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菜拼大陸市場 22總鋪師首次赴北京辦桌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美食攻佔大陸市場,小吃、大菜皆宜」臺灣美食已成為觀光宣傳利器,「觀光局」5月4日將帶領22名總鋪師前進北京,舉辦「美食饗宴-臺灣真情味」百桌千人宴。為了展現臺灣辦桌文化,七成食材是臺灣在地生產,就連碗盤也從臺灣空運,要讓大陸民眾品嘗到道地臺灣風味。

  「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表示,不管時代如何演變,辦桌活動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像是結婚喜慶、新居喬遷或廟會作醮,都會辦桌慶祝,辦桌已跟臺灣美食文化畫上等號,「觀光局」曾到法國、德國、日本和香港促銷臺灣美食,辦桌就是重要一環。

  這次到北京辦桌是史上第一次,下午舉辦授旗儀式,由阿發師領軍的22名總鋪師,將前往北京。劉喜臨強調,這一次總鋪師到北京辦桌,不是要跟中華料理比刀工,而是要呈現臺式菜色,讓陸客赴臺不只嘗小吃,也能品嘗臺灣的大菜。

  百桌千人宴行銷活動將邀請500名組團社業者、各省旅遊局等參加,另邀請500名赴臺旅遊的大陸民眾。5月5日至10日推出一周的臺灣美食周系列活動,宣傳臺灣特色伴手禮。

  來源:東南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十大名廚 北京辦桌千人宴
    屆時將以「吃飽擱吃巧」的臺菜結合熱鬧的辦桌氣氛「軟著陸」,要讓大陸人一試成癮,跨海來臺尋美食。臺灣特有的辦桌文化,包含了傳統的人情味及匯集各方飲食之大成,成為迷人之所在。    這次參與的「總鋪師」都是一方之霸,除了曾在李安執導的電影《飲食男女》負責廚藝操刀的「臺灣廚神」阿發師外、宜蘭最知名的「國宴」主廚陳兆麟、還有辦桌王「水蛙師」張和錦、花蓮創意料理大師莊忠銘(阿銘師)、外號「蚊仔師」的吳文智…各擅勝場。
  • 根植大陸的臺菜 精髓在於融合
    臺菜自鄭成功時期由大陸傳進臺灣,至今已有4百多年,以臺南為中心擴散至全臺各處,與臺灣歷史一脈相承。鑽研老臺菜的美食作家黃婉玲說,臺菜的菜色、內容與精神是很有趣、很繽紛、很奇妙的一種混合文化,再加上臺灣人濃濃的人情味和在地味,它的精髓在「融合」兩個字。但不管怎麼變化,臺菜,根在大陸,始終是不爭的事實。
  • 玩遍臺南「總鋪師」場景 導覽地圖開放下載
    電影《總鋪師》的臺菜美食看起來美味可口讓人食指大動,片中許多在臺南拍攝的場景更是讓人想立馬前去遊歷一番。為了讓民眾們更容易找到《總鋪師》經典場景,臺南市觀光旅遊局特別編印《總鋪師》電影景點導覽地圖,將電影中的場景與臺南美食團餐餐廳串連,將於本周日在臺南火車站、新營火車站、高鐵臺南站、臺南航空站以及無米樂旅遊服務中心開放索取,網友們也可至臺南市觀光旅遊局網站下載。
  • 《總鋪師》熱映 「辦桌」:舌尖上的鄉土臺灣
    這經常辦桌的名廚未必在烹飪學校裡深造過,但手藝必然過硬,經常帶領三五幫手、徒弟走街串巷幫人辦桌,久而久之就被尊稱為「總鋪師」。香港美食家蔡瀾深諳臺菜精髓,他最推崇的臺南「阿霞飯店」,其前身就是頗有歷史的辦桌酒家。隨著臺灣現代餐飲業的繁榮,傳統辦桌的地位也日漸邊緣化。個性獨立的年輕人對這種熱熱鬧鬧家長裡短的聚餐也不以為然?
  • 讀《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
    的確是因為電影《總鋪師》的緣故,才興起了對這本《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以下簡稱《總鋪師辦桌》)的興趣,看這本書的時候,頗有像是讀人類學家的民族志一般,進入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將《總鋪師辦桌》比為人類學民族志其實一點也不為過。作者黃婉玲女士如同人類學家進入田野地一般,因為自己對於辦桌文化的興趣,便一頭鑽進入總鋪師的世界。
  • 高雄內門「總鋪師」:看盡臺灣經濟興衰起落
    隨著近期熱映的臺灣電影「總鋪師」炒熱外燴文化,中評社記者實地走訪臺灣總鋪師的故鄉「高雄市內門區」。「內門三寶」包括宋江鎮、火鶴花與總鋪師。高雄市內門區公所主任秘書鄭永辰介紹我們,認識了外燴辦桌經驗長達46年的「阿雄師」龔文雄。
  • 總鋪師 辦桌的懷念美味
    原標題:總鋪師 辦桌的懷念美味 電影總鋪師裡的古早味美食:龍蝦拼盤。記者陳再興、陳靜宜/攝影  據臺灣媒體報導,這部帶有一點「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風格、「下妻物語」的夢幻感與一點周星馳式誇張的「總鋪師」,故事劇情流暢、節奏明快,再以詼諧、輕鬆與臺式人情味入菜,戲中穿插不少的臺灣老菜,這些老菜雖已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臺北福華蓬萊邨與臺北頂廚國宴餐廳,為電影量身訂做整桌菜色,戲裡演辦桌,戲外不妨吆喝親朋好友一起來吃辦桌!
  • 臺鹿谷鄉凍頂烏龍茶首次進入大陸市場
    以後愛喝臺灣烏龍茶的茶友將有新的選擇,融合兩岸茶企「雙商標」的臺灣鹿谷鄉凍頂烏龍茶新品正式在大陸上市。昨日,記者從該合作方大陸茶企廈門清雅源獲悉,5000臺斤(1臺斤大約為600克)的臺灣正統凍頂烏龍茶將正式進入大陸市場面向全國銷售。據悉,這也是臺灣鹿谷鄉凍頂烏龍首次被正式引入大陸市場銷售。
  • 研究辦桌菜兩年多 臺美食作家體現古早味(圖)
    撰寫《總鋪師辦桌》美食作家黃婉玲與兒子林子翔,研究辦桌菜2年多,為找回傳統辦桌美好情感,母子攜手於大年初三籌辦「辦桌行春」,盼號召有心人來「呷辦桌」。  兩年多來,投入鑽研古早味的黃婉玲,先後著作《尋找臺灣古早味》、《百年臺灣古早味》、《總鋪師辦桌》,她說,從小就愛看辦桌,寫一本總鋪師的書是畢生夢想。原本只是用文字呈現,後來發現唯有親身勵煉何謂辦桌,才能真正寫出好味道。
  • 大陸三大旅行社首次聯合組團赴臺灣部落深度遊
    大陸三大旅行社首次聯合組團赴臺灣部落深度遊 2015-05-30 16:03:12——國旅總社、中旅總社及中青旅(國中青)首次聯合組織的「臺灣部落高端旅遊團」一行24人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
  • 31條惠臺措施將吸引更多臺青赴大陸闖出一片天
    臺灣專家:31條惠臺措施將吸引更多臺青赴大陸闖出一片天  新華社臺北3月22日電(記者石龍洪 陳鍵興)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22日在臺北舉辦記者會,多位與會專家認為,大陸新推出31條惠臺措施為臺商、臺青等臺胞赴大陸發展打開一扇門,將吸引更多臺灣年輕人到大陸尋找機遇,闖出一片天。
  • 臺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1987年11月2日,蔣經國順應歷史潮流,繼開放「黨禁」、「報禁」之後,為「向歷史作交待」,終於作出了他生前有利於兩岸人民的明智之舉——開放島內民眾赴大陸探親。多種因素使臺當局改弦更張    1987年9月,臺灣記者首次大陸行固然對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政策有著催化劑的作用,但只是其中之一個因素而已,還有大陸對臺政策的調整和島內老兵要求返鄉的強大民意的壓力。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對臺方針後,又採取了一系列緩和兩岸關係的友善措施。
  • 臺高校將成立專業委員會 明年1月起赴大陸招生
    臺高校將成立專業委員會 明年1月起赴大陸招生 2010年09月13日 10:5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重掀旅人記憶 跟隨電影《總鋪師》漫遊臺南
    電影《總鋪師》票房上億超夯,風靡全臺,連帶帶動粉絲到拍攝景點朝聖,劇中大部分場景在臺南拍攝,老街、古厝、碼頭……全入鏡,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還特別製作了電影景點導覽地圖,讓粉絲追星按圖索驥。此外,部分臺北場景也成了熱門景點,象是女主角詹小婉(夏于喬飾)開的便當店,其實是在士林的勝力食堂拍攝,許多粉絲特地到場光顧。
  • 大陸入臺遊客首現下跌,出境遊市場更迭起伏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2016年入臺大陸人數首次出現大幅下滑,成為臺灣旅遊產業的轉折點。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jjbd21)記者丨盧杉上海報導中國出境遊目的地近九成分布在亞洲地區,傳統上以東北亞、港澳臺和東南亞三個地區為主。
  • 外媒看臺灣青年蜂擁赴陸:大陸優渥政策擊中臺灣「痛點」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外媒稱,兩岸關係自蔡英文上臺後急凍,最近更因新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臺獨」言論進一步緊繃,但並不影響大陸落實「惠臺青創」政策,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的意願也並未冷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日報導,國臺辦數據顯示,臺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工作或創業人數持續穩健攀升,兩岸交流熱絡,臺灣青年懷揣「前途須要自己拼」的動力,在西進的過程中對大陸好感倍增。今年7月,臺灣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學生黃文琪首次前往中國大陸,與另外兩名同學到上海臺資網絡企業實習,經過兩個月的在地體驗,她甚至打算明年畢業後到大陸工作。
  • 臺灣愛樂樂團將首次赴大陸巡演
    臺灣愛樂樂團將首次赴大陸巡演 2012年10月25日 09:2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記者首次赴大陸採訪
    原標題:臺灣記者首次赴大陸採訪 1987年下半年,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政策出現重大突破:解除實行了38年之久的「戒嚴令」,並傳出可能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創立於1947年、具有很濃地方特色的《自立晚報》,是頗有影響的臺灣第三大報。
  • 臺籍專業導遊領隊大陸執業換證培訓首次在廈舉辦
    臺籍專業導遊領隊大陸執業換證培訓首次在廈舉辦 2015-12-16 10:40:11臺灣領隊前來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執業換證培訓,在大陸還是首次舉辦。  廈門市旅遊局副局長陳桂林稱,首批臺灣合法領隊在大陸換證執業,實現了兩岸旅遊交流的新突破。通過臺灣旅遊人才輸入,可尋求兩岸旅遊合作的新模式;通過對臺導遊領隊的專業培訓後允許在自貿區換證執業,將探索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的新經驗。
  • 大陸入臺遊客首現下跌 出境遊市場更迭起伏
    臺灣是大陸出境遊目的地中,最先發展和成熟起來的地區之一。自2008年臺灣開放陸客赴臺觀光,大陸遊客湧入臺灣,赴臺人數逐年增長,年增長率高達三至四成,至2015年達到418.4萬人次,佔2015年全臺入境遊旅客人數1043萬人次的40%,成為臺灣旅遊業最重要的客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