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塔一寺、海澱朝霞、老戲臺、城隍曲韻、儒英鹹集、鬥城遺韻……重新開園的江心嶼和重新開街的公園路,是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的兩個網紅打卡點。10月8日,記者從鹿城區文廣旅體局和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獲悉,長假期間,江心嶼實行「線上預約,線下核驗」措施,共接待86683人次;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國慶節當天客流量達25萬人,其餘7天基本保持在20萬左右。
江心嶼:限流開放,接待86683人次
假期首日,江心嶼全面開放兩塔一寺、海澱朝霞、山水詩路等8個重點景觀區塊,獻上金秋文化節開幕式、夜江心實景演出、聲動江心、唐詩宋詞情景劇四大文化盛宴,同步推出茶藝表演、油畫寫生等特色活動,真正讓廣大市民和遊客在「慢」遊景區中享受到最愉悅的假期體驗。
市民周先生說,重新開園的江心嶼,不僅有美景,還有各種表演,他和朋友就是看到島上有非洲鼓、薩克斯等音樂秀節目,專程從蒼南來遊玩的。
為全方位保障遊客「安心遊」,江心嶼景區設置體溫測量、掃碼卡點,嚴格執行測溫、「健康碼」掃碼再入園制度,對景區內的公共區域定期消毒,同時推行「線上預約,線下核驗」舉措,全面掌握各時間段遊客數量和基本信息,實行限流開放,避免遊客扎堆,確保遊客安全。截至10月8日12時,江心嶼共接待遊客86683人次。
同時,針對雙節期間可能發生的緊急事件,園區提前做好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假日期間,各執勤點均安排有應急救援、公安、志願者等力量,進行秩序維護、文明勸導、幫難解困等工作。
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國慶假期日均客流量超20萬
隨著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的「脫胎換骨」,以公園路、五馬街、禪街為主街,公安路、五馬後巷為背街小巷,共同構成了新五馬步行街區,「城隍曲韻」「儒英鹹集」「鬥城遺韻」等十大精品項目新街景,各具特色,驚豔亮相,引人駐足。
公園路一家永嘉麥餅店吸引了許多顧客。溫都記者 鄭鵬/攝
與這些精品街景同時聚集人氣的,還有在公園路街區同步推出的《老溫州記憶》《我和國旗有個約會》等七大主題活動,「溫州非遺」和「民國風」兩大沉浸式體驗場景,更是帶給廣大市民身心愉悅的文化享受。
10月8日上午10時許,公園路溫宮九層糕店鋪前就排起了隊伍,一些遊客進店購買糕點,還有的在店內的磨盤前合影留念。該店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國慶假期,店內幾乎每天爆滿。
公園路一家名為「溫宮九層糕」的小店吸引了許多顧客。溫都記者 鄭鵬/攝
生意同樣火爆的還有碼頭故事火鍋店,該店負責人胡先生說,當天上午10時還是店鋪整理、打掃的時間,就已經有許多遊客提早排隊就餐了。
「據五馬商圈『智慧大腦』的監測數據顯示,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國慶節當天客流量達25萬人,接下來7天基本保持在20萬左右。」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說。
五馬商圈「智慧大腦」由中共溫州市鹿城區委宣傳部(網信辦)和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聯合打造,融合政法、公安、綜合執法、信訪、應急管理等多部門社會治理智慧平臺,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AI算法、5G及可視化等諸多前沿科技,動態讀取城市社會治理全域數據,賦能智能城市應用。
針對驟增的人流量,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充分利用五馬商圈「智慧大腦」數據平臺動態監測,熱力圖、流量監控等實時數據反饋,第一時間在人流量聚集的場域增派管理人員,同時叫停一部分演出、水幕電影拉長播放時間間隔。同時,在解放街五馬街等重要街區路口,交警及安保均加派力量,保障通行秩序。
(原標題《這個網紅打卡點,十一當天迎客25萬人》,原作者蔣文澤,來源:掌上溫州客戶端。編輯 項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