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中國西南地區經濟增長高地,其地區生產總值已高達13500億元,境內有相當比例的經濟強市。目前,貴州共下轄9個州市。下分15個市轄區、8個縣級市、53個縣、11個自治縣。此次我們主要盤點,貴州面積最小的縣。並從富裕程度方面,將其與部分主要城市比較。這個縣的名字特別好聽,是為玉屏侗族自治縣。玉屏縣的面積僅為517平方千米,全縣有2個街道、4個鎮、1個鄉。其總人口為11.93萬,是貴州省人口密度較大的縣。
玉屏縣雖小,但其富裕程度和知名度一點不低。眾所周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間接反映某地區富裕程度。六盤水作為氣象學會授予的中國涼都,其人均GDP總量為49964元。遵義作為黔川渝中心城市,其人均GDP總量為43980元。而玉屏縣的GDP總量為78.63億元,人均GDP高達65909元。由此可得,玉屏縣的富裕程度遠超六盤水和遵義。除此,玉屏還是第二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知名度不比地級市低。
雖然玉屏縣的富裕程度和知名度高,但大多數國人對其並不是太了解。玉屏侗族自治縣,是貴州省銅仁市下轄縣。縣域東南依湖南新晃,西帶鎮遠、岑鞏,北邊與碧江區、萬山區。其歷史較為悠久,元為平溪等處蠻夷長官司。明洪武二十三年置平溪衛,屬湖廣都司。清雍正五年平溪衛改隸貴州,同年改平溪衛為玉屏縣,屬思州府。民國時屬貴州省。1958年撤銷玉屏縣,併入銅仁縣。1961年恢復玉屏縣,1984年成立玉屏侗族自治縣。
玉屏旅遊資源豐富,是貴州著名的旅遊大縣。朝陽民族風情片區,以北侗民族的民居建築、居住環境和風情為主,並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獨具特色的民俗區。古城牆,於明洪武二十二年修築,城呈正方形,尚存北面城牆及北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印山書院,建於城中印山,是保存完好的古書院。七眼橋,於康熙九年修建於城西,橫跨於匯入舞陽河的野雞河上。風雨橋,可與鼓樓媲美,展現侗族文化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