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的former french concession|上海|武康大樓|武康路|安福路|...

2021-01-20 騰訊網

標題翻譯成中文是「世界眼裡的上海西區的歷史風貌」。FFC如今是一個專用名詞,但響亮度與開封菜(KFC)沒法比,在有限小範圍裡,其多少被標籤為一種淡淡的歷史失落感,骨子裡的芳香感,這個詞來自李歐梵專著《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

最近我們在ins網頁版上巡遊,因為億萬人的單反或者手機鏡頭在世界各地拍啊拍,再上傳照片牆,我們對著「上海」大標題做有效搜索,才有了今天的圖文報導,感謝所有攝影者,是你們給上海這個才百多年歷史名城的街道定了格。

也因為最近與「多抓魚」上海總部的編輯交流,他們希望《外灘以西》能舉辦一場讀書分享會,我認為對著大家PPT一通,不如行攝講講老底子的八卦故事。去年年底,我們曾與上海老房子俱樂部合作過。連結點進去看看:《2019年年末特別策劃:從淮海別墅串門到興國路湖南路行攝弄堂遊 我們和上海老房子俱樂部老師們一起HIGH》。

「多抓魚」是一家促進優質耐用品循環使用的新型二手電商,其名字源於法語單詞「Déjà vu」(意為既視感)。

既視感這個東西,就是似曾相似,可能是你內心的那個一輩子的記憶,穿越。

今天我們選取照片多是比較隱秘的角度,不常見。也正是不常見,我們覺得在以后街面行攝的過程中多一個角度可以參考,昨天我們抽出一張照片,寫了一個獨立故事:《老字號「小呂宋」那段不著邊際的傳說 真實故事不是那麼一回事》(連結點進去看看)。

攝影:drainsun 2019年11月26日

Friendship Apartments 良友公寓;

Built in 1941.

Owner: Cosmopolitan Realty Co.

General contractors:

Cathay Construction Co.

有句說句,張霞在「俄羅斯人在上海」研究領域算是最權威人士之一,圖文資料極其豐富。來一張良友公寓原始設計草圖,我們還是喜歡未加層的老公寓。

從雍福會出來,小轉彎是湖南路,大轉彎的話過了復興西路去到五原路,那兒離開我們非常熟悉的安福路、武康路比較近了,整個街區,名人盤桓過,以前是高尚住宅區,現在還是高尚住宅區,只是武康路太熱鬧成了旅遊景點。

雍福會主人是汪興政,2005年9月的《外灘畫報》寫道:

雍福會佔地三畝,儼然像一個小型博物館,內有上海餐館、酒吧和只對會員開放的VIP房。小標間的最低消費由5000人民幣起。

15年過去了,當年5000元可以買大約1平方米市中心房屋面積。

攝影:sandy130 2016年9月26日

下圖是網紅武康大樓的側面,需要在興國大廈有關窗口觀看。上海老房子俱樂部秘書長孫志偉老師曾告訴我說鄔達克是字謎愛好者,在大光明電影院留下了很多鄔達克字符,如果仔細研究武康大樓的話,空中頂俯可以看出大樓造型可能是「鄔」的半邊「 阝」。順便說一句,鄔達克三個中文字是Ladislav Hudec親自認可並製作了圖章。

攝影:originalmissmei 2017年9月9日

上圖左側新公房還有故事,記得有一次麥小姐採訪延慶路老住戶Gigi說過去事就約在武康庭喝早咖啡,採訪完了以後她們順著武康路去地鐵10號線,當路過此地的時候,老住戶突然指著新公房說起了1988年上海A肝流行的事情,她媽媽就被隔離在這房子裡,新公房剛建成未交付呢,她說,她想媽媽的時候,就跑來這裡遙望,也好的。連結點進去看看:《麥小姐的故事之十:延慶路弄堂裡真是藏龍臥虎 老土地Gigi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弄堂趣事》。

去年年底,我們曾陪同上海老房子俱樂部理事長婁承浩在海斯大廈頂樓露臺俯瞰西區,他不客氣地指出淮海中路、興國路口建造高層住宅,選址沒有全局觀,太突兀,大大破壞了街區濃鬱的歷史風貌。連結點進去看看:《在說舊時代海關總稅務司官邸時不要遺忘一個叫李度(L.K.Little)的卿客 從海斯大廈俯瞰淮海中路1897號超級花園大宅》。

攝影:andysheng37 2019年2月6日

下圖來自谷歌地球,圖像比以前好很多,大氣微塵含量少很多。

如下是一組武康大樓圖片,網紅老建築還是值得多拍拍,我們就多寫寫。真的感謝拍攝者。

從武康大樓的"船頭"拍攝徐家匯恒隆廣場雙子樓,但我們更看重樓下夜之謐,白天打卡的潮人遊客散去,拍攝者此時才推開落地窗戶在小陽臺看夜景。記得以前遇到一位譯製片配音老師,她住過武康大樓「船頭」,她說太吵了。

攝影:makkaveev 2019年5月20日

上圖也有人從興國大廈探頭,發現樓下是露天菜市場,十多年前。

有大膽的設計師在「船上」鬧中取靜,一間網紅書房更利用層高做出了複式房。

攝影:stellar_works 2017年8月8日

書放滿後,ELLEDECO雜誌上門來採訪了。

當眾人放下紙質書本,習慣起數位化閱讀,熊先生卻為太太和自己建起一座圖書館之家。

我們也來學習學習,對家居設計有啟發作用,有理想的人在FFC安置了度假屋,我們曾採訪「大滬繁花」藝術空間主持人王勇先生,他強調城市會客廳和鄉村會客廳概念,度假屋不在郊外而在鬧市,沒想到,房主曾在媒體工作多年。

「這個家的設計核心並不是某種空間樣式,而是通過對於閱讀行為的思索而串聯起來的空間整體。」4米多的充足層高,讓設計師可以在立面結構上做出一些豐富的變化,也為屋主開闢出一塊更為安靜私密的讀書角(《在上海的武康大樓裡,竟藏著一個圖書館之家!》家居廊雜誌 2017-07-06)。

下圖是平視武康大樓,來自FFC深耕十多年的地產經紀公司「榮禧」,創始人也曾是一位媒體從業人員。

攝影:homechannelshanghai 2019年12月9日

與武康大樓對馬路有宋慶齡故居,車庫裡至今還存放著兩輛乘用車,絕對稀世老款,一輛是史達林1952年贈送宋慶齡的吉姆牌高級轎車,一輛是紅旗牌高級轎車。宋慶齡故居的門牌號碼為淮海中路1843號,前不久,我們剛剛考證其隔壁花園洋房的原始房東,連結點進去看看:《淮海中路1823號:因孫儷而網紅 此宅是鄔達克風格還是賚安風格?》,順便介紹了宋慶齡居住之前的兩位外籍房東,一個是上海領江公司排名第一的大班Capt. L.R Ball;另一位是德國外科醫生Dr. Alfred Vogel Virnich,中文名字費納煦。

攝影:ericzxw 2020年1月2日

下圖是教堂內景,兩棟都是東正教教堂,一棟位於襄陽南路、新樂路Russian Orthodox Mission Church ,一棟位於思南路、皋蘭路St. Nicolas Church,前者閉門多年,而皋蘭路教堂最近被改造為一家高品位書店。

所有的改造不能和建築主體發生關係;不能鑽洞、不能吊頂,相當於在大房子裡面建一個小房子。這對施工是極大的挑戰(《上海市中心歷史建築變身詩歌主題書店,知名建築師俞挺用設計「作詩」》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凌雯靜 2020-01-07)。

攝影:johnnnnnnysh 2017年9月2日mi

攝影:mamaladsha 2020年3月15日

攝影:bespokeshanghai 2019年11月11日

攝影:mijisarwono 2017年7月2日

汾陽路過了淮海中路是東湖路,一張滿弓的兩側,我們一直認為,如果按照如今低容積率別墅社區來審視歷史街區,汾陽路的淮海中路一頭設門崗,再在太原路、嶽陽路、衡山路、東平路和桃江路分設門崗,這不就是個高檔花園洋房小區嗎?

下圖是東湖路的大班商務樓被改造了外觀,我們選了一家設計公司的照片,他們在附近做了不少城市更新項目,安福路322號、武康路202號、烏魯木齊南路205號,都算FFC區域內的網紅店。

從東湖路轉西,去長樂路,過了常熟路,可以扎進安福路一直到武康路。安福路上大宅門有好幾處,最為人熟悉的是小穆安素(F.P.Musso)舊居,後來的吳國禎市長官邸。我們經過一番查找,發現其原始房東是R.B.Mauchan,江南船塢機器廠(江南造船廠前身)工程總監,這也就比較好理解此花園洋房的窗戶帶有輪船圖案寓意「一帆風順」。連結點進去看看:《[增補版]安福路201號:穆安素兄弟兩家隔一條大馬路和一條小馬路相互走動很方便》;安福路目前最神秘的是「啟廬」,愛菊小學對面的綠色大門難得開啟一下,那是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官邸。

安福路201號花園走一圈,不多見。黑白照片是美國《生活周刊》記者Mark Kauffman採訪吳國禎一家時拍攝,吳市長打開了官邸大門,隨便拍。

攝影:larrynodarse 2016年1月19日

如下這個城市坐標,是我們本次行攝的終點,如果說淮海中路、武康路口已人聲鼎沸,的安福路、武康路口亦熱氣騰騰。前面講到mass.design公司在安福路322號設計了超級網紅店Rac coffee。

當然,此地元老級別的咖啡館屬於馬裡昂吧,哈哈,也是前媒體人開設的哦。

Marienbad Cafe'

攝影:howeyfan 2014年10月4日

每一家都在魔都立身10年以上,見證了魔都咖啡圈更迭的它們,其中的情懷早已超越了咖啡本身。(馬裡昂吧)2005年12月開業時,安福路還不是文藝小資青年的聚集地,馬裡昂巴見證了這條網紅小馬路的蕭條、興起與爆發。

攝影:shengq 2015年2月19日

攝影:karenkarenyang 2015年3月27日

攝影:tinylittlejoy 2016年7月16日

tinylittlejoy 寫道:對花地磚真是愛不完。

攝影:shengq 2016年8月19日

攝影:elvahsiaomumu 2017年5月6日

elvahsiaomumu寫道:

古典歐風搭配現代感工業風氣氛的

十年老牌咖啡館,好喜歡。

攝影:raffaele_871219 2018年11月24日

攝影:weianc 2020年2月28日

老闆陸曉遜曾在《東方早報》任職記者,被問及為何選擇開咖啡店時,他坦言:「其實就是想擁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館,當時上海生活成本低,我可以開大一點的咖啡館就開了。」店名致敬了1960年的法國電影《去年在馬裡昂巴德》,與文藝的安福路特別搭。

又一個前媒體從業人員。

去年年底,我們也在那裡採訪了街頭寫生達人陸軍先生,連結點進去看看:《街頭畫家陸軍:只有下雨天和生病可以阻止我在歷史文化風貌區裡街頭捕捉舊時代美感畫面》,最近,他又在武康路上支起畫板。我們在ins上找到一幅他寫生的照片呢。

安福路、武康路當年和徐家匯路(Sicawei Road,,今華山路)、善鍾路(Route Say Zoong,如今常熟路)有關係,看看1918年地圖,兩條小馬路交界一下,分叉小路如五原路、湖南路都還未闢築呢。

下圖為武康路12號,從美國賓大留學回國的建築師譚垣舊居,2001年我們與此宅擦肩而過,不可惜,此宅自身無缺陷,但歷史心理方面的暗示不可忽視。

攝影:biabis 2017年10月4日

下圖為安福路322號永樂宮內的西班牙式別墅,沒有了花園。

攝影:sandywchen 2019年10月12日

下圖是安福路、武康路口的現狀和歷史圖景,整個大樓的外立面改造之後現代感十足,但總有一些壓迫的不舒服,好在我們平時在馬裡昂吧只平視著路面,看花枝招展,看爭奇鬥豔,看嬉戲、看親暱;狗兒是這裡最惹人喜歡的,馬裡昂巴是寵物狗集聚場所。

有條狗兒戴著LV的鏈子,是當地的網紅寵物。

攝影:jingyii_lu 2019年12月14日

攝影:linxiuwei 2014年4月21日

相關焦點

  • ins的former french concession
    有句說句,張霞在「俄羅斯人在上海」研究領域算是最權威人士之一,圖文資料極其豐富。來一張良友公寓原始設計草圖,我們還是喜歡未加層的老公寓。從雍福會出來,小轉彎是湖南路,大轉彎的話過了復興西路去到五原路,那兒離開我們非常熟悉的安福路、武康路比較近了,整個街區,名人盤桓過,以前是高尚住宅區,現在還是高尚住宅區,只是武康路太熱鬧成了旅遊景點。
  •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出江湖,3.0版吃喝攻略來了!
    即使網紅馬路武康路經歷過一些起起落落,但轉角處95歲高齡的「武康大樓」,卻始終高舉「上海顏王」的大旗不倒。輪船式的三角建築,濃濃的法式文藝復興風,讓這棟大樓,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地址:武康路439號武康大樓底樓大隱書局暫別都市喧囂的隱世之地位於武康大樓一層的大隱書局,是鬧市中難得的靜心之地,人氣一直不低。而且因為就在宋慶齡故居的正對面,這裡也幾乎成了遊客的必打卡地之一。
  • 魔都「網紅」街區的文藝範|武康大樓|陳胤希|上海|咖啡|武康路|...
    來自安徽的「90後」李傑此次來上海遊玩,特地選擇這裡來「打卡」。他說宋慶齡奶奶那句「新中國的兒童是幸福的」讓他知道了宋慶齡和她的家族,他讀過不少宋家故事,也了解了他們與中國革命千絲萬縷的關係,來故居參觀是想看看傳奇人物的日常生活。淮海中路1843號宋慶齡故居門口的長龍 本文圖除註明外 均為 朱喆 攝沿著故居往前,95歲「高齡」的武康大樓依舊氣勢如虹。
  • 武康路是怎麼走紅的
    康麗(化名)阿姨在一個工作日的中午從武康大樓走出來,對面興國路上站著一排拍武康大樓的人。全長1.1公裡的武康路,一頭連著另一條網紅路安福路,一頭是武康大樓,中間還有一個武康庭。這三塊區域是整個武康路最熱鬧的地方。
  •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世界上僅存三棟
    圖源ins:takelookz 今年5月,武康大樓被支架圍起,迎來了近10年最大規模的修繕。 圖源ins:kazuhito_yokomizo 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標,武康大樓出鏡過許多電影中,加上許多名人曾居住過,堪稱見證一代人的歷史
  • 武康路,一段永不褪色的上海夢
    武康大樓對很多人來說,一說起武康路,就會想起這一作標誌性建築,它是遊客心中的打卡聖地,更是上海建築史上一道不可磨滅的風景線。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經過武康大樓沿著武康路往北散步在泰安路路口附近這裡兩個樓面對外開放,一樓有上海老房子模型的展示。
  • 程泓告訴我:馬裡昂巴今晚告別武康路55號
    攝影:程泓 2020年9月30日 安福路、武康路口 攝影:程泓 2020年9月30日 安福路、武康路口 程泓常常站立的位置,從這裡看武康路、安福路口,下午,落日前,三五好友,約,馬裡昂巴,一家
  • 上海武康路遊玩攻略
    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匯區武康路入選由文化部與國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武康路交通指南:公交:乘坐公交26、911、920、926路至淮海中路武康路下。
  • 有上海顏王之稱的網紅打卡地,武康大樓
    福開森路正是那時武康路的名字,武康大樓就處在這條路上。最近,95歲的高齡的它又開始刷屏朋友圈,經過4個月的修繕,它變得更美了。外立面修繕前外立面修繕後武康大樓從黑石公園出門,沿著復興中路一直走,就到了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標——武康大樓。
  • 武康大樓95歲了,為什麼「她」是上海一張別樣的名片?
    武康大樓始建於1924年,位於徐匯區淮海中路1842-1858號,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是上海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也是當時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與宋慶齡故居隔街遙望。大樓形如巨艦,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三棟船型建築之一。上世紀40年代,大樓被取名為「諾曼第公寓」,直到1953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正式更名為武康大樓。
  • 武康大樓才是上海必打卡景點?很多電影的取景地,網友:要去看看
    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宜人的遊客卻很少人去參觀的觀光景點——武康大樓。武康大樓是位於上海,當我們旅行到上海,遊客們一般會去東方明珠、田子坊、城隍廟這些上海炙熱的打卡地標,不過在老上海人的心目中,"武康大樓"才是正宗的網紅景點,遠比這些要出名。當人們談到武康大樓時,那可就有的說了。
  • 上海架空線入地進行時|武康大樓周邊14根廢棄立杆已拆除
    武康大廈是上海的地標建築之一,它的外形如同一艘軍艦,滿身紅磚在陽光下顯得莊嚴厚重。不過,在大樓內住了近50年的秦老伯曾感嘆,自家窗外的架空線不僅影響視野,還有安全隱患。尤其是離他家窗戶僅半米的一根廢棄立杆,讓他擔驚受怕不已:「夏天再熱也不敢開窗通風,就怕給竊賊製造機會。」
  • 快100歲的武康大樓,為何能被稱為「上海顏王」?這裡除了風花雪月...
    說到上海網紅馬路不得不提武康路來到了武康路最亮眼的一棟建築就是武康大樓了!為何它快100歲了還被稱為「上海顏王」?1924年竣工的武康大樓原名「諾曼第大樓」由傳奇建築設計師拉斯洛·鄔達克設計像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以及上海華旗總會都是這位大師之作
  • 上海這條網紅馬路紅了百年,除了武康大樓,還有太多老上海的故事
    如果你想領略一路舊事繁華的海派風情,那就來武康路吧。「走進這裡,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妙極了。」80多年前,僅在上海停留了短短一天的大文豪蕭伯納,為武康路寫下了如此詩意的讚美。
  • 武康路,一段永不褪色的上海夢!
    很多人都說遠觀武康大樓的時候,它猶如一艘緩緩駛入上海灘的巨輪,配上紅磚,氣勢磅礴,這一切元素都構成了這座大樓讓人心醉的緣由。這裡曾是多位文化名人的居所,也曾一度因為影視劇的爆火讓武康大樓成為了眾多情侶們打卡聖地。經過武康大樓沿著武康路往北散步在泰安路路口附近,就會見到「老房子藝術中心」。這裡曾經是許多教育出版界人士聚會的地方。
  • 為了方便遊客打卡拍照 上海徐匯區在武康大樓前造了一個「源點廣場」
    10年前,經過整修提升的武康路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吸引了前來行走、體驗、攝影以及進行藝術創作的各類人群,歷經2次較大整修後,佇立路口的武康大樓,以其獨有外形和周圍風貌區的優雅氛圍,享有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近幾年,當城市建設的「五線譜」(架空線)層層褪去後,武康大樓船艦式宏偉美麗的身影再度站在了網紅打卡的 C 位,無疑是上海歷史建築的一大爆款。
  • 網紅打卡點武康大樓人從眾
    國慶長假結束,上海「網紅」建築武康大樓附近,遊客熱情依舊高漲,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拍照觀光,武康路淮海中路口日均人流量在2萬人次左右。由於在去年完成了武康路淮海中路口的架空線入地工程,今年修繕一新的武康大樓顏值倍增,在社交網絡中頗受推崇。
  • 上海徐匯武康路歷史文化名街景點打卡攻略
    作為遊客到上海旅遊,如果有幸住在市中心的徐匯區淮海中路附近的酒店或民宿,武康路上的這些景點值得打卡遊玩。乘坐地鐵十號線至交通大學站,然後步行到淮海西路和武康路口,從武康大樓開始武康路之旅,沿途可以觀賞幾十棟大小不同、樣式各異的民國歐式住宅,重點參觀可以免費入室的巴金故居。
  • 上海徐匯「匯講壇」走進武康大樓 百年建築何以「新生」
    武康大樓(央廣網發 徐匯新聞辦供圖)央廣網上海7月13日消息(記者周洪)周末下午,雖然陣雨時不時光顧上海上空,但在武康大樓周圍,打卡、拍照的人始終絡繹不絕。這座百年建築背後的故事卻鮮有人知道。上周末,徐匯區新一期「匯講壇」就在武康大樓底層展覽空間舉行,聚焦「新生武康大樓」。武康大樓始建於1924年,承載著上海發展的歷史。由於武康路和淮海路的夾角小於30度,使它有著一艘啟航巨輪般的獨特造型。2019年,武康大樓歷史建築修繕工程正式啟動。從室內外公共部位修繕,外立面、牆面修繕,到架空線入地、上下水系統等基礎設施優化改造,都儘可能重現了原貌。
  • 從武康大樓到環貿廣場,逛逛淮海中路上的鄰裡小匯
    從武康大樓到環貿廣場,逛逛淮海中路上的鄰裡小匯 2020-10-2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