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2萬客流!網紅打卡點武康大樓人從眾

2020-10-15 上海這一刻

國慶長假結束,上海「網紅」建築武康大樓附近,遊客熱情依舊高漲,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拍照觀光,武康路淮海中路口日均人流量在2萬人次左右。由於在去年完成了武康路淮海中路口的架空線入地工程,今年修繕一新的武康大樓顏值倍增,在社交網絡中頗受推崇。







坐落於武康路、淮海中路、餘慶路、天平路、興國路五條馬路交界處,由鄔達克設計的武康大樓不僅「顏值高」,周邊的名人故居與歷史沉澱更讓它「故事多」,因此吸引大量市民遊客前來「打卡」。

相關焦點

  • 有上海顏王之稱的網紅打卡地,武康大樓
    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標,武康大樓出鏡過許多電影中,加上許多名人曾居住過,堪稱見證一代人的歷史。電影《色戒》中,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後,她攔了一輛黃包車說「走,去福開森路」。福開森路正是那時武康路的名字,武康大樓就處在這條路上。最近,95歲的高齡的它又開始刷屏朋友圈,經過4個月的修繕,它變得更美了。
  • 魔都「網紅」街區的文藝範|武康大樓|陳胤希|上海|咖啡|武康路|...
    澎湃新聞在「黃金周」的尾巴上,到如今上海的「網紅」街區看看節日落幕前美好時光。「建築可閱讀」持續火爆根據上海旅遊節發布的數據,旅遊節期間共接待了共接待市民遊客2570萬人次,其中有179萬人次參加了閱讀建築活動,可見上海城內一棟棟老建築始終深受大家喜愛。10月6日下午,淮海中路1843號宋慶齡故居門口排起了長隊。
  • 為了方便遊客打卡拍照 上海徐匯區在武康大樓前造了一個「源點廣場」
    擊上方藍字關注《城市更新網》後,點擊右上角「•••「點擊「設為星標」2月3日下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
  • 魔都又一網紅打卡點即將上線!老上海人都熟悉,離武康大樓才兩站路→
    武康大樓、黑石公寓、和平飯店……在魔都不僅有摩天大樓的華燈初上也有人文建築的歷久彌新成為網友們必打卡的建築今天小坊又要給坊友們安利一處魔都熱門打卡新地標位於淮海中路常熟路路口始建於1931年的淮海大樓淮海大樓原名恩派亞大樓,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淮海大樓,外觀呈美式裝飾藝術派風格,主樓高高聳立,兩邊連續水平延伸,遠遠望去,恰似大鵬展翅振飛,氣勢恢宏。
  • 武康大樓才是上海必打卡景點?很多電影的取景地,網友:要去看看
    在漫長的抗疫戰中,大部分人為了不給社會添亂,選擇呆在家中,但是那顆想要出去玩的心卻按捺不住。好不容易等到了暑假,做好自身防範措施,我們還是可以適當地出門遊玩。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宜人的遊客卻很少人去參觀的觀光景點——武康大樓。
  • 住不起上億老洋房,他們爭搶月租三千的網紅大樓
    街道被遊客裡三層外三層充滿,還有一塊一塊的、由不同帽子顏色構成的人群,都是旅遊團,導遊舉著喇叭喊: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上海的十大網紅打卡地之一……而這個打卡地,不似周邊獨棟老洋房,有過億的售價,八萬起的月租,近百歲的武康大樓裡住著百餘戶人家,一大半是沿襲祖輩房產的老人,還有慕名而來的租房者,月租3000到30000的人都混居其中。
  • 上海徐匯「匯講壇」走進武康大樓 百年建築何以「新生」
    武康大樓(央廣網發 徐匯新聞辦供圖)央廣網上海7月13日消息(記者周洪)周末下午,雖然陣雨時不時光顧上海上空,但在武康大樓周圍,打卡、拍照的人始終絡繹不絕。這座百年建築背後的故事卻鮮有人知道。作家陳保平、陳丹燕採訪了半個世紀以來的居住者、大樓管理者等,成果之一《住在武康大樓》由此出版。受訪的16位住戶中,包括教師、演員、職員、商人、作家、醫生、護士、社區工作者等,從1920年代生人到1980年代生人,入住時間從1950年代至2007年,時間跨度近60年。對這裡的居民來說,武康大樓是他們的集體回憶。
  • 有名有地段有顏有故事,上海武康大樓!
    近些年來,武康大樓已吸引了無數潮人打卡,也有不少影視劇選擇到這裡來取景拍攝,是無數人們眼中、鏡頭裡的美麗風景拆除周邊電線後的大樓,更是美出了新高度......但是,你可能看過、聽過武康大樓,卻未必住過、甚至擁過武康大樓,常年無房出售,多少人想要一套武康大樓而不得,最近這個有地段、有顏值、有故事的傳奇大樓,竟也有房出售了
  •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出江湖,3.0版吃喝攻略來了!
    《喜歡你》裡金城武和周冬雨看夕陽的地方,就是這裡各大網紅咖啡館、飲品店、茶館在樓裡經營得有聲有色魔都潮人們可沒忘記這片洋氣的打卡聖地是時候更新你的《武康大樓周邊逛吃地圖武康大樓能喝網紅咖啡、熱巧,也能靜心看書飲茶老麥咖啡館「網紅鼻祖」的新面貌曾在桃江路堅守8年的老麥咖啡館,是當之無愧的網紅咖啡館鼻祖
  • ins的former french concession|上海|武康大樓|武康路|安福路|...
    連結點進去看看:《在說舊時代海關總稅務司官邸時不要遺忘一個叫李度(L.K.Little)的卿客 從海斯大廈俯瞰淮海中路1897號超級花園大宅》。攝影:andysheng37 2019年2月6日下圖來自谷歌地球,圖像比以前好很多,大氣微塵含量少很多。如下是一組武康大樓圖片,網紅老建築還是值得多拍拍,我們就多寫寫。
  • 現已成為上海網紅打卡地
    作為土生土長的我,從未想過武康大樓已成為網紅打卡地。路過此地,一眼望去,路口全是拿著手機或長槍短炮的遊客對著大樓在拍照,有的人在等待綠燈時,以百米衝刺速度搶拍。我也被這種氛圍深深吸引,也加入拍攝大軍之中。武康大樓建於1924年,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藍天白雲下的武康大樓,兩邊茂密的樹木,樓底下的商鋪和住宅,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現已成為上海網紅打卡地,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 快100歲的武康大樓,為何能被稱為「上海顏王」?這裡除了風花雪月...
    說到上海網紅馬路不得不提武康路來到了武康路最亮眼的一棟建築就是武康大樓了!為何它快100歲了還被稱為「上海顏王」?宋美齡(左)與孔令偉(右)由於新華影業公司和聯華影業公司離武康大樓都非常近因此這棟大樓也成了電影明星的首選被稱為「東方第一母親」的電影演員吳茵曾經就是武康大樓的一名租客電影演員吳茵(圖左)這裡還住過因一部《漁光曲》紅透中國的電影明星
  • 從上海武康大樓看建築的保護·挖掘·激活
    武康大樓吸引了很多遊客打卡、拍照,因為她很美。但是,如果一棟建築不那麼美麗,如果極少有人與之合影留念,她還需不需要被保護?人類有絢爛多彩的文化沉澱、各種各樣的文化遺產,而建築就被稱為「建成文化遺產」,是所有人類文化遺產中覆蓋面最大的品類。歷數所有人類產品,沒有一種產品的規模能與城市相比,也沒有一種產品的投入能超過城市的建造成本。
  • 除了羊群效應,你還中了哪些「網紅」美食的套路?
    有一點可以肯定,正是「排隊」讓「網紅冰淇淋」成為武康路上和巴金故居、武康大樓一樣知名的景點。巴金故居與「網紅冰淇淋」WIYF相距不過百米。負責故居安保工作的朱先生告訴記者,4月3日,巴金故居單日客流超過3000人次,接近了日接待量的飽和,武康路並沒有因為少了排隊的「網紅」店而人氣下降。
  • 中山路客流超20萬人次,鼓浪嶼船票售罄!車站商場人從眾!更驚人的是...
    10月2日10萬+遊客湧入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厲害了,網紅文藝曾厝垵今年國慶這座網紅天橋依然人氣不減傍晚高峰期實行單向分離流動不愧是C位大網紅這人氣,槓槓的上島人從眾,人從眾——從目前客發情況看,客流主要集中在福州、三明、南平、深圳、南昌等方向,長途客流以上海、杭州、昆明、長沙、重慶等地為主。
  • 上海這條網紅馬路紅了百年,除了武康大樓,還有太多老上海的故事
    「走進這裡,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妙極了。」80多年前,僅在上海停留了短短一天的大文豪蕭伯納,為武康路寫下了如此詩意的讚美。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南北連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和幽靜的華山路。
  •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世界上僅存三棟
    配套設施也很齊全,在上世紀50年代,大樓的走廊就配有了電油汀;面積大一點的廚房,甚至統一配備了燙衣板;2樓的屋頂天台曾鋪滿綠植,連嬉水池都有。 雖然武康大樓無論在哪個時代,都走在科技生活的前端。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今年1月前後,它有過兩幅面孔。
  • 從武康大樓到環貿廣場,逛逛淮海中路上的鄰裡小匯
    從武康大樓到環貿廣場,逛逛淮海中路上的鄰裡小匯 2020-10-2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快來打卡:日均10萬客流的高速網紅服務區!
    在這其中,也不乏新氣象出現——越來越多的高速服務區都成了新晉網紅打卡點。 未到旅遊景區,服務區已經先入為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服務區界shopping mall 之稱的無錫梅村服務區,背後支撐的是日均10萬人次的客流量。2019年,梅村服務區年接待量超4000萬人次,甚至超過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江蘇高速服務區備受好評的不只是這些突破常規的景觀和服務設備,其細節也都做得頗為人性化。
  • 盤點網紅打卡地,你願意專程去打卡嗎?
    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很多的新型媒體形式,人人都是導演人人都是自媒體,把你遇到的好玩、好吃、好看的東西分享到網絡,就可能一夜爆紅網絡。今天,筆者就給朋友們盤點一些網紅打卡地,你覺得它們值得去嗎?香港網紅打卡地怪獸大廈:香港地少人多,素有「石屎森林」之稱,不論商業區還是民居樓,可以形容為「摩天大廈」的建築比比皆是。外地遊客來港旅遊,大多對高聳林立、密密麻麻的大廈嘖嘖稱奇,惟居民對此環境已然習以為常,似乎無甚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