「地獄」了。
海地獄是八大溫泉中最大的一個,因屬硫酸鐵質,在陽光折射下,池水呈現出湛藍而清澈的色澤,給人望之有海的感覺,溫度高達 98℃。血池溫,泉水溫度78度,其壯觀的景象使得慕名前來的人們駐足欣賞,它富含酸化鐵,好似一池翻滾的血漿,夾雜著巨大的轟鳴聲,被日本佛教徒認為是來自幽冥地獄中的激流。日本僧侶,作家今東光在《地獄贊》中寫道:「人生在世,見到一次地獄,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從零開始反省自我,重新思考人生之路,也堪稱別府地獄的千姿百態給予我們的啟示吧。」
第十四站:功山寺
在本州最西端山口縣下關市,有一座著名的曹洞宗寺院功山寺,其佛殿被指定為日本國寶。1865年著名武士高杉晉作在這裡舉兵,史稱功山寺舉兵。院內除了高杉晉作的雕像以外,還有諸侯的墳墓等。晚秋初冬,正是功山寺紅葉景象之時,現已變成了著名景點。沿著一條小溪,在雨中漫步走向功山寺,兩邊的民居精緻而富有禪意,想必這裡居民的祖先選擇在此購地築房,都是些虔誠的佛教徒,以及認同禪宗美學思想的一些學問之家,以至可以讓他們子孫得到如此福報。
第十五站:早稻田大學表千家茶道體驗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的頂尖大學,其設在九州的分校設置了眾多學科,茶道培訓是這裡面向師生的一項常設課程。在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日本禪藝三團全體成員再次感受日本茶道精髓,在熊本體驗裡千家茶道體驗之後,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提供的是表千家茶道體驗,在早稻田大學學習的中日兩國大學生以表千家茶道的禮儀展示日本茶道的形象。千利休過世後,繼承傍系少庵(後妻之子)之後的宗旦在京都構築宅邸,讓三男宗左繼承千家家督,成為本家的表千家,次男宗守和四男宗室自立為武者小路千家和裡千家,此為三千家之始。各家以利休為初代家元,表千家的傳統是家元承襲四代江岑之諱「宗左」。
第十六站:大鼓
演奏表演專場太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常在祭祀活動中演奏。在日本文化中,用太鼓來驅邪避魔或迎神接仙之用,古戲劇、歌舞、佛樂中也用擊打太鼓這種行為,伴隨著強烈的精神意義,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現代太鼓藝術以形狀尺寸音色高低各異的傳統鼓的組合為主奏樂器,輔以尺八、三味弦、笛子等東方民族器樂,並結合了現代音樂(如爵士音樂等),將精氣神合一的東方文化,通過鼓樂和肢體藝術的完美結合而呈現出來。
日本禪藝三團圓滿結束為期九天的日本九州雅道之遊,一路參訪,一路研修,一路歡笑,九天前才初期見面的團友們已經建立起友愛情誼,懷著難捨難分的將各到自己生活與工作的城市中。在告別晚會上,大家共同發起成立了「禪藝花會」,決定將發軔於中國、發達於日本的茶道、花道、香道帶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讓自己及其周邊人的生活優雅起來。「禪藝花會」將努力成為一個開放式的公益項目,歡迎每一個人的參與,具體活動內容與方式將在近期發布,敬請關注。
2016年4月1日至9日,當櫻花盛開之時,日本禪藝四團將沿著三團的行程再安排一次日本九州雅道遊,有意參加者可以長按或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後進入微信群,獲取進一步的出訪信息。(無意參團人員與營銷人員請勿進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