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內門「總鋪師」:看盡臺灣經濟興衰起落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隨著近期熱映的臺灣電影「總鋪師」炒熱外燴文化,中評社記者實地走訪臺灣總鋪師的故鄉「高雄市內門區」。「內門三寶」包括宋江鎮、火鶴花與總鋪師。高雄市內門區公所主任秘書鄭永辰介紹我們,認識了外燴辦桌經驗長達46年的「阿雄師」龔文雄。

  內門全區只有約15000名人口,多數居民務農,由於經濟條件不佳,居民窮則變,變則通,發展出獨特的外燴生意,一家接著一家投入,內門總鋪師總數成為臺灣之最。

  內門小學教務主任林義安曾表示,在內門擁有合格廚師執照的居民約有150位左右,每五戶就有一戶人家是靠辦桌維生,可同時料理達2萬桌以上的辦桌菜。

  內門總鋪師的經營形態非常有機動性,不論全臺哪裡,只要有人下訂單,總鋪師就會帶著工作團隊到顧客的場所外燴。

  再加上「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秋興擔任高雄縣長任內大力推動,現任高雄市長陳菊持續推廣,讓「總鋪師」這三個字與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文化產業有著越來越深化的關係。內門總鋪師善用在地食材,因此也開發出許多具有特色的風味餐,讓內門是總鋪師故鄉的事跡不徑而走。

  接受中評社訪問的「阿雄師」本名龔文雄,1944年生於內門,年輕就開始從事「辦桌」工作。阿雄師說,他看盡臺灣經濟起飛,再到衰退的辦桌飲食文化。

  阿雄師說自己早就呈「半退休」狀態,除非真有大活動才會接。過去總鋪師的辦桌外燴文化,都是靠「口碑相傳」,一來競爭少,二來社會風氣所致。所以在1980年代前後,是臺灣辦桌外燴文化最鼎盛的時期,當時手下最多有過100多名員工。那時候景氣很不錯,也經歷過「臺灣錢淹腳目」的時代。當時神明生日、寺廟建醮、或逢年過節、親友街坊相聚,也都習慣找總鋪師來「辦桌」,氣氛好不熱鬧。

  阿雄師說,隨著城市發展與飯店餐飲崛起,加上總鋪師越發競爭,生意也就越來越難做。現在年輕一輩比較不會吃辦桌,通常會選擇有冷氣的飯店。

  阿雄師回憶,這輩子接過最多一場的辦桌,就是已故高雄縣紅派大老林仙保的場子。當時林仙保是省議員,找他辦桌去,一口氣就訂了350桌。也因為這一次,阿雄師創下自己總鋪師生涯「單一辦桌數」最多的一次。

  阿雄師悠悠的說,「不好意思!今天沒有準備,沒辦法讓記者拍攝他下廚的英姿。他補充,下次若有case要辦桌,一定會事先聯絡,讓我們拍個夠!他還強調,總鋪師的外燴辦桌,真的是經濟又實惠,除了價格比飯店便宜外,相同價位保證能吃到比飯店更好的料理。而且還可以客制化配菜喔。

  來源:臺海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總鋪師》熱映 「辦桌」:舌尖上的鄉土臺灣
    東南網9月5日訊(海峽導報 記者燕子)最近有一部電影在臺灣大賣,這就是講述臺灣傳統「辦桌」文化的《總鋪師》。這經常辦桌的名廚未必在烹飪學校裡深造過,但手藝必然過硬,經常帶領三五幫手、徒弟走街串巷幫人辦桌,久而久之就被尊稱為「總鋪師」。香港美食家蔡瀾深諳臺菜精髓,他最推崇的臺南「阿霞飯店」,其前身就是頗有歷史的辦桌酒家。隨著臺灣現代餐飲業的繁榮,傳統辦桌的地位也日漸邊緣化。個性獨立的年輕人對這種熱熱鬧鬧家長裡短的聚餐也不以為然?
  • 臺灣高雄內門宋江陣:百年陣頭之美
    原標題:臺灣高雄內門宋江陣:百年陣頭之美  新華網臺北4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曹典)編者按:為加強對臺灣社會百態、風土人情的介紹,增進受眾對寶島多元風貌的了解,新華社特將原由赴臺駐點記者採寫的「臺灣觀察」和「島內拾零」兩個欄目整合為新欄目「印象臺灣」,即日起推出,敬請垂注。新華社港臺澳部。
  • 《總鋪師》柏林放映 無文化隔閡從頭笑到尾
    去年暑假賣翻全臺灣的《總鋪師》於12日凌晨在第64屆柏林影展的美食單元作特別放映。全場觀眾毫無文化隔閡地從頭笑到尾,部分段落的反應甚至竟比臺灣更熱烈。導演陳玉勳開心到不行!《總鋪師》的故事雖然全由臺灣本土素材出發,但陳玉勳的喜劇功力,顯然可以無遠弗屆地超越語言與文化界線。
  • 讀《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
    ,這是看這本書前半部的想法! 的確是因為電影《總鋪師》的緣故,才興起了對這本《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以下簡稱《總鋪師辦桌》)的興趣,看這本書的時候,頗有像是讀人類學家的民族志一般,進入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將《總鋪師辦桌》比為人類學民族志其實一點也不為過。作者黃婉玲女士如同人類學家進入田野地一般,因為自己對於辦桌文化的興趣,便一頭鑽進入總鋪師的世界。
  • 總鋪師 辦桌的懷念美味
    原標題:總鋪師 辦桌的懷念美味 電影總鋪師裡的古早味美食:龍蝦拼盤。記者陳再興、陳靜宜/攝影  據臺灣媒體報導,這部帶有一點「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風格、「下妻物語」的夢幻感與一點周星馳式誇張的「總鋪師」,故事劇情流暢、節奏明快,再以詼諧、輕鬆與臺式人情味入菜,戲中穿插不少的臺灣老菜,這些老菜雖已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臺北福華蓬萊邨與臺北頂廚國宴餐廳,為電影量身訂做整桌菜色,戲裡演辦桌,戲外不妨吆喝親朋好友一起來吃辦桌!
  • 重掀旅人記憶 跟隨電影《總鋪師》漫遊臺南
    《總鋪師》票房破億,連帶劇中場景也成粉絲追星景點。《總鋪師》超夯 創上億票房臺灣鬼才導演陳玉勳拍的《總鋪師》,是在說20多年前,臺灣辦桌界三大傳奇總鋪師「人、鬼、神」稱霸北、中、南,分別為憨人師(吳念真飾)、鬼頭師(喜翔飾)與蒼蠅師(柯一正飾)。
  • 臺菜拼大陸市場 22總鋪師首次赴北京辦桌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美食攻佔大陸市場,小吃、大菜皆宜」臺灣美食已成為觀光宣傳利器,「觀光局」5月4日將帶領22名總鋪師前進北京,舉辦「美食饗宴-臺灣真情味」百桌千人宴。為了展現臺灣辦桌文化,七成食材是臺灣在地生產,就連碗盤也從臺灣空運,要讓大陸民眾品嘗到道地臺灣風味。
  • 玩遍臺南「總鋪師」場景 導覽地圖開放下載
    電影《總鋪師》的臺菜美食看起來美味可口讓人食指大動,片中許多在臺南拍攝的場景更是讓人想立馬前去遊歷一番。為了讓民眾們更容易找到《總鋪師》經典場景,臺南市觀光旅遊局特別編印《總鋪師》電影景點導覽地圖,將電影中的場景與臺南美食團餐餐廳串連,將於本周日在臺南火車站、新營火車站、高鐵臺南站、臺南航空站以及無米樂旅遊服務中心開放索取,網友們也可至臺南市觀光旅遊局網站下載。
  • 《總鋪師》西門町封街辦桌首映 五月天到場力挺
    電影《總鋪師》昨日(8月15日)在臺北舉行封街「辦桌」首映,演員林美秀、楊佑寧、夏于喬、吳念真、陳竹升、楊麗音等人都一起出席為電影造勢,還有包括五月天等圈內藝人也都前來力挺。
  • 一把沙,看盡世界屋脊的起落 !
    難忘的芝麻茶館一夜,讓我這個常年在實驗室工作的感受了一次硬核野外。這個芝麻茶館海拔5200米,位於藏西,離邊境不遠,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來這裡住宿的主要是長途跋涉的貨車司機。由於海拔高,即使是夏天,夜間氣溫也會降到只有幾度。
  • 《茶館》從一杯茶中看盡一個時代的興衰
    從戊戌變法到軍閥混戰,再到新中國成立,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社會縮影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活了過來,通過裕泰茶館的興衰將社會的腐敗黑暗,以及普通百姓夾縫生存的生活姿態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故事中,在茶館裡三位常駐的角色,第一位茶館掌柜王利發,從牆上貼的四個「莫談國事」的大字,便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安常守分的生意人。
  • 從《倚山武論》看武學奇人薛顛的拳架之起落
    一、在姬龍峰《倚山武論》中,說到「先生言拳法,起落、進退、反側、收縱,八字盡矣」。起落二字在姬氏武學中,有異乎尋常的意義,作為八字的首二字,對其理解的準確性顯得尤為重要,象入深宅尋寶要推開的第一道門。但直今日,也會誤解為起落主要是原地的發力。
  • 開啟臺灣美食文化尋根之旅
    2015年6月3日,鄭州希爾頓酒店「辦桌之古早味臺灣美食文化尋根之旅」新聞發布會在酒店二樓大宴會廳貴賓接待室圓滿舉行。  在臺灣,辦桌便是辦一桌宴席招待客人的意思;「古早味」指的則是一種歷史的味道,媽媽的味道。辦桌文化代表的不只是吃,還有臺灣人的互助精神。
  • 臺灣獨有「廟宇經濟」 農曆水龍年寺廟法事砸10億
    2012年逢「水龍年」,整個臺灣近200座廟宇建醮規模一個比一個大,業者估計臺灣建醮花費至少10多億。(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2012年逢「水龍年」,整個臺灣近200座廟宇建醮規模一個比一個大,業者估計臺灣建醮花費至少10多億(新臺幣,下同),「廟宇經濟」帶動辦桌等周邊行業也熱到不行。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南市東區最近有4座廟宇建醮,競比規模,其中供奉十二瘟王的良寶宮,花400萬元搭王船,整個建醮超過2000萬元。臺南市南區金鑾宮昨天普渡,廟方說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也要花4、500萬元。
  • [臺灣萬象]臺北圓山飯店興衰記
    [臺灣萬象]臺北圓山飯店興衰記  CCTV.com  2008年04月02日 10:14  來源:CCTV.com   進入[臺灣萬象
  • 從庫頁島爭端看盡日俄的興衰
    庫頁島的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她獲得了不同於一般島嶼的戰略價值,她如同盾牌一樣保護住黑龍江入海口,又如一把利刃懸在日本北海道之上,是日俄國家利益角逐的重要地區,誰獲得該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就等於獲得了西北太平洋地區的話語權,而這片土地在歷史上的幾次反覆易手,體現的恰恰是日俄間的興衰榮辱。
  • 端6道政策大菜 朱立倫:要當臺灣拼經濟總鋪師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正、副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朱立倫與王如玄昨天於嘉義「合體」主持全臺餐飲業後援會成立大會,端出食品安全與勞動就業六道政策主張大菜,力推「美食臺灣、六星保證」,朱也宣示,有信心成為臺灣未來拼經濟的大總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