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陝州燈會創世界第一穹頂 地坑院裡燈火璀璨 看黃土塬40年巨變

2021-01-09 三姐姐視界

燈紅火耀過大年,是世世代代中國人歡度新春佳節的一種傳統民俗。每逢過年我特別喜歡去各地拍攝燈會,喜歡追逐那份流光溢彩的視覺,更享受那歡天喜地的情景帶給我的感動。

前些天,我應邀到河南三門峽參加「2019陝州燈會的點燈儀式」,沒想到在這個偏於一偶的黃土塬舉辦的燈會卻令我震撼不已,那直徑28米的「世界第一穹頂」燈組,規模之大,據說只有中東杜拜出現過一次;更新奇的是一個個光影奇幻的地下四合院,讓我不由地嘖嘖稱奇,連連叫絕。

「三姐姐,陝州在陝西什麼地方?」有朋友看到我發的陝州燈會圖片感興趣地問道,也難怪,因為一提到「陝」人們通想到陝西的簡稱是陝;但殊不知,其實,「陝」在河南的三門峽,古時稱為陝州,陝州以西才謂之陝西。

陝州,獨特的陝塬,南有重巒疊嶂的崤山,北鄰雄渾蕩氣的黃河,古道險崛,溝壑縱橫。千百年來,極具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陝州人,用勤勞的雙手,竟然將成一個個村落,潛伏於地平線下,成為天下奇觀。

2019陝州燈會開啟了地平線下「燈火盛宴」,仿佛把我帶入了一個未知的奇妙世界。陸地上的花燈不足為奇,水面上的花燈我也賞過,但地平線下的燈會我卻是平生第一次見到。由衷地感嘆「新春彩燈多相似,唯有陝州獨不同」。

地坑院是豫西地區特有的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建築,「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

「地下可觀秦晉風,坑中能賞崤函月」。所以,只有下到坑院裡,才能讀懂陝州的故事;賞燈也是如此。

地坑院,在很長的一段歲月裡,對於我們來說是偏遠的、深藏的,然而在世世代代生活於此的陝塬人眼裡,春有百花秋有月,一年都是好時節。他們依偎著黃土地,從未放棄過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地坑院,不用一磚一瓦,卻有頂天立地的風骨;只有走進地坑院,才會感受到人與自然能夠貼切的如此真實。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隨著國家保護古民居和發展鄉村旅遊政策的推進,地坑院就像塵封的酒窖掀開了醇香的蓋子。

地坑院裡,藏著華夏中原的質樸,藏著民間藝術的孤絕。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地坑院探秘尋寶,越來越多的人在延續至今的農耕文明中找到了久違的鄉愁。

地坑院裡賞花燈,妙趣橫生,別有洞天。己亥年金豬送福,就連「廣寒宮」也燈火通明,天蓬元帥戲嫦娥引來人們陣陣開心的笑聲。

走出坑院抬頭看,一條騰飛的巨龍,正在為改革開放而起舞。四十年的滄海桑田,四十年巨變無限。

拖拉機,曾經是那個年代裡最具馬力的機械化標誌,那時候陝州人開著它在的黃土臺地的三道塬上辛勤耕作,開著它日夜兼程才能走出塬上。

而如今,風馳電騁的復興號,日行幾千公裡不是夢,全國各地的人們乘坐朝發夕返的高鐵便可直達三門峽南站,不費周折地輕鬆走進地坑院。

如今的陝州,青山綠水,風景如畫,生態宜居,一個魅力無限的陝州城已呈現在人們面前。

如今的陝州,天鵝翔集,和諧自然,天鵝湖上聖潔的白天鵝翩翩起舞,吟唱著陝州大地的美妙樂章。

門外的燈籠露出紅紅的光景,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今年又是豐收年,家家戶戶曬上五穀慶吉祥。

陝州城內燈似海,地坑院前人如潮。國泰民安的好日子,陝州人怎能不歌唱,怎能不張燈結彩,致敬這40年巨變帶來的蒸蒸日上好生活。

新的春天,新的希望。2019陝州燈會,讓我記住了這一片古老又充滿希望的熱土。

【三姐姐溫馨貼士】2019陝州燈會舉辦時間:1月25日——3月9日。

【作者簡介】三姐姐: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專欄作家、旅行家。【版權聲明】本圖文版權歸三姐姐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商用。

相關焦點

  • ...下的燈會你見過嗎? 陝州地坑院燈會點燈,邀你看「世界第一穹頂」
    金豬賀歲(「世界第一穹頂」)1月25日,由陝州地坑院特色燈組、甘棠公園和高陽山燈組、城區亮化燈組三大板塊組成的2019年陝州燈會正式點燈,以陸地、空中、水面、地平線下等多種形式組成的陝州燈會驚豔亮相,為陝州營造出熱熱鬧鬧的金豬迎春氛圍,彰顯國泰民安、盛世似錦的繁榮景象。本屆陝州燈會的宣傳主題是:陝州城裡過大年,地坑院內鬧花燈。  據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本屆陝州燈會共有燈組155組,布展面積1100畝。
  • 走,去陝州地坑院看燈會
    走,去陝州地坑院看燈會2020年陝州燈會璀璨亮燈,時間持續至2月底燈會一角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房琳閭斌文圖本報三門峽訊又到年末時,共赴花燈約!1月9日晚,2020年「春滿中原·老家河南」主題系列活動暨「2020年陝州燈會」亮燈儀式在陝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開啟。當晚,熱情洋溢的舞蹈《金鼠迎新年》拉開了亮燈儀式的序幕。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曲徑、三門峽市政府副市長高永瑞以及陝州區領導分别致辭。三門峽市文旅局有關人員介紹河南省「春滿中原·老家河南」主題系列活動情況。
  • 國內首次「世界第一穹頂」燈組亮相河南地坑院,96組花燈鬧新春!
    新春看花燈自古以來是不必可少的娛樂項目,特別是現在賞花燈不僅是與家人一起度過佳節的方式,還能體會傳統過年的樂趣,讓跟多的人了解中國的傳統風俗習慣。但是,通常大家看到的均是布置在地面上的燈會,那麼你見過布置在地平面之下的燈會麼?
  • 確認過眼神,2019陝州燈會硬核來襲!
    隨著2019年一月的悄然而逝2019年的春節也近在咫尺了這是中國人一年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在古城陝州春節合家出遊看一場燈會是人們最喜歡做的事情!今年新春大陝州的燈會都有哪些看點呢且聽我與您慢慢道來關楓,中國內地知名主持人,河南衛視主持人工作室負責人,身兼河南衛視兩大王牌欄目《梨園春》和《武林風》的主持工作 。
  • 地坑院遐想|王麗英【薦讀】
    秦晉忘記了戰史上著名的崤之戰,開始了秦晉之好,兩國有多少公子、多少公主的迎親隊伍,他們必然經過陝州茅津渡、風陵渡往返於黃河兩岸,締造出一代代的王族婚姻,或許他們就住在地坑院裡,完成了一場場政治聯姻。  我想,在外漂泊了19年的公子重耳,回晉復國的路上,一定也住在地坑院裡,等待秦穆公的船隻北渡黃河去即位,後勵精圖治,這才有了春秋五霸的晉文公。
  • 羊湯、溫泉、看燈會,冬遊河南下陝州
    突然刷到一條「舊聞」:《2020年陝州燈會就緒,萬燈世界矚目》。2019的陝州燈會如果不是這場疫情,河南省內的春節遊、冬季遊,是一定要推薦去陝州的。地坑院是中國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與福建土樓齊名。陝州燈會,地坑院是主會場。
  • 2020年陝州燈會收官在即,半價鉅惠,超值看花燈!
    陝州燈會收官倒計時11天2020年陝州燈會要結束了?還有8天?3月31日?官宣:2020年陝州燈會將於3月31日收官!持證半價遊四屆陝州燈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三門峽各界朋友的關懷與支持,正是因您們的厚愛,我們才有了把陝州燈會一直舉辦下去的決心與信念!在此,陝州地坑院景區全體員工向峽市父老道一聲謝謝!
  • 陝州地坑院丨不出河南,享受詩間世界美好
    《春日登陝州》—李世民 古往今來,很多人都說 「陝州是個好地方」 卻鮮有人知 陝塬這塊土地是如此的神奇 不必出河南 就能享受古今穿越的新鮮感
  • 日場升華夜場再啟,河南陝州地坑院精彩不停歇
    第二十六屆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節期間,陝州地坑院的夜再次點亮。活動期間,除了夜場的浪漫夢幻美,景區日場的陝州鑼鼓書將每天上演,並推出多個特色民俗小節目,豐富遊客體驗,為節日助力!陝州地坑院景區一年一度的暑期納涼消夏季及春節檔期的陝州燈會,點亮了三門峽的夜經濟。在一次次流連忘返的夏夜狂歡,一場場流光溢彩的燈火盛宴的同時,景區還拉動了旅遊扶貧、增加了周邊群眾收入,帶動住宿、餐飲、農副產品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為三門峽的夜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 河南·三門峽陝州地坑院,地裡面的窯洞,這不是在陝西,而是在河南
    我神州大地上,不僅僅只有山西陝西有窯洞,在河南也有窯洞,而且是不一般的窯洞,那就是陝州地坑院。陝州地坑院這就是陝州地坑院了,這裡的地坑院堅固耐用、冬暖夏涼、隔風抗震,進入村中,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只聽見人言笑語
  • 地坑院穿山灶 說說《舌尖上的中國3》裡的河南美食「陝州十碗席」
    這一季不光有河南美食讓你流口水還有一種神奇的土灶臺會讓你佩服河南人的生活智慧這就是陝州地坑院。據陝州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振宇介紹,2017年,導演駱永紅等人先後兩次來到三門峽市陝州區進行踩點,於當年10月份進行拍攝。拍攝期間,他們冒著大雨,克服了惡劣的天氣因素,為拍攝一個好鏡頭,他們有時忙碌到夜晚一點多鐘,經過幾天時間的拍攝,才使該片最終取得了成功。「陝州十碗席」 已有300餘年歷史,系陝州名吃珍品。
  • 我們「上天入地」去旅行(一)陝州地坑院
    我們乘坐高鐵從開封來到河南西部城市——三門峽市,入住預訂的「明珠賓館」。>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是全國乃至世界聞名的地下古民居建築,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
  • 立冬後的陝州地坑院你來過嗎?建在地平線下的建築奇蹟你知道嗎?
    陝州地坑院作為陝州特色古民居,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遊客帶來神秘古樸的驚豔之感,一眼望去便是一片被樹林覆蓋的荒野,只有走近,才得見一座座地坑院悠然地坐落其中,增加了不少神秘之感。初冬甚至到下雪,地坑院的停車場總有兩抹豔麗的風景。樹的葉子已經被風吹落,那火紅的柿子依舊留戀著樹枝的溫暖不肯離去,像一個個小燈籠一樣高高的掛在枝上,一陣風吹過,搖曳不止,格外誘人。晴好的冬日,溫暖澄淨的陽光把人影投射在地坑院的地牆上面上,看上去像是定格的皮影畫面。冬日裡,地坑院裡曬暖兒是最好的。深居地下,冬日肆虐的風再狂暴,到了這裡打個旋兒就偃旗息鼓沒脾氣了。
  • 陝州地坑院與吳橋雜技強強聯手,打開民族文化避暑新模式
    世界雜技看中國,中國雜技在吳橋,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的吳橋,是世界雜技藝術的搖籃,是著名的「雜技之鄉」,更是在2006年就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冊。此外,陝州地坑院景區聯合陝州區將近30家商戶,拿出3萬餘張5元到150多元的優惠券參加購門票抽獎,切實為廣大遊客送實惠。
  • 看燈會來這裡!2017河南元宵燈會盤點……
    和家人一起逛逛燈會,賞花燈、猜燈謎、看舞龍舞獅等民俗表演,想想都覺得熱鬧非凡。這不,許多地方的元宵燈會就開始了,帶上家人耍起來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下2017河南元宵燈會。門票價格:2017年1月28日至2月9日 20元/人次2017年2月10日至2月12日(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六) 25元/人次2017年2月13日至2月14日 20元/人次以上票價均包含動物園
  • 【大象奔奔帶你遊河南】地平線下的千年民居——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知道奔奔說的地方是哪裡嗎?來咯來咯,這個地方就是河南三門峽的——陝州地坑院。地坑院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歷史文化價值非常豐富!它不僅被列為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還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築,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 這裡不是景區是村莊,土塬上老地坑院穿新裝,住地坑院又成新時尚
    地坑院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據資料考證,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時期,這裡的先民們已經掘地為穴而居。改革開放後,黃土塬上很多人們致富後,搬出了祖祖輩輩居住的地坑院,在地面上蓋起了新樓房。一些老地坑院成為老人留守的地方,甚至坍塌荒廢。而如今,地坑院得到了有效保護,「地坑院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新加坡電視臺走進陝州地坑院
    近年來,陝州地坑院景區經過傾力打造,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媒體和遊客慕名而來。近日,新加坡電視臺《不一樣的旅店》欄目組來到地坑院景區進行實地拍攝。新加坡電視臺新傳媒旅遊節目正在製作一檔人文旅遊節目《不一樣的旅店》,介紹世界各地奇特的住宿和旅館。節目的主題是「體驗不一樣的世界,從不一樣的旅店開始」。
  • 燈會是春節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但在地平線下的燈會你見過嗎?
    「陝州,治陝弘農縣,本隋弘農郡」,誘人的三門峽陝州區滌蕩著古老的文明,身處喧囂鬧市的我們,習慣了車水馬龍般的繁華,卻也想念兒時的燈火闌珊。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春燈會也是傳統春節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或許你看過陸地上的燈會,又或許你看到水上的花燈,但看過地平線以下的燈會的人寥寥無幾。在每年的春節期間,作為陝州燈會主會場的地坑院景區都會有百餘組的彩燈,千萬盞的燈籠一齊點亮陝州。
  • 七彩眼河洛研學坊:三門峽陝州地坑院、天鵝湖研學紀實
    陝州地坑院人類居住發展史的見證,是人類文明的活化石。地坑院的分布、建造、綠化、美化都與地理環境密不可分。下面我們來選取一二來鑑賞一番吧。地坑院作為我們這次研學的第一站,主要探討的是「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破折號,以陝州地坑院為例),那麼第二站則是探討「鳥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破折號,以白天鵝為例)。