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禪藝三團的雅道之行

2021-01-17 禪藝會

人生的閱歷與價值,包括了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讀萬卷書」或「行萬裡路」;第二層面是「讀萬卷書」並「行萬裡路」;第三層面是在第二層面基礎之更能」寫萬言文「。這是一個從積累,到體驗,再到創作的過程,使自己從文化的消費者變為創新者。——純道題記


第三回中國禪藝文化赴日本交流團一行35人,於2015年11日至19日到訪日本九州地區,親身感覺日本的禪藝文化,學習日本雅道,包括了花道、茶道與香道等多方面的內容。這是日本禪藝一團與二團成功出訪日本後,由《禪藝會》發起,在中外旅遊機構全程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上出訪的第七個禪藝文化交流團,也是到訪日本的第三團。日本禪藝三團團員來自北京、上海、重慶、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雲南、廣東、甘肅等十個省市,以及來自日本、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的報名者,表明《禪藝會》的活動受到了全國各地禪藝愛好者的普遍關注與熱情支持。

第一站:太宰府天滿宮

菅原道真,在日本被譽為「學問之神」與「書法之神」,他在日本歷史上地位極高,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建立了天滿宮。天滿宮在日本有上萬個之多,有點類似中國的孔廟,也有點像中國的關公廟與禹王廟,因一個真實的人物而建立起一座廟,受人敬拜。菅原道真是一位文化官員,生於公元九世紀,被流放至九州太宰府三年;這與中國的文官蘇東坡經歷相似,生於十一世紀的蘇東坡也曾被流放到海南三年,好在沒有客死他鄉。最終,菅原道真與蘇東坡一樣,都成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坐標。

第二站:光明禪寺

坐落在太宰府天滿宮旁邊的光明禪寺,是一座臨濟宗禪寺,體現出小而美的日本寺院禪宗風格。建築前的枯山水並不很大,被稱為「一滴海之庭」,但在紅葉的映襯之下,呈現出霞光中特有的暖色調,在象徵大海波濤的細石波痕中散落著一片片楓葉,意味著夏去冬來,一個舊的輪迴即將結束,一個新的輪迴等待開啟。人們佇立在這樣的風景之中,不由地回想起人生的變遷與輪迴,在靜寂的時空中產生這般的聯想,這不正是在傳遞禪宗的某種美學思想嗎?

第三站:池坊花道體驗課

池坊花道,可以說就是日本花道的發源地,553年前正式形成池坊花道之後,在其插花理念之上又形成了立花流、生花流與自由流等日本的花道流派。日本禪藝三團全體成員在一位獲得池坊花道教授資格的花道師及其助理的指導下,在聽講了基本要求之後,馬上動手體驗日本花道,共分成十三個組,要求在一小時內完成創作任務。基本完成之後,由教授一一點評與修改,使各位成員收益很大,整個學習與體驗過程氣氛融洽,在兩個多小時後,大家還是意猶未盡,紛紛表示要多加練習,一定要把這個源自中國,發達於日本的花道重新帶回到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讓優雅生活方式可以影響更多周邊的人。

第四站:博多傳統工藝館

這是一個記錄日本歷史的傳統小型博物館,九州作為與外界通航的樞紐,從這裡引進了大型外國的技術與文化,特別是從宋朝學得許多技術,包括織造技術,由改造之後的織機設備生產的產品,從此被冠上了「博多織」的地方名稱,並形成地方特色。在一段時期中,為了表示對佛教的尊重,最好的「博多織」都用來供佛,因此與佛教產生了密切的聯繫。

第五站:鎮國寺

鎮國寺是日本弘法大師空海從中國的長安學法之後,回到日本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其在後山的一座茅廬中打坐修行,因此,對於這位真言宗祖師在日本留下的第一聖跡,日本人對其極為恭敬。與日本的四國地區有真言宗88所一樣,九州地區也有真言宗88所,鎮國寺當然就是九州88所中的第一所了。

第六站:三味弦演奏與日本舞

在玄海皇家溫泉賓館觀賞日本三味弦演奏與日本舞,這是流傳於九州地區的一種民間演奏與舞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但因年輕人不願意學習與繼承,幾乎處於失傳狀態。五位日本女藝人特意趕到日本禪藝三團貴賓所在地,與大家共進日本料理,並熱情表演。全體賓客在日本女藝人的領舞之下,還一同參與舞蹈,將晚會推向高潮。在送走日本藝人之後,禪藝團成員即興表演節日,發現人才濟濟,各有絕活,原來熱愛禪藝文化的人士個個身手不凡,只是這些散落的珍珠需要有一根線把發光發亮的珠子重新串聯起來,《禪藝會》與禪藝交流團願意承擔這根線的使命,把大家聚合在一起,重新找回各自應有的價值。

第七站:崇福寺

長崎有著四大唐寺,完全按照中國寺院的格局建造,崇福寺是其中之一。1629年,中國福建的超然和尚,受居住在長崎的福建人邀請,到這裡開闢新道場,並尊福建的崇福寺為祖庭。長崎崇福寺按照福建人的信仰習慣,同時設立了觀音殿、媽祖殿和關公殿,是一座中國特色鮮明的寺院,目前由一個日本的僧人家庭繼承與管理。崇福寺的大雄寶殿與第一峰門被認定為日本國寶,山門上的「聖壽山」三個字由1654年從中國廈門到日本長崎的隱元禪師題寫。

第八站:裡千家茶道體驗

日本的茶道自茶祖榮西禪師將中國茶帶到日本之後而逐漸流行起來,自茶聖千利休將日本元素切入日本茶事活動而優雅起來。日本禪藝三團成員分成兩批,在熊本的一家茶道會館體驗到了日本茶道最大流派裡千家的抹茶過程與敬茶禮儀,長谷川大師在日本茶道界獲得過無數次大獎,並曾帶隊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作茶道表演,今天則帶來十位女性茶道師一起為大家表演。團員們品嘗了用兩種方式製作出來的茶湯與茶點,特別是對規範的茶道儀式有了親身的感受,對於日本老太太優雅的舉止與謙恭的態度表示讚嘆,顯示出一種人生的快樂與圓滿不因年齡的增長而消退的積極心態。

第九站:日本志野流香道體驗

在鹿兒島文化活動中心,日本香道界志野流家元在兩位身穿日本傳統服裝的女助理協助下,向日本禪藝三團全體成員展示了聞香方式,並簡要介紹了自古傳承下來的香事活動內容。通過香道雅集,一是傳播解讀歷史,增加文學修養;二是磨練心境,提高修行,達到禪境。在這一面向市民舉辦的"第30屆國民文化展"上,各種茶道、香道、服飾、繪畫、手藝用品競相展示,讓大家十分的歡喜,都在為不能有充足時間觀賞而感到惋惜。


第十站:鹿兒島磯庭園

磯庭院倚靠磯山而得名,又名仙巖園,是極具代表性的日式庭院。磯庭院建於1658年,是當時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的宅邸。園內現存的別墅是1884(明治17)年,由當時的藩主島津忠義所建。書院式建築外觀,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設計,遊覽客人可以在此一窺昔日城主的居家面貌,以及一水之隔的櫻島火山。園內不僅可以欣賞四季鮮花,還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日本禪藝三團到訪之時,這裡正在舉辦菊花展。

第十一站:綾照葉大吊橋

「照葉大吊橋」位於九州宮崎縣綾町,是日本最大級照葉林帶的著名觀光景點。日本文科省推薦該地區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環保公園」,以推進自然保護和利用,提升守護這片森林的價值。這是一座連接人與自然的橋梁,吊橋距水面高度為142米,長約250米。始建於1984年,為行人專用,每年接待遊客約14萬人。吊橋中間有一段鐵絲網做的橋面,十分驚險刺激。過橋之後有一條林間散步小道,可供人們盡享森林浴的樂趣。


第十二站:日南太陽花園

日南太陽花園位於日南海岸稍高的山崗上,包括有MOAI岬廣場、太陽之丘、天空塔、地球感謝鍾、瞭望臺等,全園的焦點是七尊MOAI巨石雕像上,高5.5米的MOAI像是獲得復活島正式授權復刻的MOAI像,整個景觀非常雄偉壯觀。在天地望蝶中心部有兩座向著未來點燃著的燈塔,燈火來自於多個燈源,其中包括來自於比叡山根本中堂的千年不滅法燈,代表著每一個人要從身邊做起,照亮四周;以及來自於太秦廣隆寺的燈火,這燈火代表著聖德太子的「以和為貴」。


第十三站:別府地獄溫泉

別府地獄溫泉位於九州大分縣中部,其中別府八大地獄溫泉是最著名的:海地獄、鬼石坊主地獄、山地獄、灶地獄、鬼山地獄、白池地獄、血池地獄、龍捲地獄。《豐後風土記》裡記載鐵輪、龜川的周圍地帶在很久以前就不斷噴出熱氣、熱泥、熱水等。經過火山噴發後的地帶,硫磺漫山,煙霧騰騰,高溫氣體把巖石都化成了粘土,方圓數公裡都寸草不生,成為不毛之地。日本人看到這種荒涼的景色,不由產生恐懼之心,不敢輕易靠近。聯想起佛教中描繪的地獄場景,就把這些地方叫做「 地獄地帶」,而形成的一個個「熱水池子」,便叫做「地獄」了。


海地獄是八大溫泉中最大的一個,因屬硫酸鐵質,在陽光折射下,池水呈現出湛藍而清澈的色澤,給人望之有海的感覺,溫度高達 98℃。血池溫,泉水溫度78度,其壯觀的景象使得慕名前來的人們駐足欣賞,它富含酸化鐵,好似一池翻滾的血漿,夾雜著巨大的轟鳴聲,被日本佛教徒認為是來自幽冥地獄中的激流。日本僧侶,作家今東光在《地獄贊》中寫道:「人生在世,見到一次地獄,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從零開始反省自我,重新思考人生之路,也堪稱別府地獄的千姿百態給予我們的啟示吧。」

第十四站:功山寺

在本州最西端山口縣下關市,有一座著名的曹洞宗寺院功山寺,其佛殿被指定為日本國寶。1865年著名武士高杉晉作在這裡舉兵,史稱功山寺舉兵。院內除了高杉晉作的雕像以外,還有諸侯的墳墓等。晚秋初冬,正是功山寺紅葉景象之時,現已變成了著名景點。沿著一條小溪,在雨中漫步走向功山寺,兩邊的民居精緻而富有禪意,想必這裡居民的祖先選擇在此購地築房,都是些虔誠的佛教徒,以及認同禪宗美學思想的一些學問之家,以至可以讓他們子孫得到如此福報。

第十五站:早稻田大學表千家茶道體驗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的頂尖大學,其設在九州的分校設置了眾多學科,茶道培訓是這裡面向師生的一項常設課程。在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日本禪藝三團全體成員再次感受日本茶道精髓,在熊本體驗裡千家茶道體驗之後,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提供的是表千家茶道體驗,在早稻田大學學習的中日兩國大學生以表千家茶道的禮儀展示日本茶道的形象。千利休過世後,繼承傍系少庵(後妻之子)之後的宗旦在京都構築宅邸,讓三男宗左繼承千家家督,成為本家的表千家,次男宗守和四男宗室自立為武者小路千家和裡千家,此為三千家之始。各家以利休為初代家元,表千家的傳統是家元承襲四代江岑之諱「宗左」。

第十六站:大鼓

演奏表演專場太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常在祭祀活動中演奏。在日本文化中,用太鼓來驅邪避魔或迎神接仙之用,古戲劇、歌舞、佛樂中也用擊打太鼓這種行為,伴隨著強烈的精神意義,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現代太鼓藝術以形狀尺寸音色高低各異的傳統鼓的組合為主奏樂器,輔以尺八、三味弦、笛子等東方民族器樂,並結合了現代音樂(如爵士音樂等),將精氣神合一的東方文化,通過鼓樂和肢體藝術的完美結合而呈現出來。

日本禪藝三團圓滿結束為期九天的日本九州雅道之遊,一路參訪,一路研修,一路歡笑,九天前才初期見面的團友們已經建立起友愛情誼,懷著難捨難分的將各到自己生活與工作的城市中。在告別晚會上,大家共同發起成立了「禪藝花會」,決定將發軔於中國、發達於日本的茶道、花道、香道帶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讓自己及其周邊人的生活優雅起來。「禪藝花會」將努力成為一個開放式的公益項目,歡迎每一個人的參與,具體活動內容與方式將在近期發布,敬請關注。

2016年4月1日至9日,當櫻花盛開之時,日本禪藝四團將沿著三團的行程再安排一次日本九州雅道遊,有意參加者可以長按或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後進入微信群,獲取進一步的出訪信息。(無意參團人員與營銷人員請勿進入,謝謝!)

相關焦點

  • 【禪藝茶道】陸羽《茶經》要點
    草木如詩,美人如織,這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對於茶,陸羽還使用過其他幾個字,如 :「蔎 (shè)」「茗」「荈 (chuǎn)」,都是對荼的進一步分類, 賦予時令上的區別。《茶經》開篇就把茶作為主體,陸羽用史家為人作傳的口吻描述道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 【日本茶掛】香道掛軸
    十五世紀,日本進入了東山文化時代, 在精通雅道技藝的足利義政將軍支持與倡導下,日本香道的基礎基本確立,這一時期要比日本茶道、花道的形成略早一些,但總體上仍屬於同一時代的發展產物。香道被認為是一種可以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更有情趣的修行法門, 日本香道師泓森道提出 :「燃我一生之憂傷,換你一絲之感悟。」
  • 【禪藝茶道】古代飲茶風尚的形成
    《隋書》中記錄有一則怪誕的故事:一夜,隋文帝揚堅做了個噩夢,夢見有個神人把他的頭骨給換了,夢醒後他一直頭痛不止。後來遇到一位僧人,僧人告訴他: 「山中有茗草,煮而飲之當愈。」隋文帝服之果然見效,從此愛上飲茶。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時人們競相採啜,並有流行之說: 「窮春秋,演河圖,不如載茗一車。」
  • 【茶道】認識日本的茶庭
    創建時是天台、密教、禪三宗而兼學,但從第十一世蘭溪道隆時代則變成純粹的臨濟禪道場。榮西禪師(1141-1215)是日本臨濟宗的初祖,兩度入宋,參謁天台山萬年寺虛庵懷敞禪師,承襲臨濟宗黃龍派的法脈,而後發展成日本禪宗的主流。榮西由宋攜回茶種,種植於筑前背振山及博多聖福寺,又贈送三粒種子栽植於栂尾山,不久分植於宇治,為宇治茶園之始,漸漸地使茶更廣泛種植。
  • 【茶道】日本茶道歷史與文化之旅
    創建時是天台、密教、禪三宗而兼學,但從第十一世蘭溪道隆時代則變成純粹的臨濟禪道場。榮西禪師(1141-1215)是日本臨濟宗的初祖,兩度入宋,參謁天台山萬年寺虛庵懷敞禪師,承襲臨濟宗黃龍派的法脈,而後發展成日本禪宗的主流。榮西由宋攜回茶種,種植於筑前背振山及博多聖福寺,又贈送三粒種子栽植於栂尾山,不久分植於宇治,為宇治茶園之始,漸漸地使茶更廣泛種植。
  • 【日本茶掛】掛畫·頂相茶掛
    岡倉天心在他的《茶之書》中指出 :「禪門有僧侶在達摩祖師畫像前依次共飲一碗茶的儀式,這是日本茶會的淵源.日式房間裡的壁龕是表示敬意的地方,用來放置繪畫和插花
  • 日本茶鄉宇治深度遊
    我們可以在這片茶園中感受自然之美和手作之美。這裡容易迷路,爬山辛苦,但在山頂俯視絨毯般的茶田以及整個和束小鎮,會立即忘掉登山的疲憊。在茶山徒步,感受茶之大境的氣勢,留下別人難以獲得的圖片與自己的紀念照片。
  • 以雅之名義,享和之美學!「雪肌精謐雅臻活」日本京都紀行
    2019年3月18日-20日,由高絲集團主辦的「雪肌精謐雅」臻活之旅新品發布會在日本京都成功舉辦。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三地的媒體和意見領袖一起踏上和之美學的發源地日本京都,感受典雅高潔的雅(MIYAVI)之魅力,揭開「謐雅臻活」的神秘面紗。
  • 日本知名設計師——黑川雅之
    在日本的設計史裡面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黑川雅之,黑川雅之被稱為日本設計圈的達文西,作為日本建築和工業造型設計界早期的代表人物,他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業文明發展史。黑川雅之1937年出生於日本名古屋的建築世家,1967年獲得早稻田大學建築博士學位,他的哥哥黑川紀章是日本乃至世界著名的建築家之一。
  • 日本「民工團」EXILE:非典型偶像的求生之道
    並伴隨主唱選拔和舞者培訓機制的完善,吸納新人派生出多個繼承EXILE之名和風格技能的組合,形成了龐大的EXILE系團體。和傑尼斯的養成系美少年偶像風格截然不同,EXILE系團體EXILE系團體不少成員是膚色黝黑的肌肉型男,加上服裝和舞台風格,因其形象被國內粉絲稱為「民工團」,同時作為組合隊長和公司管理者五十嵐廣行也被稱為「包工頭」。
  • 獨創「超形上」繪畫藝術的「藝僧」德鐙耗時五年打造禪藝棲息地
    就這樣,三位「藝僧」守在這塊停車後需要步行數百米崎嶇山道才能抵達的禪林裡,粗茶淡飯,卻安貧樂道,樂在其中。德鐙師說,他希望公路永遠不要抵達零禪林山門,希望零禪林保持一份永遠的清涼境界,讓每一位渴望「禪藝棲息」的朋友來到這裡能安心修行,哪怕只是短短幾個鐘頭的小駐也有所裨益。
  • 禪藝空間︱臺灣農禪寺,相看兩不厭
    1979年8月成立了「三學研修院」,該院進一步發展為「僧團」,而初期僧團運作的所在地即是在農禪寺。1989年,由於北投關渡平原重劃開發,農禪寺所在地被納入「關渡平原保護區」而面臨拆遷的命運。在多方努力之下,即在臺北縣金山鄉找到法鼓山現址,因而促使法鼓山之成立。
  • 和服之美,日本之行
    小橋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日本之行,和服文化。   1.   在日本,出席冠禮、婚禮、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以及慶祝傳動節日的時候,熱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
  • 三京巡禮:香茶花雅道遊學
    3.住宿:日本當地酒店標準間4星級(不影響團隊正常安排下儘量保證夫妻一間)。4.用餐:行程中團隊標準用餐(自由活動期間餐費自理,用餐時間在飛機或船上以機船餐為準,不再另補,如因自身原因放棄用餐,則餐費不退)5.門票:行程中所含的景點首道大門票。6.導服:當地中文導遊。7.旅行社責任險。
  • 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黑川雅之
    明治維新後的百年以來,西方的近現代文化以可怕的氣勢用向日本,日本的審美意識也有許多部分被近代西方思想和世界觀所替代——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 黑川雅之作為日本傳統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桂離宮所展現的審美意識在今天是許多日本建築家所不能理解的,因為日本建築的梁柱空間的概念已經不再純粹
  • 甕安監獄團青民警的「溫暖」之行
    甕安監獄團青民警的「溫暖」之行 2020-12-08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的日本之行
    小陝西可謂精通八國語言,經常帶團國際旅行,幾乎所有的遊客對他都是一致的好評,這就像他同我講的,他對日本的這國度高度的認可和嚮往一般。我們只是簡單的遇見,簡單的聊了剎那時光,我甚至也更加嚮往那樣的生活了。在北海道櫻花樹夾道而立的小路上,自己一個人帶著耳機,呼吸著櫻花淡雅的香氣,漫步而來,似乎有一曼妙的少女,在身旁翩翩起舞,斐然而愜意,詩性與荷爾蒙一同迸發,時間的流逝都慢了許多。
  • 一碗泡麵就俘獲了我的胃,日本的跟團逛吃之行不虛此行!
    回來已經一個禮拜了,但是感覺魂還游離在日本,覺得還沒買過癮,由於我們的拖延症加懶惰,導致原本的自由行變成了跟團遊,雖然有一天自由活動,但是完全不夠逛,不過第一次去,跟團遊把本州遊一圈還是需要的,拋開政治問題,日本還是值得一去的團費5100 加籤證288 其它沒算 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